关于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锦集5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锦集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锦集5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锦集5篇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篇1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8、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2、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二、复习重难点:1.进一步认识20以内的数,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相关的式题,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2.在具体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学会分类的方法,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3.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三、复习措施及课时安排:1、复习前,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弄清学生对哪些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哪些知识还存在问题,存在什么问题,从而有计划、有针对性
3、地开展复习活动,以增强复习的实效性。2、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3、把本学期所学知识分块归类复习,针对单元测试卷、复习册、作业中容易出错的题作重点的渗透复习、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4、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5、根据平时教学了解的情况,结合复习有关的知识点做好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工作。6、知识分类知识点对应教材复习说明课时安排认识钟表第八单元P91-P95巩固整时和半时的读写,另外通过练习看接近整时的钟面(P120
4、),使学生进一步说出大约是几时。1课时认识图形、分类第四单元P32-P37,第五单元P38-P41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四种平面图形,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形成对这些图形的表象,并能辨认这些图形;复习按单一标准和不同标准的分类方法。20以内的数第一单元P2-P5,第二单元P6-P13,第三单元P14-P22、P29,第六单元P42-P71,第七单元P84-P87学生对数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等已经比较熟悉,重点是20以内数的顺序,数的序数的含义和20以内数的组成(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20以内加法和10以内加减法第三单元P23-P31,第六单元P42-P81,第七单元P88-P90,第九单元P96
5、-1131、通过对算式的计算与分类,整理加减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进一步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地填写加减算式中的未知数。3、掌握10以内的加法与20以内进位加法的不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4、在解题方法多样化的.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思维。1-2课时解决问题贯穿于第三、六、七、九单元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图中给出的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复习时,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想像力,挖掘出形象图以外的资源,如看图并根据对话信息进行计算。四、学生常见错题及解决策略:认识钟表1、写时间会写成11:12、11:时30分或11时30等;2、容易把6时
6、半看成是7时半。错因:时针旋转的方向未弄清,时针其实是过了6,但还没有到7。3、画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时,会长短颠倒或者长短不分。1、平时多观察钟表上的时间,加深其对时针、分针及其旋转方向的认识。2、通过亲自动手拨出,更好地巩固对整时和半时的认识。3、分针指着6,时针过了几就是几时半,注意是过了几。4、培养细心观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1、数图形时不注意顺序;2、对长方体、正方体的本质属性未掌握好。3、把长方体与长方形的名称混淆。4、按同一标准分类时不能找出其中的立体图形或平面图形。1、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或者边数边作记号等方法。2、要求分清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20以内数的认
7、识1、数数出错;2、8的后面是()或者4的前面是(),学生有时会把后面和前面弄错。1、数数按照一定的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或者边数边作记号等方法。2、看尺子图能较好的分清前后关系。1、分不清几个和第几。2、左右不分1、读题时先把题目中重要的字、词圈出来。如:将从左数的第6个涂上红色,把从右数起的5个圈起来。(5个要全部圈在一起)。2、反复读几次。数的组成:个位是6,十位是1,这个数是(61),由5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51)1、认真读题。2、可自己在纸上画一个数位表,对着写。20以内的加法及10以内的减法1、看错数字2、看错运算符号3、12+3=42,错把个位3加到十位上1、仔细看题,认真检
8、查;2、可用符号帮助;3、检查时默读题目。一图四式用部分数减部分数:3+7=107+3=107-3=4列减法算式时必须用总数减部分数看图列式计算1、不能选择正确的方法及有效的数学信息。2、找不到题目中的全部条件:形象图与对话结合的。1、加法是把各部分合并在一起,而减法的本质是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数,求另一部分数。2、要求孩子记住:问号问的是几,等号后面就写几。小学数学教案篇2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科书77页例一,练习十四第1.2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理解“至少”的含义,并进行正确解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同学们要在食堂搞一次聚餐,你能帮他们吗?2、出示例一图,让学
9、生仔细观察。3、你从图中获取了那些信息。4、今天我们就根据上面的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一:我们年级有95人,准备在食堂聚餐,每桌坐8人,至少要准备多少张桌子?条件:有95人每桌坐8人问题:至少要准备多少张桌子?(你认为哪一个词最重要,为什么?)这道题该怎样解答。请一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试做。958=11(张)7(人)因为剩下的.7人也要准备1张桌子,所以至少需要12张桌子。11+1=12(张)答:至少需要12张。2、即时练习:李叔叔购买了38千克的苹果,如果每个袋子限装3千克,至少需要多少个这样的袋子?找一学生读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383=12(个)2(千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小学 数学教案 模板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