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目的及建议【七篇】.docx
《关于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目的及建议【七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目的及建议【七篇】.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目的及建议【七篇】“减税降费”具体包括“税收减免”和“取消或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两部分。请登录对比不难发现,今年的减税政策在变与不变中发挥着税收调控的积极作用。不变的是,税收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和促进科技进步的初衷。在继续坚持积极财文章下载政政策总基调不变的背景下,从2023年的减税降费,到2023年的进一步减税降费,继而2023年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2023年的实质性减税降费今年的减税政策在充分保证制度性减税的持续性的同时,回应了市场对减税降费的预期。变的是政策组合的调整和力度的加强。2023年,受疫情影响,政府强化了阶段性政策,主要是延长前
2、期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执行期。今年的减税政策,强化了制度性减税,并加大了优惠力度。以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起征点为例,从2023年开始的每月3万元,到2023年每月10万元,再到今年的15万元。起征点的逐步提高会大幅度扩大减税政策的覆盖范围。小微企业在中国占到企业总数的70%以上,是国家经济活力的重要来源,也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扶持好这部分企业的发展,中国经济市场主体“青山常在、生机盎然”的局面就会基本得以保证。但小微企业抵御经济波动和行业竞争冲击的能力较弱,因此,新“政策红包”的主要接收者以增值税中的小规模纳税人和企业所得税中的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为主,表明国家对市场中小微主体的关注与倾斜。
3、值得一提的是,科技创新仍然是税收激励的重要取向。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通过减税激励企业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有助于保持创新的原动力并实现创新的快速转化。面向创新,中国长期以来实行了高新技术企业低税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多项政策。新出台的政策强调了两个要点,一是延续执行研发费用75%的加计扣除政策,二是对实体经济的基础制造业给予100%这样一个更大的优惠力度,体现出国家对创新研发的支持以及对特定行业的关注。不难发现,这一减税政策与政府工作报告中“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力争投入强度高于十三五时期实际”、“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
4、产业链现代化”的目标高度契合。企业活则经济活,企业优则经济优。企业队伍的扩大和经营效益的提升,有利于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和发展质量的不断优化,实现经济发展和保证就业的目标。【篇二】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目的及建议2023年中国实施了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改革政策,初步估算全年新增“减税降费”为2.3万亿,改革的红利逐步释放,有效降低了市场主体的负担,显著提振了市场的信心,实施效果超预期。通过回顾此次“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总结经验、持续改进,更好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控作用。一、2023年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背景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国际贸易
5、领域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美国掀起了新一轮全球化减税浪潮;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发酵,美国对中国极限施压,中国面临的国际经济贸易环境恶化。近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推动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见顶的条件下,原有的依靠投资拉动和规模速度扩张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中国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尤其是制造业、实体经济压力大、负担重、发展困难。2023年初,中央提出了“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经济工作方向,并明确提出“研究大规模减税降费”,以稳定市场预期和市场信心。习近平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中央经济工
6、作会、新年贺词中多次对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提出明确要求,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等各项工作,推进增值税等实质性减税,对小微企业、科技型初创企业可以实施普惠性税收免除。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在2023年1.3万亿“减税降费”的基础上,2023年“减税降费”的规模将达到2万亿。因此中国在2023年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促进经济触底回暖,有效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二、“减税降费”的主要政策内容及目的意义(一)主要政策内容2023年实施的更大规模的减税和更为明显的降费政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对
7、小微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其中,既包括提高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放宽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标准,还包括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六税两费”减半征收。二是深化增值税改革,降低增值税税率,由原增值一般税纳税人适用16%的税率调整为13%,原10%的税率调整为9%;同时运用旅客运输发票纳入抵扣范围;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加计抵减,试行增值税留抵退税等等政策,继续推进实质性减税。三是全面实施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落实好6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减轻居民税负。四是配合相关部门,积极研究制定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进一步减轻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同时,清理规范收费,加大对乱收费查处力度。(
8、二)目的意义1.助推小微企业尽享红利轻装前行小微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增长、吸收就业、激励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大力倡导创新创造创业,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发展,只有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才能确保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经济发展中重要力量,小微企业拥有其独特的特点,既具有鲜明的市场活力,也面临着自有资金少、资产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弱、生产周期短、市场淘汰率高等发展障碍,因此,财税政策的扶持对于小微企业成长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在2023年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提出,对小微企业、科技型初
9、创企业可以实施普惠性税收免除。2023年实施的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推出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措施,直击小微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对提振市场信心、促进创新创业、助力企业成长壮大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2.助推民营企业释放活力蓄能起势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推动技术创新、带动居民就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但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仍面临着经营成本高、融资难等问题,导致总体规模偏小、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活力不足、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在2023年11月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总书记一再强调民营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指出要不断
10、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持续推进增值税降税率等实质性减税、小微企业普惠性减免、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延长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亏损结转弥补年限等政策,确保民营企业充分享受红利。3.助推制造业加快转型提质增效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将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在2023年1月考察天津时再次强调,实体经济是大国根基,经济不能脱实向虚,要扭住实体经济不放。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和基石,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更是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领域。
11、2023年实施的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的目标和意义之一就是确保制造業税负明显降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是2023年4月起将制造业等行业16%增值税率降至13%等深化增值税改革措施,对减轻制造业税收负担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三、完善“减税降费”政策的建议“减税降费”政策实施效应既依赖于政策本身的科学合理性,又依赖于政策实施情况。总体看,此轮“减税降费”政策科学合理、针对性、力度大,此轮“减税降费”政策实打实、硬碰硬落地生根了。基于哲学两点论和发展眼光看事物,提出了以下建议。(一)存在的不足在“减税降费”过程中,要以“实打实、硬碰硬”的行动力,让企业和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推动经济高
12、质量发展。目前“减税降费”工作还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1.减税的空间总体不大,“减税降费”政策与地方财政收入之间的矛盾突出总体看,仅从税收收入(不含其他政府收入)看,中国宏观税负近年来长期维持在18%左右,但政府承担着众多的公共品、公共服务以及经济建设任务,支出剛性很强,政府财政收入矛盾突出。尤其是市县以下政府,财政收入来源不稳定,各地财政收入增长呈下降趋势;政府刚性支出难以削减,民生工程、基础建设、精准扶贫等项目需要稳定可持续的财政资金支持。中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负面效果显现,国内经济缺乏有效增长支撑,下行压力加大。国际形势进一步严
13、峻,出口压力增大。此外,为防止“减税降费”而流入到非政府部门的资源,又通过政府发债而流回到政府部门,地方政府发债规模有所缩减。2.存在税制复杂、政策碎片化的问题,且政策出台缺少前瞻性3.实施要求高,时间紧,存在给纳税人“减税降费”和给税务机关减负之间的矛盾为了保证地方财力,地方政府要求税务部门必须完成地方确定的收入任务。虽然税务部门是以国家税务总局管理为主,但很多情况下会受制于地方,单位经费中有很大一部分需要地方政府保障,这些都会导致税务部门在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中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由于“减税降费”政策实施要求高,时间紧,对传统的政策实施机制方式形成了显著的挑战,“减税降费”大量的工作导致基
14、层政策实施机关压力骤增。一方面既要保障纳税人应享尽享,另一方面又是基层减负年,存在给纳税人“减税降费”和给基层税务机关减负之间的矛盾。(二)完善建议1.政府压缩一般性支出,开源节流,消除“减税降费”与政府财政收入紧张之间的矛盾政府要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在“减税降费”的背景下,从收支两个方面两手抓,地方财政要压缩一般性预算开支,坚持过紧日子,加大资金统筹力度,集中财力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节约压缩政府开支,大幅度压减项目支出。同时加大中央一般性转移支付,保障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的运行,弥补“减税降费”给地方造成的财力缺口。全面推行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发挥财政资金“
15、四两拨千斤”的效果。逐步探索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的长效机制。2.持续优化“减税降费”政策,兼顾短期与长期,政策出台加强前瞻性“减税降费”政策作为刺激经济触底回升的关键一招和国家转变宏观调控方式的重要经济手段,要具有前瞻性,尊重税种的经济属性,并兼顾短期与长期。下一步增值税要进行立法,可将“减税降费”的总体考量纳入,但必须结合增值税中性特征,总体而言,增值税不易存在较多的优惠政策,容易产生不公平,以降低增值税总体税负、税率的方式对市场主体减负。另外,“减税降费”政策在年初进行着手谋划、调研、论证,伴随全国两会期间财政预算案一并提交全国人大审议,进一步促进财政政策出台的科学性、权威性。3.进一步完
16、善“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机制和措施在创新“减税降费”政策落实上下功夫,完善并持续优化问题收集和诉求快速响应机制,联系实际带着问题学,调查研究奔着问题去,抓住突出问题立行立改。针对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短板,把问题找实、把根源挖深,及时响应纳税人需求,着力解决纳税人、缴费人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政策梳理、清理机制,建立智库,提前研判,做好政策储备;进一步加强“减税降费”政策宣传辅导,做到辅导宣传多渠道、全方位、高品质;优化纳税服务,提速办税流程,拓宽“减税降费”“最多跑一次”事项范围;简化操作流程,清理简化涉税资料等等。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目的及建议近
17、日,中国税务学会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2023年减税降费政策效应评估报告显示,2023年实施的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取得成效,全年累计减税降费2.36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39%。降低了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拉动了消费、投资、就业增长。减税降费显出普惠性评估报告指出,通过对覆盖各个行业、各种类型样本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对减税降费有获得感的企业占比达97.5%。绝大部分样本企业从中受益,达到了普遍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的政策目标,具有普惠性特征。评估报告显示,减税降费对改善企业经营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调查的样本企业中,66%的企业增加了营业收入,79.6%的企业增加了利润,41.8
18、%的企业将减税降费红利主要用于增加研发投入。在各类样本企业中,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制造业企业对减税降费的获得感较强,在促进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等方面的效应也好于其他类型企业。减税降费显出宏观效应评估报告指出,通过采集随机抽样的企业纳税申报数据,分别对下调增值税税率、提高小规模纳税人免征额和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效应进行测算显示,2023年减税降费政策拉动当期GDP增长0.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8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58个百分点。评估报告显示,2023年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3308亿元,占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量
19、的10.8%;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加3026亿元,占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量的10.7%。评估报告指出,减税降费带动就业增加376万人,有50.2%的企业将减税降费红利用于增加就业岗位和提高员工工资。其中带动就业岗位增加最多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达到106万人;其次是制造业,为93万人;建筑业位列第三,为54万人。对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就业的带动均超过10万人。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成效评估报告认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2023年要在巩固拓展2023年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成效的同时,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出更大贡献。首先,处理好减税降费的短期效
20、应与长期效应的关系。评估报告指出,要注重阶段性政策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在系统梳理、优化和规范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对一些政策效应显著的临时性、过渡性措施,尽可能转化为长期性的制度安排,以更好稳定市场主体预期。其次,着力推进减税降费与其他宏观政策协同发力。评估报告指出,税收仅是企业成本的一部分,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增强活力,还必须综合施策,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进一步改善企业预期,优化营商环境。高度重视缓解财政收支矛盾问题。评估报告指出,受疫情影响,今年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面临的财政压力更大,尤其是基层财政困难的问题更加突出。建议国家在采取提高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等措施
21、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政府支出结构,积极采取各种开源节流的措施,确保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位,促进经济与财政可持续发展。【篇三】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目的及建议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是检视财税部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情况的重要内容。结合此次主题教育“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我们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等方式,深入了解全市中小企业税费负担及国家减税降费政策执行情况,评估实施效果,认真分析政策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一、减税降费实施效果和效应分析(一)减税降费实施效果今年1至9月,全市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5.01亿元。小微企业普惠性减
22、税实现了全覆盖,惠及20个行业大类,受惠面达到100%,累计新增减免税额为31661.94万元。个人所得税改革方面:全市工薪阶层35.13万人次减少缴纳个人所得税26209.8万元。(二)政策效应分析1、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据统计,我市的医药制造业、电器机械和器材业、皮革制鞋业、计算机电子设备等制造业的增值税减税幅度为24.6%,平均税负下降0.68%,制造业减税幅度居前,受益非常明显。2、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一是让企业轻装上阵。我市小微企业占市场主体90%以上,受惠面达100%,将直接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增加企业流动资金,减少企业短期融资风险压力,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活力。同时,小微企业也是吸纳
23、就业的主渠道,小微企业的发展为稳就业起到关键性作用。二是带动居民就业。据统计,我市小微企业解决城镇新增就业5.56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1万人。3、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今年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和深化增值税改革,重点降低制造业税负,将有利于我市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研发,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提高高端制造业比重,助推我市制造业转型升级。4、提升居民获得感。一方面,普惠性优惠政策及个人所得税改革为广大个体经营者及社会居民减负,增加可支配收入,推动消费升级。另一方面,增值税税率下调后,企业产品和服务出厂价格下调,让利于民,社会获得感提升。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堵点”。在调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篇 关于 更大 规模 减税 政策 实施 背景 内容 目的 建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