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与磁教案6篇.docx
《初中物理电与磁教案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电与磁教案6篇.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物理电与磁教案6篇初中物理电与磁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2)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2、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2)通过自制弹簧测力计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通过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爱动手动脑的好习惯二、重点难点重点:什么是弹力,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难点: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原理。三、教学方法:探究实验法,对比法。四、教学仪器:直尺,橡皮筋,橡皮泥,纸,弹簧测力计五、教学过程(一)弹力1、弹性和塑性学生实验,注意观察所
2、发生的现象:(1)将一把直尺的两端分别靠在书上,轻压使它发生形变,体验手感,撤去压力,直尺恢复原状;(2)取一条橡皮筋,把橡皮筋拉长,体验手感,松手后,橡皮筋会恢复原来的长度。(3)取一块橡皮泥,用手捏,使其变形,手放开,橡皮泥保持变形后的形状。(4)取一张纸,将纸揉成一团再展开,纸不会恢复原来形状。让学生交流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上,并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分类,说明按什么分类,并要求各类再举些类似的例子。(按物体受力变形后能否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一特性进行分类)直尺、橡皮筋等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橡皮泥、纸等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塑
3、性。2、弹力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时,感受到它们对于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在物理学上叫做弹力。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力。并且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而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支持物的压力、绳的拉力等,实质上都是弹力。3、弹性限度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完全复原了。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弹性限度,否则会使弹簧损坏。(二)弹簧测力计1、测量原理它是根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这个道理制作的。2、让学生自己归纳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使用测力计应该注意下面几点:(1)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2)使用
4、前,如果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那么应该调节指针的位置使其指在零点(3)明确分度值: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每一大格表示多少n,每一小格表示多少n(4)把挂钩轻轻拉动几下,看看是否灵活。5、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四)课堂小结:1、什么是弹性?什么是塑性?什么是弹力?2、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原理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五)巩固练习:1、乒乓球掉在地上马上会弹起来,使乒乓球自下而上运动的力是,它是由于乒乓球发生了而产生的。2、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它有一个前提条件,该条件是,就是根据这个道理制作的。3、关于弹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只有弹簧、橡皮筋等这类物体才可能产生弹力b、
5、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弹力c、任何物体的弹性都有一定的限度,因而弹力不可能无限大d、弹力的大小只与物体形变的程度有关4、下列哪个力不属于弹力()a、绳子对重物的拉力b、万有引力c、地面对人的支持力d、人对墙的推力5、两个同学同时用4.2n的力,向两边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和提纽,此时弹簧测力计显示的示数是。(六)布置作业:六、课后反思:1、成功的地方:2、不足的地方:3、改进措施:附:板书设计:一、弹力:1、弹性和塑性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3、弹性限度二、弹簧测力计:1、测量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2、使用方法:(1)认清量程、分度值(2)检查指针是否指在
6、零点初中物理电与磁教案篇2(一)教学目的1、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二)教具滑轮、硬纸片、钩码、细绳、剪子。(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什么叫惯性?物体在什么情况下有惯性?二、引入新课教师: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总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是一切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那么这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三、力的平衡教师:请大家思考,你见过的哪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保持静止状态?(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室内的吊灯受到重力和拉力,吊灯保持静止。放在地上的水桶受重力
7、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水桶静止。课桌受到重力,书本对它向下压的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课桌静止。教师: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能见到。一列火车在一段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火车受重力、支持力、水平向前的牵引力和向后的阻力。教师: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根据这个观点,我们可以从吊灯的静止状态可知吊灯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相互平衡。教师:请大家按照这样的说法叙述上述各例中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它们个自受到的力之间的关系。(学生叙述)四、二力平衡的条件教师:二力平衡的情况最简单,我们先研究这种情况。教师演示课本图96所示实验并讲解这个木
8、块受两个拉力。当两个拉力大小不等时,木块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演示)当两个力大小相等,力的方向互成角度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演示)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行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演示)教师提问:要使木块静止,这两个力应该满足哪些条件?(学生回答)我们使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重复刚才的实验。(演示)我们发现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这两个力是平衡的。(演示)可见,两个力的平衡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根据同一条直线上力的合成的法则可知,当两个力彼此平衡
9、时,物体受到的合力是0。五、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可以从两方面去掌握。1、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以分析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例题:质量是50千克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画出人受力的图示。人受重力g和地面的支持力n。人处于静止状态,所以重力g和支持力n是平衡的。那么这两个力一定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根据人的质量,计算出人的重力g。g=g=50千克10牛千克=500牛顿。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n=500牛顿,方向竖直向上。(图示略)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不受力,应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物体受
10、一个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这是力产生的效果。物体受平衡力时,应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静止;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例如,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在竖直方向上重力和支持力平衡,如果牵引力大于阻力,火车将加速;如果牵引力小于阻力,火车将减速;牵引力和阻力相等时,水平方向二力平衡,火车匀速直线前进。六、总结力和运动的关系可以粗略地概括如下。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作用,因为物体有惯性,只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时才需要力。但是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不会改变。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呢?从理论上说,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就可以保持
11、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而实际上物体是没有不受力的,所以物体受平衡力时就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七、作业习题5、6、7.(四)说明本节课有三个重要环节。由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给出什么是平衡力;二力平衡的条件;研究平衡力和二力平衡条件的重要意义有两方面,根据运动状态分析力的情况和根据受力情况判断运动状态。建议老师们突出这三个环节,使学生有非常清晰的思路,以免学生把平衡力和二力平衡的条件混为一谈。注:教材选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初中物理电与磁教案篇3一、教学目的。1、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2、会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3、通过介绍欧姆定律的发现问题,了解科学家为追求真理所做的不懈
12、的努力,学习科学家的优秀品质。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欧姆定律及利用欧姆定律对电路问题进行计算。三、教具。小黑板。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出示小黑板)请你分析表1、表2中的数据,看看可以分别得出什么结论。2、将上一问中所得出的两个结论概括在一起,如何用简炼而又准确的语言表达?(1)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相互间纠正概括中出现的错误,补充概括中的漏洞,得到较完整的结论。(2)教师复述结论,指出这一结论就是著名的欧姆定律。(二)讲授新课。(板书:二、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如果用u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单位用
13、伏;用r表示导体的电阻,单位用欧;用i表示导体中的电流,单位用安。对欧姆定律作几点说明:此定律精辟地说出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电流、电压和电阻,它们是三个不同的电学量,但它们间却有着内在的联系。定律中两个“跟”字,反映了电流的大小由电压和电阻共同决定,“正比”“反比”则准确的说出了电流随电压、电阻变化所遵循的规律(教师在“跟”“正比”“反比”的字样下方用彩笔画上“”)。定律中所说的电流、电压、电阻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教师用彩笔在“导体中的”“这段导体两端的”、“这段导体的”字样下方画上“”)。需要在字母旁加脚标时,i、u、r的脚标应一致,如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渗透着科学家的辛勤劳动。
14、向学生介绍欧姆的优秀品质,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要抓住以下三个要点:其一:欧姆的研究工作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如当时没有电流计、又没有电压稳定的电源。其二:欧姆不是知难而退,而是勇于正视困难并解决困难。他先后制成了相当精密的测量电流的扭秤,找到了电压稳定的电源,又经过长期的细致研究,终于取得了成果,他的这项研究工作,花费了十年的心血。其三:我们应学习欧姆的哪种优秀品质。欧姆定律为我们提供了解决电学问题的方法,如过去要知道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只有采用安培计测量的方法,而如今,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在已知电压、电阻的情况下,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下面我们就利用欧姆定律来计算一些电路问题。(板书:2、应用欧
15、姆定律计算电路问题。)介绍解题的一般步骤:读题、审题。根据题意画出完整的电路图或某一段电路的示意图。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选用物理公式进行计算(书写格式要完整,规范)。例1:一盏白炽电灯,电阻为807欧,接在220伏的电源上,如图1所示,求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教师结合此题具体讲解解题步骤,并板演解题格式。已知:r=807欧u=220伏,求:i=?答:通过白炽电灯的电流约为0.27安。例2:如图2所示,有一种指示灯,电阻为6.3欧,通过的电流为0。45安时才能正常发光。要使这种指示灯正常发光,应加多大的电压?由学生读题,并分析题目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及如何求解未知量,学生口述
16、解题过程,教师板书。已知:r=6.3欧i=0.45安,求:u=?答:要使这种指示灯正常发光,应加大约2.8伏的电压。例3: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伏,用安培计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安,求这段导体的电阻。学生个人作练习,由一位同学在黑板上解题,然后教师进行讲评。在解例3的基础上,教师介绍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并说明下节课我们将学习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电阻的方法。(三)课堂小结。明确欧姆定律这一电学中极其重要的规律是怎样得到的,它精确地阐述了什么问题?欧姆定律的重要意义以及怎样利用欧姆定律解决电路的计算问题。(四)巩固知识。讨论课本46页“想想议议”中的问题。(五)布置作业。1
17、、课本习题2、补充计算题:(1)某电流表的电阻为0。02欧,允许通过它的最大电流为3安,通过计算回答,能否把这个电流表直接接到电压为2伏的电源的两极上?(2)有一个电烙铁,工作时电阻丝里的电流是0.5安,如果电阻是72欧,电烙铁两端的电压是多少伏?(3)家庭电路中的某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灯丝的电流是0.2安,这时灯丝的电阻是多少欧?3、阅读课本三、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初中物理电与磁教案篇4【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电路、电压、电阻及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基础上的综合应用,是本章的重点,也为后面电功、电功率内容做铺垫。欧姆定律是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出来的定律,它的逻辑性、理论性都
18、很强,实验难度也比较大,特别是在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方面对学生来说有难度,所以教师要做好适时引导、恰当点拨,要学生加强交流解决遇到的问题,不过教材在这方面已降低难度,只要求探究“同一个电阻,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不再要求探究“固定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通过学习欧姆定律,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领悟“控制变量法”这种科学探究的方法,理解这种方法在实验探究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使学生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
19、流;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学习研究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控制变量法;经历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并掌握实验思路和方法学会对自己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找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科学性的认识;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习者的分析】学习了电路基础知识,多数学生能正确连接电路元件,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对于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也有一定的了解。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渴望自己动手进行科学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但对于u、i、r三者关系知
20、之甚少,规律性知识的概括往往以偏概全。【重点与难点】利用实验探究出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和解释有关现象;【教具与学具】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若干、定值电阻(5、10)、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多媒体展示平台,自制课件。【板书设计】第四节欧姆定律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和电压的关系2、欧姆定律: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i=u/r单位:u电压伏特(v),i电流安培(a)r电阻欧姆()公式变换:u=ir或r=u/i3、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额定电流: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短路:r=0,i很大;断路:r很大,i=0?教
21、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一、引入新课、展示演唱会舞台灯光和声音变化的视频片段,问:舞台灯光强弱和声音强弱变化是如何实现的?引导回答:电压越大,电流越大;电阻越大,电流越小。、问:电流与电压、电阻可能有什么关系?教师鼓励学生积极猜想并归纳总结学生的各种猜想:iur,iu、r,iur,iur等、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提出各种猜想、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提出各种猜想。、通过生活中熟悉的现象提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入到抽象的知识点。、培养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猜想,提出学习的主动性。二、进行新课1、引导讨论、问:既然电流与电压、电阻都有关系,那电流的变化究竟是电压还是电阻变化引起的呢?引导学生回答:物理实验探究
22、中经常用的一种方法,当一个物理量与另两个变量有关时,可以先探制其中一个变量不变,再探究另一个变量与物理量的关系,即控制变量法。、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在电压不变时,电流变化是由电阻引起的;在电阻不变时,电流变化是由电压引起的。、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学会使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问题。2、设计实验、实验课题:在电阻一定时,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研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问:如何保证电阻一定?怎样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引导回答:定值电阻可保证电阻一定,调节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问:根据你们的猜想,想想需要的什么实验器材?设计出实验电路图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教材
23、巡视并给予必要的指导,要多给予鼓励,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并作简单分析和评价。最后把较好的作品投影给全班同学,简要分析优点。、阅读教材1819页实验探究内容,、学生讨论,积极回答。、学生积极思考,讨论,交流,评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设计实验对学生是有较大难度的,所以通过学生间积极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给予必要的指导,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3、进行实验(课件)、问:请同学们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完成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到表格中。教师提醒实验时的注意事项,如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教师巡视学生实验过程,对于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明确实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物理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