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案上册人教版教案8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四年级数学教案上册人教版教案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教案上册人教版教案8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年级数学教案上册人教版教案8篇四年级数学教案上册人教版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很大的数。(二)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两个单位间的关系。(三)掌握亿以内数位顺序表,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亿以内数位顺序表,按数级读数。难点:中间和末尾带零的数的读法。教具和学具教具:数位顺序表及活动数字卡。学具:算盘。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提问:(1)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板书:个、十、百、千)(2)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
2、百是多少?(3)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2.读出下面各数:387660257108400342003.从右到左说出3876各数字的数位。教师板书:再说一说万以内数的读法。(1)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2)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3)中间有一个0或几个0,只读一个“零”;(4)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二)学习新课教师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例如,首都北京市人口有一千二百万;光的速度每秒三十万千米等。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像这样比较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1.用算盘帮助数数,认
3、识万、十万、百万、千万、亿。(1)让学生在算盘上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数,一直数到九千,再拨上一千。提问: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10要怎么样?(10个一千是一万。)板书“万”。(写在刚才板书的千位左边)(2)让学生再在算盘上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提问:再加一万是多少?教师明确:万位满10,向前一位进1,就是“十万”。10个一万是十万。板书“十万”。(写在万位的左边)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一百万、一千万、一亿的认识,分别板书“百万、千万、亿”。同时告诉学生:一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如果1秒钟数一个数,昼夜不停地数,数到1亿要数3年2个多月。然后指出,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和以前学过的个、
4、十、百、千一样,都是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也就是十进关系。)2.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1)介绍数位。一开始上课时,同学们读的万以内的数都是由几个数字排成一横行,也就是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各个数字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如3876,是由3个千,8个百,7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6个一是在右边第一位,就是个位;7个十在右边第二位,就是十位;8个百在右边第三位,就是百位;3个千是在右边第四位,就是千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都叫做数位。(2)介绍数位顺序表。老师把上面板书的计数单位加上横线和竖线,在每个计数单位下面分别加上“位”字,构成一个数位顺序表:(3)计数单位和数
5、位之间的关系。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千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万。也就是说几个一就写在个位上,几个十就写在十位上,几个百就写在百位上,几个千万就写在千万位上。同一个数字,把它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它表示的计数单位就不同。(4)认识数位分级。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起向左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在已写出的数位顺序表上接着板书“个级、万级”,制成下表:引导学生观察数位顺序表,发现个级和万级的异同点。相同点:都是四个数位;从第二位起,都是十、百、千。不同点:万级多一个万字;个级第一位是个位,万级第一位
6、是万位。练一练(1)十万有()个万,一百万有()个万,一千万有()个万。(2)一百万有()个十万,()个一百万是一千万,一亿是()个一千万。(3)从低位到高位,按照数位顺序说出个级和万级的每一个数位。(4)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位是亿位。(5)万位的右面一位是()位,左面一位是()位。3.教学例1。(1)让学生在算盘上打出二十八万。引导学生用个级数的读法来读万级数,但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2)让学生在算盘上打出三千零七十万,指定学生读数。练一练读出下面各数,再用文字写出来。(3)提问:万级的数的读法和个级的数的读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万级先按个级的读法来读。不同点:读万
7、级数时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4.教学例2。(1)指导学生读例2各数。(2)引导学生总结亿以内数的读法。提问:含有个级和万级的数,先读哪一级?怎样读万级的数?在什么位置上的“0”不读?在什么位置上的“0”应该读?读几个?阅读课本第3页,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三)巩固反馈1.基本练习。(1)读出下面各数。(2)读出下面每组数,说一说它们之间的联系。(3)先说出下面每一个数是几位数,位是什么位,再读出来。2.灵活性练习。出示活动数字卡片,在数位顺序表上进行读数训练。移动卡片上的数字,让学生读出各数。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新的计数单位有: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了解了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并知道从右起每四位
8、一级,分作个级和万级,还学会了含有两级数的读法。3.课后作业:练习一第5题,自制一张亿以内数位顺序表。课堂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个”、“十”、“百”、“千”这几个计数单位和正确读出万以内数的基础上,把计数单位扩展到亿,并学习按级读亿以内的数。在教学过程设计中,先复习有关的旧知识,然后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说明需要学习比万更大的数,引出新的课题。新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利用学生在算盘上拨珠,学习新的计数单位,并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了解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出亿以内数位顺序表和按四位分级。第二部分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先学习只有万级的数,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按个级
9、的读法来读,后面加读一个“万”字,再学习含有两级的数,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并突出哪些0该读,哪些0不该读这一读数中的难点。最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读数规则。本节课采用边讲边练的形式,使学生在课内逐步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四年级数学教案上册人教版教案篇2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够利用电子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2、使学生知道用电子计算器计算顺序和笔算顺序是一样的。3、让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的秘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口算。教学重点: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难点:懂得观察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教学过程:一、利用计算器计算:386+179=说说你是怎样使用的。(先按“386
10、”,屏幕上显示386,再按“+”,屏幕显示不变,再按“179”,屏幕显示179,按“=”,显示结果565。)试试ce键有什么功能?(清除)自己试试看:2639=3128=l、你觉得使用计算器需要注意些什么?看清数,别摁错了;每次计算前要清0。2、计算。54+46=602=19849=50+30=3879=201+99=计算后说一说你怎么算的这么快?(并不是任何时候用计算器计算都是的,像可以直接口算的、能简算的题目,就不需要使用计算器了。)3、做一做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做一做,然后同桌做一做。二、观察发现1、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99991=99992=99993=9
11、9994=说说你为什么做的又对又快。观察上面的算式和结果,你发现什么规律?生畅所欲言。师:根据你们的发现大胆猜测,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答案吗?99995=99997=99999=师总结:碰到9999乘9以内的自然数(0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数,位和个位就是自然数与9的乘积,中间三位数都是9。三、练习做一做。练习30页的第11、12题。第11题用比赛的方式进行,以巩固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四、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四年级数学教案上册人教版教案篇3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经过三年级下学期的学习,学生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
12、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认识小数、年月日、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个别学生知识基础比较薄弱,表现在计算技能较差,对数学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弱。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
13、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学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
14、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
15、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三、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
16、,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
17、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四、教学重难点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教学重点:万级数的读、写法。2、教学难点:把个级数的读、写推广到万级。第二单元:角的度量1、教学重点:用量角器量角、画指定度数的角。2、教学难点:量角的方法,量角器刻度的认识。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1、教学重点:口算、笔算的方法2、教学难点:积的变化规律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
18、和梯形1、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2、教学难点:垂直线与平行线的画法。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教学重点: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2、教学难点:了解商的变化规律。第六单元:统计1、教学重点: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第七单元:数学广角1、教学重点: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2、教学难点: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第八单元:总复习1、教学重点: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并巩固和提高。2、教学难点:使学生养成系统整理知识的习惯。五、改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数学教案 上册 人教版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