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 支部书记先进事迹材料(共7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国税 支部书记先进事迹材料(共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税 支部书记先进事迹材料(共7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税 支部书记先进事迹材料(共7篇)篇:支部书记先进事迹诚心为民,情系山村记*村支部书记*,所辖11个自然组,1700余人,荒远偏僻,山高坡陡,信息闭塞,条件恶劣;*,1970年出生,高中水平,将心比心,大公无私,深谋远虑,开拓进取。正是99年的村级换届选举,让二者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高票当选为新田岭村支部书记。诚心为民,情系山村的工作态度和深厚的群众基础,让*在去年的换届选举中全票胜出,成为全乡唯一一个获得满票的村支部书记。将心比心,千方百计化民忧*村8组,位于半山腰上,随着人数的增多,为满足用水需要,村民必须到两三公里以外的地方挑水。*了解情况后,带领村干部上山寻找新水源,经过六天的苦苦搜
2、寻,终于在岩脚找到一处。为把水源引到村民家中,*主动出资6000元,集资8100元(81人,100/人),并向水利局争取资金2万元,半年之内,通水到户。2009年夏季长期大旱,11个小组有5个缺水,其中最严重的是第5组,井水已经干涸。为解决村民饮水问题,*紧急召开村支两委会议,并达成共识,采用修水池、从低处抽水的方式予以解决,并带头值守。在资金方面,*自筹9000元弥补资金缺口,使得本项工程顺利完成,村民用水难问题得以解决。大公无私,尽职尽责解民难2007年,决定全村饮水灌溉的溶洞出现漏水现象,导致水位下降,低处水量加大,高处无一滴水流出。正值七月水稻开花之际,禾苗全部枯死,受灾群众情绪异常激
3、动,要求政府及时解决。*立即召开村干会议,布置工作任务,明确补漏是当前工作重点,同时安排人员做好村民思想工作。溶洞历史悠久,据说几十年无人进去过,而且时值夏季,水体冰冷。在安排补漏人选时,*强调支部书记责无旁贷,在村主任的主动要求下,两人一同前往。次日,支书和村长来到洞前,先吃下几口辣椒御寒,头上带上电筒,向洞内游去,站在外面观看的干部群众焦急的等待着。一个半小时过去了,终于看到他们游了回来,高兴的说找到了漏水的地方。他们走出水面时,身体冻成了紫色,在太阳下曝晒三个小时后,才恢复皮肤的红润。原来漏水的地方距离洞口足有近1000m,为暂时缓解村民用水之需,只得用铁架固定4床棉被临时堵漏,这项任务
4、自然离不开两位村主干。临时堵漏任务完成后,就要随时注意水位变化,在7月到9月整整两个月的时间里,*以身作则,24小时值班,吃住都在洞里。到了10月,用水需求有所缓解,正是根治漏洞的好时机。村干会议决定,先用抽水机抽干,再用水泥补漏。此项工作直到腊月29才完成,*最后一个走出溶洞,得到群众阵阵掌声。时值今日,*还表示,当年的情形历历在目,难以忘怀。“*就是这样的舍己为公,我们都很服他。”一组村民如是说。原来,在2010年6月的塘里坪山塘漏水事件中,*再次展现了他公而忘私的本色。塘里坪山塘,地处新田岭村一组,灌溉*三个组,*一组。一旦山塘坍塌,将对一组村民造成巨大损失,后果不堪设想。为此,*捐资4
5、000元,垫资22000元,用于山塘清淤,漏洞修补,闸门增设。在他的带动下,村民自发的参与到此项建设中,并于2011年3月完工。深谋远虑,一心一意保民生作为一名县人大代表,始终把百姓的冷暖装在心里。虽然新田岭曾盛产煤矿,可村民并未得到实惠,更为严重的是,矿区挖出的煤落入河流,污染水体,影响农田灌溉。因此,在上届人大代表会议上,提出了解决青江屯等5个村煤矿污水污染问题的建议。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在*与金桥村之间修一条灌溉渠道,全长2380m,水利局下拔13万,乡政府出资5万。由于资金缺口较大,为节约开支,压缩建设成本,*带动党员拉通毛渠,搞好硬化,把资金用在刀刃上。渠道建设好后,经结算,把每m
6、3建设资金降低到70元,700多亩灌溉面积受益。在安全方面,村周围三座桥梁护栏年久失修,为保障几个村2000余人的出行安全,特别是学生的行走方便,*动员村干积极捐资,个人出资3500,向村民集资9000,共14000元,完成了护栏的修复工作,受到群众好评;在医疗方面,组织召开村干会议,以向卫生局争取资金,村干部垫资的方式,建立了村级卫生室,有效解决了百姓就医难的问题;在扶贫方面,带头帮扶群众,定期走访帮扶对象。*,40来岁,一场大病后,失去了劳动能力,而他老婆又神志不清,家庭相当困难。在谈到肖支书时,他激动的说:“*是个好人,更是及时雨,总在我们困难的时候无私的帮助我们。”开拓进取,殚精竭虑谋
7、发展“少数人富不是社会主义,只有共同富裕,富民强村才是社会主义。”*这样说。为了改善本村投资环境,他积极支持恒生菌业二期扩建工程建设,带领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并派专人负责协调矛盾纠纷,最终以每亩80元租金的价格,成功流转土地30亩,解决村里100余人的就业问题。不仅如此,*还发动51个农户发展养殖基地,总投资120万元的股份制养殖公司前期工程已经动工。*告诉我们,这是一种综合型养殖,集养猪、养鱼、养鳝鱼为一体的循环经济。*还说,基地的特色是垫资让村民喂养母猪,公司回收子猪的方式带领村民共同富裕,是一种典型的“公司+农户”的企业。十几年来,*同志怀着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知难而进,在为村民服务
8、的大道上一往无前,使村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为群众多办实事、办好事,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村民实现美好、富裕、文明生活做自己的贡献。第2篇:事迹2023支部书记先进事迹2023支部书记先进事迹材料4篇本文目录2023支部书记先进事迹材料小康村优秀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材料居委优秀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材料医院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材料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材料在全镇党员干部大会上,党委书记达x饱含神情的对大家说:“朱xx,即将卸任的五位村支书之一,数他年龄最大,党龄最长,干村支书最久,堪称我的老兄长和朋友。他即将卸任了,真舍不得呀!”说罢,紧握住老朱的手不放,拍着他的肩膀
9、,激动地说:“老朱,真够朋友,以后常来,有事就找我!”不细心的人,看不出,党委书记眼里闪动的泪花。此时此刻,达书记可能想起了和他在一起的难以释怀的往事吧。熟悉朱xx的人,都称他“老朱”,要说老朱人怎么样?都会说:“能干,义气!”一、下水引路。穷怕了得村民,赢起输不起。权四滩村地处渭河南岸,靠近渭河边的全是沙滩地,经不住干旱,南边全是稻田改造的湿地,经不住雨涝水冲,村民不了解市场,种桃,猕猴桃,花卉,小麦,玉米.老一代四滩人栽植的油桃,猕猴桃,作务多年,刚挂果就被雨水泡死了,脆弱的传统经济经不住市场变化和天旱雨涝的一次次打击,老是摆脱不了贫穷。作为村支书的老朱,望着贫瘠的土地和屡挫屡败经济模式,
10、他陷入久久的困惑、迷茫之中。内心极度愧疚的他一次次的思索一次次地徘徊,虽然他心里常为村民脱贫忧愁,但他乐观开朗,特善交谈,在跟各方面人的往中,在各种场合,利用交谈,不断的寻求改变面貌的新路子。纵观周围经济发展,根据本村实际,在政府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一村一品”战略的引领下,他认为:辣椒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很适合四滩生产,可以确定为本村的主导产业。没种过辣椒的人,没尝到种辣椒的甜头,也不懂技术,怕赔本,都在观望。老朱就请来专家讲技术,还组织村民到周围村去学习,老朱就安排村两委成员都要带头种辣椒,老朱也率先在自家的3.5亩地种上了辣椒,在作务关键时间,他有空就往辣椒地钻,多的时间他在为别
11、人家的辣椒发现问题,找毛病,指导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结果当年亩收入4000元。村民打消了顾虑,第二年全村户均辣椒3亩以上,总共面积1100余亩,村民辣椒户均收入增加3000多元,光辣椒一项,总产值近30万元。辣椒生产一举成全村主导产业,村民手里有了钱,逐步摆脱了贫困。后来经过进一步调整:北滩沙地干旱,适种鲜桃,杂果,沿村湿地退耕还林,村南一线以辣椒为主。产业调整后四滩经济趋于合理,经济效益日益凸显。二、强化基础。村民手里有了钱,就有了新的幻想。他们想经济有更大的发展,村庄有广阔的马路,生活用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受到鼓舞的老朱,又开始了新的征战。他又发挥个人特长,泡领导,泡能人,泡朋友,泡群众
12、,强占先机,抢抓机遇,争取项目,争取国家资金,强化农村的基础。他又不顾自己的劳累,放弃自己的小家。他几天吃不上饭,睡不好觉,他乐意,因为他和两委班子成员知道:这次是为村民的幸福而战!要想改变我村面貌,让村民实现幸福梦想,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善基础条件入手。首先要解决资金问题,老朱苦苦思索,唯有的办法就是靠群众,靠政策。(一)XX年他们争取到国家农发工程投资30万,动员村民投劳15万元,打深井3眼,衬砌渠道2600米,地头铺设暗管3500米,动员群众自筹资金打井11眼,拓宽规范机耕生产路8公里,栽植行道树2300株;又争取国家农用电网投资,增加4台变压器,整改升级线路600米。(二)引进资金300余
13、万元,建成两个沙石厂和一个精饲料加工厂,扶植村里的一个钣金加工生产厂,安排本村剩余劳动力350人;(三)XX年-XX年,先后争取国家抗洪治险资金760万元,加固封堵了西沙河四滩段的决堤,制服了汛期河水的肆虐,彻底排除了西沙河水对下游村庄、农田的危害。(四)XX-XX年争取国家的村村通建设资金105万元,自筹资金50万元,为全村各组硬化道路7公里,解决了四滩水滩泥潭,雨季行路难的问题。(五)XX年,他们争取国家饮水工程资金50多万元,群众集资15万余元为四个村民小组用上了自来水。(六)XX年争取在后重建项目资金100多万元,为34户村民重建了房屋,198户村民维修了危房。XX年争取安居工程资金4
14、0万余,又解决38户村民的住房困难。(七)争取资金110万元,自筹18万元,建成村社区服务中心大楼和1200平米的文化活动广场,修建各组街道花园,栽植花木。老朱,生于1955年,现年57岁,1985年入党,他从组长做起,先后做过农场厂长,村委主任,副主任,主任,副书记,在村上一干就是20多年,做书记XX年,在他的XX年书记生涯中,每一天都没有懈怠过,带领一班人马,带领全村千余口人奋斗了XX年,硬是把一个最落后的近原始的村庄改变成为初具现代规模的新型农村,经济、社会,文化事业跃居全镇之首。他说:“机会不再有,时机莫错过,国家的项目谁争取来,谁就能发展。遇到困难害怕就瞎了。”四滩村现在:村子内外道
15、路宽阔,高楼林立,电网如织,渠路纵横,生机勃勃,蓄势待发;夜间村里路灯明亮,如同一个个不夜城。然而每一个项目,每一次发展都浸透着老朱的汗水,包含着老朱的辛苦。每一次挣到项目,开始都没有钱,全靠干部拿钱,群众集资。老朱常说:“想办事哪有那么容易,自己不出水怎么行。”每一次老朱都先拿出自己的积蓄,两委成员也纷纷拿钱。每次老朱拿的最多。当项目款下来之后,先还别人的,自己的留在最后。资金不足部分,就把老朱的欠下。几年里,老朱先后为村里拿钱十几万元,其他村干部也都拿出集资款近10万元,到现在村干部的10多万元还没还完,还在等进一步的努力。互相搭台。四滩的发展老朱靠的是什么?他说:“靠的是大家,要凝聚人心
16、”。老朱是怎样团结带领一班人和村民发展自己的事业的呢?有人问过他。(一)凝聚班子他说:“互相搭台,不拆台;互相补台,不搞内乱,这是我的秘诀,几个人在一起干事,没有矛盾不可能,发现班子出现问题,就找她们谈心,摸清原因,及时疏导,耐心解释。解决了,就又齐心协力了。”他又说:“事事带头,多吃亏别牟利,别人就服你,就有威信,就听你的。”班子的心凝聚了何愁办不好事?(二)从小事抓起老朱有个秉性,爱到村民家里去坐坐,常发现村民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难事,他都能及时给指点,排解,他曾做过调解主任,经常解决纠纷,排除矛盾,使不少家庭、邻里化干戈为玉帛。也先后为经济困难家庭借钱达3万多元。亲自帮村里结婚孩子去镇上、派
17、出所开证明。有的孩子参军,他跑前跑后。五组村民南成元住院已经花去5-6万元,儿子有精神病,看病还要钱,老朱一次就借给他2万元。有村民要投资,他就帮着贷款做担保。他总把村民的事看得比自己的事还重要,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顾个人劳累,不嫌麻烦。慢慢他和群众就结为一体,群众把他当做自己的贴心人。他说:“你别看这些小事,从这些小事上能体现干部,党员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老朱看去貌似平常,就凭这两把刷子,凝聚了干部的力量,凝聚了全村1000多口群众的力量。憨厚、淳朴的老朱老是不按常规出牌,总有出人的一招。自从党委宣布他卸任之后,按理该解甲归田,劳累了20几年了该歇歇脚了,操贯了心的他仍放不下村里的事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税 支部书记先进事迹材料共7篇 支部书记 先进事迹材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