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最新3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最新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最新3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最新3篇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白话文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小学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最新3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2022部编版小学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 篇一 今天上午,我通过线上培训,认真聆听了郑国民老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主要内容和变化。在这次培训前我认真学习了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通过这次培训学习,对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课程标准有了一些新思考。 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 1、价值引领,以文化人。 2、
2、素养为纲、任务导向。 3、立足生活、实践主线。 4、强调情景、主题统整。 课程修订的主要思路。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的培养要求,强化课程思想性。为保证思想性、科学性,对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行政治和专业双重把关。 郑老师对语文核心素养这个概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一种课程理念(语文素养改为核心素养)。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标突出语文课程语言性质,强调思维、审美、文化(包括三种文化),提出核心素养概念(原称语文素养),人文性与工具性结合,强化了语文课程思想性,这是核心理念。四大核心素养。四大核心素养包
3、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语言运用是核心素养的基础,对其他素养起关键作用。四大核心素养整体协调发展。 这次的学习收获最大的还是郑老师提到的学习任务群,包括基础型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和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核心素养是学习任务群之魂。 在这里郑老师老师重点解析了跨学科学习: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4、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这次新课标的修订,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对整本书阅读的评价,课标中也明确提出了建议,从评价依据、评价方式等方面加强了过程性评价。在教学提示中提出,注意考察阅读整本书的全过程,以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方法和读书笔记等为依据进行评价。教师可以围绕读书的主要环节编制评价量表,制作阅读反思单,引导学生从阅读方法、阅读习惯等方面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改进。在评价建议中提出,应关注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的阶段性评价,采用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会、读书分享会等方式引导学生高质量完成整本书的阅读。 结合自己目前正在整理的1+x多元阅读课题,新课标给我指明了方向,指导我在关注学生整本书阅读
5、方面的教育方式。目前,我区的语文试题中就有整本书阅读考察的试题,考试不能再是上网找知识点,而是引导学生耐心读完整本书。 对于如何落实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我有以下思考: 1、围绕语文课程三大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全面落实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把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基础和重点,抓好落实。 2、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和结构,以六大学习任务群为依据安排教学内容,在单元教学中扎扎实实地落实好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3、扎扎实实地落实好四学段学业质量标准,保证把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落到实处。 4、加强学习,强化语文教学实践,不断总结,把语文课程标准落到实处。 小学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 篇二 20
6、xx年x月x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终于颁布了。与20xx年版的课程标准比较,修订的力度变化之大,是教育界全体有目共睹的。在认真听取了核心专家对该课程标准的权威解读之后,我的解读心得与思考如下。 一、义教新课标修订变化 本次新课标修订中最亮眼也是最鲜明的改变就是强化了课程教育中的育人导向,首次点明了语文教育学科的“核心素养”。相较于传统的“三维目标”,该新课标修正则主要围绕着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此外,新课标在课程内容结构上进行了修正,将语文教学能力作为核心,把其它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实践活动推到了辅助或者附加的地位,并且设置了与此相配的六个不同
7、的任务群,分别是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和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最后,新课标之中加入了对学业质量的评价,具体阐述了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应该达到的学业成就。 二、新课标解读心得和思考 作为小学教师,一名教育工作者,深刻地认识到此次的新课标在语文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等方面,相较于以往更重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不仅应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还要能能够和谐地把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既能让学生充分阅读,又能有效发挥教师的指导阅读的作用。 我们首先要依托新课标中的课程结构和育人目
8、标,明确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准确理解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围绕学习主题,以学习任务为导向,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资源,设计基于大任务、大单元、真实情境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内容学习和思维发展的整合,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语文学习经验,统筹安排教学活动;注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培养学生未来学习、生活和发展所需的基本素养。 新课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心得体会 篇三 一、破题 1、定题缘由 本次讲座主题中的这三方面是彼此连带的,也是目前需要思考探
9、究的共同话题。 2、本次解读新课标的主要内容 新课标提出的概念的内涵是什么?理由是什么?逻辑是什么?在教学中实现的可能性是什么? 3、解读新课标的原则及愿景 试图化繁为简,把厚读薄,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用好课标和教材,调整心态,不要认死理,要朝积极的方面理解,更要实事求是。 现在的语文刷题太多,与考试的挂钩太紧密,但这不完全是我们教师的问题,而是跟整个教育的大环境有关。所以不能只要求教师来改。教师依据新课标教学时,要实事求是地面对国情、学情,既要考得好,又要让学生学得活。 4、小结 这次新课标吸收了过去课改的经验,并非是颠覆性的彻底革命,而是改进,或称之为守正创新。我们学习新课标的精神不是颠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新课 心得体会 最新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