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教案【优秀5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教案【优秀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教案【优秀5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教案【优秀5篇】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教案 篇一 教材分析: 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欣赏布料的花纹,并能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一些喜欢的花布图案,以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材选了一位小女孩穿着花布做的衣服和各式花布图片让学生来感知花布的艺术魅力。提示还展示了三幅油画棒水彩画,分别是由点、线、面构成的作品,以及一块花布的制作步骤。在讨论角中呈现了五幅运用点、线、面不同组合形式的花布作品,并提示学生底色不同,作品的效果也不同等内容,为学生创作花布提供了素材。最后,教材渗透的一个重要教学思想就是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对美术基本元素的领悟力,教师在备课时是不容忽视的。 教
2、学。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点、线、面巧妙地设计花布。 难点:设计时能够做到形状和色彩的和谐统一,富有情趣。 教学目标: 1.认识点、线、面等美术元素,知道它们不同的组合形式和作用。 2.通过对花布的观察和欣赏,能运用点、线、面进行巧妙组合,大胆地运用蜡笔(或油画棒)水彩画等形式涂色,能设计出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的花布。 3.通过对点、线、面的综合感知、设计、制作,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了解、欣赏花布,准备铅画纸、蜡笔(或油画棒)、水彩颜料等 (教师)各种各样的花布、课件等 教学过程 1.欣赏花布。 播放课件:图案精美、色彩各异的花布及用
3、花布制作的艺术品。提问:结合实际,谈谈花布的用处;说说自己喜欢的花布。 2.揭示课题。 揭题:缤纷花布。 3.知识传授。 (1)传授点、线、面的知识:点具有的形象和大小都是相对的,如:小花点、方点、圆点、三角点以及不规则的点等;线有长短、宽窄、粗细、曲直、动感、力感、空间感等变化,线具有多种表现功能;面也有长度、宽度、位置、形状、面积、方向等变化,面可由点排列而成或由线排列或封闭而成。 (2)传授不规则的散点式组织法和倾斜式组织法等。 (3)运用点、线、面纸片拼贴各种形状的花布。 4.学生创作。 (1)主题: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单位纹样(如植物、动物、几何图形等)。 (2)注意:教师鼓励学生可以大
4、胆地展开想象,画出心中新颖美观的花布;提倡随意性,但是得注意空间疏密匀称,线条要流畅,点面要有变化;用蜡笔(或油画棒)描绘出图案,再用水彩涂底色,并做到色彩之间的对比和统一。 (3)学生作业,教师指导(结合上面的拼贴游戏作指导)。 5.课外拓展。 (1)根据教师传授的方法为自己或父母设计一块新颖、色彩鲜艳的花布(课后也可用印模制花布)。 (2)试着用自己设计的花布装饰房间或做其他用途。 小学一年级下美术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熟悉和了解美术的表现形式,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新的思维加深对美术的新认识。 2、观察和发现各种工具的使用方式,培养爱护学习用具的良好行为习惯。引发对各种工具
5、和材料的联想。 3、开阔视野,拓宽想象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教学重点: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教学准备:课件、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实物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导入新课: 回顾学前绘画经验引语:今天我们要在课堂上找朋友,这个朋友是谁,我先不告诉您们,上完课你们就知道了。请大家想一想下列的问题,小组讨论,代表回答,要求回答时要完整。 1、你在画画的时候用过那些工具,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它叫什么名字?怎样使用,能出示你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吗? 2、你见过那些绘画工具,请你介绍一下,你在那里见到的?你认为它们能用来干什么
6、? 3、你最想拥有的美术用品有那些?为什么? 蜡笔小知识 1、是年幼儿童最常用的绘画工具 2、同彩色铅笔相比,蜡笔的色彩比较鲜艳、笔芯也稍软,使用时不会因手在纸上摩擦而弄脏画面。 3、蜡笔即可以用来画线条,也可用于大面积的涂色。 油画棒小知识 1、小朋友最喜欢使用的工具,色彩鲜艳、浓烈 2、油画棒比蜡笔要软得多,而且因为是油性的,颜色之间容易混合,色彩的变化,层次都比较丰富。 彩色铅笔小知识: 1、最简单的色彩画工具,如同铅笔一样,比较适合年龄幼小的小朋友使用 2、色彩柔和,即可以用来涂颜色,但涂色的时候不能用力过大,因为它的笔芯是硬性的,会在纸上留下痕迹。 3、比较适合于画轻柔、淡雅的画面。
7、 师小结:在绘画过程中,工具和材料是很重要的,它就象一个好助手能帮助你实现你的绘画愿望。 三、引导观察思考发现新的工具和材料课件展示: 1、欣赏中国画、书法作品。 2、欣赏油画作品。 3、欣赏水粉、水彩画作品。 4、欣赏版画作品。 5、欣赏儿童画作品。 师:欣赏了这些画,大家能猜出这些画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来完成的吗?生自由议论。 6、课件再次展示(结合作品进行展示),目的是让学生感悟工具和材料的不同魅力,引发学生明白工具和材料的重要,以便今后在美术课的课前准备能有所重视。大家现在可以猜出我们要找的朋友是谁了吗? 7、怎样爱护这些工具和材料。 课件:工具和材料使用小知识,进一步强调爱护工具、保护
8、学习用品、正确使用学具的良好品质。 四、评价,师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回答问题。 1、你能认识的美术工具和材料有()种? 2、通过学习你又认识了那些绘画的小伙伴它的名字叫()? 3、你能爱护和正确的使用工具和材料吗? 五、课后观察和思考 1、收集和尝试一种你没有用过的美术工具和材料。 2、到美术用品店去观察文房四宝是什么?又发现了什么新的工具和材料。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了解五官的形状与特点。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观察能力培养学生抓住五官的特点并表现的能力。通过比较自己与同学的五官的不同,从而了解五官的特点与差异。 3、情感目标:培养
9、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通过表现自己的脸表现自己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点: 大胆画出自己的相貌,抓住五官特点,表现自己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能找出自己五官与同学的不同,了解五官的差异才有了每个人不同的面貌。 教学准备: 镜子、表现工具(自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设置,激发兴趣。 1、游戏:首先所有学生闭上眼,趴在桌上,然后选4位同学藏在面具后,让大家认是谁。 问:你能认出他们是谁吗? 问:为什么我们可以一下子认出每个人是谁? 生:学生会从服装、头发、空缺的位置来判断。 教师引导:露出眼睛、眉毛,脸。 问:每个人区别最大的是哪里? 生:脸。 二、
10、观察分析,了解自画像。 1、了解人们的相貌的区别。 师:为什么老师能区分大家呢? 生:因为我们每个人长得不一样,所以老师认识我们。 师:是什么不一样呢? 生:是五官、脸形、发型不同。 师:谁能说说自己的特点? 生:我的脸圆圆的、眼睛大大的,扎着两个翘翘的辫子。(多请几个小朋友说) 用手摸摸看,有什么感觉?(互相讨论、观察) 2、出示课题:画自己 3、你认为自己什么表情画起来最好看:(对镜子做表情欣赏,请几位表情生动的同学上台表演)。 4、欣赏课本范作,观察不同的表现方法。 问:小朋友为什么把自己画成这样?(边欣赏边分析表现形式) 学生的回答不能确定。 5、赏析徐悲鸿自画像 师:看看画家笔下的自
11、己。知道徐悲鸿吗? -他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画家,早年留学欧洲学习西方油画,回国后结合我国传统绘画“中国画“创造了很多优秀作品,其中,他最擅长画马。他笔下的马栩栩如生。 师:知道这张画是用什么画的吗? 生:油画。(教师提醒) 三、学生作画,教师巡视。 1、学生作业。 师:你们想怎样画自己?(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可以是什么样的表情或自己最美的时候。 2、带了小镜子的同学可以看看镜子中的自己,做出一个表情试试。别忘了抓住自己五官的特点。 3、本课时完成基本形的表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画自己,并剪下来,粘贴到一张纸上,全班同学的集体照。 增强集体意识,感受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 教学重点:画好自己
12、,并剪贴。 教学难点:大胆表现,抓住特点。 教学准备:剪刀、胶水、一张大纸。 1、以头部为主,主要表现面部特征。自由作色,大胆表现。 2、及时表扬落笔肯定、表现大胆、画出自己特点和个性的作业。 3、对表现拘谨的孩子作鼓励性指导。 四、欣赏评价及教学延伸。 1、点评:选3-4张较好的画,请作者自己从构图、色彩、表现手法、表现心情等方面讲解。 2、学生评价。 3、分小组欣赏,每组选1-3张作业展示在黑板上,介绍挑选原因。 4、把所有作业贴在大纸上。 师:这是我们全班的集体照,长相不一样,个性不同但都聪明、可爱、充满自信。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四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二册的第1课,旨在放松学生
13、心情,让学生感受艺术的魁力。下雪是自然现象,也是孩子们喜欢的自然景观。这节课要求学生们回忆下雪的情景,表述感受,用绘画材料描绘雪景。 雪中场景在孩子的眼中是生动有趣的。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不同角度来描绘,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活跃的气氛中作画。 二、教学目标: BAIHUAWEN.CN 1、通过对雪的回忆和描绘,尝试用画笔来描述生活景观,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2、 以绘画、手工等多种形式来创作,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展学生多元的思维。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表述和绘制,自由地表现雪。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表现雪。 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油画棒、颜料、毛笔等绘画
14、工具,课前搜集的资料图片。 教师准备:大量雪的图片资料、绘画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叫花不是花,美丽人人夸,花开不结果,遇热它就化。打一谜语,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 2?研究表述。 雪是由于地面水蒸气上升到高空大气层,遇冷凝成结晶状,结晶体多了变重,然后下落,地面温度较低,结晶体戊六边形下落到地面,这就是雪。 3?观看资料,结合回旧想像。 (1)雪的外形; (2)雪的特点; (3)雪中情景。 4?欣赏范画。 (1)创意是否新颖; (2)构图是否具有形式美熙; (3)色彩是否漂亮。 5?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教师演示利用油画棒的不溶性画雪地。 6?作品展示。 学生自我表述,同
15、学相互提建议。 7?课后拓展。保护环境,防止污染。 第2课 水墨游戏 一、教材分析: 在一年级的美术教材中,学生较早地接触了水墨,对于培养学生的笔墨感受能力、激发学生水墨兴趣等有着积极的意义。 通过水墨手段,认识线,用线去自由涂抹,尝试造型,感受笔墨,在水墨空间里游戏和活动,是富有生命力的课程。树立起学生的表现和尝试意识,让学生在水墨的线条、块面中自由地散步,感悟水墨的浓淡干湿和曲直粗细,抒发自己快乐和愉悦的心情。水墨课程的安排在美术学科中连续性强,因此,培养学生的认知和兴趣,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让学生接触并反复尝试和体验笔墨,使抽象化的线条富于情感,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自由创造能力的发展
16、有着积极的建构意义。 二、教学目标: 通过水墨活动,认识笔墨工具,了解笔墨意趣,培养对水墨活动的兴趣。 尝试用线表达笔墨意趣,用笔和水墨表现浓淡干湿、粗细曲直的变化,抒发笔墨情感,培养审美个性和创造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尝试用笔和线条表现水墨情趣,自由抒发情感。 教学难点:大胆地运用笔墨;笔墨的表现有一定的形式美感,并能添加赋形,尝试各种变化,表现一定的思想内容和情趣。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笔墨工具、笔墨范作若干,长飘带几根。 学生准备:宣纸、毛笔、国画颜色,笔洗等 五、教学过程: 第l课时: a?通过表演,让学生初步感受线条的魅力。 a?学生(或教师)进行体操或是简单的舞
17、蹈表演,手中舞动飘带,让飘带富有各种各样的动态变化。 b?教师请学生注意观看飘带的动态和变化,惑受飘带的曲线美和动态美。 c?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飘带飞舞起来,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d,讨论,表述。 b?通过尝试,初步感悟水墨的变化。 a.尝试用毛笔和水墨表现飘带飞舞起来的感觉。注意线条的流畅性和动态美。 b?观看自己随意涂抹的线条,找出其中的水墨变化:在自己表达的线条中,是否有深浅、粗细等方面的变化? c?想一想:这些变化有意思吗?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利用水墨工具,还能涂抹出什么样子的变化? d?带着这些问题,再次尝试水墨游戏,尽情涂抹,尽力表达丰富的变化,表达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水墨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优秀5篇 小学美术 一年级 下册 教案 优秀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