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风险管理制度【6篇】.docx
《医院风险管理制度【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风险管理制度【6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院风险管理制度【6篇】为深入推进以案促改专项治理工作,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风险防控,完善内控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关键环节和重点岗位的监督制约,提高全体干部职工廉政风险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有效防范各类风险和问题,近日,县民政局全面开展了廉政风险点排查防控工作。局机关各股室和局属各单位高度重视,对照本股室、本部门的主要职责和业务权责等认真进行梳理确认,理清本股室、本单位权力底数,排查出廉政风险点。针对排查出来的廉政风险点,各股室、局属单位从加强岗位廉政教育、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加强监督工作等方面,研究防控措施,制定规范化制度或程序、办法,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和监督
2、制约,建立健全内控机制,形成有效防范风险的监督运行体系,为全县民政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廉政风险:一级风险:1、违背党的方针、政策,以权谋私。2、在“三重一大”问题决策中可能产生的不廉洁行为。二级风险:1、违反有关规定和原则,造成重大损失或影响。2、可能发生利用职务之便人情征收、编制人情预算、拨人情款等风险。三级风险:1、对亲属及身边的工作人员管理不够严格,可能出现不廉洁行为,造成不良后果。2、在全面主持本局工作公务活动中,接受馈赠或宴请,可能产生违规违纪的不廉洁行为。防控措施:1、加强政治学习,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依法行
3、政,严格按规章制度和规定程序办事。3、坚持民主集中、民主公开和集体讨论,严禁独断专行。4、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技能。5、自觉遵守廉政从政准则等有关廉政制度,清正廉洁。副局长廉政风险:一级风险:1、对相关政策制度落实不够,执行不力的风险。2、对民主集中制执行不到位导致的决策失误的风险。二级风险:1、对财政制度执行不力产生的制度性风险。2、对分管工作涉及项目安排审查把关不严、人情照顾的风险。三级风险:1、在公务活动中,接受馈赠或宴请,可能产生违反法纪规定的不廉洁行为。2、对亲属和工作人员管理不够严格,可能出现不廉洁行为,造成不良后果。防控措施:1、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学习,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
4、制,树立正确权力观,提高执行力。2、认真履行好岗位职责,切实做好分管部门的工作,确保清正廉洁,阳光操作。3、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加强计生项目、资金管理机制的建设,严格程序和依法依规,落实好和执行好各项管理制度。4、认真执行好廉政从政准则等有关廉政制度,做到廉洁从政。办公室:廉政风险一级风险:1、档案管理不严,私自修改档案、档案丢失、损坏造成损失。2、印章管理不严,违规使用印章、印章被盗、丢失,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二级风险:1、失泄秘的风险;2、资产管理不合规,可能造成资产流失。三级风险:1、请销假制度执行的风险。2、利用职权谋取不正当利益的风险。防控措施1、严格执行档案管理,档案室由专人负
5、责,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保密制度和局机关制定的档案管理制度。2、严格印章管理,对用印章情况进行登记,经局领导同意后,方可用印。3、办公用品根据工作需要进行配置,添置办公设备按程序报批,按政府采购程序采购、结算。4、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实行定期、不定期的考勤抽查。财务室廉政风险一级风险:1、各项费用支出,不能做到帐款、票款相符,滋生不廉洁行为。2、购置资产时,违反政府及本系统采购的相关规定采购物品,可能产生不廉洁行为。二级风险:不认真执行会计制度,设置帐簿、科目混乱,记载不实,造成资金流向不清,可能出现贪污、挪用等现象或造成上级部门或审计部门检查被罚。三级风险: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录入不及时、
6、不准确,可能造成固定资产丢失。防控措施1、对各项规费收取,要认真贯彻执行票款分离和相关的财务制度,做到日清月结。2、加强对政府采购法规规章和与相关知识的学习,增加对大宗物品进入政府采购系统的自觉性。3、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及相关财务管理制度等规定,加强财务监督管理,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树立依法理财的思想。4、加强责任心,对新增加的固定资产要及时进行登录上册,定期不定期的进行实物点验。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E),是住院患者常见的疾病,常并发于其他疾病,是围手术期和院内非
7、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来自北美及欧洲国家流行病学调查,静脉血栓栓塞症年发病率为(104183)/10万,肺栓塞的年病死率约为20。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自2013年开始运用明确-衡量-可接受-相关性-时效性(SMART)原则在院内推行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工作,探索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的标准化管理模式。SMART原则是由PeterDrucker提出的目标管理概念,是一种通过组织管理者共同参与制定和实现目标的方式。医院医务管理以项目为导向,在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项目推进过程中利用SMART原则制定项目步骤,评估项目开展效率。1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工作的实践1.1明确(specific,S)2013年度医院对院
8、内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上报系统中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就4例患者院内因静脉血栓栓塞症导致死亡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组织院内医疗质量与安全委员会会议进行根本原因分析,通过医疗质量与安全委员会合议决定在院内推行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工作。1.2衡量(measurable,M)通过医疗质量与安全委员会的多次论证,医院将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标准化防治工作作为年度重点项目推进,从宣教普及率、制度化保障、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策略制定等3个方向初步推进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工作,在1年的时间内搭建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体系。1.3可接受(attainable,A)考虑到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对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工作
9、的可接受性,医务部多次组织了医疗质量与安全委员会会议,征求各临床专业意见,本着方便、快捷、有效的原则,制定了以病历系统为平台,载入式的静脉血栓栓塞症评估、预防策略,将院内VTE高危患者评估及预防措施表嵌入电子病历系统,便于临床操作实践。1.4相关性(relevant,R)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标准化的防治是由医患双方之间的密切配合达到的,主要表现在:(1)以医务人员为主导对入院患者进行静脉血栓栓塞症评估。(2)以患者依从性为导向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告知。医患之间的协同旨在确保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1.5时效性(time-based,T)2013年开始医院启动了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治工作,2013年
10、12月前完成了全院范围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知识普及,从宣教普及率、制度化保障、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策略制定等3个方面搭建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标准化防治工作体系。至2015年12月31日,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率已经达到全覆盖。2标准化管理的形成2.1信息化系统的评估和监测医院在电子病历系统中嵌入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表,临床医务人员对入院患者评估结束后,电子病历系统根据评分划分高危、中危、低危三种评估分类,按照分类自动提示干预措施,便于医嘱制定。考虑到学科壁垒,每个学科专业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能力不一,医院将静脉血栓栓塞症列入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监测指标,每个科室发现高危病例或疑似病例能够及时
11、通过院内嵌入式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上报系统进行报告,医务部会立即收到报告。2.2成立多学科诊疗小组(multipledisciplinaryteam,MDT)医院针对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专门成立了多学科诊疗小组,静脉血栓栓塞症MDT隶属于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委员会,医务部在院内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上报系统中收到科室报告后立即启动MDT活动,对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进行多学科诊疗。2.3纳入临床路径管理临床路径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的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工作的目标是降低患者在院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所以医院将静脉血栓栓塞症诊疗纳入临床路径的分支路径,通过MDT确诊为静脉血栓栓塞
12、症的病例,其诊疗过程按照临床路径进行管理。2.4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医院将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列入院内新技术、新项目申报的重点规划内容,鼓励临床、管理、医技等申报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治疗、管理流程再造等相关的新技术、新项目。2.5以品牌建设为目标的团队建设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工作启动以来,医院打造了一支由妇产科引领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学术团队,一支由医务部领衔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管理团队,定期组织文献报告、经验交流,形成了以学促管、以管带学的以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为主题的学习型组织,通过申报课题,发表学术论文,学习他院经验等方式提升医院品牌建设。3成效3.1标准化干预模板的形成医院近年来致力于应用SM
13、ART原则开展、实施、管控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工作(见图1)。通过该项目的院内实施,总结形成静脉血栓栓塞症院内标准化管理流程图(见图2)。3.2确保患者安全我院妇产科率先针对VTE产妇建立了MDT,将标准化的干预措施渗透至入院评估、系统监测、积极治疗等方面,成功举办4期妇产科VTE高峰论坛,形成学、防、治多维一体的妇产科团队,至今已成功抢救多例肺栓塞患者。我院医务部收集2011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病例546例,以2014年1月1日为静脉血栓栓塞症院内标准化管理的实施节点,分为实施前和实施后2组,实施前共有151例患者,实施后共有395例患者。干预前的151例患者中
14、,有78例在院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为51.7%,实施后的395例患者中,有13例在院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为3.3%,为了控制患者人口学特征对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情况的影响,准确的分析出新系统的实施对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控制效果,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以是否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为因变量,以新系统的实施为自变量,以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和职业为控制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通过控制患者人口学特征对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情况的影响,对实施前情况和实施后情况进行了比较发现: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工作实施后的患者静脉栓塞发生率低于实施前的患者(P30kg/m2)、遗传性或获得性易栓症、妊娠及分
15、娩等;(2)外科因素:手术、创伤、烧烫伤、各种有创操作等;(3)内科因素:恶性肿瘤、危重疾病、脑卒中、肾病综合征、骨髓增殖性疾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静脉曲张、炎性肠病等;(4)治疗相关因素:肿瘤化疗或放疗、中心静脉置管、介入治疗、雌激素或孕激素替代治疗、促红细胞生成素、机械通气、足部静脉输液等。2.VTE风险评估建议在每例患者入院时进行VTE风险评估,特别是VTE高风险科室的住院患者。对手术患者建议采用Caprini评分量表(表1),对非手术患者建议采用Padua评分量表(表2)。表1:Caprini评分量表说明:1、风险级别:低危0-1分;中危:2分;高危:3-4分;极高危:5分。2
16、、评估时机:患者入院2h内,如遇急诊手术等特殊情况,术后完成,如遇抢救可延长至6h内完成。低危患者每周评估一次,中危患者每周至少两次,高危及以上患者每日评估一次。3、有以下情况需随时评估:手术、分娩、病情变化等;出院时评估。表2:Padua评分量表(二)出血风险评估1.患者因素:年龄75岁;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180mmHg或DBP110mmHg);可能导致严重出血的颅内疾病,如急性脑卒中(3个月内),严重颅脑或急性脊髓损伤;糖尿病;恶性肿瘤;严重的肾功能衰竭或肝功能衰竭等。3.合并用药:正在使用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或溶栓药物等。4.侵入性操作:接受手术、腰穿和硬膜外麻醉之前4h和之后12h
17、等。(三)医院内VTE预防路径1.VTE预防之前的全面评估和风险控制(1)在进行VTE预防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2)控制患者的基础疾病。(3)明确患者合并用药情况。(4)关注需要接受侵入性操作的患者。2.VTE预防的知情同意:图1:某医院VTE预防知情同意书(四)医院内VTE预防的具体措施1.基本预防: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制动时尽早开始下肢主动或被动活动;尽早下床活动;避免脱水;保证有效循环血量;有创操作动作轻柔精细,尽量微创。2.药物预防:对出血风险低的VTE高危患者,可根据患者VTE风险分级、病因、体重、肾功能状况选择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LMWH)、磺达肝癸钠、普通肝素、华法林和新型
18、口服抗凝药。3.机械预防:对活动性出血或有大出血风险、以及一旦出血后果特别严重的VTE高危患者可给予机械预防,包括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IPC)、抗栓弹力袜(AES)和足底静脉泵(VFP)等。4.腔静脉滤器:对髂股静脉、下腔静脉存在血栓,且发生PTE风险较高的患者,如果面临急诊手术,可考虑置入可回收腔静脉滤器。5.特殊问题:6.需要根据不同的VTE风险程度和患者具体情况确定相应的预防疗程:一般患者推荐药物预防710d。对于血栓风险极高的患者,如骨科大手术或活动期恶性肿瘤,可延长预防至2835d。(五)医院内VTE预防结果评估及相关不良事件的处理1.出血并发症的早期识别与处理:疗程上需要关注出血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6篇 医院 风险 管理制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