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一(精选).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职业卫生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一(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卫生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一(精选).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职业卫生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一(精选)单选题1.进行疾病三间分布综合描述的典型是()。A.传染病流行病学(江南博哥)B.血清流行病学C.移民流行病学D.分子流行病学E.遗传流行病学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移民流行病学通过研究移民、移居地当地居民、移民原居地居民之间发病率、死亡率等疾病指标的差异,探讨疾病与环境和遗传之间的关系。因此移民流行病学的分布描述必然涉及移民、移居地当地居民、移民原居地居民等不同人群,移民移居地、移民原居地等不同地区,移民依据之前、移民移居之后等不同时间的疾病分布,此即疾病三间分布的综合描述,是移民流行病学的典型特征。单选题2.疾病的预防工作可以根据疾病的自然史的
2、不同阶段,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措施,这就是疾病的()。A.一级预防B.三级预防C.五级预防D.二级预防E.四级预防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疾病的预防工作可以根据疾病的自然史的不同阶段,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措施,这就是疾病的三级预防。单选题3.在全球卫生策略中,用于衡量卫生服务目标实现程度的指标是()。A.婴儿死亡率B.平均期望寿命C.转诊制度普及面D.住房条件E.卫生资源分配的公平程度 参考答案:C单选题4.常用施工图中的M代表()。A.窗B.墙C.梁D.地E.门 参考答案:E单选题5.我国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指导方针不包括()。A.中西医并重B.加快培养卫生人才C.以农村为重点D.预防为主E.动员全社会
3、参与 参考答案:B单选题6.Word文档的缺省类型是()。A.DOTB.DOCC.WRDD.TXTE.PRG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word文档的后缀是.doc。单选题7.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发展高精尖技术B.多部门协作C.社会公正D.社区参与E.考虑成本效果 参考答案:A单选题8.有关队列研究暴露人群的选择,错误的是()。A.职业人群B.特殊暴露人群C.一般人群D.有组织的人群团体E.患有某欲研究疾病的人群 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暴露人群即暴露于待研究因素的人群。根据研究的方便与可能,通常有四种选择:职业人群:如果要研究某种可疑的职业暴露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的关系,必须选择相关
4、职业人群作为暴露人群。特殊暴露:人群特殊暴露人群是研究某些罕见的特殊暴露的惟一选择,如选择原子弹爆炸的受害者,接受过放射线治疗的人,以研究射线与白血病的关系。一般人群:即某行政区域或地理区域范围内的全体人群,选择其中暴露于欲研究因素的人做暴露组。有组织的人群团体:该类人群可看作是一般人群的特殊形式,如医学会会员,工会会员,机关、社会团体、学校或部队成员等。选择这样的人群的主要目的是利用他们的组织系统,便于有效地收集随访资料。而且他们的职业和经历往往是相同的,可增加其可比性。单选题9.人类的行为包括本能行为和()。A.生物行为B.社会行为C.自发行为D.自主行为E.主动行为 参考答案:B单选题1
5、0.下列哪项是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观察的细胞?()A.正常红细胞B.嗜多染红细胞C.早幼红细胞D.网织红细胞E.晚幼红细胞 参考答案:B单选题11.衡量计算机存储容量大小的基本单位是()。A.MBB.KBC.BitD.ByteE.GB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衡量计算机存储容量大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单选题12.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中的“双盲法”是指()。A.治疗组服用试验药物,对照组服用安慰剂B.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安慰剂的性质C.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药物的性质D.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分组情况E.两组研究对象互相不认识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双盲(doubleblind)是指
6、研究对象和研究者都不了解试验分组情况,而是由研究设计者来安排和控制全部试验。单选题13.在现代医学模式的影响下,使得卫生服务发生了扩大,主要表现在()。A.从预防服务扩大到治疗服务B.从心理服务扩大到生理服务C.从医院内服务扩大到医院外服务D.从社会服务扩大到医院内服务E.从照顾服务扩大到技术服务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现代医学模式下,卫生服务出现了四个扩大: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从医院内服务扩大到医院外服务;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照顾服务。单选题14.某地有20万人口,1998年全死因死亡2000人,同年有结核病患者600人,其中男性400人,女性200人;该年有12
7、0人死于结核病,其中100人为男性。该地1998年粗死亡率为()。A.300/10万B.60/1000C.10/1000D.100/1000E.所给资料不能计算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死亡率(mortality rate)表示在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总死亡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其分子为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分母为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观察时间常以年为单位。根据该公式计算得出的死亡率也称粗死亡率(crude death rate)。2000/20万=10/1000。单选题15.病例对照研究选择对照最理想的来源是()。A.社会团体人群中的非该病病例或健康人B.同一
8、或多个医疗机构中诊断的其他病例C.病例的邻居或所在居委会、住宅区内的健康人或非该病病人D.病例的同事E.病例的配偶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对照最好是全人群的一个无偏样本,或是产生病例的人群中全体非患该病的人的一个随机样本,而且也经过相同诊断确认为不患所研究的疾病。单选题16.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长短的主要依据是()。A.传染期B.临床症状期C.恢复期D.病原携带期E.潜伏期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传染期。传染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在于它是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单选题17.对19451975年间1000名从事油漆镭盘的表厂女工,与从事电话员工作的1000名妇
9、女的骨癌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其间从事油漆镭盘的工人中发生了20例,电话员中发生了4例骨癌。从事油漆镭盘工人发生骨癌的相对危险度是()。A.2B.4C.8D.5E.由上述资料不能计算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相对危险度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死亡)率之比。因此,。单选题18.疾病分布指的是()。A.民族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B.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C.城乡分布,年龄分布,民族分布D.民族分布,年龄分布,职业分布E.年龄分布,城乡分布,季节分布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疾病的分布是指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消退在不同人群、不同地区及不同时间中的表现,它受到病因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一
10、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通过观察疾病的分布,可以认识疾病的群体现象,分析疾病的分布规律及其决定因素,为寻找疾病病因提供线索,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因此,描述疾病的人群、地区和时间分布特征是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单选题19.关于社会医学学科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是社会学和生物医学之间的交叉学科B.是社会学和管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C.是自然科学和生物医学之间的交叉学科D.是自然科学和管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E.是管理学和生物医学之问的交叉学科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出发,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成就来研究医学的健康问题,故而学科性质是在社会学和生物医学之间交叉的一门
11、学科。单选题20.亚慢性和慢性毒性实验中,对实验动物种属和性别的一般要求是()。A.选择啮齿类和非啮齿类动物两个种属,雌雄各半B.仅啮齿类动物,雌雄各半C.仅非啮齿类动物,雌雄各半D.仅非啮齿类动物,一个性别即可E.选择哺乳动物,一个性别即可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一般情况下,亚慢性毒性试验和慢性毒性试验要选择两种性别,每组雌雄各半。特殊情况下,如研究某种受试物的性腺毒性或生殖毒性,也可选择单一性别的实验动物。单选题21.下列属于三级预防措施的是()。A.心理康复B.戒烟戒酒C.体育锻炼D.合理营养E.早期治疗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康复治疗是三级预防的主要手段之一,心理康复是康复治疗的组成部
12、分。单选题22.不属于判断因果关联标准的是()。A.时间顺序B.联系的合理性C.样本大小D.剂量反应关系E.联系强度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病因推断绝不是单凭经验主观地下结论,而是需要丰富可靠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参考临床、病理等基础学科的研究结果,进行科学的概括和精炼,据以作出判断。目前较为广泛接受的病因判断标准有关联的时间顺序、关联的强度、分布的一致性、剂量一反应关系、关联的可重复性、关联的合理性、终止效应和关联的特异性。单选题23.不是构成美国社会健康学会指标的要素的是()。A.就业率B.识字率C.平均期望寿命D.婴儿死亡率E.粗死亡率 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美国健康学社会指标(ASHA)
13、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健康状况常用的综合指标,其计算公式为:ASHA=(就业率识字率平均寿命/70GNP增长率)/(总出生率婴儿死亡率)。单选题24.吸烟可致肺癌但不是每个吸烟者都会得肺癌,即吸烟者肺癌发生率100;另外不是每个肺癌病人以前都吸烟,即肺癌病人以前的吸烟率100,此实例的病因组合符合()。A.充分而且必要病因B.充分但不必要病因C.必要但不充分病因D.不充分且不必要病因E.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充分病因是指由该病因存在,必定导致疾病发生。必要病因是指有相应疾病发生,以前必定由该病因存在。单选题25.下列不属于以DNA为靶的诱变过程的是()。A.DNA加合物的形成B
14、.平面大分于嵌入DNA链C.碱基类似物取代D.对DNA修复有关酶的作用E.DNA构象改变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在致突变的分子机制中包括以DNA为靶的诱变过程和不以DNA为靶的诱变过程,不以DNA为靶的诱变过程涉及对纺锤体的抑制作用以及对DNA合成和修复有关酶的作用。单选题26.对于一种严重的致死性疾病,评价某种一级预防措施的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是()。A.患病率B.罹患率C.发病率D.病死率E.死亡率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此题有两个考点,一为考查流行病学常用指标的应用与区别;二为考查一级预防的含义。一级预防措施为病因预防,病因去除或减少可减少发病。因此,用发病率评价一级预防措施的效果最恰当。
15、单选题27.关于病因的具体所指,不正确的是()。A.包括宿主、环境和致病因素(动因)B.包括外围的远因以及致病机制的近因C.包括疾病的启动因素或病原体D.包括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E.包括交错病因链中的直接和间接病因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点为对病因模型或因果关系思维框架的认识。生态学模型强调宿主(机体)和环境的整体性,疾病因素模型将病因分为远外围和近机制两个层次,病因网模型强调多病因的链接和交错形成的系统性。因此,病因包括疾病发生过程所涉及的所有因素。A项来自生态学模型,B项来自疾病因素模型。C项将病因仅限于致病因素(动因),为选错的答案。D项来自于新的医学模式(型)。E项来自病因网模型
16、。单选题28.在一项饮酒与胃癌关系的研究中,如果对照组的女性比例显著比病例组高,则很可能会产生的偏倚是()。A.失访偏倚B.混杂偏倚C.信息偏倚D.回忆偏倚E.测量偏倚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性别因素很可能成为该项研究的混杂因素,性别比例不均衡产生混杂偏倚。单选题29.构成流行过程必须具备的因素包括()。A.病原体、易感机体B.寄生虫、中间宿主、终末宿主C.病人、污染物、易感者D.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E.微生物、媒介及宿主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构成流行过程必须具备的因素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单选题30.不属于人口学指标的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B.老少比C.人口系数D.年龄
17、平均数E.平均期望寿命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人口学指标有6项: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负担系数、老少比、人口系数、年龄中位数和平均期望寿命。单选题31.一种新疗法可以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的情况是()。A.该病患病率减少B.该病患病率增加C.该病发病率增加D.该病发病率减少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减少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试要点为患病率的概念。患病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又因患病率=发病率病程,该新疗法虽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因此,在发病率一定的情况下,病程延长,旧病例不断增加,结果该病患病率增加。单选题32.验证病因假设论证强度最高的流行病学方法
18、是()。A.病例对照研究B.生态学研究C.分子生物学实验D.现况研究E.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本题的主要考试要点为实验流行病学的原理和该方法的优点。本题中,C项不是流行病学方法,A、B、D项是观察性流行病学。相比于其他流行病学方法,实验流行病学方法随机分组,暴露因素有人为控制,而且是前瞻性研究,偏倚较小,所以在病因研究中有较高的论证强度。单选题33.“诺兰模型”总体规划的关键时机在控制阶段或()。A.蔓延阶段B.集成阶段C.数据管理阶段D.启动阶段E.成熟阶段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诺兰模型是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一个总体规划的时机模型,分为初始、蔓延、控制、集成、数据管理和成熟
19、几个阶段。关键时机在控制阶段或集成阶段。单选题34.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总体目标之一是()。A.基本药物的供应B.合理营养和安全饮用水的保障C.传染病的预防接种D.改善健康的公平程度E.保护精神健康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总体目标有三个:在增加期望寿命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健康的公平性,可持续发展的卫生系统。单选题35.为观察水痘疫苗的预防效果,某地开展了一次预防接种试验,结果为:接种组400人中有10人发病,对照组400人中60人发病,该疫苗的效果指数为()。A.0.2B.0.8C.5D.6E.7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效果指数(EI)=对照组的发病率/实验
20、组的发病率=(60400)/(10400)=6。单选题36.分子流行病学与传统流行病学的主要区别是()。A.研究对象不同B.测量的结局不同C.研究目标不同D.群体调查方法不同E.设计思想不同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点为分子流行病学对传统流行病学的发展。传统流行病学测量的结局一般都是疾病的最终结局,如发病、死亡等;而分子流行病学根据疾病自然史原理,将疾病发生、发展分解为不同阶段,并以一系列生物标志测量来代表疾病不同阶段的结局测量,这是对传统流行病学一个大的发展。单选题37.急性毒性实验一般首选的实验动物是()。A.大鼠和小鼠B.豚鼠C.兔D.狗E.猴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对于急性毒性试验
21、实验动物物种和品系的选择,除了有特殊需要外,急性毒性试验一般首先选择哺乳动物,其中以大、小鼠为最常用。单选题38.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为()。A.病例组和对照组B.暴露组和非暴露组C.只有实验组D.实验组和对照组E.只有病例组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研究对象可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单选题39.关于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描述,正确的是()。A.评价结果分为健康型、存在危险型、少量危险型、无危险型B.研究健康危险因素与慢性病发病率、死亡率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C.根据不同性别疾病死亡率、年龄别疾病死亡率可以完成健康危险因素评价D.评价结果主要适用于女性人群E.是一种
22、定性研究的手段和方法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健康危险因素评价(HRA)是研究危险因素与慢性病发病及死亡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技术方法。单选题40.假设要评价乙型肝炎疫苗的效果,你会选择以下哪个人群作为研究对象?()A.已感染有乙型肝炎病毒的人群B.乙型肝炎发病率低的人群C.曾患过乙型肝炎的人群D.体内有乙型肝炎病毒保护性抗体的人群E.乙型肝炎高危人群 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本题的主要考试要点为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同研究目的实验流行病学,其研究人群的选择也不同。如要评价乙型肝炎疫苗的效果,应以未患乙肝的一般人群为研究对象,而且,应该选择预期结局事件发生率较高的人群。因此,E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相关专业知识 职业 卫生 主治医师 相关 专业知识 模拟 试卷 精选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