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主治医师《专业知识》考前点题卷一(精选).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健康教育主治医师《专业知识》考前点题卷一(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教育主治医师《专业知识》考前点题卷一(精选).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健康教育主治医师专业知识考前点题卷一(精选)单选题1.动员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作社区健康行动的志愿者,属于开发社区资源中的(江南博哥)A.人力资源B.财力资源C.物力资源D.技术资源E.信息资源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动员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是社区中重要的人力资源。单选题2.狭义医院健康教育的目标人群为A.病人和社区人群B.病人和医院员工C.患者及其家属D.社区人群E.医院员工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狭义的医院健康教育是以病人为中心,针对到医院接受医疗保健服务的患者和家属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健康活动。单选题3.医院健康教育是医疗服务的组成部分和有效治疗手段,具体表现为A.医学模式由单纯的医
2、疗型向医疗-预防-保健型转化B.患者遵从医嘱服药,定期复诊C.密切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D.树立良好医德医风,提高医院服务质量E.缩短疗程,加速病床周转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医院健康教育是医疗服务的组成部分和有效治疗手段,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和依从性。单选题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甲类传染病是指A.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B.鼠疫、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C.鼠疫、霍乱D.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E.鼠疫、霍乱、炭疽中的肺炭疽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第三条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是
3、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单选题5.不属于病人认知目标的陈述是A.病人能选择B.病人能确定C.病人能描述D.病人能辨别E.病人能报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病
4、人能选择代表病人的判断选择能力。单选题6.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卫生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不属于其原因的是A.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的需要B.某些传染病控制的需要C.医疗费用控制的需要D.满足群众更高保健需求的需要E.保健技术发展的需要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是提高群众自我保健医师的重要渠道。单选题7.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应遵循的教育原则不包括A.非指导性原则B.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C.理论联系实际D.因人施教E.正面教育为主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应遵循的教育原则不包括非指导性原则。单选题8.不属于学校健康促进特征的是A.鼓励家
5、长参与其儿童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发展B.通过改善物质环境促进儿童健康C.强调学生主动参加正规健康课程D.提高女孩在社区内享有教育和保护健康方面的公平性E.加强疾病的三级预防和综合干预 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加强疾病的三级预防是卫生保健部门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主要内容。单选题9.使用实物教具教学时,最重要的一项是A.先示范后操作B.讲解教具的使用方法C.教学用的工具与病人出院后所用的工具类型一致D.及时评价教育效果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教学用的工具与病人出院后所用的工具类型不一致的话,那么实物教学不能产生应有效果。单选题10.患者健康教育的程序指A.提高医患之间相互沟通的技巧B.规
6、范健康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相互沟通的方法C.实施及评价D.做好患者教育的需求评估E.做好患者教育计划的实施工作 参考答案:C单选题11.哪项不是促进健康的行为具有的特征A.有利性B.规律性C.和谐性D.适宜性E.变异性 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促进健康行为是指个体或群体表现出的客观上有益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组行为,这些行为具有有利性、规律性、和谐性、一致性和适宜性。单选题12.在正式制作传播材料之前,对健康教育材料进行预试验是指A.将健康教育材料送交主管部门审批B.到目标人群代表中去征求对材料初稿的意见C.到小范围目标人群中去实际应用D.对健康教育材料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估E.对健康教育材料的发放渠
7、道进行疏通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对健康教育材料进行预试验是指到小范围目标人群中去实际应用,以便发现不足。单选题13.下列关于不同性质的反馈的分类,正确的是A.消极性反馈B.积极性反馈、消极性反馈、模糊性反馈C.积极性反馈、消极性反馈、及时反馈、延时反馈D.文字反馈、语言反馈、动作反馈E.直接反馈、间接反馈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反馈分三种不同性质的反馈:积极性反馈,消极性反馈和模糊性反馈。单选题1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对传染病防治实行的指导方针和原则是A.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B.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C.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D.依靠科学,反应及时的原则E.监
8、测预警,预防为主的方针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该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单选题15.常用于对健康教育计划实施过程进行监测的调查方法是A.定量B.定量半定量C.定性D.定性半定量E.定量定性 参考答案:D单选题16.社区健康促进的内容主要有A.实施计划和评价B.促进社区参与C.开展个人健康教育与家庭健康教育D.预防疾病与康复治疗E.开展健康教育和创造社会支持系统 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社会健康促进是通过健康教育和社会支持改变个体和群体行为,生活方式和环境影响,降低社区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社区人民生活质量。单选题17.准实验研
9、究的评价方法不能克服的影响因素是A.客观环境B.测试或观察偏倚C.调查本身的因素D.测量手段因素E.选择偏倚 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准实验研究在选择干预组和对照组时不是用的随机的原则。单选题18.不适宜用文字资料进行教学的人群A.卧床病人B.生活不能自理病人C.手术病人D.病人家属E.有视听障碍的病人 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有视听障碍的病人无法接受文字信息。单选题19.不属于非语言传播形式的是A.倾听B.眼神C.仪表服饰D.时间和空间E.类语言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仪表服饰不是传播的具体形式,非语言传播是用身体语言和类语言等借助视听触觉等感官分析增进交流的技巧。单选题20.双向传播模式在拉斯
10、韦尔传播模式的基础上增加的一个要素是A.传播者B.信息C.反馈D.受众E.媒介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拉斯韦尔传播模式中包括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传者和效果,双向模式把双向传播描述为一种有反馈的信息双向循环往复的过程。单选题21.病人教育计划的基本结构是A.病人教学目标B.病人教育内容C.病人教育方法D.教育效果评价E.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前四项是组成病人教育计划基本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单选题2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几类,有多少种A.三类,35种B.四类,35种C.二类,35种D.五类,36种E.三类,37种 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第三条本法规定的传
11、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单选题23.个体与群体间的人际传播形式是A.交谈B.劝告C.咨询D
12、.讲座E.讨论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讲座是人际传播的另一种形式,是传播者根据受众的某种需要针对某一专题有组织、有准备的面对目标人群进行的健康教育活动,通常的形式是一对多传播。单选题24.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我国成人每天应吃油脂A.不超过50gB.不超过40gC.不超过30gD.不超过25gE.不超过20g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平衡膳食宝塔共分五层,包含我们每天应吃的主要食物种类。宝塔各层位置和面积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第五层塔尖是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g。单选题25.艾滋病干预方式中,不属于个体水平干预的是A.同伴教育B.一对一交流C.安全性行为培
13、训班D.艾滋病日宣传活动E.HIV检测与咨询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艾滋病日宣传活动不是艾滋病个体干预方式,而属于群体干预方式。单选题26.影响传播效果的“传播外因素”是A.信息因素B.传播者因素C.环境因素D.媒介因素E.受传者因素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环境因素不在传播中的六因素之列,但是会影响传播效果,所以是传播外因素。单选题27.“健康教育”一词正式引用于我国是在A.19世纪初B.1948年C.1978年D.1984年E.1988年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从1984年开始我国正式引用“健康教育”一词,各地也开始出现了“健康教育所”“健康教育馆”“健康教育教研室”等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名称。
14、单选题28.在健康教育计划设计中,行为问题分析的内容不包括A.健康问题是否与行为因素有关B.目前具备的改变行为的资源C.行为是否经常发生D.行为改变的难易程度E.社会环境不支持的行为 参考答案:E单选题29.定性评价的特点是A.深层次原因探讨,用趋势性语言描述结果,结果能够代表总体B.深层次原因探讨,用趋势性语言描述结果,结果不能代表总体C.深层次原因探讨,用数据描述结果D.用趋势性语言和数据描述结果,结果不能代表总体E.深层次原因探讨,用数据描述结果,其结果不能代表总体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定性研究:确定事物本质属性的科学研究,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基本方法之一。它是通过观测、实验和分析等,
15、来考察研究对象是否具有这种或那种属性或特征,以及它们之间是否有关系等,但是研究结果不一定可代表总体,需要进行定量研究。单选题30.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策略不包括A.社区组织和动员B.开发利用社会资源C.健康信息传播D.社会教育和培训E.对患病人群的监测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健康教育信息的转播是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方法措施,而非策略。单选题31.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中,健康促进独特的功能是A.传播健康信息B.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C.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D.改变价值观E.发展个人技能 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健康促进是指个人与其家庭、社区和国家一起采取措施,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人
16、们改进和处理自己健康问题的能力。单选题32.关于影响健康的因素,正确的是A.社会因素、生物环境因素、心理因素、自然环境因素B.社会因素、生物环境因素、心理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因素C.社会因素、生物环境因素、心理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因素、遗传因素D.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因素、生物学因素、卫生服务因素E.社会因素、生物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生活方式因素、遗传因素、卫生服务因素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影响健康的四个主要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是指因自身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直接或间接给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环境因素强调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强调健康、环境与人类发展问题不可分割。生物学
17、因素。卫生医疗服务指社会卫生医疗设施和制度的完善状况。单选题33.为了使健康信息符合受众的接受能力,重要的对策是A.创造良好的传播环境B.树立良好的传播者形象C.注重信息的选择和制作D.选择恰当的传播媒介E.加强对反馈信息的收集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考虑到受众的接受能力,选择的传播媒介应对目标人群适用。单选题34.“调动受教育者的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符合教育原则中的A.思想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因人施教原则D.正面教育为主原则E.启发性原则 参考答案:E单选题35.在基层健康教育活动中,取得传播活动成功的关键是A.科学的健康信息B.良好的人际交流技巧C.充分发挥大众媒介的作用D.恰当使用
18、健康教育材料E.多种传播策略的综合运用 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多种传播策略的综合运用可以增强传播效果,更好地达到预期目标。单选题36.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有A.社会环境、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B.自然环境、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C.环境、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D.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反馈E.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效果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环境、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五个方面的因素无不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传播双方的心理和行为,从而不可避免地对健康传播效果造成影响。单选题37.在我国,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占总死因的比例是A.65.50%B.65.50%C.48.10%D.37.30%E.
19、29.70%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据WHO估计1992年全球60%的死亡是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造成的。单选题38.大众传播的特点不包括A.传播者为职业性的传播机构和人员B.受传者众多C.信息覆盖范围广D.反馈及时E.传播速度快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大众传播是单向的,很难互换角色,信息反馈速度缓慢,缺乏自发性。单选题39.关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评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评价是将客观实际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B.评价可保证计划执行的质量C.评价通常在项目的总结阶段进行D.评价的方法之一是建立监测系统E.评价可提高计划的实施质量 参考答案:E单选题40.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其他传染病的预防与健
20、康教育原理相关的是A.政策运用B.社会动员C.行为改变D.卫生服务提供E.知识传播 参考答案:E单选题41.在下列目标中,对吸烟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工作目标是A.吸烟者了解吸烟危害B.建立戒烟者团体C.建立无烟区D.出台禁烟政策E.吸烟者减少吸烟量或者吸烟次数 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对吸烟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改变吸烟的不良习惯。单选题42.老年人每天应补充的蛋白质供给量是A.每千克体重不超过1gB.每千克体重至少达到1gC.每千克体重不超过2gD.每千克体重至少达到2gE.占热量总摄入量1/2以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老年人最合适蛋白质供给量为每天每千克体重11.5g,也就是每天补充607
21、0g蛋白质,如果坚持锻炼的老人身体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会更高些,因为运动会使蛋白质流失,在运动的当天可以补充2g左右的蛋白质,只有这样才可以维持体内蛋白质的饱有水平。单选题43.技能学习过程包括下列哪项A.以下都是B.定向阶段C.分解阶段D.定位阶段E.熟练阶段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后三项组成可技能学习的过程,因此答案是A。单选题4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宣布疫区,其决定经A.县级人民政府决定B.省级人民政府决定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D.乡级人民政府决定E.报国务院决定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第四十三条甲类、乙类传染病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业知识 健康 教育 主治医师 考前 点题 精选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