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甲醇中毒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救援技术方案.docx





《急性甲醇中毒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救援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甲醇中毒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救援技术方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急性甲醇中毒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救援技术方案甲醇又称木醇或木酒精,目前依然属于危害人体健康的 常见毒物。1965年国内任引津等报道了 31例职业性急性甲 醇中毒病例。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先后发生多起群体 误服甲醇兑酒的非职业急性甲醇中毒事件:穆进军等人报 道,1998年1月下旬山西省平鲁、朔州等地区相继发生了因 饮用含高浓度甲醇的假酒所致的急性中毒事件,6例患者死 亡,295人住院治疗;邓元友报道,2003年12月云南元江 县发生特大假酒(甲醇)中毒事件,中毒91例,死亡5例;江 朝强报道,2004年5月11日,广州市某区出现五十多人饮 用甲醇含量超标散装白酒导致急性甲醇中毒事件,死亡1例。
2、1概述1.1理化性质甲醇为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易燃烧。分子量32. 4, 沸点64. 7,爆炸极限6.0%36. 5%,自燃温度240。C。可与 水、乙醇、苯、酮、醵和卤代烧类等溶剂混溶。1. 2毒性急性甲醇毒性在不同动物种属有很大差异,对包括人类 在内的灵长目动物具有较高毒性。有报道,兔经摄入甲醇 3ml/kg没有观察到毒性反应;而有人口服5nli甲醇导致中毒、 口服10nd 40%甲醇导致失明、口服30nli 40%甲醇导致死亡部位。b)对于经消化道中毒患者,立即进行催吐,有条件时 及早洗胃,并给予活性炭(成人用量为50-100g,儿童用量 为lg/kg,配成15%混悬液)口服。有皮肤污
3、染者尽快除去 污染衣物,用清水彻底冲洗污染部位。c)以无菌纱布敷料或眼罩覆盖双眼,予以避光保护。d)轻症患者一绿标 对于成年患者,肌内注射地塞米 松10mg,儿童用量见附录9。e)重症患者一一黄标 尽快开放静脉通路,对于成年 患者,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20mg, 5%碳酸氢钠溶液150200nli静脉输注;儿童用量见附录9。f)危重症患者一红标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 实施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尽快开放静脉通路,维持患者水、 电解质平衡,对于成年患者,静脉注射地塞米松2030mg, 5%碳酸氢钠溶液200ml静脉输注,;儿童用量见附件9。5. 3患者的转运a)红标患者首先应在中毒现场急救点进行
4、急救处理, 在病情允许情况下优先转运至有条件进行血液净化的化学 中毒医疗救援基地或综合性医院治疗。b)黄标患者在给予现场急救措施后,立即转运至有条 件进行血液净化的化学中毒医疗救援基地或综合性医院治 疗。c)绿标患者在给予现场初步急救措施后,首先在中毒 现场急救点进行医学观察,一旦红标和黄标患者转运完毕 后,及时转运至化学中毒医疗救援基地或综合性医院治疗。6.6.1 核实中毒患者的诊断和进行诊断分级中毒患者到达医院后,首先由急诊科接收,负责医生与 救护车负责转运的医生进行中毒患者交接。交接完毕后,负 责医生应当立即通过向中毒患者或陪同人员询问病史以及 体格检查,核实中毒患者的诊断,并进行病情的
5、诊断分级。 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将患者送往不同科室进一步救治。轻度中毒患者可在观察病房留观,中度中毒患者可送往普通 病房住院治疗,重度中毒患者立即送至危重症监护病房 (ICU)抢救。6.2 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a)确认甲醇吸收被终止 口服中毒者彻底洗胃;皮肤 污染者进行洗消。b).解毒剂治疗 目前认为,甲醇造成的人体损害,尤 其是视神经损害,主要是甲醇的代谢产物甲酸所致。以往国 内外多采用静脉输入10%乙醇溶液治疗甲醇中毒,其机理是 乙醇可以同甲醇竞争醇脱氢酶,减少甲醇代谢速率。但乙醇 溶液治疗甲醇中毒有其不足之处,首先是计算、监测方法比 较复杂,不利于多名患者同时救治需要,其次如果是饮用假
6、酒造成甲醇中毒者,治疗前患者摄入乙醇量很难估计,其中 可能存在长期酗酒者,有可能不适合乙醇疗法,而且乙醇过 量可能引发精神症状或其他损伤。对于甲醇急性中毒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叶酸,每日3045mg,分23次肌肉注射。叶酸能够促进体内甲酸氧化为 二氧化碳。1997年在美国批准使用甲口比哇(fomepizole, Antizol) 治疗乙二醇和甲醇中毒,1999年在英国获准临床应用。甲此 嗖通过抑制乙醇脱氢酶阻止乙二醇和甲醇代谢成相应的毒 性代谢物。国外有报道甲嗽嗖首次剂量为lOmg/kg,缓慢静 脉注射,以后每12小时重复使用,剂量减少30%50%。目 前国内药品市场尚未见到有甲嗽嗖供应,且该药品
7、价格昂 贵。c)血液透析治疗 血液透析是急性甲醇中毒时一项有 效的治疗手段,有以下指征提示需要进行血液透析:1) 口 服甲醇30ml,或血液甲醇浓度3050mg/dl; 2)出现代 谢性酸中毒;3)出现视力障碍;4)出现意识障碍;5)出 现多脏器功能损伤。由于甲醇急性中毒可以导致不可逆性失 明,甚至导致死亡,血液透析应当尽可能早期实施。血液透 析治疗方案见附件10od)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依据患者血气分析和临床表现确定存在代谢性酸中毒以后,使用5%碳酸氢钠予以纠正。e) .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在急性甲醇中毒时使用肾上 腺皮质激素,可以减轻中枢神经系统和视神经损伤程度。有 作者推荐使用地塞米松10
8、20哂/天,有的作者针对可能出 现的视神经损伤,主张给予甲基强地松龙lOOOmg/天进行“冲 击治疗”,23天后减量。f)高压氧治疗 有作者主张使用高压氧治疗急性甲醇 中毒,认为可以有效缓解中枢神经系统和视神经损伤。g)对症支持治疗静脉补液维持热量、水和电解质平 衡;以纱布或眼罩遮盖双眼,避免光线刺激;观察患者呼吸、 循环等系统功能状态和意识状况,给予相应治疗。7.卫生学评价7.1发生群体急性甲醇中毒事件,参照以下原则对事件 进行评估:a)特别重大急性甲醇中毒事件(I级):一次事件出现 急性中毒病例100人以上,或者死亡病例10人以上,事件 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请求国家在医疗卫生救援
9、工作上给予支持的急性甲醇中毒事件。b)重大急性甲醇中毒事件(II级):一次事件出现急性 中毒病例5099人或者死亡病例59人的甲醇急性中毒事 件。c) .较大急性甲醇中毒事件(III级):一次事件出现急 性中毒病例1049人或者死亡病例14人的急性甲醇中毒 事件。d) 一般急性甲醇中毒事件(W级):一次事件出现急性 中毒病例9人以下,但无死亡病例的急性甲醇中毒事件。7.2 急性甲醇中毒现场卫生学评价a)发生职业性急性甲醇中毒的生产企业,要求确定发 生急性中毒的原因,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的有关规定采取了有效的改进、防护措施;经过卫生监督机 构和(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测,生产现场甲醇
10、空气浓度 符合职业卫生标准,确保作业人员职业安全前提下,方可重 新恢复生产。b)对造成群体性急性甲醇中毒的餐饮业、商业企业和 其他责任主体,要配合卫生监督、工商管理和质量监督机构 调查、确定毒物来源,确定有毒食品市场分布范围和销售情 况,采取立即封存、招回措施。配合调查群体性急性甲醇中 毒的发病和患者预后情况,承担相应责任,制定、落实防范 措施,经卫生监督、工商管理部门确认其恢复营业的资质。7.3 急性甲醇中毒患者治疗后的健康状况评价a)治愈:经过系统治疗患者一般情况良好,由于急性甲 醇中毒所导致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基本恢复正常, 患者健康状况基本恢复到中毒前水平。b)好转:经过系统治疗
11、后急性甲醇中毒患者的主要临床 症状缓解,存留有不同程度视力下降、视野缩小,建议每月 临床随诊1次,中毒后6个月视力、视野损伤不能恢复者, 视为出现后遗症。c)后遗症:急性甲醇中毒是否遗留器质性后遗症,与 中毒严重程度、就医时机、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和身体基础状 况等因素有关,经过系统治疗以后依然存在的主要后遗症涉 及视力下降、视野缩小和双目失明。8.应急反应的终止事件应急反应终止的条件为中毒食品和其他可疑毒物 已经完全收缴和销毁,中毒相关危险因素已被有效控制,未 出现新的中毒患者且原有患者病情稳定48小时以上。附件1:正确使用急性甲醇中毒事件E疗卫生应急救援技术方案的说明1 .当发生以中枢神经系统
12、损害、眼睛损害和代谢性酸中 毒为主要表现的群体性中毒事件,且病例集中在数小时数 日内出现时,应高度怀疑为急性甲醇中毒事件。2 .急性甲醇中毒事件目前以饮用甲醇含量超标假酒的 食源性中毒事件为主,但是也有经呼吸道吸入或皮肤粘膜吸 收造成的职业中毒和意外中毒事件发生。3 .甲醇和工业酒精被国家禁止用于生产、勾兑酒类饮 品,私自制造、买卖、运输、储存该类假酒为违法犯罪行为, 在处理此类中毒事件时要注意及时与公安部门沟通。4 .急性甲醇中毒事件的最终确认必须有国家认定的实验室 毒物鉴定结果支持。对于出现死亡病例,或中毒人数在100人 以上,或发生在特殊场合和人群的此类事件必须有两家同时具 有国家认定资
13、格的实验室相同结果的检测报告才可确认。现场 快速检测方法不能完全作为确认依据。5 .血液等生物样品应同时对多个中毒患者进行采集,食 品样品应搅拌均匀后采集。留取血液等样品,应尽可能留取 中毒后24小时内的生物样品。6 .急性甲醇中毒患者的潜伏期可以有很大差异,初次检 伤后要对可能有毒物接触的其他人员定期复检。7 .现场救治时,意识清醒者,如摄入甲醇时间在4小时 之内,应尝试进行催吐,催吐时间距离摄入时间越短效果越 好;出现意识障碍者应避免催吐,争取及早采取洗胃等治疗 措施。8 .血液透析和重症监护病房在中、重度中毒患者抢救 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接诊医院必须具备的条件。附件2:急性甲醇中毒诊断及分
14、级标准1 .诊断要点短时间内接触高浓度(大剂量)甲醇病史;1.1 出现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眼睛损害和代谢性酸中 毒等为主的临床表现;1.2 空气、食品中甲醇超过卫生标准,血液中检测到甲 醇;三项均符合可确诊。2 .诊断分级2. 1观察对象2.2 接触甲醇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视力模糊等 症状和眼、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并于脱离接触后短时间 内恢复者。2.3 轻度中毒具备以下任何一项者,可诊断为轻度中毒:(1)轻度意识障碍;(2)视乳头充血、视乳头视网膜水肿或视野检查有中 心或旁中心暗点;(3)轻度代谢性酸中毒。2.4 重度中毒具备以下任何一项者,可诊断为重度中毒:(1)重度意识障碍;(2)
15、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或视神经萎缩;(3)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的报道。1.3 接触机会甲醇可以经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粘膜吸收。国内近 年来的急性甲醇中毒以摄入含有甲醇假酒的食源性中毒为 主;职业性急性甲醇中毒可以见于甲醇的生产和运输、化工、 医药、能源等行业,例如生产甲醛、甲胺、摄影胶片、塑料、 杀菌剂、油漆稀料等作业场所甲醇空气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 准时(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甲醇时 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25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50mg/m3)o由于餐饮业的发展,国内近年来有生产“固体酒 精”火锅燃料造成急性甲醇中毒的报道,职业性急性甲醇中 毒以呼吸道吸收途
16、径为主;国内外均有甲醇经过皮肤吸收造 成急性中毒的报道。1.4 中毒临床表现急性甲醇中毒临床上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眼睛损害和 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病情严重者可以出现肝脏、肾脏、 心血管系统等多脏器损害。a)潜伏期 急性甲醇中毒临床上存在明确的潜伏期,无 论通过何种途径吸收中毒,潜伏期一般为1224小时,少 数患者可达23天。通过口服途径中毒者,潜伏期和摄入 剂量有关,有口服纯甲醇后40分钟出现临床症状的报道; 同时摄入乙醇,可以使潜伏期延长。附件3:甲醇中毒事件鉴别要点危害因素接 触实验室检测主要临床表现甲醇中毒甲醇空气样品甲醇 超标饮品甲醇超标 血液中测出甲 醇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消化道症状
17、代谢性酸中毒视神经损伤肝脏、肾脏等系统损伤异丙醇中毒异丙醇血液检出异丙醇尿液丙酮阳性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消化道症状肝脏、肾脏等系统损 伤氯甲烷中毒氯甲烷尿液甲酸盐阳性尿液丙酮阳性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呼吸道、黏膜刺激症状偶见肾脏损伤急性胃肠炎不洁食品食品致病菌污染消化道症状代谢性酸中毒 电解质紊乱糖尿病酮症(一)可能经历性 质、程度未 确定的公共 事件血糖增高尿糖阳性尿酮体阳性缺乏规律性实验室指标异常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代谢性酸中毒 休克症状涉及面分散,无 法以客观存在的病 理基础解释。症状的发生、发展存 在相互暗示性。附件4:甲醇速测盒检测酒类产品甲醇含量(方法编号CDC/SB108)1 .操作方法(非
18、专业人员操作时,注意戴上眼镜和口 罩)取离心管插入包装盒上的圆孔中,用盒内附带的滴管取 酒样6滴于离心管中,各加入5滴A试剂,放置5分钟后, 加入4滴B试剂,盖盖后上下振摇20次以上使溶液充分混 匀,打开盖子,等溶液完全褪色,加入两滴C试剂或,再加 入15滴D试剂(强酸试剂,小心操作),观察管内颜色变化, 3分钟后与对照图谱对比判断酒样中甲醇百分含量。2 .结果判定以粮食为原料的蒸镭酒或酒精勾兑的白酒大于0. 04g时 为超出国家标准,不能饮用。以薯干及代用品为原料的蒸镭 酒大于0. 12g时为超出国家标准,不能饮用。样品不超标时, 不需要用无甲醇的酒样对照液作对比实验。样品超标时,要 用酒样
19、对照液作对比实验并进一步证实,并送实验室精确定 量。3 .说明3. 1 D试剂为优级纯硫酸溶液,应小心操作,切勿溅入 眼中,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清水冲洗。D试剂用后储藏前最 好用卫生纸将瓶盖外部的试剂擦净以便于下次使用。3.2 在认定样品甲醇精确含量时,请用国家标准方法 复检。3.3 在离心管没有发乌的情况下,清洗甩干后可重复 使用。塑料吸管清洗甩干后亦可重复使用。3 . 4试剂应远离儿童触摸到的地方常温保存,有效期 一年,生产日期见包装处。4 .配置酒醇速测仪1台,三梯度酒精度剂1套,温度计1支, 一次性吸管20支,100ml量筒2个,擦镜纸1本,仪器校准 螺丝刀 1 把,说明书 1 份,36
20、、38、40、42、44、46、48、 50、52、54、56、58、60、62、64 度乙醇对照液各 100ml。 乙醇对照液可反复使用。速测盒配置:A、B、C、D试剂和无甲醇的酒样对照液各 1瓶,塑料吸管、离心管各20支,塑料手套10只。附件5:酒醇速测仪检测酒类甲醇含量(方法编号CDC/SB107)1 .适用范围:适用于蒸储酒(又称白酒或烧酒)中甲醇 急性中毒剂量的快速测定.既适用于80度以下蒸储酒或配制 酒中甲醇含量超过1%(0%60%范围内)时的快速测定,可作为 初步判断事件性质的重要参考,不能作为确定事件性质的依 据。2 .原理:在2(TC时,水的折光率为1.3330,随着水中 乙
21、醇浓度的增加其折光率有规律的上升,当甲醇存在时,折 光率会随着甲醇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下降值与甲醇的含量成 正比。按照这一现象而设计制造出的酒醇含量速测仪,可快 速显示出样品中酒醇的含量。当这一含量与酒精度计测定出 的酒醇含量出现差异时,其差值即为甲醇的含量。在20C时, 可直接定量,在非2(rc时,采用酒精度一浓度换算表和选取 与样品相当浓度的乙醇对照液进行对比定量。毒鼠强在强酸条件下加热可分解,其分解产物中的甲醛在酸 性条件下与变色酸发生变色反应,通过颜色变化对毒鼠强进 行定性。3 .方法重要参数. 1检出限:1%O4 .2全程测定时间:约10分钟。4 .器材与试剂酒醇速测仪1台、试管若干、
22、擦镜纸若干、滴管、酒精度计、100ml量筒1个蒸储水或纯净水、无水乙醇。5 .操作步骤5.1 在环境温度2(TC时操作方法及结果计算5. 1.1掀开盖板,用擦镜纸小心擦净棱镜表面,在棱镜 上滴放5-7滴蒸储水或纯净水,徐徐合上盖板,使试液遍布 棱镜表面(不应有气泡存在,但也不能用手压盖板)。6. 1.2受持镜筒部位(不要接触棱镜座)。将盖板对向光 源或明亮处,将眼睛对准目镜,转动视度调节圈,使视场的 分界线清晰可见。7. 1.3用螺丝刀拧动仪器上的校准螺丝,调节仪器使视 场中的明暗分界线对正刻线0%处,掀开盖板,用擦镜纸擦干 棱镜。8. 1.4取酒样57滴放在检测棱镜面上,徐徐合上盖板, 以下
23、操作与1.5. 1.2相同。视场明暗分界线处所示读书,即 为乙醇含量。重复操作几次,使读数稳定。9. 1.5用酒精度计(读数精确到1%的玻璃浮计)测定样 品中的酒精度(醇含量)%,即取一个洁净的100ml的量筒 或透明的管筒,慢慢的倒进酒样到容器的三分之二处,等液 体无气泡时,慢慢地倒入酒精度计(酒精度计不得与容器壁、 底接触),用手轻轻按酒精度计上方,使酒精度计在所测刻 线上三个分度内移动,稳定后读取弯月面下酒精度示值。5 . 1.6结果计算甲醇含量(%)二酒精度计测出的醇含量(%)一酒醇速 测仪测出的醇含量(%)5.2在环境温度非20。时操作方法及结果计算首先用玻璃浮计测试样品的酒精度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急性 甲醇 中毒事件 医疗卫生 应急 救援 技术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