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第六届“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方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苏州大学第六届“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大学第六届“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州大学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方案(2020年修订)为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 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 36号)等文件要求,进 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 大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遴选优秀团队参加省级和国家级“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 大赛,我校决定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6月举办苏州大学第六届“互联网+”大学 生创新创业大赛,大赛设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和国际赛道。具体方案如 下:一、主赛道(-)参赛项目要求1 .参赛项目能够将移动互联网、
2、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 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 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促进制造业、农 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 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2 .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 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 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
3、自负一切法律责任。3 .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 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需提交营 业执照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相关复印件、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 等。参赛项目可提供当前财务数据、已获投资情况、带动就业情况等相关证明材 料。已获投资(或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参赛项目,请在全国总决赛时提供相应佐 证材料。4 .大赛报名期间将分校区举办赛前培训指导,具体培训通知另发。5 .大赛工作电话:,联系人:刘老师。6、本附件所涉及条款的最终解释权归苏州大学2019年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委 会所有。4 .比赛以团队为单
4、位报名参赛。允许跨院(部)、跨校组建团队,项目负责人须 为我校全日制在读学生或毕业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须为项目的实 际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 人项目参赛。5 .参赛项目根据各赛道相应的要求,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参赛。已获 往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 可报名参加。(二)参赛项目类型高教主赛道的参赛项目主要包括以下类型:1 .“互联网+”现代农业,包括农林牧渔等;2 .“互联网+”制造业,包括先进制造、智能硬件、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节 能环保、新材料、军工等;3 .“互联网+”信息
5、技术服务,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网络空间安全 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工具软件、社交网络、媒体门户、企业服务、下一代通讯 技术等;4 .“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包括广播影视、设计服务、文化艺术、旅游休 闲、艺术品交易、广告会展、动漫娱乐、体育竞技等;5 .“互联网+”社会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生活、金融、财经法务、房产家 居、高效物流、教育培训、医疗健康、交通、人力资源服务等。参赛项目不只限于“互联网+”项目,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根据行业背 景选择相应类型。(三)参赛组别和对象根据参赛项目所处的创业阶段、已获投资情况和项目特点,分为创意组、初创 组、成长组、师生共创组。具体参赛
6、条件如下:1 .创意组。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 2020年5月31日(以下时间均包含当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并符合以下条 件:(1)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科生、研究 生,不含在职生)。(2)高校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的参赛项目不能参加创意组(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 有人中有参赛申报人的除外)。2 .初创组。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7年3月1日后注册),且获 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不超过1轮次,并符合以下条件:(1)参赛申报人须为初创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科 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
7、毕业生(2015年之后毕业的本科生、 研究生,不含在职生)。企业法人代表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2)初创组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参赛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 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l/3o(3)高校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可以参加初创组,允许将拥有科研成果的教师 的股权与学生所持股权合并计算,合并计算的股权不得少于51 % (学生团队所持股 权比例不得于26%)o3 .成长组。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3年以上(2017年3月1日前注册);或工 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7年3月1日后注册),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2轮次以 上(含2轮次),并符合以下条件:(1)参赛申报人须为企
8、业法人代表,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科生、 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5年之后毕业的本科生、研 究生,不含在职生)。企业法人代表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2)成长组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参赛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 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o(3)高校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可以参加成长组,允许将拥有科研成果的教 师的股权与学生所持股权合并计算,合并计算的股权不得少于51% (学生团队所持 股权比例不得低于26%4 .师生共创组。参赛项目中高校教师持股比例大于学生持股比例的只能参加师 生共创组,并符合以下条件:(1)参赛项目必须注册成
9、立公司,且公司注册年限不超过5年(2015年3月 1日后注册),师生均可为公司法人代表。(2)参赛申报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 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5年之后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 生)。(3)参赛项目中的教师须为我校在编教师(2020年3月1日前正式入职)。参 赛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师生股权合并计算不低于51% 且学生参赛成员合计股份不低 于 10%o各学院(部)负责审核参赛对象资格。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一)主要目标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持续推动形成“延安一把火,全国 一片红”的发展态势,弘扬开天辟地的“红船精神”,
10、立足红色传承、立足实际需 求、立足强国建设,组织大学生参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深入革命老区、 贫困地区和城乡社区,接受思想洗礼,助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用创 新创业的生动实践汇聚起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二)参赛项目要求1、符合大赛参赛要求的项目可自主选择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或主赛 道(只能选择参加一个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单列奖项、单独设置评审 指标,突出项目的社会贡献和公益价值。2 .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要在推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城乡 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3 .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
11、应弘扬正能量,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 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 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4 .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 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需提交营 业执照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相关复印件、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 等。参赛项目可提供当前财务数据、己获投资情况、带动就业情况等相关证明材 料。5 .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院(部)、跨校组建团队,项目负责人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州大学第六届“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方案 苏州大学 第六 互联网 大学生 创新 创业 大赛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