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云南省宣威市七中高三下学期学情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2023学年云南省宣威市七中高三下学期学情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云南省宣威市七中高三下学期学情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云南省宣威市七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学情检测语文试题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稻米传奇文慧谁是稻米的最早驯化者?对于这一问题曾一度众说纷纭。瑞士的植物学家阿方 斯德康多尔,最早提出水稻栽培起源于印度。虽然他也曾提过,在公元前2800年 左右的中国,水稻作为“五谷”之一很有可能已经被种植,但因为在印度被发现的栽培 品种更多,所以彼时流行将印度定为栽培水稻的起源中心。直到1917年,中国南方各 地发现的稻种数量已经与印度不相上下,水稻原产于中国的发声就开始日益响亮起来。 20世纪70年代,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发现的7000年前人工栽培稻遗址备
2、受嘱目。一 方面,它推翻了中国稻米由印度传入的说法,证明中国才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另一方面,人们发现早期的中国在黄土高原地区农耕文明发源较早的同时,其南方也开 始早早萌芽了自己的农业文化。2011年,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与纽约大学合作开 展了一项水稻DNA基因研究。研究表明,栽培水稻的起源时间大致在公元前8500 年前,地点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在这里,野生稻米被驯化为粳稻,中国的粳稻随后由商 人和农民传到印度,与恒河流域的野生稻杂交之后变成粘稻,后又传回中国。由此,中 国水稻种植起源说算是铁板钉钉,华夏祖先才是最早驯化野生稻的人。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为稻米种植带来勃勃生机
3、。跟随北方移民一起 南下的,还有他们先进的种植技术,这些技术与南方的湿润气候与丰厚土壤一拍即合, 大片蛮荒之她变成万顷良田。经过隋、唐、五代到宋朝的不断经营和开发,江南的稻米 逐渐成为维系国力的最重要因素。可以说,中国稻米的栽种史是一部经济和文明的发展史。从人口历史数据来看,北 宋以前中国人口数量从未超过6000万,与之对应的,是从商周时期到汉唐时期中国北 粟南稻,粟居首位、稻居其次的格局。而伴随中国历史上几次人口南迁带来的南方土地 开发,稻的地位开始超越粟。特别是从11世纪起,源自越南的占城稻传入中国,与本 地的晚稻配合成为双季稻,大大增加了南方稻米的产量,南宋人口也迅速突破亿的大关。 随着
4、历史进程中人口的迁徙和流动,以稻米为基础的长江文明与黄河流域的粟作文明交 故选Ao12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 “擅”独揽,胜过;“矜人”,向人夸耀。(2) “谗谤: 谗毁诽谤;“顾惜”,顾全爱惜;“务”追求。13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首先从表达方式上看,甲文多记叙欧阳修生平的事迹,采用的是记叙手法;乙文多发表 对欧阳修的评论,采用的是议论手法。从语言风格上看,甲文叙述故事,把他小时母亲 教他写字、乡试、省试考试都是第一名、奉诏撰写史书、推荐人才的事情一一叙述出来, 语言平实自然,主要交代事情的经过,情感真挚;乙文以议论、抒情为主,从欧阳修做 学问、人品等
5、方面对其进行评判,语言的感情色彩比较浓厚。参考译文:(甲)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可供他读书)。他母亲用芦苇秆 在地上画写,教给他写字。还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让他学习写诗。以至夜以继日、 废寝忘食,只是致力于读书。等到考中进士时,求学的人才开始写四六文,号称时文, 欧阳修此时已独步其中了。天圣七年,欧阳修补任为国子监生。这一年秋天考乡试,第 二年考省试,都是第一名,因此在当时名声很响亮。欧阳修平生写文章胜过他人,(却) 从不向别人夸耀自己。当初欧阳修奉诏撰写唐书,而列传则由宋祁所撰写。书 写完之后欧阳修上奏皇帝,当时的规定是只有编写者当中官职最高的一个人才能列上名 字,
6、欧阳修的官职高,应当写上。欧阳修说:“宋祁对于撰书,功劳很高而且耗时很久, 怎么能掩盖掉他的名字,夺取他的功劳呢? ”于是列传附上了宋祁的名字。欧阳修 平生把奖励、推荐贤才当作自己的责任。现在的湖州正言孙觉(当时)担任合肥主簿, 和欧阳修并不相识。郡守对他非常愤恨,想搜集证据治他的罪。当时胡侍讲在太学把这 件事告诉了欧阳修,欧阳修为此亲手写信交给他的下属,让(下属)保全孙觉,于是孙 觉得以免罪。福州处土陈烈,平时和欧阳修并不认识。欧阳修听说了他的名字,知道了 他的道义,多次向朝廷举荐他,请求皇上任用他,朝廷于是任命陈烈为国子监直讲。欧 阳修天性正直,不在乎仇恨埋怨。虽然因为这多次被谗毁诽谤,到
7、了被贬谪放逐的地步。 等到他官居高位,仍然坚定而不稍微顾全爱惜自己,尤其追求行正直之道。亲自料理事 情,不在乎没有根据的议论。这个时候,现在的司徒韩魏公把持朝政,每当诸位大臣聚 会议事时,有没有定论的事情,欧阳修都要据理力争,有时上奏到皇上面前,众人的议 论不一致,欧阳修也会反复争辩,没有顾忌逃避的地方。(乙)试卷第10页,共18页悲痛啊!先生到这世上来,已经有六十六年了。(因为有了先生,)百姓有了父母官, 国家有了可以像耆草和龟甲一样解决疑问的人;文化因而得到传授,求学的人有了老师; 有德行的人有所依仗因此不会害怕,小人有所畏惧所以还有不敢做的事情。先生就像高 山大川,看不到他运动,但受他恩
8、惠的事物,不能够用数字来衡量、不能全部地被知晓。 现在先生逝世了,有抱负的人没有了仰仗庇护的人,朝廷没有了考察疑事的人。以前我 的父亲胸怀大略隐居于世,不是先生就不能够招致到他;而那时没有才能的我,因为这 样才得以跟随先生,在先生的门下受到教育。听说先生逝世的消息,按情理应当尽力前 去凭吊,但是身有公务不能前往,我也因未能仿效古人(弃官奔师丧)而感到羞愧。只 能从千里之外写信,来抒发心中的悲哀而已!这样做是为天下苍生感到悲痛,也是我自 己对先生的痛哭。悲痛啊!请享用祭品吧!四、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9、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诉,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14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高首联着重刻画眼前的具体景物,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通过冷暖色调的对比,描绘了一幅阔远苍凉的清秋图景。B.登高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萧萧木叶,俯视滚滚江水,表达着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C.杜甫的“吴楚东南诉,乾坤日夜浮”和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同是写洞 庭湖的壮阔景象、浩大气势的名句。D.作者“凭轩涕泗流”是因为“戎马关山北”且“亲朋无一字
10、,老病有孤舟”,一个贫病中 仍不忘家国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15.登高颈联和登岳阳楼首联都从时空角度写作,但略有差异,所蕴含的情感 也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答案】14. A 15.登高颈联时空纵横(诗人置身广阔的空间与漫长的时间中), 以“万里”点出空间,以“百年”对出时间,从时空纵横两方面着笔,将“常作客”和“独登台” 的情感交汇,写出浓烈的异乡漂泊、残生多病的悲凉情感。登岳阳楼首联在今昔对照(诗人在同一空间想象不同时间),时空交错中写诗人昔 闻洞庭盛名向往已久却到如今才得以登临,在看似如愿以偿的喜悦中,实际抒发早年抱 负至今未能实现的忧民伤时情感。【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
11、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通过冷暖色调的对比”说法有误。登高首联以“天风、啸猿、沙渚、飞鸟”等物象 动静结合地构造了登高所见之景,情意清冷,用“急、高、哀、清、白、回”等词对物象 加以工笔描绘,更增情意之清冷。词句中只有冷色调没有暖色调。故选Ao15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写作角度和诗歌情感的鉴赏能力。登高颈联“悲秋”己让人黯然神伤,“万里悲秋”更是在空间上让人凄怆不己。一个“常” 字更是道出“万里悲秋”时常与我相伴,悲哀感之强烈浓重,令人心神寂寥,无可排遣。 “万里悲秋”时常常客居他乡,一个“作客”让诗人的孤独上升到了个人与时局交融的层面。 只有“万里悲秋”与我相伴,我只能“独登台”,独在异乡的孤
12、独惆怅感与深秋景色之荒凉 凄冷水乳交融,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寄托诗人悲秋的伤感情怀,从纵(时间)、横(空 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诗人用字之精,由此可见。登岳阳楼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 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 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昔闻 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诗人对洞庭湖向往已久,这是在叙事写景的行文中,自然地流 露出来的感情。但这毕竟是过去的向往,登上了岳阳楼,其感情似乎应当是高兴。因为 多年的向往实现了,一定高兴。但仔细品味,句
13、中见不到如愿以偿的喜悦情思。联系下 文更是如此。实际上在这两句中“昔”与“今”之间,是一段漫长的时间距离,作者把这段试卷第12页,共18页距离拉开,没有用简单的“喜”“悲之词来填充它,而是留给读者去想象、回味。五、情景默写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师说中的“,”两句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 从师的荒谬心态。辛弃疾在北固亭上凭高望远,面对锦绣江山,不由得遥想和缅怀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他写下了表现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千古名 句:“,:关于学与思的关系,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荀子在劝学中 则认为“,你觉得他们之间矛盾吗?【
14、答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羞”“谀”“戈”“矣”“臾六、选择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去年我制作舞台剧游园惊梦,在岛内住了半年,那是我逗留最长的一次,陪伴 明姐的时间当然比较多些,但是一旦游园惊梦开始动工,我又忙得, 在外奔走了;偶尔我也在家吃晚饭,饭后到明姐房中跟她一同分享她一天中最快乐的一 刻看电视连续剧。明姐是一个十足的“香帅”迷,楚留香的每一段情节,她都记 得清清楚楚,,有几节我漏看了,她便替我补起来,把楚留香跟石观音及 无花和尚斗法的情景讲给我听,讲得 o如果看
15、电视有千万种害处,我还是要感谢发明电视的人,电视的确给明姐枯寂的生活快乐不少。每天晚上,明姐都会从七、 八点看到十一点最后报完新闻为止。如果没有电视,我无法想像明姐那些年如何能捱过 漫漫长夜。白天明姐跟着罗婆婆做家务,从收拾房间到洗衣扫地,罗婆婆年事已高,跟 明姐两人互相扶持,分工合作,把个家勉强撑起。到了晚上,两人便到明姐房间,一同 观赏电视,明姐看得,而罗婆婆坐在一旁,早已垂首睡去。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身不由己巨细无遗头头是道聚精会神B.身不由己 事无巨细 娓娓道来 聚精会神C.淋漓尽致事无巨细头头是道一丝不苟D.淋漓尽致巨细无遗娓娓道来一丝不苟18
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如果看电视有千万种害处,我就要感谢发明电视的人,电视的确给明姐枯寂的生活 快乐不少B.看电视纵有千万种害处,我还是要感谢发明电视的人,电视的确给明姐枯寂的生活 带来不少快乐C.如果看电视有千万种害处,我应该要感谢发明电视的人,电视的确给明姐枯寂的生 活带来不少快乐D.看电视纵有千万种害处,我还是要感谢发明电视的人,电视的确给明姐枯寂的生活 快乐不少19 .下列各句中的双引号,和文中双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B.他擅长辩论,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工C.寿镜吾老先生该会喊了吧
17、:“人都到哪里去了! ”D.逼得父母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光宗耀祖工【答案】17. A 18. B 19. B【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身不由己:指行为不能由自己支配。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表达得十分透彻、充分。 此处指控制不住地忙,应选“身不由己”。巨细无遗:大小都没有遗漏。事无巨细:指事情不分大小,不分主次,形容什么事都管。对应“我漏看”此处指“她“没有遗漏,应选“巨细无遗工头头是道: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娓娓道来: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此处和“讲 得”,搭配应选“头头是道工聚精会神:形容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样子。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 儿不
18、马虎。此处形容看电视专心,应选“聚精会神”。故选Ao18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如果还是”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可改为“纵有(尽管)还是”;试卷第14页,共18页“电视的确给明姐枯寂的生活快乐不少”句式杂糅,可改为“电视的确给明姐枯寂的生活 带来不少快乐”。只有B项修改正确。故选Bo19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原文与B项中的双引号,都表示特定称谓。A.双引号表示否定、讽刺。C.双引号表示引用。D.双引号表示强调。故选Bo七、选择简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重视体育不只是要求学生有一个好身体,而且还要通过体育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 质和心理素质。体育和健康不能
19、完全等同,体育不代表一定能得到健康,但是,o所以,要提高包括良好的身体素质在内的国民素质,体育至关重要。对高中学生而言,,可以不断地促进各器官系统的发育并使其强壮,具 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单一的体育活动难以满足促进学生身体正常、更好发育的需求。 因此,高中体育与健康教材选编了相当数量的基本体操和基本活动。高中学生参加体育运动,不能否定兴趣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O 高中学生对体育运动文化的渴求,对新的体育思想、内容和方法的探索意识,比初中学 生强烈得多。因此,要注意从多角度引导学生参加体育运动。20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
20、字。21 .请分别用一个句子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第一段用被字句,第二段用把字句, 第三段用否定句。每句不超过12个字。【答案】20.健康离不开体育运动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兴趣不是唯一的驱动 力21.体育不能被忽视 不能把体育活动单一化 引导体育运动不只靠兴趣【分析】2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连贯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上文语境“体育不代表一定能得到健康“,再结合转折连词“但是。可以确定 答案为“健康离不开体育运动”或者“无体育一定不利于健康”。第二空参考上文“所以,要提高包括良好的身体素质在内的国民素质,体育至关重要”, 强调“体育的重要性”,再结合“对高中学生而言”以及下文“可以不断地
21、促进各器官系统 的发育并使其强壮,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确定答案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或者“适 当的体育运动”,以便作句子的主语。第三空结合上文“高中学生参加体育运动,不能否定兴趣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再联系 转折连词“但是”确定答案为“兴趣不是唯一的驱动力”或者“不能仅凭兴趣”。21 .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以及变化句式的能力。第一段大意是强调体育的重要性,用被动句式表达为“体育不能被忽视(看轻)第二段大意是说体育活动要丰富多彩种类齐全,用把字句表达为“不能把体育活动单 一化”或者“要把体育活动类型丰富起来”或者“要把体育活动丰富起来”。第三段大意是说要注意从多角度引导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用否
22、定句表述为“引导体育运 动不只靠兴趣:八、材料作文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魏征有感于守成之难,敢于犯颜直谏;王安石不避众议汹汹,坚持变法除弊;杜牧 总结秦朝覆亡教训,意在针石乏时弊;苏洵探究六国破灭缘由,旨在警示当朝。古代优秀的土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其位,则积极建言献策,以 期有补于世用;不在其位,仍能心系朝堂,时时牵挂国事,以各种方式表白心迹。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面向本校同学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感悟与思 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爱国,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
23、选择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烛之武临危受命,将爱国落实到了行动上,留下了千古佳话。后世的爱国者,同样 用行动诠释了何为爱国。方志敏、陶行知、黄大年数不清的人物,一代又一代,他 们对爱国,总有着不同的行动诠释。他们告诉我们,爱国与个人相关,与时代相关,更 试卷第16页,共18页与行动相关。填补我国原子核理论空白的于敏,深藏功名、埋首奉献的张富清,创建超级杂交稻 技术体系的袁隆平,推动老区经济建设和脱贫攻坚的申纪兰“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 誉称号获得者,一个共同特征就在于他们心中洋溢着对祖国的深沉大爱,生命里盛装着 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以行动做出了突出贡献。从“两弹一星”、核潜艇等国之重器跃然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云南省 宣威市 中高 下学 期学情 检测 语文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