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家心理咨询师复习最全面精品资料整理社会心理学知识.pdf
《2023年国家心理咨询师复习最全面精品资料整理社会心理学知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国家心理咨询师复习最全面精品资料整理社会心理学知识.pdf(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家心理咨询师复习资料整理(社会心理学知识)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 概述 一、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908 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及英国社会学 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的先后问世。第一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的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在社会心理学(1924)一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就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与社会意识的学科”。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与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与行为怎样受她人的现实的、想象的与隐含的存在所影响。2、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艾尔乌德指出“社会心理学就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2、3、我们认为:“社会心理学就是关于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1、社会行为:就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与反应系统。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与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以及群体的决策行为等等。勒温(1936)公式:B=f(P,E)B指行为,P 指个体,E 指个体所处的情境,f 指函数关系。2、社会心理:就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 中介过程,就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范围:1、个体层面:主要研究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2、人际层面:主要研究个体之间
3、的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3、群体层面:主要研究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以及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4、社会层面:主要研究风俗、时尚、阶层、阶级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代表人物)一、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的三阶段:据美国学者霍兰德 1976 的研究,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划 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也就就是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二、哲学思辨阶段:哲学思辨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 19 世纪上半叶。围绕着“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1、人性善派:18 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与法国启蒙主义学者卢梭,认
4、为人性具有潜在的“善”2、人性恶派:16 世纪意大利哲学家马基雅维里与 17 世纪的英国哲学家霍布斯,认为人生来就就是自私与邪恶的,因此须受法律的强制。三、经验描述阶段:从 19 世纪中叶到 20 世纪初。其特点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与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与分析。1、达尔文的进化论 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1 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国家心理咨询师复习资料整理(社会心理学知识)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四、实证分析阶段:自 20 世纪 20 年代开始至今,其特点就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研究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实证研究的先
5、驱就是美国学者特里普力特与德国学者莫德。20 世纪 3、40 年代就是社会心理学蓬勃发展的一个时期,该时期出现了许多的著名学者:瑟斯顿&李科特(在态度测量的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研究)、谢里夫(游动效应)、莫里诺社会测量学、勒温(群体动力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心理学迅速发展,表现出以下特征:研究领域拓宽,涉及人类社会行为的方方面面;理论向多元化发展,提出很多新的“小理论”来解释与预测行为;开始重视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第三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了解)一、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 1、价值中立原则 2、系统性原则(如:动态原则、整体原则、有序原则、反馈原则)3、伦理原则 二、研究的主
6、要方法 1、观察法: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仪器搜集资料的方法。分:自燃观察与参与观察 2、调查法:也称询问法、访谈法:就是指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的口头交谈来搜集资料的方法。、问卷法:研究者用统一的、严格设计的问卷搜集资料的研究方法。A、特点:标准化程度高;收效快 B、问卷的构成部分:题目;前言;指导语;问题及备选答案;人口学数据的记录;结束语;计算机编码 C、问卷设计的主要原则:目的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非歧义性原则;非暗示性原则;适度规模原则 4、档案法:就是按照一定目的搜集大量的资料(过去与现在),通过内容分析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其优点:心理干扰小;缺点:工作量大、费时、费力 第四单元 社会心
7、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一、社会学习论:社会学习论试图通过学习机制来解释人们生活行为的形成与变化。1、简史:社会学习论起源于行为主义。早期代表:俄国的巴甫洛夫与美国的华生。2、学习的机制:联想、强化与模仿 3、观察学习的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二、社会交换论 1、创始人及代表人物: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代表人物:布劳、爱莫森、蒂博特等 2、五个相互联系的普遍性命题: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满足命题;侵犯赞同命题。三、符号互动论 1、起源:美国学者詹姆士与米德。最早使用“符号互动”术语的就是布鲁默。2、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为就是以该事物对她的
8、意义为基础的。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她人的互动,而不存在于事物自身。个体在应付她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与修改事物对她的国家心理咨询师复习资料整理(社会心理学知识)意义。3、主要观点:P116 四、精神分析论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意识与潜意识、力比多、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生本能与死本能、人格结构 2、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荣格就是瑞士精神病学家,她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也为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3、新精神分析、霍妮的文化因素论:人格由环境与教育决定,后天因素在神经症与精神病的病因中起主要作用,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异就是文化因素决定的。、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沙利
9、文认为人际关系就是人格形成与发展的源泉。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概念 第一单元 社会化 一、概述 1、社会化:就是个体由自燃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就是个体与她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与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与生活技能的过程。2、再社会化: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二、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 1、家庭;2、学校;3、大众传播媒介;4、参照群体。三、重要的社会化类型 1、语言社会化(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性(生物学概念)2、性别角色社会化 性别(心理学概念)性别角色(社会学概念)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 3、道德社会化 道德情感 道德行
10、为 国家形象阶段 4、政治社会化 抽象国家概念阶段 国家组织系统阶段 第二单元 社会角色 一、什么就是社会角色?1、社会角色:就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2、社会角色的作用:人们在社会互动中表现自己,整饰自我形象,达到一定的目的。二、社会角色的分类:1、按角色获得的方式分:先赋角色与成就角色 国家心理咨询师复习资料整理(社会心理学知识)2、按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分: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3、按角色功能分:功利型角色与表现型角色 4、按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分:自觉角色与不自觉角色 角色期待 三、角色扮演:角色领悟 角色实践 角色冲突 角色不清 四、角色失调:角色
11、中断 角色失败 第三单元 自我、身份与自尊 一、自我 1、自我的定义:自我又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就是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2、自我的结构: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反思自我。3、自我概念的功能: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解释经验;决定期待。4、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二、身份 1、身份:就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2、身份的特点:客观性;主观性;多重性;稳定性;契约性。三、自尊 1、自尊:就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家庭中的亲子关系 2、影响自尊的因素:行为表现的反
12、馈 选择参与与扬长避短 根据相似性原理理性地进行社会比较 3、詹姆斯提出自尊的经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负 3、自尊的测量:罗森伯格编制的自尊量表。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一单元 社会知觉 1、社会知觉:由各种社会信息所形成的知觉就是社会知觉。2、内容:包括个体对她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二、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1、认知者的经验:、图式:就是指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图式的作用 影响记忆 影响自我知觉 影响个体对她人的知觉 2、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3、认知者的情绪 第二单元 印象形成与影响管理 一、印象与印象形成定义 印象:就是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
13、的形象。国家心理咨询师复习资料整理(社会心理学知识)印象形成: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一般会按照以往的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其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这一过程称为印象形成。二、印象形成过程中的几种效应 1、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一般来说,熟悉的人,特别就是亲密的人之间容易出现近因效应,而不熟悉或者少见的人之间容易产生首因效应。2、光环效应:就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 3、刻板效应: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瞧法。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1、加法模式 2、平均模式 3、加权平均模式 4、中心品质模式 四、印象管理 1、定义:印象管理也称印象整饰
14、与印象控制,指个体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她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过程,使她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2、作用:印象管理就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 3、常用印象管理的策略 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 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 投其所好 第三单元 归因 一、定义: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与她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二、行为原因的分类 1、内因与外因 2、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 3、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 三、控制点理论 四、归因的原则 1、不变性原则 2、折扣原则 3、协变原则 五、影响归因的因素 1、社会
15、视角 2、自我价值保护倾向 3、观察位置 4、时间因素 第四节 社会动机与交往情绪 第一单元 社会动机概述 一、社会动机的定义: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二、社会动机的功能:国家心理咨询师复习资料整理(社会心理学知识)1、激活功能 2、指向功能 3、维持与调节功能 三、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倒 U 形曲线)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倒U 形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动机强度过低或过高,均会导致活动效率下降。第二单元 主要的社会动机 一、亲与动机 1、亲与起源于依恋 2、亲与的作用: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 获得信息 减轻心理压力 避免窘境 3、影
16、响亲与的因素:情景因素:压力越大,群体成员的亲与动机越强。此外,悲惨的情境也能加强人们的亲与动机。对社会隔离(剥夺)者,缺乏亲与。情绪因素:高恐惧者亲与倾向越高,高焦虑者亲与倾向越低。出生顺序:长子、长女恐惧时的合群倾向要比她们的弟妹们更明显。在同一家庭中,这种合群倾向按出生顺序递减。二、成就动机:就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麦克利兰)1、成就动机的重要性:全体社会成员有较高水平的成就动机就是非常关键的。2、抱负水平:就是个体从事某些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与期望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个体抱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成就动机的强弱。3、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17、 目标的吸引力 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很有把握的事与毫无获胜机会的事均不会激发高水平的成就动机。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4、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 家庭教养方法: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呈正相关。与谐的家庭氛围,指导、劝告式的引导可以使儿童的成就动机发展较好,过度的管束与限制则会使儿童的独立性较差,成人后往往缺乏创造性与竞争力。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 三、权力动机 1、定义:权力动机就是个体希望影响与控制她人的心理倾向。2、温特认为有两种权力动机:积极的权力动机与消极的权力动机。3、引起权利动机的因素:一就是社会控制的需求。二就是对无能的恐惧。四、侵犯动机 1、定义
18、:侵犯动机就是个体有意伤害她人,以使自己获得平衡与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2、侵犯行为构成的因素:侵犯就是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个方面的因素构成的。狭义的侵犯专指反社会行为的伤害行为。3、侵犯行为的原因:、本能论的解释:a、弗洛伊德早期认为,人的性本能就是个体行为的原动力,侵犯就是性本能的一部分。侵犯冲动作为一种心理能量,必须宣泄出来,否则不利身国家心理咨询师复习资料整理(社会心理学知识)心健康。社会认可的宣泄方法,像体育比赛等,可视为替代性的侵犯冲动的释放途径。b、洛伦兹认为,侵犯就是一种本能,具有生物保护的意义。人口的拥挤可能会增加侵犯事件发生的几率,人口爆炸可能会增大战争爆发的危险
19、性。、挫折侵犯学说“侵犯永远就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比。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正比。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社会学习论的观点:社会学习论认为侵犯行为时习得的。4、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 情绪唤起水平 道德发展水平 自我控制能力 社会角色与群体 大众传媒的影响 五、利她动机:就是个体不顾自身,增进她人的价值与利益的一种心理倾向。1、利她行为的性质:、就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就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就是由利她动机引起的,其特征就是以完全有利于她人为目标。2、利她行为的原因
20、、社会生物学观点:利她就是动物以个体的“自我牺牲”换取物种存在与延续的一种本能。、社会规范论观点:人应该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3、利她行为的影响因素 1)、外部因素:、自然环境、社会情境:a、她人在场:她人在场对利她行为往往有负面影响,在场的人数越多,利她发生的可能性有时越小。(责任分担理论)b、情境的社会性意义、时间压力。、利她对象的特点:与利她者相似的人(特别就是态度与价值观相似)、未伤害过利她者的人以及有吸引力的人。2)、利她者的心理特征:、心境、内疚、人格:社会责任感、移情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都与利她行为呈正相关。第三单元 社交情绪 一、定义:社交情绪就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
21、体验,就是个体的社会需要就是否满足的反映。二、几种社交情绪(指针对负面情绪)1、社交焦虑:就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社交焦虑就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联想过度),成长过程中经常受挫折、国家心理咨询师复习资料整理(社会心理学知识)缺乏社会支持、自我体验强烈、自卑、模仿与暗示都可能强化社交焦虑。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社交焦虑就是仅次于抑郁与酗酒的。2、嫉妒:就是与她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对己)、愤怒(对她)、怨恨(对己+对她)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嫉妒有几个特点:针对性、持续性、对抗性、普遍性。3、羞耻
22、:羞耻的个体往往会感到沮丧、自卑、自我贬损、自我怀疑、绝望等。健康的羞耻感就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过少或者过多的羞耻感都就是不健康的。4、内疚:就是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与负罪的情绪体验。内疚就是指向自己的,更具伤害力,与道德有关。第五节 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 第一单元 态度概述 一、态度:就是联系个体内外世界的桥梁。就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与稳定性的反应倾向。1、态度的特点:内在性、对象性、稳定性。2、态度的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三个成分称为态度的ABC模型(不就是合理情绪疗法中的 ABC)。一般来说,态度的三种成分
23、就是协调一致的。在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占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3、态度与行为:态度含有行为的倾向性。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比较复杂。4、态度与价值观:态度与价值观有根本的不同。态度不等于价值观,但价值观直接影响态度。个体的各种价值观彼此联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人的各种态度也会构成一个具有整体性的态度体系。越就是接近价值体系中心的价值,越就是接近态度体系中心的态度。二、态度的功能(卡茨提出)1、工具性功能:个体倾向于形成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2、自我防御功能 3、价值表现功能 4、认知功能 三、态度的维度 1、方向:指态度的指向,即个体对态度对象就是肯定指向或否定指向。2、强度
24、 3、深度:指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4、向中度 5、外显度 四、态度形成 1、依从(表面):态度形成的开始。2、认同(中间):就是个体自愿的接受她人的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她人一致。在这一阶段,感情因素起明显作用,认同依赖于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3、内化(核心)个体态度的形成从依从到认同,再到内化,最后成为不易转变的稳定的心理倾向。第二单元 态度的转变 态度转变就就是说服的过程。一、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 国家心理咨询师复习资料整理(社会心理学知识)1、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1)、传递者的威信 2)、传递者的立场 3)、说服的意图 4)、说服者的吸引力 2、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 1)、
25、信息差异 2)、畏惧 3)、信息倾向性:对一般公众,单一倾向的信息的说服效果较好;对文化水平高的信息接受者,提供正反两方面的信息,说服效果较好。4)、信息的提供方式:口头传递的方式更好。3、接受者方面的因素 1)、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征 2)、人格因素 3)、个体的心理倾向:笼统拒绝、贬损来源、歪曲信息、论点辩驳。4、情景方面的影响因素 1)、预先警告:有双重作用 2)、分心 3)、重复:沟通信息的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 U 型曲线的关系。中等频率的重复,说服效果较好。三、态度转变理论 1、海德的平衡理论:在人们的态度系统中,存在某些情感因素之间或评价因素之间趋于一致的压力,如果出现不平衡,那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国家 心理咨询 复习 全面 精品 资料 整理 社会心理学 知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