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茶园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优质茶园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茶园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张 总 论项目类别:种植类项目(特种农产品:优质茶叶)项目编号:2011年 *省*优质茶园新建项目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项目单位:*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建设地点:*县*镇*可研报告编制时间:二O一O年十一月45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1.2 项目建设方案21.3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21.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31.6 综合评价3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62.1 项目建设背景6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第三章 建设条件103.1 项目区概况103.2 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12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154.1 市场分析154.2 营销策略、方案、模式184.
2、3 市场风险分析19第五章 建设方案205.1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205.2 建设规划和布局205.3 建设标准205.4 技术方案205.5 实施进度安排28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296.1 环境影响296.2 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296.3 评价与审批30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317.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317.2 劳动定员317.3 经营管理模式327.4 经营管理措施327.5 技术培训337.6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33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348.1 投资估算依据348.2 投资估算348.3 资金来源358.4 资金使用和管理35第九章 财务评价379.1 财务评价依据379.
3、2 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和附加估算379.3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389.4 财务效益分析389.5 不确定性分析399.6 财务评价结论40第十章 社会效益分析4210.1 社会评价基本结论4210.2 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性分析42第一章 总 论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1.1 概况*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于2006年*月*日,于2007年*月*日经*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该专业合作社位于*;法定代表人:*;合作社成员出资总额:肆拾壹万捌仟元;业务范围:茶叶生产、经营、加工、销售。该专业合作社下设基地管理部,茶叶加工销售部,财务后勤部等,现有社员*人,其中:理事长*人,
4、副理事长*人,秘书长*人,成员1人,社员*人。该专业合作社有专业技术人员*人,中级技术人员*人,初级技术人员*人。专业合作社共有茶园*亩;有厂房、车间、库房以及办公用房面积*平方米,其中手工名优茶加工车间2个,机制茶加工车间*个;资产总额*万元。该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一直承担全镇茶产业发展的技术指导,为进一步提高茶叶品质,立足品牌,严把生产加工技术质量关,确保生产加工、销售、技术到位,使生产加工销售形成一体化,逐步迈向标准化、规划化,以品牌优势带动全镇乃至全县茶产业的发展。2007年,该专业合作社与*有限公司以及外地茶商共同研制开发的*系列产品“*绿茶”,在上海国际茶文化名茶评比中荣获“*”。
5、1.1.2 财务状况*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售收入逐年上升,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806万元;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890万元;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1106元,利润总额96万元,成本利润率9.76%,销售利润率8.68%,上缴税金6.8万元(精制茶缴纳税,出口毛茶免税)。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季节性就业2000人以上,直接为农民增收400余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1.3 法定代表人基本情况*,男,*年*月*日出生,*学历,*师,*茶叶产业协会*会长。1.2 项目建设方案1.2.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建设地点及期限项目名称:*优质茶园新建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县*镇*村建设
6、期限:1年1.2.2 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新建茶基地面积2000亩,年产600吨的优质茶青,其中名优茶茶青年产400吨,大宗茶茶青年产200吨。1.2.3 品种、技术方案项目所需要绿茶品种有技术依托单位*茶叶研究所选苗,如龙井43号、福鼎大白茶等品种。相关的栽培技术也由技术依托单位集成。技术来源可靠、易得。1.3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1.3.1 投资结构该项目总投资*万元,由以下两个个方面组成:1、建设投资487.70万元。2、建设期利息12.47万元。1.3.1 资金来源申请国家补助投资专项财政项目款30.00万元,主要用于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申请银行贷款420.00万元,主要用于基地基础设施建设
7、;自筹资金50.17万元,主要用于其它费用及部分设施的建设投资。1.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国家计委、经贸委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0年修订);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3、农业部办公厅发布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4、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新型合作示范项目申报指南(供销经联字20103号);5、*省茶叶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6、*省茶叶产业化经营规划;7、关于发展*州茶叶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州府通字2001第2号);8、*县可持续发展的茶叶产业规划。1.6 综合评价简要概括项目建设的
8、必要性、可行性(从技术、经济、环境和市场等方面评价),风险评估,带动作用,制约因素及解决方案,结论与建议等。1.6.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三农”问题已经被摆在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实现,影响到千百万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茶园种植历史悠久,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全县现有生产茶园8.6万亩,年产茶2600多吨。项目的实施,实行基地化建设、定向化培育、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发展,是带动和发展优质茶叶产业,壮大*县茶叶产业的需要,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举措之一。1.6.2 可行性1.6.2.1 自然条件可行项目实施地年平均气温15.8,大于
9、10的活动积温38164376,小于37无霜期288天,适宜各种农作物,特别适应茶叶的生长。土壤环境极为适合培育优质茶叶,符合无公害茶园建设的茶园土壤要求。1.6.2.2 生产技术成熟、可靠项目技术依托单位有相关的专业研究机构,技术力量雄厚,相关技术储备丰富。项目所需技术成熟、可靠。1.6.2.3 市场可行*特色的地理气候资源,为高品质生产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茶叶具有多种保健及药理功能,随着人类健康意识与日俱增,茶将成为本世纪最具有市场前景的健康饮料。1.6.2.4 风险评估及辐射带动项目总投资*万元,年均销售收入3173.33万元,年总成本2749.15万元(平均),年利润总额424.19
10、万元(平均),项目总投资收益率86.75%,经济效益可行,项目风险系数小。辐射带动:项目实施可直接带动农户500户,农户人均可增加纯收入4800万元。1.6.3 结论和建议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项目建设具有强有力的技术依托单位,产品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可提高项目区农业发展能力,增加农户收入。建议有关部门给予支持,使项目尽早组织实施。第三章 背景及必要性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茶叶为我国优势产业之一,也是我国传统出口农产品。21世纪以来,我国茶叶生产得到重视,各地都把茶叶发展作为农产品产业结构调整重点项目加以发展,其中名优绿茶和乌龙茶发展较快。随着西部
11、大开发政策的实施,我国茶叶生产的重心逐步由东部向西部转移,进一步调整和激发了*茶农发展茶叶生产的积极性。近几年,*的茶园栽培面积成两位数增长,茶叶生产产量和品种逐年增多,2009年*省茶叶总产量4.09万吨、总产值20.78亿元,同比产量增加13.6%、产值增涨46.8%。近年来,科学技术的提升,使人们对茶与健康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茶叶作为一种天然健康饮料的优点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重视,人均消费量不断增加。*是绿茶生产大省,绿茶年产量占茶叶生产量的85%以上,茶叶消费的持续稳定增长,将给我省茶叶种植和加工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了进一步加快我省茶叶加工业的发展,提升茶叶品质和茶叶效益,*省政府
12、办公厅先后颁布了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省主要农产品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和*省茶叶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要求全省根据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情况来指导茶叶加工项目实施。*县有种植茶树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茶树种植历史悠久,是*省一大产茶区之一,茶园遍布24个乡镇,面积达8.6万亩。2009年产绿茶2600多吨,创产值1.8亿多元;有茶叶加工厂93家,专业合作社26个,涉及茶农2.3万户,但是生产名优高档茶的加工设备较少。虽然以*“*”*茶为代表的名优产品多次摘金揽银,许多产品被国家农业部等权威机构,授予“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达标放心食品”等称号,甚至成为中央有关部门的礼品茶和接待
13、用茶,产品供不应求。但是,由于成品茶加工技术不高、品味低、产量不成规模,导致在价格上还不能反应出本身具有的“优质”,在市场竞争中不能占有主动,不能成为当地的优势产业,直接影响茶农种茶的积极性和经济收入,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以及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出的“7个”一号文件等文件精神指引下,*县政府结合本县实际情况,立足市场,找准优势,大力抓好茶叶、畜牧业、果品、中药材等为主体产业的山地农业综合开发,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因此,充分开发利用*县的自然资源优势实施本项目,建立优质有机绿茶加工基地,提高产品附加值,将成
14、为*县经济发展的新平台。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是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县是*族的主要聚居区,由于长期生活在大山之中,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教育文化水平低等原因,全县尚有部分人口未解决温饱问题,是国家级贫困县。过去农民“饱”靠农业,“温”靠以木材收益为主的林业。天保工程实施后,木材生产已完全停止,断绝了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大多数农民难以找到其他的经济收入途径,所以利用优厚自然条件和传统经营习惯,在政府引导下,逐步把茶叶产业变成*县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使农民依靠茶叶种植和加工获取经济收入,是调整产业结构,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必然要求。茶叶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可加工性强、
15、产业链长、关联度大,涉及到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以及茶医药、茶化工、茶旅游、茶饮食、茶文化等多个领域。大力发展茶产业,将极大地促进*州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的发展,带动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升农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2.2.2 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三农”问题已经被摆在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实现,影响到千百万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加快特色地方产业的发展步伐,通过实施本项目,切实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经营结构,彻底改变长期以来农业生产增产不增收的被动局面,使项目区茶叶种植和加工收入的增长由
16、过去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引导茶叶生产向专业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举措之一。2.2.3 是发展和壮大*县茶叶产业的需要*茶园种植历史悠久,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全县现有生产茶园8.6万亩,年产茶2600多吨。据检测,*绿茶水浸出物45.3%,氨基酸总量为2.7%,茶多酚为32.4%,咖啡碱为4.8%;在茶叶安全卫生检测上表现良好,铜为16.9%,无铅、DDT以及其它规定单测农药,完全符合无公害茶的安全卫生标准。但是,由于生产和经营管理方式落后,茶园种植规模小、产量低。利用市场前景好,消费量逐年增加的有利时机,做强做大*县茶叶产业
17、,是全县群众的共识。因此,项目的实施,实行基地化建设、定向化培育、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发展,是带动和发展优质茶叶产业,壮大*县茶叶产业的需要。2.2.4 是完善和丰富*县旅游线路的需要茶树是多年生常绿灌木树种,连片种植的茶园风光秀丽,故我国有茶文化旅游的悠久历史和传统。茶业旅游活动也最早出现在我国,历代的文人墨客以及旅行家对茶叶旅游都情有独钟。我国茶业旅游一直伴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而*优美的茶园风光旅游资源尚未被人们充分认识并加以利用,这潜在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功能。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都市居民渴望有更多时间和机会享受大自然和农村的特有风貌、生
18、态气息,因此到农村旅游休闲的人数也逐渐增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庭在周末或节假日全家到农村进行“庭院式”旅游度假就是很好的例证。因此,茶文化旅游的形成正是适应了人们这种旅游观念的转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旅游观光的国外游客迅速增加,原来的旅游资源已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然要开发更多的旅游资源,其中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所以发展茶产业将带动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第三章 背景及必要性第三章 建设条件3.1 项目区概况3.1.1 建设地点选择按照项目设计,*县*镇*村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建2000亩优质茶园基地选址在*县*镇*村,距县城*公里,距*镇*公里,距最近村寨1
19、公里,该点交通条件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水电有保证,通讯条件好,辐射带动效应大,群众有实施项目的经验,完全能满足项目建设所需要的条件。 3.1.2 自然条件*县地处黔中高原东南缘向湘桂丘陵盆地过渡的区域。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岭谷相间,山地、丘陵、河谷坝地兼有。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并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海拨一般600800米。自然形态上表现为西北部具有黔中高原景观,东南及东北部则近似湘桂丘陵盆地特色。地貌以低中山为主,丘陵盆地地貌类型。低中山主要分布在县境内中部,为清水江与都柳江的分水岭。境内气候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县内年平均气温14.418.
20、6,年降水量10871322毫米,10年积温42725527,无霜期274299天,全年太阳总辐射每平方米3741.3兆焦耳。项目实施地*镇地处云贵高原东测梯状大斜坡,地势自西向东北倾斜,平均海拨高度约630米;年平均气温15.8,大于10的活动积温38164376,小于37无霜期288天,适宜各种农作物,特别适应茶叶的生长。土壤环境极为适合培育优质茶叶,据分析,土壤中全铅含量平均为18.44mgkg,全铜为2.57mgkg,全铬为28.16mgkg,全镉、全汞均未检出,pH值为4.55.5,不但符合无公害茶园建设的茶园土壤要求,而且还符合建设有机茶基地的要求,为*发展茶业提供基础。3.1.3
21、 社会经济状况*县辖15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10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403个村民委员会,19个居民委员会,耕地面积18587公顷。总人口52.5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39.62万人,非农业人口13.56万人,人口较多的民族有*族、*族。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7.0753亿元,同比增长12.8%;工业总产值完成11.2848亿元,同比增长8.1%;农业总产值完成9.6566亿元,同比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0708亿元,同比增长1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64亿元,同比增长21.6%;财政总收入1.167亿元,比上年净增3077万元,同比增长35.8%,提前两年实现财政收入过亿元目
22、标;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3.8亿元,同比增长45.9;各项贷款余额10.8亿元,同比增长1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72元,同比增长5.2%;农民人均纯收入2347元,同比增长5.9%。全县粮食产量达16.62万吨,比上年增长1.4%。3.1.4 本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县是*省一大产茶区之一,茶园遍布*个乡镇,面积达8.6万亩,2009年产绿茶2600多吨,创产值1.8亿多元;有茶叶加工厂93家,专业合作社26个。厂房设备大部分是8090年代产物,整个茶叶加工系统设施简陋、落后、规模小、加工分散、卫生条件差、技术含量低,与当今采用的无公害有机绿色食品加工标准要求相差甚远。3.2
23、 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3.2.1 政策环境从省、州到*县政府,都把发展优质茶叶生产加工作为促进农业发展的重点来抓。*省政府办公厅结合我省茶叶加工实际,先后制定和发布了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并在*省茶叶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建立一批无公害绿茶、优质茶、有机茶、特种茶优势加工基地,其中优质茶产量占30%以上。”*县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以茶叶等为重点的绿色经济”。这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3.2.2 资源优势*县是我国28个重点林区县和国家11个退耕还林示范县之一,也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全县有林业用地面积558万亩,森林覆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优质 茶园 新建 项目 建设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