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立交桥拓宽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大道立交桥拓宽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道立交桥拓宽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道立交桥拓宽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背景1.1.1 项目名称*市*大道立交桥拓宽建设项目。1.1.2 项目建设性质改扩建。1.1.3 项目承担单位承担单位:*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项目联系人: 联系电话:1.1.4 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市工程项目咨询有限公司。1.1.5 编制单位资质资格等级:乙 级;证书编号: 1.1.6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1、*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委*咨询有限公司编制*市*大道立交桥拓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3、湖北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4、*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2、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5、*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6、*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7、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1.1.7 研究工作的范围根据上述文件和有关资料,经过本公司调查研究,将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其范围如下:项目的背景与发展概况;需求分析;建设规模;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工程技术方案;总图运输与工程方案;节约能源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工程招投标;项目实施进度;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评价。1.1.8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市北枕汉水,南接长江,东邻武汉通黄石,西接荆州达三峡。 318国道和宜黄(沪蓉)高速公路横穿东西,潜监和襄岳两条二级公路纵贯
3、南北。是全省平原湖区唯一的路网建设试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密度和通达度居全省前列。内河航运四季畅通,流经境北面的汉江,建有2个港口,年吞吐量达300万吨以上。*市地处湖北省以武汉城市圈、襄樊都市区和宜昌都市区为支撑的“品”字型城镇空间格局的中心腹地,湖北城镇发展主轴沪蓉高速公路湖北段城镇发展轴之上。*市是武汉1+8城市圈城市之一,处在武汉城市圈的西缘,与仙桃、天门共同构成武汉城市圈的西翼。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市城市圈逐渐扩大,中心区域道路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相对不足。湖北省*市*大道杨市立交桥始建于1992年,桥梁全长87.96m,桥梁全宽12.50m,桥梁净宽9.00m,上跨
4、汉宜高速公路,经实测桥梁最小设计净空为5.11m,上构为23.47m+35m+23.47m预应力砼连续梁桥,下部构造为双柱式桥墩,肋板式桥台,桥两端连接线长约640m,宽12m,接线纵坡接近3。该桥连接园林、杨市两个工业园区,是*市南北交通的咽喉。随着*市交通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该桥所处路段交通量急剧增长,现有通过能力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而且该桥与道路不等宽,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杨市立交桥已经成为制约*市交通和经济发展的“瓶颈”,急需进行扩宽改造。1.2 项目概况1.2.1 建设内容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连接道路、桥梁、人行道及绿化工程。1.2.2 拟建地点*大道1.2.3 整体工程建设
5、规模一,道路道路全长785米,宽40.5米。二、桥梁涵洞一座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1、车行道工程: 26240平方米2、人行道工程:4710平方米;3、道路绿化带工程:180平方米;4、排水工程:378米;1.2.5 主要建设条件一、自然条件。项目片区自然条件优越。二、地势条件高程分析:项目规划区东高西低,绝大部分用地现状高程坡度都在35m以下。坡度分析:规划区内现状坡度变化平缓,绝大部分用地现状坡度都在8%以下,地势平坦,具备良好的开发建设条件。三、土地条件沿线地形起伏不大,影响本项目的地形地貌因素主要有老桥、与汉宜两面三刀匝道相连的交叉。1.2.6 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一、总投资与总
6、资金量本项目总投资为3,197.7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3,078.96万元,建设期利息为118.80万元。二、资金来源资金来源为项目建设单位自筹1,097.76万元,占34.33%,项目法人申请银行贷款2,100.00万元(借款年利率为5.94%),占65.67%。三、经济效益本项目建成后,虽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作为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成后对*市的综合效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城市形象; 2、便利交通,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1.2.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建设方案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表11序号指 标单 位数 量备 注1建设内容m21.1车行道工程m226
7、2401.2人行道工程m247101.3道路绿化带工程m21801.4m21.5m1.6m1.7m1.8m2总投资万元3,2122.00建设投资万元3,093.20建设期利息万元118.80流动资金万元0.003资金来源万元3,212.20资本金万元1,112.00申请国内银行借款万元2,100.0050*市*大道立交桥拓宽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发展概况2.1 项目建设单位*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金6.05亿元,是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按照公司法有关规定组建的国有独资企业。公司是市政府经营城市的载体,即对外融资总平台,城市土地总储备,城建资金总帐户
8、。其具体经营范围为:城市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基础产业的建设和营运,土地收购储备及开发经营,政府公共资源或产品的特许经营,市域内企(事)业、产业及项目的融资、投资、委贷、咨询与评估服务;物业管理,房产开发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各部室职能明确,运转有序,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运作规范、管理高效的现代企业。2009年,公司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体员工共同努力,认真履行“对外融资总平台、城建资金总帐户、城市土地总储备”的职能,抢抓机遇,扎实苦干,圆满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全年共对外融资8.82.亿元,经营土地104.9亩,综合收益1835万元,按时足额偿还各项贷款本息1.2
9、905亿元,为推动城市建设步伐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2.2 项目提出背景项目背景*是武汉8+1城市圈成员城市,区位优越,交通发达,北枕汉水,南接长江,东连大武汉,西通大三峡,公路网络完善,通达率居全省前列,全市现有公路通车总里程2211公里,境内有318国道和沪蓉高速公路横贯东西,219、249省道纵穿南北,县乡公路交错密布,乡村公路通村达户,市域内“五横三纵”的路网骨架基本形成。全市21个区、镇、处、场通了二级公路,371个行政村(分场)通了油路、水泥路,构筑了国、省、县、乡、村五级公路网络。*道路客运网络已延伸到全国26个省市,市区通往乡镇班车通达率达100%,通公路的行政村基本通客车,*
10、人赴京、沪、穗、蓉都可朝发夕至,一日还乡。*市江河纵横,航道交错,内河航运四季畅通,汉江沿市区北部东西向流过,东荆河顺城市中部南北向贯穿,内荆河连接大小支流、湖泊。*主要有汉江、内荆河、东干渠等7条通航河流,通航里程259.86公里。汉江建有泽口、红旗2个百万吨级港口,拥有机动船舶70艘,总载重吨48933吨,航行区域通江达海。随着港口基础建设投入力度的加大,港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港已发展成为江汉平原腹地重要的枢纽港口和货源基地。此外,全面动工建设的汉宜(沪蓉)高速铁路过境*,并设立客货二站,*交通运输铁、水、公整体联通初现规模。2.3 项目建设必要性2.3.1是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几
11、年来,*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一主三化”的方针,围绕工业兴市目标,优化经济结构、增创竞争优势、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了市域经济在提升中提速。2009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0.92亿元,增长10.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86亿元,增长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4亿元,增长4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570元,增长10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00元,增长13.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2。*市先后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全省工业经济先进单位”、“全省最佳信用县市”、“湖北省园林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等称号。2008年开始,新的市委、
12、市政府领导班子立足*实际,提出了建设“中部强市”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有强有力的措施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基于此,*市拟于2010年改扩建*大道立交桥,建成后,将园林经济开发区(星火高科技园区)和杨市工业园充分连接,并按照省政府即将出台的开发区规范建设文件要求,整个开发区、园区资源,设为园林经济开发区杨市工业园区,将极大的助推经济发展。2.3.2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需要。随着*市交通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该桥所处路段交通量急剧增长,现能通过能力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而且该桥与道路不等宽,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拟改扩建项目由于交通繁忙,道路荷载压力大,路面损坏严重,影响了城区交通及城市面貌
13、。项目的实施,在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出口通道等级,实现内外交通网络的无缝对接的同时,对于优化*市城区交通环境,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具有积极意义。实施项目,对于改善*市区域路网络结构,为该市更好融入武汉城市圈,带动社会经济快速持续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市*大道立交桥拓宽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三章 需求分析3.1 需求现状3.1.1市域现状*市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号称“天下第一台”的东周楚灵王离宫章华台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在现代史上,这块饱含灵气的土地孕育了中国共产党重要创始人之一的李汉俊、辛亥革命元老李书城、文坛泰斗曹禺等众多英才。*市水乡
14、园林特色独具。这里系古云梦泽一角,湖泊星罗棋布,河网纵横交织,林木葱郁茂盛,是有着“活化石”之称的水杉的第二故乡。20 世纪70年代初,一部反映*风貌的纪录片水乡园林在联合国公映,引起了强烈反响,著名作家碧野盛赞*:“这是一座绿色的城!”*市地上盛产粮棉油,地下富藏油气盐,素称“鱼米之乡”。目前,*已成为国家商品粮、优质棉、特种水产、速生丰产林、瘦肉型生猪、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创汇七大基地,已形成油气开采、冶金机械、医药化工、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拥有*制药、江钻股份、幸福实业等三家上市公司。石油钻头的生产,占亚洲市场份额的 50% 以上;拥有国家唯一的眼科用药生产基地“*制药”;
15、中国牛磺酸生产基地“永安药业”,销量占国际市场份额的 60%。近年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一主三化”的方针,围绕工业兴市目标,优化经济结构、增创竞争优势、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了市域经济在提升中提速。2009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0.92亿元,增长10.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86亿元,增长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4亿元,增长4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570元,增长10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00元,增长13.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2。先后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全省工业经济先进单位”、“全省最佳信用县市”、“湖北省园林城
16、市”和“省级文明城市”等称号。3.1.2园林经济开发区和杨市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园林办事处是市政府所在地,为*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园林办事处辖区总面积41平方公里,耕地1.3万亩,辖8个行政村,19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3.02万,其中,农业人口3.36万人,城市人口9.66万人。2008年,全处全年共完成地域财政收入20474万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9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19315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329052万元,工业增加值91294万元。杨市地处*市南城区,总面积1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00公顷,人口4.5万人,辖25个村,3个场。杨市交通极为便利。东接武汉通上海,西邻荆
17、州达三峡。318国道和沪蓉高速公路以及沪蓉高速铁路横穿东西,襄(樊)岳(阳)公路纵贯南北,宽阔的*大道将杨市南城区与中心城区连为一体 杨市工业发展迅速。现已形成医药、机械制造、建材、服装、纺织、农副产品加工等门类众多的工业生产体系。上市公司*制药,属全国眼科用药生产基地;湖北江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属全国十强环保企业,其生产的环保系列产品获湖北省科技成果奖;近几年,七喜实业、东颢制衣、颢利制衣、杨阳纺织、旭日纺织、鼎力机械、精工机械、开源冶金、盛世彩印、大桥建材、振宇食品、通达路桥、华升建材等一批企业都相继落户杨市。 杨市教育、卫生、广播电视、邮电通信等事业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建立了小
18、学、初中、高中三级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格局,章华职业技术学校属全国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杨市卫生院属湖北省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实习基地;有线数字电视、自来水供应与城区并网;万门程控电话和数字移动电话、信息高速公路连接五洲四海,11万伏变电站建设项目正在兴建,西气东输和川气东送工程都已贯穿杨市,并设有供气站。 杨市投资前景十分广阔,杨市工业园总规及详规已经完成,园区内配套的水、电、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七喜集团计划投资2.5亿元的翡翠半岛五星级会议酒店项目也已开工建设,预计年内竣工。沪蓉高速铁路*客货两用火车站也已开工建设,一个集服装生产中心、物流中心、会务中心、休闲中心的新杨市正
19、在变为现实。*中心城区正在向东向南不断扩展,杨市已加速融入主城区。一个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新杨市指日可待。3.2需求分析据*市统计局预测,2010年,市域人口规模达到107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51%,市域城镇人口总量为54.6万人;2020年,市域人口规模达到118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63%,市域城镇人口总量为74.3万人2020年,*市中心人口每年平均增长约2万人,按照人均建设用地110平方米,年建设用地增长220公顷。项目建成后,一方面可以有效连接和整合园林经济开发区(星火技术密集区)和杨市工业园两个工业园区,使开发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能实现共享,更好促进工业园的共同健康持续发展。另一方
20、面将改善现有路网结构优化城区交通环境,提升城市形象。项目建成后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第四章 建设内容和规模4.1 建设规划原则 1、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结合实际条件,充分吸收国内外修建高等级道路的经验,努力使本工程在政治、经济及社会等方面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2、充分考虑利用老路路基,正确运用,妥善理整体与局部、远期与近期、公路建设与工业、农田基本建设的关系,注意与原有公路、发展规划相配合,并结合沿线地形、地质、水文、筑路材料等自然条件。3、路线设计符合国家有关土地管理,环境保护,水法规定要求,设计中尽量考虑少占良田好地,少拆迁房屋。4、路基防护工程根据沿线水文情况、工程地质条件及筑路材料来源
21、,选用经济合理、环保、实用、美观的工程措施;加强对水体的保护意识。5、慎重处理高填路基,对低填及挖方路段考虑地下水和毛细水作用,做好排水设计,保证路基稳定。4.2建设内容和规模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连接道路、桥梁、人行道及绿化工程。项目工程有车行道工程、人行道工程、道路绿化带工程、排水工程、供水工程、桥梁函洞、公路设施工程。建设规模详见表41。项目建设规模表表41序号项 目单位工程量备 注1路基工程挖方m32586填方m350410防护与加固km0.7852路面工程km0.7852人行道工程m247103道路绿化带工程m21805排水工程m35280道路长的2.5倍6供水工程m10500道路长的
22、1.25倍7供电管网工程m21000道路长的2.5倍8供气管网工程m10500道路长的1.25倍9通讯管网工程m168000道路长的20倍第五章 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5.1 场地现状5.1.1 地点与地理位置项目建设为城市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地点自红梅西路起至318国道复线。5.1.2 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项目区域内土地权属为建设征用划拨用地。项目建设占地336000平方米(约504亩)。5.2 场地建设条件5.2.1 地貌形态地貌形态。*境内无山,亦无丘陵,地貌形态单一,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地表形态相似的平原地貌类型,面积占98.66%;二是位于西北部的平岗地,占1.34%,属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道 立交桥 拓宽 工程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