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鹤煤集团刘河煤矿108采区设计.doc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鹤煤集团刘河煤矿108采区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鹤煤集团刘河煤矿108采区设计.doc(8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河南理工大学高等职业学院河南理工大学高职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题 目:鹤煤集团刘河煤矿108采区设计 系 部: 采矿工程系 专 业: 煤矿开采技术 班 级: 采矿3212-1班 姓 名: 李勇泽 指 导 教 师: 孙 志 明 2013 年 12 月 19 日河南理工大学高等职业学院毕业设计任务书专业班级:采矿3212-1 学生姓名:李勇泽 一、题目鹤煤集团荥阳刘河煤矿108采区初步设计(走向长壁综采采煤方法)。二、基本条件该采区位于鹤壁煤电荥阳刘河矿一水平,开采一1煤层。采区开采标高自+80米至220米水平。采区走向长2200 m,倾斜长1000 m,煤层走向N80W,煤层平均厚度3.3 m,倾角
2、16,容重1.6t/m。采区瓦斯绝对涌出量2 m/min(掘)及40.5 m/min(采),正常涌水量125 m/h,煤层自然发火期3个月,煤尘具有爆炸性,煤质松软。地面无需保护地物,邻近采空区对本采区开采无影响,井底车场位于采区之左侧,阶段回风大巷位于采区上部边界距开采煤层12米的岩层中,运输大巷位于采区下部边界距开采煤层12米的岩层中。一1煤层直接顶板为L1-2灰岩,层厚稳定,平均厚度10.44 m,岩石坚硬,抗压强度为45-50 MPa,完整性好,属稳定型顶板。煤层直接底板为本溪组的铝土矿或铝土质泥岩,厚薄不均,平均厚度9.18 m。力学性质较低,抗压强度21 MPa,稳定性较差,在矿山
3、压力集中的支护点,往往产生底鼓。采区煤层底板等高线图见巷道布置图。采区设计年产量 101.8万吨/年。三、起止日期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 签字(盖章)系 主 任 签字(盖章)年 月 日河南理工大学高等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评阅人评语专业班级: 采矿3212-1班 学生姓名: 李勇泽 题目:鹤壁刘河煤矿108采区设计评语:评 阅 人_签字(盖章)职 称_ 工作单位_ 年 月 日河南理工大学高等职业学院毕业设计答辩许可证经审查, 煤矿开采技术 专业 509-2 班 段云峰同学所提交的毕业设计,符合学院高职毕业生毕业设计的相关规定,达到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根据学院教学管理的有关规定,同意
4、参加毕业设计答辩。 指导教师_签字(盖章)年 月 日经审查,准予参加答辩。答辩委员会主席(组长)_签字(盖章)年 月 日河南理工大学高等职业学院毕业设计委员会决议 采矿工程 系 煤矿开采技术 专业 509-2 班 李勇泽 同学的毕业设计与 年 月 日进行了答辩。题目 鹤壁刘河煤矿108采区设计 答辩委员会主席(组长)委员(成员)委员(成员)委员(成员)委员(成员)委员(成员)委员(成员)委员(成员)委员(成员)答辩前向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提交了如下资料:1、设计说明书共 页2、图纸共 张3、评阅人(指导教师)评语共 页根据 李勇泽学生所提供的毕业设计材料、评阅人(指导教师)评语以及在答辩过程中学
5、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小组)做出如下决议。一、毕业设计的总评语二、毕业设计的总评成绩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主席(组长)_委员(成员)签名:年 月 日前言本设计是根据鹤壁刘河煤矿的原有地质资料进行编写的,设计中的一些重要数据和图表都是以原有资料为准,严格按照毕业设计大纲和指导老师的规定进行设计。在进行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和毕业设计指导中的相关规定,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及性质,加强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运用,并综合考虑到国家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使设计既符合宏观政策又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创新性。设计主要分为九部分,设计在结构上以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为主线,力求在阐明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6、,密切结合矿井设计的主要技术问题。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自己不断努力,力求使设计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实践性,最终圆满完成了毕业设计任务。由于本人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有限,加之时间仓促,在设计中难免会出现错漏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并再次表示我最衷心的感谢! 段云峰 2013年12月19日目录1 矿井概况11.1 概况11.1.1 位置和交通11.1.2地形地貌11.1.3 地表水系11.1.4 相邻矿井位置关系22 采区地质特征52.1采区概况52.2 采区煤层赋存特征62.2.1 煤层煤质62.2.2 含煤性62.2.3 可采煤层62.2.4 煤层对比72.2.5 煤的化学性质、煤类及工业利用方
7、向92.3 采区地质构造112.4 采区煤质、瓦斯、煤尘、水文162.4.1 含煤地层162.4.2 矿区构造192.4.3 构造复杂程度及对采掘的影响212.4.4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213 采区储量与生产能力233.1 采区储量233.2 采区生产能力233.3 采区服务年限254 采区方案设计264.1 采区设计的依据、程序和步骤264.1.1 采区设计的依据264.1.2 采区设计程序264.2 采区设计的内容284.3 采煤方法的选择304.4 采区巷道布置305 采煤工艺设计345.1 采煤工艺方式选择345.2落煤、装煤和运煤345.2.1 落煤345.2.2 装煤355.2.3
8、运煤355.3 采煤工作面支护365.3.1工作面支架布置方式365.4 采空区处理375.5 顶板管理375.6 综采工艺375.7 采煤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406 采区生产系统446.1 采区运输446.3 采区供电446.4 采区供水系统446.5 采区排水系统446.6 采区通风457 采区巷道断面及交岔点设计467.1 采区巷道断面设计467.2 交岔点设计468 车场设计488.1采区车场设计489 采区硐室设计529.1 采区煤仓设计529.2 采区绞车房设计5210 安全技术措施5310.1 安全技术措施总则5310.2 回采安全技术措施5310.3 采面收尾回撤安全技术措施66
9、2河南理工大学高职学院采矿毕业设计1 矿井概况1.1 概况1.1.1 位置和交通地理坐标:东经11314561131909;北纬344019344149。矿区中心北距陇海铁路16km、东距京广铁路约35km;西距上街铝厂专用铁路约12km,有专业铁路通往矿区。郑州至洛阳公路经矿区北部通过,郑州至庙子乡沥青公路横穿矿区,矿区至郑州、洛阳、荥阳、巩义、密县均有沥青公路相通交通便利。图1-1 矿区交通位置图1.1.2地形地貌王河煤矿地处低山丘陵地带。地面标高为+190+310m,相对高差120m,向北逐渐过渡为黄河平原,向东为淮海平原。从全矿区看,地势总体南高北低,沟谷纵横,非常利于地表水排泄。1.
10、1.3 地表水系本区地表水体不发育,均属山间季节性河流,流程短、流量小,枯水期几近断流,丰水期水量猛增。矿区中部有一小型水库王河水库,库区积水面积约93.7103m2,最高水位标高+223.00m,库容量约150104m3,旱季时几近干枯。1.1.4 相邻矿井位置关系矿井东部与徐庄煤矿相邻。该矿西部为谷山井田,北部为黄庄井田。1.2井田地质概况本区区域地层划分属华北地层区嵩箕小区,区域上主要发育地层为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新近系和第四系,其中石炭二叠系为主要含煤地层。荥巩煤田位于秦岭纬向构造带北亚带嵩箕隆起带东端北缘,荥密背斜北翼。基本构造形态为地层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倾角5
11、20之单斜构造,构造形迹以断裂为主,按断裂线展布方向,大致可分为近东西、北东和北西向三组。其中近东西向断裂最发育,构成本区基本构造骨架。褶皱不甚发育,仅煤田南部的荥密背斜规模较大,各主干构造基本特征如下:(1)褶皱煤田内褶皱不发育,仅在煤田南部发育有荥密背斜,该背斜属嵩山背斜的东延部分,其西端被五指岭断层截切,与嵩山背斜错断,向东经崔岗、圣水峪至三李勘探区附近倾伏于新生界之下。背斜轴呈近东西向展布,延伸长度约40 km。核部地层出露有元古界和寒武系,向两翼依次为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轴面产状略向北倾,南翼地层倾角陡,一般30左右,北翼地层倾角较缓,一般1020。背斜轴部附近发
12、育一组较密集、与轴向基本平行的高角度正断层,使背斜轴部附近构造复杂化。(2)断层本区主要有近东西、北东和北西向三组断层。总体来看,近东西向断层多被北东和北西向切割。这种构造组合关系,不仅说明它们之间具有成生联系,而且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构造运动。也就是说,近东西向断层最先形成,而北东向和北西向断层形成时期相对较晚。由于这些断层均错断了三叠系,又均被新近系掩盖,说明本区主干断层虽具多期活动和继承性,但都是在燕山期先后成型的。上述各组断层一般为高角度正断层,倾向各异,落差大小不等,并且发育了形式特殊、规模较大的徐庄滑动构造,其构成了煤田东部的主体构造,缺失地层厚度最大达千余米,且向煤田北部,缺失地层厚
13、度逐渐变小。区域主干断层基本特征见表荥巩煤田主干断层特征见表1-1:表1-1 荥巩煤田主干断层特征表名称(编号)性质位置产 状延伸长度(km)落差(m)其它特征走向倾向倾角()须水断层正须水乔楼峪窝SEENWWNNE60201000平面上具向南凸的弧状。西端披郭小寨断层截切。将军岭断层(F3)正柏沟将军岭寒沟南洼SEE NWNNE659.550170地表露头断面清晰可见,构造透镜体和断层泥。青石山断层(F6)正仲家凹青石山伏山沟铁山EWS721045170平面上呈舒缓波状徐庄滑动构造(F26-1)滑动西茶店徐庄煤矿贾峪EWN10201001 300上盘由二1煤层上覆地层构成,为一背斜形式。下盘
14、由二1煤层下伏地层构成,为一单斜构造。沙鱼沟断层(F1)正南山口南官庄自河黄冶NENW7014500平面上呈舒缓波状古堆窑断层(F2)正古堆窑马蹄沟兰瑶NENW7013150平面上呈舒缓波状,与F1平行,构成阶梯式。贾峪断层(F32)正山张贾峪SWWNEENNW7081590由西向东走向逐渐变为NEE,且在133勘探线以西由F32和F32-1构成断裂带。五指岭断层正五指岭西南侧NWSW70283001200平面上具舒缓波状,具平移性质和多期活动性。落差向西北方向变小。郭小寨断层正峪窝古胡洞NWSW6050300平面上构造线较平直河南理工大学高职学院采矿毕业设计图1-2荥巩煤田构造纲要图712
15、采区地质特征2.1采区概况该采区位于鹤壁煤电荥阳刘河矿一水平,开采一1煤层。采区开采标高自+80米至220米水平。采区走向长2200 m,倾斜长1000 m,煤层走向N80W,煤层平均厚度3.3 m,倾角16,容重1.6t/m。采区瓦斯绝对涌出量2 m/min(掘)及40.5 m/min(采),正常涌水量125 m/h,煤层自然发火期3个月,煤尘具有爆炸性,煤质松软地面无需保护地物,邻近采空区对本采区开采无影响,井底车场位于采区之左侧,阶段回风大巷位于采区上部边界距开采煤层12米的岩层中,运输大巷位于采区下部边界距开采煤层12米的岩层中。一1煤层直接顶板为L1-2灰岩,层厚稳定,平均厚度10.
16、44 m,岩石坚硬,抗压强度为45-50 MPa,完整性好,属稳定型顶板。煤层直接底板为本溪组的铝土矿或铝土质泥岩,厚薄不均,平均厚度9.18 m。力学性质较低,抗压强度21MPa,稳定性较差,在矿山压力集中的支护点,往往产生底鼓。采区煤层底板等高线图见巷道布置图。2.2 采区煤层赋存特征2.2.1 煤层煤质2.2.2 含煤性本矿区含煤地层自下而上有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总厚669 m。共含9个煤段,含煤13层,煤层总厚9.95 m,含煤系数1.47%,可采含煤系数0.06%。山西组和太原组为主要含煤地层,山西组含煤12层,其中二1煤层由于受徐庄滑动构造影响,使之成为大面积无
17、煤或变薄。太原组自下而上发育了一l至一10煤层,其中一l煤层为大部可采煤层。表2-1 矿区煤层发育情况一览表地层单位煤段煤层号煤层厚度(m)煤层发育情况稳定型别两极值/平均值发育情况可采情况上石盒子组七煤段七200.69/0.10偶见不可采七l01.48/0.28偶见偶见可采不稳定山西组二煤段二l03.85/1.95局部可采不稳定 (构造断失)太原组一煤段一10偶见不可采不稳定一900.45/0.12偶见不可采一802.17/0.06偶见不可采一700.56/0.07局部发育不可采一600.62/0.13全区发育不可采一500.60/0.45全区发育偶见可采一481.08/0.31全区发育偶见
18、可采一302.00/0.33全区发育局部可采不稳定一201.65/0.42全区发育不可采不稳定一l0.632.10/1.18全区发育大部可采较稳定2.2.3 可采煤层(1)二1煤层:二l煤层赋存于山西组下部,上距三煤段铝土78m,砂锅窑砂岩58m,香炭砂岩28m,下距L9石灰岩11m。煤层厚度03.85m,平均1.95m。由于受徐庄滑动构造破坏,造成二1煤层断失,使之成为大面积无煤或煤层变薄,在区内局部有残留,故无开采价值。二煤层直接顶板在浅部滑动构造发育区为构造破碎带,向深部逐渐过渡到正常顶板,为深灰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及粉砂岩,局部为细、中粒砂岩。层面含少量白云母碎片,泥岩及砂质泥岩含植物
19、化石碎片。煤层底板为灰黑色根土岩及砂质泥岩,间接底板为粉砂岩和细中粒砂岩,厚度变化不大。总的变化规律:浅部以泥岩及砂质泥岩为主,中部以细粒砂岩为主。(2)一1煤层:一l煤层赋存于太原组底部Ll-2石灰岩之下,本溪组铝土质泥岩之上,煤层顶板为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L1-2);底板为本溪组铝土质泥岩。平均厚度3.3m,煤层较稳定,为大部可采薄煤层。一l煤层结构简单,一般含夹矸l层,矿内含夹矸见煤点占70%,夹矸厚度0.030.75m,平均厚0.20m,岩性为炭质泥岩、泥岩、砂质泥岩及粉砂岩,个别见煤点夹矸厚度较大,使一1煤层分为两个独立煤分层。一l煤层不可采范围分布于矿区浅部煤层风氧化带一线,中深部
20、大部可采。煤层厚度的变化主要受沉积环境控制。本区一l煤为较稳定型薄煤层。2.2.4 煤层对比1)对比方法和依据本矿区主要可采煤层赋存于太原组底部,煤层分布比较集中,本次主要依据标志层、煤层间距、煤岩层组合特征、测井曲线、岩矿特征和煤质特征等对比手段进行对比。现将对比依据分述如下:(1)标志层对比见表2-4本矿区标志层特征明显表2-5:(2)层间距对比本矿区煤岩层层序清楚,层间距较稳定,见表2-5,能有效地进行煤岩层对比。(3)煤岩层组合特征对比山西组下部含煤段:该段底部为二l煤底板的细粒砂岩,局部相变为粉砂岩及砂质泥岩。二l煤层之上的香炭砂岩,厚度及层位稳定,特征明显,是控制二l煤层的理想标志
21、层。二1煤层本身层位稳定,在Dew曲线上呈中低阻反映,视电阻率值在4560M左右,HGG曲线呈低密度高幅异常反映。太原组含煤段:该组地层按煤岩层组合特征可分为如下三个岩性段。下部灰岩段(下部含煤段):在All至L4四层灰岩底部分别见一l、一2、一3、一4煤层,石灰岩与煤层相间沉积,且多而集中,组合规律强;中部砂泥岩段(中部含煤段):发育在泥岩或薄层灰岩之下的一5、一6、一7煤层位较为稳定;上部灰岩段(上部含煤段):自下而上在L7、L8、L9之下各发育有一层煤,全区基本一致,规律性强。表2-2 主要标志层岩性特征一览表地层单位标志层名称标志层代号厚度两极值平均值(m)标志层间 距(m)岩性特征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本科 毕业设计 论文 集团 煤矿 108 采区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