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可靠性分析学位论文.doc
《电路板可靠性分析学位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路板可靠性分析学位论文.doc(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济南大学毕业论文毕业论文题 目 电路板可靠性分析 学 院 机械工程学院 专 业 工业工程 班 级 工程0702 学 生 刘磊 学 号 20070407036 指导教师 曲一兵 二一 一 年 月 日- 1 -济南大学毕业论文- 43 -1 前言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1.1 电路板可靠性分析的提出背景生活中,人们在购买商品时会经常比较它们好用不好用,会不会频繁出故障,需不需要经常修理,这其实就是“可靠性”这一概念在生活中的反映。当可靠性问题尚未明确提出之前,人们虽没使用“可靠性”这一术语,但在很多时候都使用耐久性、寿命、稳定性等概念来表示产品的质量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战争中武器系统频繁
2、出现各种故障,引起了人们对可靠性问题的研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各种电路系统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功能也越来越庞大,因此,要完成既定的功能,其各部分工作时必须稳定可靠,否则系统就会失效,这就要求系统要具有极高的可靠性。近几十年来,各个国家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可靠性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其中,电子产品的可靠性研究时间较长,也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个方向。目前,我国深入开展可靠性工程的企业为数并不多,而电子产品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其可靠性的高低将直接决定这些电子产品制造企业的命运。因此,对电子产品进行可靠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而电路板又是电子
3、产品的基本组件,所以要对电子产品进行可靠性分析,应从分析基本的电路板电路的可靠性开始。本论文正是基于以上背景,提出了“电路板可靠性分析”这一课题。1.1.2 电路板可靠性分析的研究意义现代科技的巨大进步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面貌,其中各种电子产品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子产品由于其广泛的使用市场,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提高电子产品的可靠性有重要的实用意义。本文通过对电路板可靠性的分析,归纳出电子产品可靠性分析的一般步骤,将对提高产品可靠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提高电路板的可靠性进而提高电子产品的可靠性有如下意义:(1)电子产品可靠性是其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产品的质量是衡量一个
4、国家工业发展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质量是一个全面的概念,现代质量管理的发展方向也是全面的质量管理,即TQC。现代的质量观点认为,产品质量是产品满足使用要求的特性总和,即适用性。适用性包括:性能、可靠性、安全性、适应性、经济性和时间性110。可靠性是产品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也是影响产品质量的活跃因素,已成为企业和军事部门之间竞争的关键点。因此,提高电路板的可靠性对于提高电子产品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2)现代电子产品结构的复杂化和使用环境的严酷化,使可靠性问题更加突出通常对于结构简单的产品来说,可靠性问题并不是很突出,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的结构日趋庞大,可靠性问题也就更加严峻;另一方
5、面,由于人类社会实践范围的扩大,各种电子产品都需要在严酷的环境下可靠地工作。因此,为使各种电子产品适应严酷的环境,必须提高它们的可靠性。(3)电子产品全寿命周期费用的增长,迫切要求提高可靠性全寿命周期费用包括购买费用、使用费用和报废处理费用,其中使用费用中主要是维修保障费用。如果产品的可靠性差,就必须经常维修,必然会导致高额的维修保障费用,进而增加了产品的全寿命周期费用,这也必然会增加企业的负担,因此,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112。(5)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关系到国家和企业的经济利益提高可靠性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微观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宏观方面,提高可靠性,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
6、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保障社会效益和公众效益113。此外,产品可靠性的提高,可以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还可以减少停机时间,提高产品的可用性,从而来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2 可靠性研究的发展及现状1.2.1 国外可靠性研究的发展及现状(1)20世纪40年代是可靠性工程的萌芽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由于德国V-1、V-2火箭的不可靠及美国运往远东的航空无线电设备有60不能工作,引起了人们对可靠性问题的认识。美国研究发现主要原因是电子管的可靠性太差,于是在1943年成立了电子管研究委员会,专门研究电子管的可靠性问题。这标志着可靠性研究的起步15。(2)20世纪50年代是可靠性的兴起
7、和形成阶段。朝鲜战争期间,由于美国的舰船设备只有33能有效工作,美国军方及工业界开始了系统的可靠性研究。1952年,美国国防部成立了一个由军方、工业部门和学术界组成的“电子设备可靠性顾问委员会”(Advisory Group on Reliability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AGREE)。AGREE于1957年发表了“军用电子设备的可靠性”报告,该报告从9个方面阐述了可靠性设计、试验及管理的程序及方法,成为可靠性发展的奠基性文件,标志着可靠性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前苏联从20世纪40 年代后期,日本、原联邦德国从50年代后期也开始了可靠性的研究16。(3)20世纪
8、60年代是可靠性全面发展的阶段。美国在这一阶段迅速发展了可靠性设计和实验方法,并取得了很大成就,1965年颁布的MIL-STD-785军用标准就是其中之一。在此期间,世界各国也普遍成立了可靠性机构,制定了可靠性标准。英国在1961年成立了“可靠性与质量全国委员会”;日本从美国引进并发展了可靠性技术,并取得了世界领先的地位16。(4)20世纪70年代以后是可靠性的深入发展阶段。由于军事装备的使用观念发生了转变,从单纯要求高可靠性到要求可靠性、维修性等综合指标,并将可靠性、维修性作为减少全寿命周期费用的有力工具,因此可靠性分析、综合环境、可靠性增长及可靠性管理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
9、果就是1980年美国国防部指令DODD5000.40“可靠性及维修性”和修订的MIL-STD-785B标准16。目前,国外可靠性的研究处于领先水平。已由手工定性的可靠性分析设计发展到了计算机辅助的可靠性分析设计,提高了分析设计精度,缩短了分析设计时间;由重视可靠性统计试验到强调可靠性工程试验,通过可靠性增长试验来显现产品的缺陷,进而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由单个可靠性参数指标发展到了多个参数和指标,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可靠性参数和指标体系。Dhillon B S 在“Mining Equipment Reliability, Maintainability and Safety”较系统地介绍了采矿设备
10、的可靠性,维修性和安全性的概念2;Poong Hyun Seong在“Reliability and Risk Issues in Large Scale Safety-critical Digital Control Systems”介绍了电子系统的可靠性分析3;Ajit Kumar Verma,Ajit Srividya,Durga Rao Karanki在编著的“Reliability and Safety Engineering”一书中介绍了可靠性与安全性工程的方法与概念4。1.2.2 国内可靠性研究的发展及现状我国的可靠性工作开始于1956年成立的“环境实验所”,1965年原七机部建
11、立了“可靠性质量管理研究所”,进行了奠基性的工作。1978年代开展了电子元器件“七专”(专人、专机、专料、专批、专检、专技、专卡)活动,1979年中国电子学会成立了“可靠性与质量管理专业学会”,1981年又成立了“中国电子元器件质量认证委员会”,1982年国家标准局成立了“全国电工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维修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这些机构对我国可靠性工程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标准16。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我国电子产品可靠性研究在电力电子、电机、变压器等领域做了很多工作,通过理论分析和大量试验数据统计分析了产品的失效机理,研制出了一些可靠性试验的装置,提出了这些产品的可靠
12、性指标及评价方法。迄今为止,我国已制订了国家标准GBT15510控制用电磁继电器可靠性试验通则,国家军用标准GBl0962机床电器可靠性通则,国家军用标准GJB65B99有可靠性指标的电磁继电器总规范等一些可靠性方面的规范与标准16。目前,我国的可靠性研究范围也更加广泛,已从电子产品已扩大到了非电子产品。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国的可靠性研究工作已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由于我国的可靠性研究起步晚于西方国家,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差距:我国的电子产品设计人员普遍缺乏可靠性设计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经验;可靠性分析软件大多注重元件与子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对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分析较少,并且通用性也较差。此外,可靠性
13、工作由于耗时长,费用高,整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企业对可靠性的意识还比较淡薄。因此,我国如果要赶上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可靠性研究主要有以下成果:(1)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欧阳斌在电路系统的可靠性计算中论述了电子元器件与电路系统可靠性的计算方法5;(2)湖南工程学院的刘美俊在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设计中论述了常用的电子产品可靠性设计的三种方法:热设计、降额设计和电磁兼容设计6;(3)陕西凌云电器总公司的张生延可靠性分配中的问题及对策中详细论述了可靠性分配的工程加权因子分配法,对其应用有一定指导意义7;(4)程凯、王晓丹等在监控系统硬件电路板可靠性计算中总结出了计算印刷电路板可靠性指标
14、的方法和步骤8。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目标1.3.1 研究的内容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多功能教学开发与控制板电路的可靠性分析与设计。第一部分是前言,主要论述了可靠性在国内外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可靠性工作的新进展和成就,以及目前我国可靠性工作面临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对选题的背景与意义进行了简要的论述。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可靠性的基本理论。介绍了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可靠性的衡量指标,常用的寿命分布以及可靠性模型。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可靠性设计的内容。介绍了可靠性的分配方法,即工程加权分配法;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可靠性快速预计法及元器件计数预计法这两种可靠性的预计方法。第四部分主要以多功能的教学开发与控制板电路为
15、例介绍了电路可靠性的分析与设计的全过程。第五部分是结论部分,主要对多功能教学开发与控制板电路的可靠性分析与设计的全过程进行了总结,并介绍了可靠性工程其他的一些知识。1.3.2 研究的目标 本文主要研究电路板的可靠性问题,需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找到适合衡量电路板可靠性的指标。(2)通过分析电路板的功能,建立可靠性框图,进而预计电路板的可靠性。(3)对电路板可靠性的指标进行分配,得到各子系统的可靠性指标。(4)根据各系统的可靠性指标,选择元器件,对电路板进行可靠性设计。(5)通过对电路板的可靠性进行分析与设计,最终提高电路板的可靠性,满足用户对电路板质量指标的要求。2 可靠性的基本理论2.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路板 可靠性分析 学位 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