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犯罪的立法分析学位论文.doc
《我国网络犯罪的立法分析学位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网络犯罪的立法分析学位论文.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前 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正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发展,随之而来的网络犯罪也日益猖獗,网络犯罪是高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犯罪。高科技的特征主要是发展快更新快,而刑事法的特征是相对的稳定性,这就必然导致刑事法的发展落后于高科技的发展,使网络犯罪对刑事法产生诸多冲击,我国对网络犯罪立法的缺陷也日益明显,立法明显滞后于网络犯罪的发展,如不加强立法及法律对网络犯罪的罪名界定和惩治力度,势必对网络犯罪起不到及时的遏制作用,我国目前在网络犯罪中存在着一些争议,这些争议的产生和我国关于网络犯罪的立法缺陷有很大关系。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刑事法对网络犯罪进行规制,弥补立法滞后的不足,建立我国
2、网络立法,特别是制裁网络犯罪的立法,从法律的角度来遏制网络犯罪,切实打击网络犯罪,推动信息社会的健康发展。 目 录 摘要11. 引言12. 网络犯罪的概述22.1. 网络犯罪的概念22.1.1. 网络犯罪不同于计算机犯罪32.1.2.网络犯罪与传统刑事犯罪的区别32.2. 网络犯罪特点分析42.3. 网络犯罪的犯罪构成52.3.1. 犯罪主体52.3.2. 犯罪客体52.3.3. 犯罪主观方面52.3.4. 犯罪客观方面63. 网络犯罪的原因63.1. 防范网络犯罪技术的落后性63.2. 网络犯罪立法的滞后性74. 现行网络法规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网络犯罪的立法建议74.1. 关于网络犯罪的立法形
3、式问题74.2. 关于网络犯罪的犯罪主体问题94.3. 关于网络犯罪的罪过形式问题104.4. 网络犯罪的刑罚问题114.5. 关于网络犯罪的刑事诉讼问题12结 语13注 释14参考文献15致谢17ii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毕业论文我国网络犯罪的立法分析摘要:随着计算机和信息网络的普及,人类的交流更加方便和快捷。与此同时,网络犯罪也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形态,且危害性日益严重。加强网络犯罪的立法是近年来立法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现行刑法规定了三种计算机犯罪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网络犯罪事态的发展,但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网络犯罪形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从网络犯罪概念的分析入手,重
4、点探讨了网络犯罪刑事立法的调整范围和立法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对网络犯罪主体刑事诉讼等问题也进行了探讨,将会对该问题的最终专门立法起推动作用。关键词:网络犯罪 网络立法 立法分析1. 引言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使人类彻底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在网上自由的进行交流,创造出了全新的虚拟世界,网络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犯罪给世界各国造成了许多严重危害,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1997 年刑法是我国第一部规范计算机安全与犯罪的刑事法律,与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和相关的司法解释一起构筑了我国打击网络犯罪的刑
5、事法律体系。笔者认为,网络犯罪给我国法律体系特别是刑事法律以巨大冲击。首先,我国相关刑事法律体系还不完善。对网络犯罪,我国刑法采用的是绝大部分依照传统犯罪处理的模式,因此只规定两种新犯罪。一是以计算机信息系统为对象的犯罪。即第285 条规定的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第286 条规定的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二是仅以计算机为工具实施的犯罪。即第287 条规定的“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这种立法模式的缺陷在于没有正确反映网络犯罪的实际情况。目前在计算机应用领域,严重危害社会足以构成犯罪的行为,远超出前述两罪的调整范围。司法机关在处理这些行为,要么因
6、为找不到可以适用的法条而不能以犯罪论处,要么违背罪刑法定原则,勉强适用相似的法条。而且,对网络犯罪在管辖、刑罚等方面没有特殊规定,使这类犯罪得不到妥当的处理。其次,已有相关法条规定存在缺陷,需要修改完善。如刑法第285 条禁止非法侵入的是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却把关系国计民生的其他如金融、交通等领域的重要计算机信息系统排除在刑法保护之外。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犯罪的刑事立法不能很好地规范这种新型犯罪活动,科学制定网络犯罪的法律制度十分重要。2. 网络犯罪的概述 2.1. 网络犯罪的概念 要确定网络犯罪刑事立法的调整范围,必须首先确定网络犯罪的概念,这是关系到网络犯
7、罪刑事立法的基础性问题。然而,关于网络犯罪的概念,学术界并无统一的认识。我所看到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1.“所谓网络犯罪是行为人在因特网上实施的犯罪行为或者说是行为人以因特网为工具而实施的犯罪行为。”2.“涉及互联网的犯罪是指以接入互联网的信息系统及其存储、传输信息为犯罪对象,或者利用互联网所实施的危害社会、依照我国刑律规定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3.“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未经许可对他人电脑系统或资料库的攻击和破坏或者利用网络进行经济、刑事等犯罪。”4.“网络犯罪,是指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利用信息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的妨害计算机信息交流或者严重危害社会,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行为。”1以上观点各
8、有利弊,总的来说均不够全面,未能涵盖网络犯罪具有的全部特征。要准确界定网络犯罪的概念,必须首先分析网络犯罪的本质特征。笔者认为,网络犯罪的概念应包括它的以下本质特征:第一、网络犯罪的犯罪对象是网络信息系统及网络系统中存储、传输的信息。信息属于无形财产,同样属于刑法中犯罪对象“物”的范畴,这是网络犯罪的对象特征,也是最为本质的特征;第二、网络犯罪行为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网络系统及其数据进行攻击或者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危害社会的传统刑事犯罪行为。这是网络犯罪的行为特征,它表明网络犯罪的范围相当宽广;第三、纯正的网络犯罪是行为人在互联网上通过网络编程、网络加密与解码技术实施的对网络信息系统及其存储、传输
9、的数据信息进行的攻击行为。这是网络犯罪的方法性特征,表明网络犯罪是专业性和高技术性的犯罪;第四、网络犯罪必须是涉及互联网络的犯罪,包括国际互联网络和国内互联网络,如银行网络、航空网络、列车调度网络、电信网络、企业网络、医院网络、校园网络等等,与网络无关的犯罪不是网络犯罪,与计算机有关但与网络无关的犯罪也不是网络犯罪。这是网络犯罪与计算机犯罪和传统刑事犯罪的关键区别。2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网络犯罪刑事立法确定的网络犯罪的概念,应当是指个人或者单位在互联网络上通过网络编程、网络加密与解码技术实施的对网络信息系统及其存储、传输的数据信息进行攻击或者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为犯罪工具实施的传统刑事犯罪的
10、总称。确定了网络犯罪的概念之后,只解决了网络犯罪的内涵问题,还必须对网络犯罪与计算机犯罪、网络犯罪与传统刑事犯罪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区分,以使确定网络犯罪的外延,从而完全解决网络犯罪刑事立法的调整范围问题。这对立法界定网络犯罪的种类、规定网络犯罪的刑事处罚也是不可或缺的。下面分别探讨这两个问题:2.1.1. 网络犯罪不同于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犯罪是指行为人利用计算机或实施了以计算机信息系统为攻击对象、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正常运作的犯罪行为。一般地说,计算机犯罪包括两大类,即利用计算机实施的犯罪和以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为犯罪对象的犯罪。3前者实质上是把计算机作为犯罪工具而实施传统的刑事犯罪,如利用计算机
11、进行盗窃、诈骗、贪污等犯罪;后者是以计算机信息或者计算机网络为攻击对象而实施的犯罪行为,如编制、传播计算机病毒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等。在计算机犯罪中,“计算机”一词也包括计算机、计算机设备、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也指计算机中的数据、程序、信息以及计算机服务等。网络犯罪与计算机犯罪关系密切但并不等同。网络要靠计算机来支持,离开计算机就无所谓“网络”。从广义上说,“网络犯罪”不仅包括以计算机信息或者计算机网络系统为攻击对象而实施的犯罪行为,还包括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的犯罪。可见,网络犯罪与计算机犯罪在调整对象上有重合,但二者并不等同,这是因为计算机有单机计算机和网络计算机之区别,对单机计算
12、机进行犯罪或者以单机计算机实施犯罪就不是网络犯罪。从狭义上讲,“网络犯罪”并不包括利用计算机实施的传统刑事犯罪,而应当是指计算机发展到网络时代的新型犯罪形式,即仅指行为人在互联网络上通过网络编程、网络加密与解码技术实施的对网络信息系统及其存储、传输的数据信息进行的攻击行为。因此,“网络犯罪”与“计算机网络犯罪”是等同概念,它是计算机犯罪发展的高级形式。4也许一些人可能认为,既然如此就没有区分的必要,我认为很有必要,例如某人潜入他人房间,将其计算机上的重要信息予以销毁,因此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这就属于计算机犯罪而不是网络犯罪。可见,将网络犯罪等同于计算机犯罪是一种“短视”行为,也是对复杂的网络犯罪
13、的一种简单化处理。2.1.2.网络犯罪与传统刑事犯罪的区别。网络犯罪是计算机形成网络系统后滋生的新型犯罪形态,从广义上说,也包括犯罪分子在计算机网络上实施的传统刑事犯罪,但是这与一般的传统刑事犯罪并不相同,网络安全专家把网络犯罪的特征归纳为“五性”:即更大的隐蔽性、更高的智能性、短期内犯罪的连续性、犯罪行为实施的无国界性和巨大的危害性等。5此外,与传统刑事犯罪相比,网络犯罪在犯罪主体、罪过形式、证据形式、查证手段、诉讼程序等方面也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对于网络犯罪的认定及其处罚不能简单地依据现有的对传统或普通刑事犯罪的法律规定,也必须将其纳入网络犯罪刑事立法的范围,重新进行规定。综上所述,依据网络
14、犯罪的概念,网络犯罪刑事立法调整的对象在范围上应当包括:(1)个人或者单位在互联网络上通过网络编程、网络加密和解码技术实施的对网络信息系统的严重攻击行为;(2)个人或者单位在互联网络上通过网络编程、网络加密和解码技术实施的对网络信息系统中存储、传输数据、信息进行攻击行为而构成的犯罪;(3)行为人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为犯罪工具实施的传统刑事犯罪。但是不应当包括有关计算机的单机犯罪。2.2. 网络犯罪特点分析 网络犯罪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知识在网络上进行的犯罪,与其他领域的犯罪相比较有明显不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主体的年轻化。据有关资料统计,网络犯罪分子平均年龄约为24岁。在网络犯罪中,特别是黑客
15、中青少年的比例相当大。网络犯罪的主体的年轻化与使用电子计算机者特别是上网者年轻人占较大的比例及年轻人对网络的情有独钟和特有的心态有很大的关系。计算机系统所造成的社会危害一样严重。(2)具有跨国性。网络发展形成了一个虚拟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既消除了国境线,也打破了社会和阶级的界限,真正实现了“天涯若比邻”,使得双向性、多向性传交流播成为可能。跨国成为一种十分平常的网络犯罪形式。6(3)专业化程度高。网络犯罪是一种高技术的智能犯罪,犯罪分子主要是一些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专业研究人员或对计算机有特殊兴趣并掌握网络技术的人员,他们大多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既熟悉计算机及网络的功能与特征,又洞悉计算机及网络
16、的缺陷与漏洞。只有他们能够借助本身技术优势对系统网络发动攻击,对网络信息进行侵犯,并达到预期的目的。(4)犯罪成本低。网络犯罪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都比传统犯罪要低。网络犯罪与传统犯罪相比所冒的风险小而获益大,作案者只要轻轻按几下键盘,就可以使被害对象遭受巨大损失,而使罪犯获得巨大利益或对计算机系统入侵的刺激和挑战给他的心理带来极大的满足。所以,网络犯罪经济成本极低。7(5)隐蔽性强。网络犯罪的实施主要是犯罪主体通过程序和数据等各种无形信息的操作来进行。犯罪分子可以从任何一个计算机网络终端实施犯罪行为,且不受时间的限制。犯罪行为实施终了后对机器硬件的信息载体可以不造成任何损坏,甚至不留下任何痕迹
17、,所以,犯罪行为不易被发现、识别和侦破,犯罪隐蔽性极高。8(6)取证困难。(7) 具有连续性。网络犯罪具有连续性是由网络犯罪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网络犯罪具有低成本及网络犯罪主体的特点决定的。 网络犯罪除了以上特点外,当前的网络犯罪还具有黑客攻击发案率高、传播病毒、色情等要害信息是网络犯罪的重点,网络欺诈多与拍卖有关等特点。2.3. 网络犯罪的犯罪构成网络犯罪的构成分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犯罪客体是复杂客体,主观方面为故意,客观方面为作为。2.3.1. 犯罪主体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一般来说,进行网络犯罪的主体是具有较高计算机知识水平的
18、行为人,即所谓的特殊主体,但从目前网络犯罪案例来看已向各阶层的人转移,犯罪主体具有多样性,各种年龄、各种职业的人都可以进行此类犯罪活动。因此,网络犯罪的主体应为一般主体。 2.3.2. 犯罪客体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从犯罪客体来说,网络犯罪侵犯的是一切社会关系,既复杂客体,也就是说网络犯罪是对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直接客体进行侵害的行为。网络犯罪的直接客体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行为侵害计算机系统的管理秩序,有的危害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制度,有的则危害国家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网络犯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犯罪一方面侵害了计算机系统所有人的权益,另一方
19、面则对国家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秩序造成了破坏,还有可能对侵入的计算机系统当中数据所涉及的第三人的权益造成危害。这也是计算机犯罪在理论上比较复杂的原因之一。2.3.3. 犯罪主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抱的心理态度,它包括罪过(犯罪的故意或者犯罪的过失)以及犯罪的目的和动机这几种因素。从犯罪的一般要件来看,任何犯罪都必须存在故意或者过失,如果行为人在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者过失,那么其行为就不能构成犯罪。网络犯罪中的故意表现在行为人明知其行为会造成对计算机系统内部信息的危害破坏,他由于各种动机而希望或者是放任这种危害后果的发生。在这类犯罪中,行为人进入系统,需要输入
20、指令或者利用技术手段突破系统的安全保护屏障,以期达到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实施危害社会、破坏网络管理秩序的目的。这表明犯罪主体具有明显的犯罪故意,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92.3.4. 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是刑法所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侵害的客观外在事实特征。我国法律条文规定,在计算机犯罪中,危害行为是作为,即通过完成一定的行为,从而使得危害后果发生。网络犯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或者破坏计算机系统软件、硬件设备等侵害计算机系统安全的行为,以及通过网
21、络实施偷窥、复制、更改或者删除计算机重要信息,诈骗、盗窃、教唆犯罪,通过网络侮辱、诽谤与恐吓他人,进行网络色情活动,散布、传播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言论等。103. 网络犯罪的原因 计算机网络与传统媒体传播最大的不同点是在传统媒体中无从下手作案的不法分子而在计算机网络中却可找到实施其违法犯罪行为的空间和手段。因此从计算机网络产生以来,网上违法犯罪行为便相伴而生并与日俱增。网络犯罪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概括可归纳为以下方面:3.1. 防范网络犯罪技术的落后性 2000年初, 微软公司、亚马逊、雅虎等著名网站遭黑客沉重袭击, 这充分暴露了计算机网络系统内部安全的脆弱性。网络犯罪者中多数是熟悉计算机
22、网络技术的专业人士和精通计算机的未成年人, 他们与计算机的关系达到了痴恋的程度, 能够洞悉计算机网络的漏洞, 从而利用高技术手段突破网络安全系统的防护, 实现其犯罪目的。可见网络技术防范的落后已成为计算机违法犯罪的一个外部因素。我国在计算机关键硬件技术方面受制于人,目前尚不能自行生产CPU芯片,计算机网络系统其他部件的关键技术也都掌握在外国生产商手里,因此无法从核心硬件上来做技术防范。由于我国在信息安全方面起步较晚,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因此国内使用的大部分软件都存在安全隐患。1999年,美国企业对信息安全的投资约占网络总投资的10%20%,而我国还不到1%;美国信息安全产业的年产量在60
23、0亿美元左右,而我国只有5亿元人民币,相差1000倍。目前我国90%的运行网站都存在安全漏洞。11在技术防范方面,要能够确保真正的安全,必须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产品。3.2. 网络犯罪立法的滞后性 任何一个健康有序的环境都离不开法制规范,在网络世界里也是一样。目前国内在网络的运行、管理、使用等方面的立法都还是空白。虽然立法部门和政府主管部门有了一些规定,但基本上是简单、片面和应急性质的,而且执行起来有难度。现行刑法基本没有涉及到网络犯罪问题,只规定了两个计算机犯罪罪名,远不能涵盖现有的各种计算机网络犯罪。由于对许多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无法可依,致使不少违法分子长期逍遥法外。全世界的媒体每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网络 犯罪 立法 分析 学位 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