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面汇总归纳.pdf
《2023年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面汇总归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面汇总归纳.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2.心理学源于哲学和生理学 3.研究意识经验的心理学:1879 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正式诞生。基本观点:人类的一切意识经验都是基本感觉的复杂组合,感觉构成心智。并提出了内省技术。研究无意识过程的心理学: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理论。其影响可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提并论。研究个体差异的心理学:高尔顿认为,生物因素影响个体的能力、性格及行为。他认为天才或优异是种遗传特质。著作人的官能及其发展研究(1883)标志着个体差异心理学的开端。研究可观察行为的心理学
2、:1913 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行为主义者眼光中的心理学,从而创立了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研究知觉重组的心理学:代表人物:韦特海默、柯勒 主要观点:它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反对构造主义元素学说和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公式,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集合,行为不等于反射弧的循环。研究人性潜能的心理学: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主要观点:反对人类行为受制于潜意识,认为人可以超越本能、发挥潜能。人性本善;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4.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组织心理学、临床心理学 5.心理学的研
3、究方法 观察法(自然观察法、参与观察法)、调查法、档案法、个案法、实验法 观察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观察者偏见)(小猫毁掉司令部)实验法:实验法是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来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它包括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调查法:调查法的主要特点是,以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针对问题进行陈述。它包括书面调查法、口头调查法两种。第二章 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视作心理的器官)2.心理活动现象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3.神经元的
4、主要功能就是把信息从我们身体的一个部分传到另一个部分。通过“轴突 突触树突”的通路,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 4.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一是使运动协调、准确;二是维持身体的平衡。5.左右大脑的作用:左半球是管人的右边的一切活动,一般左脑具有语言、概念、数字、分析、逻辑推理等功能。右半球是管人的左边的一切活动的,右脑具有音乐、绘画、空间几何、想像、综合等功能。6.胼胝体(被切开会变成一个身体两个心理)两个大脑半球通过一种特殊的组织而联结在一起,这种组织称为胼胝体 个体的“说话”半球与“知觉”半球基本上是通过胼胝体来互相联系的 作用:信息共享 第三章 1.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从以具体形象思
5、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2.意志发展的特点:3.青少年时期智力的发展 青少年时期的认知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形式运算阶段,个体已经不再依赖于具体事物来进行运算和思考,而是能够抽象思维,根据概念提出各种假设,进行逻辑推理,验证假设,得出各种可能的结论。形式运算阶段的特征是抽象概念的使用,形式运算思维的逻辑超越了时间或问题的具体细节,涉及抽象原则。4.人际关系的发展 青少年时期的人际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青少年个体在对待朋友、父母以及异性方面表现了新的特点。对友谊非常重视 父母常常感到孩子在情感、行为、观点等多方面都与自己开始脱离,产生代沟 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 5.青少年期心理发
6、展的矛盾性: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之间的矛盾 心理断乳与依赖的矛盾 心理闭锁性与需要交流的矛盾 勇敢和怯懦之间的矛盾 自以为是与自卑感之间的矛盾 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之间的矛盾 第四章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的重要性:感觉是认识的开端。感觉是一切高级和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2.感觉的分类:外部感觉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内部感觉是个体对内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运动感觉、平衡感觉和内脏感觉。其中视觉和听觉是最重要的感觉。3.感受性:感受性是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 4
7、.感受性变化规律:适应、对比、联觉、后像、似动 5.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与意义的反映。6.知觉的分类:【物体知觉】空间知觉:人对事物的空间特性与关系的认识。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以及方位知觉等。时间知觉:人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运动知觉:人脑对物体空间移动及速度的反映。它包括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社会知觉】是个体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对别人、对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他人知觉(第一印象、晕轮效应、刻板印象、近因效应)、自我知觉、人际知觉 7.知觉的特征(基本规律/特点)知觉的选择性:当我们面对众多的客体时,常常优先知觉部分客体。知
8、觉的整体性:是指对客体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进行整体性的反映的特性。知觉的理解性(意义性):是指人们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去理解和解释事物,并有语词加以标志的特性。过去知识经验影响知觉的内容。在知觉过程中,思维和语言起着重要的作用。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发生变化时,知觉映象仍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恒常性主要发生在视觉范围内:如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方向恒常性等。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客观条件、主观条件 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越容易选择(差别较大、活动的、新颖的等);人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知觉者的知觉目的影响知觉的选择性。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接近性:距离
9、上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知觉组织在一起。相似性:凡物理属性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组织在一起。连续性:凡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的刺激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封闭性:人们倾向于将缺损的轮廓加以补充使知觉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8.错觉:是人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知觉。第五章 1.意识:意识是人类个体的觉知状态。即个体对自身、对外界的环境事件以及自身与外界环境事件关系的觉知状态。语言和思维是意识活动中的核心因素 2.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的特点:指向性:对认识过程的选择(方向)集中性:对客体反映得更鲜明、清晰、确切(程度)注意本身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
10、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按照注意选择方向上的目的是否明确,以及意志努力的参与程度上的差异可分为: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无意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产生无意注意的条件:一是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二是人的主体的状态。有意注意又称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对活动目的与任务的理解;培养间接兴趣;对过去经验的依赖;对意志品质的依赖;有意后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而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注意的一种特殊而又高级形式。有意后注意既服从于当前的活动目的与任务,又能节省意志
11、的努力,因而对完成长期、持续的任务特别有利。培养有意后注意关键在于发展对活动本身的直接兴趣。类型 目的性 意 志努力 性质 举例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无 不 需要 低级、自发的 窗外的歌声 有意注意(随 意 注意)有 需要 高级、自觉的 学习、听课 有意后 注意 有 不 需要 最高级、自觉性程度很强 电脑打字“盲打”;打毛衣不用看 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分配、注意转移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数量的多寡的注意特征。注意的广度受以下因素影响:知觉对象的特点;人的活动任务;人的知识经验 注意的稳定性也叫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能较长时间地保
12、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的注意特征。经过一定时间之后,人的注意会不随意地离开客观事物,产生一种周期性起伏的现象,即注意周期性的加强或减弱。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对象特点;主体状态;方式方法;人的年龄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注意分配的条件:第一,活动的熟练程度。注意的分配,要求同时进行着的两种或几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达到相当熟练以至自动化或部分自动化的程度 第二,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内在关系。同时进行的两种或几种活动之间的关系,对注意的分配具有一定影响,有内在联系的活动便于注意的分配 注意转移是指根据活动任务的改变,主动地、有目的地把注意由一
13、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注意转移和注意分散是有区别的。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1.前后两种活动的性质特点 2.活动的目的性 3.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3.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提高搞好学习成绩的欲望;培养间接兴趣;锻炼意志;采用启发式教学 第六章 1.学习: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即人类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学习的分类: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 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分:(1)接受学习(2)发现学习;根据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分:(1)把学习分为
14、机械学习(2)有意义的学习 主要的学习理论派别:联结派:试误学习理论(桑代克);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华生等);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斯金纳);观察学习理论(班杜拉)认知派:完形学习理论(柯勒等);符号学习理论(托尔曼);发现学习理论(布鲁纳);同化学习理论(奥苏贝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完形学派的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完形学派的学习理论 人物与实验: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 黑猩猩学习实验 基本观点 学习的实质:学习并非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通过主动积极的组织作用形成与情境一致的新的完形。学习的结果:并不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新
15、的完形。学习的过程:不是简单的神经路的联系,而是对情境进行组织的过程;不是盲目地尝试错误,而是由于对情境顿悟而获得成功。主要评价 贡献:对桑代克的理论进行了批判,使认知派与联结派的区别明确化,并促进了学习理论的发展 强调整体观和知觉经验的组织作用,关切知觉和认知的过程。局限:把学习完全归于有机体自身的组织活动,否认客观现实的反应过程。把试误学习与顿悟学习完全对立起来,不符合人类学习的特点。2.记忆:记忆(memory)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现代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记忆表象:表象是头脑里所保存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再现出来的形象。表象的特点:(
16、1)形象性(2)概括性 表象的作用:记忆表象是记忆的重要内容与形式 记忆表象是人们认识发展链上的中间环节 记忆种类:以记忆的内容来区分:(1)逻辑记忆(语义记忆)以语言符号为载体的记忆。或者说以对概念、公式、规律等的逻辑思维过程为内容的记忆。(2)形象记忆(表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在脑中再现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这些具体的形象可以是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味觉的。(3)情绪记忆 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4)运动记忆 以做过的动作、技巧为内容的记忆。以记忆的时间的长短来区分:(1)感觉记忆(瞬时记忆)(2)短时记忆(工作记忆、操作记忆)(3)长时记忆 瞬时记忆(感觉记忆、感觉登记):人
17、在刺激直接作用下产生感觉映像,当刺激物停止作用以后,感觉映像并没有马上消失,而是在一极短的时间内持续保持,这种在头脑头脑中只保持一瞬间的记忆就是瞬时记忆。瞬时记忆只是一种暂时的贮存,所以也叫“感觉登记”;又由于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又称为“感觉记忆”。后像是感觉记忆的表现。瞬时记忆的特点:信息完全依据它所具有的物理特性编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保持的时间很短,大约为 0.25-2 秒 瞬时记忆的内容只有经过注意才能被意识到,进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电话号码记忆、工作记忆)短时记忆是信息保持不超过一分钟的记忆。它是感觉记忆如受到注意则转入的一种记忆。短时记忆的目的是保持少量的感觉记忆和从长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教育 心理学 知识点 归纳 总结 全面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