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精品精品讲义.pdf
《2023年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精品精品讲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精品精品讲义.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3、联系学生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教学重点:1、议论文三要素在本课的体现。2、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教学难点:1、编写本文的结构提纲。2、对文中难句的理解。教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请一学生讲三国演义中“马谡失街亭”的故事。师小结:“马谡失街亭”的故事告诉我们:再好的理论也不能脱离实际。下面,我们就学习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看他告诉我们科学发明创造应当靠什么呢?(板书课题)二、走近作者:
2、丁肇中-(点学生介绍)三、检测预习:1、生翻开这课的导与练,师找四名学生上台写出“基点梳理)14 的答案,鼓励学生提出另外的生字难词,师生共同点评纠正。2、师补充:根据所给内容在课文中找出相应词语写在括号里。(师说生答,师把词板书在黑板上。)A、形容非常顺利,没有阻碍。(一帆风顺)B、置身于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袖手旁观)C、不知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不知所措)D、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 )E、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彷徨 )四、感知文本:点生按座次朗读课文,一人一段,要求:不能添读、漏读、错读,声音要宏亮,吐词要清楚;读完后师找学生点评。五、巩固铺垫:师生一
3、起回忆议论文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课做准备。(同学们可结合课文后边方框里的文字回答)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论点、论据、论证)2、什么是论点?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在形式上,一般是完整的句子。3、怎样理解论据呢?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它又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4、那什么是论证呢?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事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归纳论证、演绎推理论证等,在议论文中往往综合运用几种论证方法说理,很少只用一种方法。六、活学活用:那么本课的论点是什么?你能为本文列出结构提纲吗?利用刚才所复习的议论文知识,小组讨论完成。小组
4、可推举一个代表把讨论提纲写在黑板上,其他人则写在书上或者预习本上。师生共同订正。(板书)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2)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论点)第二部分(3-12)分析问题 A、(35)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证明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己,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B、(6-10)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C、(11-12)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七、师生互动:研读课文。1、“格物致知“出自何处?是什么含义?A、“四书”中的大学开
5、篇之“大学之道”B、含义是从探索物体而得到知识。而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2、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应有这种精神?A、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是通过接触事物和实地实验不断获得新知识。B、如果缺少格物致知精神,我们所学知识只能从书上获得,一旦面临真正的实验,就会不知所措,就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3、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A、传统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应有 格物致知 精神 精品 讲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