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科版小学科学毕业复习要点及复习最全面精品资料.pdf





《2023年教科版小学科学毕业复习要点及复习最全面精品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教科版小学科学毕业复习要点及复习最全面精品资料.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 六年级科学知识点复习 1、小苏打与醋混合产生大量的气泡,生成新的气体二氧化碳气体,这种气体能使燃烧的细木条熄灭,说明 这种气体(不支持燃烧)。2、米饭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变得有(甜味)了,这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被我们咀嚼过 程中发生了变化淀粉变成了麦芽糖。3、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变成(蓝色),产生了一种蓝色的新物质。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4、我们周围世界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即(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 的特征是(产生新的物质)。5、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
2、色)、(产生沉淀物)等。6、通过观察比较铁片与铁锈,发现铁锈是(红褐色)、(有空隙)、(没有光泽)、(不导电)、(不能被磁铁吸引)、(粗糙)等。7、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具有的特征是(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8、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9、像水龙头这样,轮子与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像第 2 页 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10、把动滑轮与定
3、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11、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12、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13、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14、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小齿轮转动比大齿轮快;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时,大齿轮转动比小齿轮慢。15、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简单机械 举例 杠杆 省力杠杆 开瓶器、切刀、核桃夹、羊角锤 不省力也不费力 跷跷板、订书机、天平 费力杠杆 筷子、镊子、钓鱼杆 轮轴 水龙头、门把 16、材料的宽度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厚
4、度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宽度与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17、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18、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与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第 3 页 19、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20、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球形的任何一个地方受力,力都可以向四周均匀地分散开来,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21、生物体中的拱形:人
5、的头骨近似于球形、拱形的肋骨护卫着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拱形足拱,还有贝壳、乌龟的壳、鸡蛋、接近球形的水果。22、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中,三角形框架比四边形框架更加稳固,四边形框架容易变形。23、斜杆起到“拉”“推”的作用,使框架不变形。24、框架结构铁塔的特点: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空气阻力小使它不容易倒。25、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26、用线圈与指南针可以做成电流检测器,检测电池中有没有电。27、由线圈与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做电磁铁实验时,因为用的导线较短,这个电磁铁是很耗电的,不要把它长时间接在电池上。28、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
6、圈缠绕的方向、电池正负极的接法有关。29、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粗细长短、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一定关系。第 4 页 30、电动机由外壳(包括磁铁)、转子(包括绕着线圈的铁芯、换向器)、后盖(包括电刷)组成。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31、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虽然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32、用电器有了电就可以进行各种“工作”做各种运动或者发光、发声、发热我们把电具有的这种能量,叫电能。33、能
7、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动能(机械能)。燃料、食物与一些化学物质中储存的能量叫做化学能。34、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是亿万年前植物被埋入地下,与空气隔绝,在长期的的压力、高温的共同作用下,慢慢形成的。石油与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35、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现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地热、风力、沼气、核能等。36、科学家把植物分为两大类:开花植物与不开花植物。在已经发现的 30 多万种植物中,开花植物约占一半以上。在不开花的植物中,
8、蕨类、藻类、苔藓类与开花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37、分类是研究动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家根据动物骨骼特征第 5 页 将动物分为两大类,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椎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动物的身体构造与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38、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是哺乳动物。39、人类生活离不开植物:(1)提供给人类做食物;(2)供人类欣赏;(3)提供给人类做药材;(4)人类可以用植物做成生活及学习用品;(5)可以净化空气;
9、(6)提供给动物做食物。40、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 拥有的基因与生存环境。41、生物的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42、生物的基本生存条件包括:阳光、空气、水源、地域等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只要找准支点,杠杆就能做到既能省力又能省距离。()2.螺丝钉的螺纹也是一种变形的斜面。()3.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4.许多桥梁建成拱形,主要是为了更加美观。()5.圆顶形与球形是拱形的组合,所以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6.瓦楞纸的抗弯曲能力强与纸的厚度及形状有关系。第
10、6 页()7.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场。()8.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9.能量有很多种形式,声、光、电、热都是能量的形式,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中。()10.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要保护它们赖以生活的环境。()11.生物生存是自然赋予的权利,不是人类赋予的权利。()12.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其形态结构是相同的、()13、螺丝刀属于轮轴类机械。()14、动滑轮的作用是改变用力的方向。二、选择题 1.下列情况最省力的是(c )。2.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就(B )A.费力 B.省力 C.既不费力也不省力 3.下列属于省力杠杆
11、的是(B )。A.火钳 B.老虎钳 C.镊子 4.下面那一个框架最不容易变形(B )5.梁的厚度与承受力的关系是(A )。A.越厚承受力越大 B.越厚承受力越小 C.厚度变化与第 7 页 承受力没关系 6.铁路的钢轨做成“工”字形的目的是(C )。A.节省钢材 B.便于安装 C.增加抗弯曲能力又节省钢材 7.像石油等燃料所具有的能量叫(B )。A.动能 B.化学能 C.生物能 8.反复弯折铁丝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动能转化成热能 B.热能转化成动能 C.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D.热能转化成化学能 9.下列与电动机输出动力的大小无关的是(B )。A.转动速度 B.转动方向 C.电动
12、机的大小 10.下列植物属于草本植物的是(A )。A.狗尾草 B.柳树 C.雪松 11.以下不可能属于昆虫的特点是(B )。A.体躯三段头、胸、腹 B.用鳃呼吸在水里 C.2对翅膀 6 只足 12、学校旗杆顶端的滑轮属于(A )A、定滑轮 B、动滑轮 C、滑轮组 13、人的脚能承受较大的重量,主要是因为(A )A、脚骨组成拱形结构 B、脚骨的数量多 C、脚部肌肉发达 第 8 页 14、以下哪种因素不会影响电磁铁的磁力?(C )A、增加电池数量 B、增加线圈匝数 C、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15、电灯可以把电能转化为(C)A、光能 B、热能 C、光能与热能 16、下列植物中,属于开花植物的是(C )
13、A 、蕨类 B、苔藓 C、凤仙花 17、对同一物种来说,生活在越热的环境中,它的个体(B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三、填空题 1.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利用杠杆工作时,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 ),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起支撑作用的点叫(支撑点 )。2.常用的简单机械有杠杆、轮轴、(滑轮 )、(斜面 )等。3.一张纸,通过(加宽 )、(加厚 )、(改变形状 )等方法都可以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4.人体内有很多的拱形结构,头骨近似(球形 ),可以保护着我们的大脑;拱 形的_ 肋骨_保护着胸腔内的内脏;人的_ 足骨_构成一拱形,可以更好的 承载人的重量。5.手摇发电机是把(动能
14、)转化为(电能 )。第 9 页 6.框架铁塔具有(上小下大 )、(上轻下重 )等特点,使它不易倒。7.电磁铁是由(线圈 )与 (铁芯 )组成的,通过改变(线圈缠绕方向 )或改变(电池正负极 )可以改变它的南北极 8.同一种生物,生活在愈冷的地方,体形就愈_大_,身体愈接近_圆形_。9.科学家根据动物的某一特征将动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身体里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柱 )动物;一类是身体里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柱 )动物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与
15、(中间较厚)(凸起)。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与(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第 10 页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7、(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
16、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 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1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1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13、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14、(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
17、(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1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 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16、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微)。第 11 页 17、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18、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与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19、(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20、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与微生物)电子显微镜
18、(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21、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与污水。22、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与不同之处。23、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24、在变化中(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25、比如豆子与沙子的实验,在混合与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教科版 小学 科学 毕业 复习 要点 全面 精品 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