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农场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场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6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场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一、项目提要(一)项目名称、建设单位与负责人1、项目名称:xx农场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建设项目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主管部门:xx农牧场管理局4、项目建设单位:xx自治区国有xx农场5、项目建设地点:xx自治区xx县xx农场第xx生产队6、项目负责人:xxx 农场场长项目技术负责人:xxx 农场副场长 项目经济负责人:xxx 农场场长7、项目编制承担单位:xx农垦工程咨询评审中心项目编制承担单位负责人:xxx 主任 注册咨询师(一)项目由来国家全国旱作节水农业发展建设规划(2008-2015年)中要求:“旱作节水农业的核心是综
2、合运用生物、农艺、农机、田间工程及信息管理等技术措施,充分集蓄降水,最大限度提高降水保蓄率、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农业高产高效、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同步改善”。目前,在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东北部分地区推行节水灌溉,建立节水型农业,已成为当务之急。抓紧抓好推广使用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措施。xx垦区xx农场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有机械化农场,近几年,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粮食生产逐年上台阶。但是,农场仍然存在水资源短缺,生产经营条件差,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生产力水平较低的问题。实行
3、科学灌溉可有效保持土壤中水、肥、气、热等各相的良好状态,具有省水、省工、节能、节肥、增产增收等诸多优点。从而发挥农业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的同步改善的示范作用。为此,xx农场委托xx农垦工程咨询评审中心有关专业人员收集相关资料,结合农场实际,按照国家有关产业政策、法规,编制了xx垦区xx农场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二)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1、建设规模建设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4500亩,其中。种植大豆3500亩、五味子1000亩。建设技术推广站一处。项目实施后,示范区大豆平均亩产达到150公斤,五味子平均亩产达到500公斤。其中:大豆新增产量87.5吨,五味子新增产量
4、65吨。2、建设内容(1)核心示范区建设1)机耕路3条,长5.9公里,路面宽6米,路基高0.5米,上铺风化砂石厚0.20米,宽5米,边坡1:1.5。总土方1.99万立方米,风化砂石0.59万立方米。2)防护林65亩。3)机井14眼。4)喷灌工程:大豆4500亩,JP75卷盘式喷灌机10台;铺设喷灌机管道7100米。5)滴灌工程:滴灌五味子1000亩。6)柴油发电机组14台。7)土地平整900亩,平整土方量3万立方米。(2)农业技术推广站建设1)技术推广室1处,建筑面积56平方米。2)技术培训200人次。3)晾晒棚1000平方米。(三)农艺技术方案采用旱作节水技术包括工程措施、农艺、生物措施等。
5、项目节水措施采用工程措施和农艺、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工程措施采用喷灌、滴灌技术,农艺、生物措施采用秸杆还田、平衡施肥技术、增施优质有机肥等技术。提高耕地抗御能力和产出能力,发挥项目示范作用,达到农业生产降耗,粮食增产目的。(四)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1、投资估算项目建设总投资360万元,其中:(1)核心示范区建设投资291.2万元:机耕路投资29.5万元;防护林投资2万元;机井投资70万元;喷灌工程投资86.3万元;喷灌机投资65万元;喷灌输水管道投资21.4万元;滴灌投资80万元;购置柴油发电机组投资12.6万元;土地平整投资3万元。(2)农业技术推广站建设投资43.8万元:技术推广室投资4.
6、8万元:技术培训投资45万元:晾晒棚投资35万元。(3)工程建设其它费用14万元,其中:可研报告编制费2万元;勘察设计费6万元;工程监理费3万元;建设单位管理费3万元。(4)基本预备费用11万元。2、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为360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中央投资288万元,农场自筹资金72万元。3、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为2009年1年。(五)效益评价1、经济效益项目在生产经营期间,新增主营业收入160.5万元、新增总成本费用110.6万元,新增利润总额50万元,内部收益率18%,财务净现值(Ic=6%)215.51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5.5年,本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高于行业基准值,财务净现值大
7、于零,投资回收期较短,具有一定抗风险能力,项目在财务上可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下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名 称单位数据备 注1、标准粮田建设规模万亩0.452、项目建设总投资万元360其中:申请国家资金万元288自筹资金万元723、新增主营业收入万元160.5正常年4、新增总成本费用万元110.6正常年5、新增利润总额万元50正常年6、财务内部收益率%187、静态投资回收期年5.5含建设期8、财务净现值(Ic=6%)万元215.512、社会效益通过项目的实施,将大幅提高旱作节水农业的技术普及和应用水平。通过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的建设,可在稳定发展旱作区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促进其他特色产业得到发展,
8、形成旱作节水农业产业带,从而提升旱作区的综合生产能力,为生态环境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也将不断提高农场职工的水患意识、节水意识和法制意识,对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3生态效益分析通过实施保护性耕作和少耕或免耕,作业次数减少,减轻了对耕地的压实,增强土壤通透性,建立土壤水库,使农田水土流失减少50%左右,有效防止沙尘暴,提高地力,减少化肥的投入量,降低不合理施用化肥带来的污染,生态效益良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六)综合评价项目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的需要。按照产业化区域布局的要求,充分发挥地缘优势,保证区域内粮食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建
9、设内容符合实际,规划得当,经济合理,设计标准选择恰当,生产技术科学适用。能够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国家产业政策,产品市场需求,项目建设条件,技术依托方面分析,本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二、编制依据(一)文件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91号);2、农业部办公厅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20042010年);3、农业部农业七大体系建设规划;4、全国农垦农业现代化建设规划;5、农业部全国旱作节水农业发展建设规划(2008-2015年);6、xx垦区农业产业化2000年和2010年发展目标纲要。(二)资料依据1、2006
10、年2008年xx自治区年鉴;2、2006年2008年xx农垦统计年鉴;3、2006年2008年xx农场统计年鉴。(三)其它依据1、2002年国家计委颁布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指南(试用版);(计办投资20011153号);2、2006年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出版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方法和参数(第三版)(发改投资20061325号)。3、xx自治区建筑工程估算指标和现行市场建筑材料价格资料。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一、项目建设背景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节水,节水灌溉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也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战略的具体体现。我国是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北方16个省的人均水资源只有300 多立方米
11、。降雨量在600 毫米以下的耕地面积为8 亿多亩,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64,而水资源却不到20 %,这些地区十年九旱,农业生产长期处于低而不稳的局面。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提高农业产量,是发展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措施。在农场建立节水型农业,已成为当务之急。抓紧抓好推广使用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措施。xx垦区xx农场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有机械化农场,近几年,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粮食生产逐年上台阶。但是,农场仍然存在水资源短缺,生产经营条件差,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生产力水平较低的问题。实行科学灌溉可有效
12、保持土壤中水、肥、气、热等各相的良好状态,具有省水、省工、节能、节肥、增产增收等诸多优点。从而发挥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农业的示范作用。为此,提出此报告。二、项目建设必要性(一)项目建设是发挥旱作节水农业示范作用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91号)指出 :“推进大中型灌区田间工程和小型灌区节水改造,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因地制宜修建小微型抗旱水源工程,发展牧区水利。加强重要水源工程及配套灌区建设”。我国总水量分布上在世界排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却在世界排83位,我国地域广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分布极不均匀,年际之间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干旱
13、不仅影响到部分人群生活,也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效益是十分重要。要解决好这一突出矛盾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发展节水型农业,推广节水灌溉技术。xx农场建设旱作节水农业,其实质是发展生产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农场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项目建成后,进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措施,盘活有限的水利工程和水资源,在xx垦区可以发挥示范作用。(二)项目建设是进一步改善农场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 xx垦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缺水严重。xx农场干旱缺水成为发展经济的突出问题,造成了自然条件的严重恶化。通过节水灌溉技术既可以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期的需水
14、要求适时、适量地进行科学灌溉,做到灌水均匀,土壤不板结,保土保肥,避免水土流失,减少水资源、化肥、农药的用量。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达到既节约水资源,又提高水资源经济效益,同时,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使农业灌溉用水经营管理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项目建设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主要由耕地数量、基础地力、品种增产潜力、科技支撑、装备水平、防灾抗灾及资源环境保障等能力决定的。xx农场建设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一是通过实施保护性耕作,少耕或免耕,作业次数减少,减轻了对耕地的压实,增强土壤通透性,建立土壤水库,蓄水保墒,秋雨春
15、用、春旱秋防,抗旱防涝。项目建设改善田间小气候和作物生理状态,减轻水土流失,增加农业科技含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旱作物整体生产能力和效益。二是通过旱作节水农业的示范作用,对农场职工进行科技示范和科技培训,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新技术既可恢复和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状况,也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使先进的旱作节水农业种植技术快速转化为生产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有效供给。(四)项目建设是促进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的实际需要xx农场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可全面提升农场粮食生产创新能力,降低生产成本,为增加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提供技术支撑。从根本上提高粮食产业和特色种植
16、的整体效益。为实现粮食主产区农业增效,职工增收奠定牢固的物质。项目建设发挥xx农场人均占有耕地相对较多的优势,实行规模经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及粮食作物、特色种植比较效益,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项目区职工收入。第三章 市场需求与预测一、大豆市场供需现状及预测(一)世界大豆市场供需现状及预测1、世界大豆市场供需现状2008年12月初至今,农产品市场展开超跌反弹行情,全球大豆价格在南美天气利多及中国需求强劲等因素的推动下快速上涨。其中CBOT大豆期价较阶段性低点上涨27%,DCE大豆较阶段性低点上涨24%。2008年12月初,南美大豆主产国巴西的中南部地区持续干燥天气给处于生长关键阶段的大豆带来不利
17、影响。进入1月份以来,巴西中南部产区迎来持续降雨,干旱状况有所缓解,但从各方机构给出的数据来看,减产已成定局。同时,阿根廷中部大豆主产区状况亦不容乐观。因为每年1-2月份市场均会对南美天气进行一番炒作,但今年南美天气因素的炒作被提前,天气的利多效应已经将美豆推至1000美分关口上方位置,而随着1月中下旬南美天气转为降雨模式,巴西产区干旱得到缓解,最新气象显示阿根廷产区在国内春节期间亦将迎来一定降雨。预计天气市的炒作将告一段落。进入2008/2009年度,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影响,CBOT大豆指数自1641美分/蒲式耳暴跌至 792美分/蒲式耳,跌幅超过50%,在此阶段美国大豆出口不但没
18、有下降,反而稳定增长。最主要的买入国中国加速采购进度是推动美豆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强劲的出口刺激大豆价格稳步攀升。据美农业部(USDA)最新公布的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月8日,美国2008/2009年度大豆累计出口销售量为2224.33万吨,同比增长1.51%;中国本年度已累计购买美豆1273.27万吨,同比增长26.29%;累计装船910.62万吨,同比增长 42.41%。2、世界大豆市场供需预测美国在2009年会出现经济的衰退,但是,如果用购买力评价法来衡量过去35年全球GDP,全球经济并没有出现真正的衰退。美国GDP占全球GDP的比重在下降,因此,今年和未来美国的经济对全球的
19、影响不会有1982年的衰退大。而且在过去30年,美国经济也并没有处于下降的状态,估计在未来3到5年,美国人均GDP还会提高。从统计方面看,没有证据表明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在减少。未来十年美国豆油需求总量中,用作生物柴油原料的比例将由15%增长到30%,将进一步推动原料豆油价格上涨。同时由于新农业法案对大豆种植的政策鼓励低于玉米种植,未来美国大豆播种面积的增长将低于玉米播种面积增长速度。虽然美国农业部之前预测2008/2009美国大豆出口将下降,但是目前的数据显示,大豆出口同比增长了15%。去年10月份,美国农业部低估了中国大豆的进口量,今年美国的出口量可能比去年还要多。椐预测:20
20、08/2009年度美国大豆平均价格应该为10.35美元/蒲式耳,而2009/2010年度将达到12.25美元,比2008/2009更加高一些。 (二)我国大豆市场供需现状及预测1、我国大豆市场供需现状我国2007/08年度大豆总产量为1 400万吨,较2006/07年度1 597万吨的大豆产量大幅降低197万吨,降幅高达12.3%;较2004/05年度全国大豆历史最高产量1 740.4万吨降低340.4万吨,降幅19.6%。这是我国大豆产量连续第3年出现降低,也是我国大豆产量最近15年来第3次低于1 450万吨的产量水平,第5次出现低于1 500万吨的产量。2008年大豆进口量超过200万吨的
21、省市区,山东、江苏、广东、天津、浙江、广西和福建,当年广西地区大豆进口量为282.7万吨,占全国大豆进口量的7.6%,较2007年进口量增加27.9万吨,增幅为11%;福建地区大豆进口量为235.6万吨,占全国大豆进口量的6.3%,较2007年进口量增加20.3万吨,增幅为9.4%。除此之外,2008年河北和重庆地区大豆进口量也出现增加,其中河北地区大豆进口量为178万吨,占全国大豆进口量的4.8%,较2007年进口量增加18.6万吨,增幅为11.7%;重庆地区大豆进口量为45.9万吨,占全国大豆进口量的1.2%,较2007年进口量增加5.2万吨,增幅为12.9%。2008年大豆进口量下降的地
22、区只有上海,当年上海大豆进口量只有5700吨,远远低于2007年的进口量28.9万吨。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12月份中国大豆进口量为330万吨,与2007年同期基本持平;2008年全年大豆累计进口量达创纪录的3744万吨,同比增长21.5%。2、我国大豆市场供需预测我国是大豆生产大国,大豆曾是我国主要出口创汇农产品之一。近年来,随着南美大豆产业的兴起,中国大豆在国际的地位不断下降,并且成为主要大豆进口国,预计到2010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将达到3000万吨左右。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量的快速增长归根到底是由于国内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导致对植物油和畜禽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进而带
23、动国内大豆压榨量持续增加。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08/2009年度我国大豆压榨量将达到3900万吨,较2007/2008年度增加110万吨。2008年7月份以后,受世界大豆产量大幅增加和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大豆价格和海运费持续下跌。2008年10月份后采购的进口大豆到港成本出现了低于国内大豆收购价格的局面,并且到目前为止,这一局面仍未发生改变。这使得自去年国产新大豆上市以来,北方地区油厂收购国产大豆的积极性一直保持较低的水平,国产大豆压榨量出现大幅下降,国内大豆压榨行业对进口大豆的依赖性继续增强,2009年我国大豆进口量继续增加的趋势不会发生改变,预计2009年我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场 旱作 节水 农业 示范 工程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