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亩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种植基地-gap规范).doc





《30万亩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种植基地-gap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0万亩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种植基地-gap规范).doc(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录1 总 论41.1 项目概要41.2 编制依据5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1.4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61.5 可行性研究结论62项目建设必要性82.1 项目建设背景82.2 项目需求分析9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3 XX人工栽培现状及栽培区划研究133.1 XX生物学特性133.2 XX生态学特性133.3 育苗技术研究进展143.4 栽培区区划研究进展143.5 人工造林技术研究进展153.6 项目区土壤肥力分析164 XX产业发展概况与市场需求预测204.1 产业发展概况204.2 市场预测225 建设条件分析245.1 项目区自然地理条件245.2 项目区社会经济条件255.3 项
2、目区土地资源现状255.4 劳动力资源265.5 林业生产经营水平265.6 外部协作条件275.7 项目实施单位概况275.8 XX树研究现状275.9 项目建设条件优势286 建设目标316.1 项目建设目标316.2 指导思想316.3 基本原则316.4 主要建设任务327 建设方案337.1 基地区划337.2 立地类型划分337.3 基地布局357.4 建设内容377.5 基地产品387.6 主要技术措施397.7 项目可行性分析408 环境保护428.1 环境现状428.2 项目建设对环境影响分析428.3 环境保护措施428.4 环境影响评价429 项目组织管理449.1 建设
3、管理449.2 运行管理469.3 招投标管理4810 项目实施进度4910.1 实施进度安排4910.2 投产计划4911 种苗设计5011.1 种苗质量要求5011.2 种苗用量估算5011.3 种苗保障措施5012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5112.1 投资估算依据及说明5112.2 投资估算5212.3 投资分年使用计划5312.4 资金筹措5413 财务评价5513.1 财务评价依据及方法5513.2 基础数据5513.3 盈利能力分析5613.4 清偿能力分析5713.5 不确定性分析5713.6 主要财务指标汇总5914 综合评价6014.1 风险评价6014.2 影响分析6014.3
4、 效益评价6115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6315.1 可行性研究结论6315.2 问题与建议64附图 1、区域位置示意图;2、基地布局示意图;3、种苗基地规划布局示意图;4、原料基地建设示意图;4、造林种苗栽植平面图;5、防护围栏立面图;6、站点新建管理综合用房平面图附表1、固定资产投资表;2、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3、流动资金估算表;4、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5、销售收入和税金及附加表;6、基地固定资产折旧、无形和递延资产摊销估算表;7、成本费用估算表;8、利润及利润分配表;9、财务现金流量表1 总 论1.1 项目概要1.1.1 项目名称XX州30万亩XX基地建设项目。1.1.2 建设单
5、位建设单位:XXXX自治州林业局。法人代表:。1.1.3 实施单位实施单位:XXXX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土布。1.1.4 建设地点XX州XX基地建设位于XX州北部地区,包括XX、道孚、白玉、XX、色达、新龙、康定等7个县。1.1.5 建设性质新建。1.1.6 建设目标到2015年,在XX州北部地区的XX、道孚、白玉、XX、色达、新龙、康定等7个县建成30万亩XX产业基地。1.1.7 建设内容及规模XX种植基地严格按照GAP规范建设,新建XX基地30万亩。1.1.8 建设期限及进度建设周期为4年,2012年-2015年。1.1.9 建设投资及资金来源本项目报批总投资为50786万元,其中固定
6、资产投资46785万元,流动资金3298万元。本项目申请国家资金304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资金5000万元,申请地方配套资金7600万元,企业自筹7786万元。1.1.10 预期效益预计建设目标实现后,按较好集约经营水平管理,平均每亩产XX茶鲜叶20公斤,每公斤45元计算,每亩产边茶鲜叶40公斤,每公斤15元计算,达产后每年实现原料基地产值4.5亿元,可直接带动项目区近3万余藏区老百姓致富增收。同时,按人均经营30亩估算,该项目的实施可提供1万人的工作岗位,社会效益良好。另外由于XX树原料基地的布局主要是以国道317线、省道道孚XX段和鲜水河流域、雅砻江流域的两岸为纽带,建成后,将形成景观效
7、果非常好的绿色廊道、通道,也可以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1.1.11编制单位可研报告编制单位为XX省林业科学研究院。1.2 编制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9号文件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2003);(2)XX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意见(2003);(3)中央第五次藏区工作座谈会及XX藏区工作座谈会;(4)国家计委、建设部2002年发布的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指南;(5)国家计委、建设部1993年4月7日发布的关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的若干规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6)XX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年);(7)XX省“十二
8、五”林业产业发展规划(2011年);(8)XX省XXXX自治州林业发展“十二五”及2020年远景规划(2011年);(9)XX州XX产业发展规划(2010年);(10)XXXX自治州统计年鉴(2010年);(11)XX等7县统计年鉴(2010年);(12)XX等7县相关发展规划和文件(2010年);(13)育苗技术规程(GB/T6001);(14)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5)造林经营环境保护规程(DB51/T380)。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3-2所示。1.4存在的问题与建议(1)项目的前期工作是建设项目实施的重要环节。建议本项目要继续做好项目有关的前期工作,加强项目建设
9、资金的筹措,完善各种报批手续,实行项目业主制,落实责任人,建立高效、精明的项目运行管理体制;加强咨询论证,对项目实行科学决策,科学管理,促进项目的顺利实施。(2)目前国内非茶饮品及保健茶发展迅速,保健茶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建议本项目XX基地建设在XX州统一规划布局的前提下,公司应积极组建XX种植、加工以及研发科研服务体系,规范化种植技术和采收技术,加强XX优良品种的选育,同时准备与种植户签订收购协议,保护广大农户的利益。(3)本项目建设业主应积极进行市场调研,依托XX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建立XX品种选育体系,筛选、优化适合本地区的优质良种,同时规范基地无公害XX种植技术的培训工作,提高广
10、大农户的种植技术水平;加强现有人员知识的更新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工作,提高公司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水平。(4)营销网络的建设是本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市场开拓,建立科学的营销体系,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使产品能够迅速占领国内市场,逐步开拓国际市场。因本项目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地方经济发展有带动作用,建议地方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各级财政给予扶持,在税费上给予一定的减免,支持本项目能尽快实施,为繁荣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作用。1.5 可行性研究结论(1)XX为XXXX自治州乡土树种,在鲜水河流域、雅砻江流域及其支流海拔2800m-3500m范围内广泛
11、分布,广大农、牧民有传统的种植习惯和经验,群众基础好。建立XX基地易为广大农、牧民接受。(2)本基地建设推行GAP规范和SOP操作规程、综合防治策略和生物性农药等生物防治技术,生产无公害XX叶,市场竞争力大。(3)发展XX不仅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且也可带动保健食品、医药工业的发展。项目建成后不仅能加快农、牧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而且是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4)该项目抓住中央第5次藏区工作会议以及XX省委、省政府有关科技富民强县的精神和要求,以及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方向、选题准确,有利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的深度开发,对全州农、
12、牧民增收致富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经济、社会、生产效益都十分明显。(5)该项目建设规模适度,符合XX州实际情况。项目具备建设条件,项目实施后预测企业财务效益较好,项目建设可行。(6)从财务评价看,本项目在生产经营期内平均年销售和经营收入38209.09万元,税后利润17943.68万元;每年上缴所得税6129.05万元;全部投资所得税后内部收益率10.58%,财务净现值(ic=10%)6220万元;所得税前内部收益率17.44%,财务净现值(ic=10%)15638.3万元;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8.39年,所得税前7.81年。各项指标计算结果均符合财务评价要求,财务分析可行,经济效益合理。2项目建设
13、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XX为藏语,意为变叶海棠 (Malus toringoides (Rehd.) Hughes) ,最早由Wilson于1904年在XX西部采集到标本,属蔷薇科(Rosaceae)苹果属(Malus)陇东海棠系(SeriesKansuensesRehd.)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的XX西部、甘肃东南部和西藏东南部,分布区植物区系成分新老兼备,是我国横断山脉地区特有种,是非常珍贵的植物资源。XX具有适生范围广、生长快、抗逆性强等特点,是一种优良的荒山绿化和生态环境治理的造林树种,XX也是我国藏区传统的藏药,具有调血糖、降血脂、降血压等显著人体保健作用,是我国藏区重要的药用植物
14、资源之一,具有极大的栽培与开发利用潜力。鉴于XX特殊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和极其明显的药用功能,XX省XX州州委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XX资源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形成了系列XX研究成果和技术储备。一是从1998年开始对XX州的XX植物资源开展了全面系统资源调查,基本摸清了XX植物资源的分布、数量和优良种质资源类型,并规划建设了采种母树林,为XX的栽培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从2000年开始进行了XX树的育苗试验研究,通过五年的攻关已完全解决了育苗的关键技术难题,形成了XX树种子育苗生产技术规程,先后培育了近1000万株XX优质苗木,为XX发展提供了种苗保障;三是从2004年开始结合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开展了
15、XX人工造林试验研究,分别在坡耕地、宜林荒山荒坡、四旁等进行了XX的人工造林,累计人工栽培发展约3万余亩,造林成活率普遍在85%以上,造林后3年可基本郁闭形成林分,为XX的人工栽培发展积累了实践经验;四是积极培植了XX龙头加工企业,XXXX有限责任公司长期专门从事XX的资源培育和开发利用工作,已成功开发出了XX茶系列产品,产品已销售到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深受广大消费者好评,并且积极开展XX保健药品的开发研究,目前已有保健品方面的初步成果,为XX产业发展打下了基础。上述四个方面XX产业的前期工作,为XX产业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并可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由于XX的人工栽培既具有加快XX西部地区
16、国土绿化、控制水土流失的重要生态作用,又具有可利用XX叶进行XX茶和保健品开发,实现林业经济产出的功能,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不可多得的生态经济兼用型植物,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潜力。根据中央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要求、中央藏区第五次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XX省和XX州都高度重视XX产业的发展,XX省“十二五”林业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在XX北部地区规划建立XX林业产业基地。XX州委、州政府依据区域特点把XX产业发展作为了加快XX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纳入了XX州林业发展“十二五”及2020年远景规划,并专题进行了XX州XX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在XX州北部区域的XX、道孚、白
17、玉、XX、色达、新龙、康定等7个县进行XX基地建设,打造XX北部地区XX现代生物产业。2.2 项目需求分析2.2.1是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 XXXX北部地区在“十一五”期间大力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着重推进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以及防沙治沙试点工程和草原保护工程等国家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和改善,但是该区域仍然是我国生态环境特别脆弱地区之一,加强植树种草提高国土绿化水平和森林覆被率仍是长期而持久的工作。XX是该区域重要的乡土树种,具有适应性强、造林成活率高、生长快、林分郁闭早等优点,是区域生态治理与造林绿化的优良树种。因此,利用XX生态经济兼用的
18、特点,结合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为XX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2.2.2是巩固林业工程建设成果的需求XXXX北部地区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如何进一步巩固林业工程建设成果,实现生态环境改善和老百姓致富增收,是当前林业建设的重要工作。选择XX对工程林地进行补植、补造,提高林地生态经济效益,是巩固林业工程建设成果的有效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森林覆被率,而且还可利用鲜叶加工XX茶和保健品,提高林地经济附加值,这对于提升XX西部高山地区资源型产业的档次和经济效益都具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2.3是龙头加工企业对原料的迫切需求
19、XX县XX有限责任公司是专门开展XX茶和保健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其产品已远销我国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成都等许多大中城市,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2010年产品销售收入达到了1150万元。目前企业生产规模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急需进一步扩大生产加工规模。由于XX产品加工规模扩大必须建立在原料基地扩大的基础上,XX原料是企业扩大生产的基础,因此,通过政府主导、企业牵头、老百姓参与建立XX原料基地,实现稳定的原料供给,是保障龙头加工企业扩大生产的重要途径,也是龙头加工企业目前的迫切需求。2.2.4是拓宽老百姓经济来源渠道的需求XXXX北部地区由于区域自然资源特点和长期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原因,经
20、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老百姓经济来源渠道非常单一,主要依靠传统的畜牧和农业种植,基本没有现代产业的引领和带动,急需拓宽经济增收的渠道。XX产业基地的建设,通过“政府+公司+农户”的合作方式,既保障公司原料的供给,也保障了老百姓的参与,特别是老百姓对原料基地的管理、XX叶的采收,可从原料基地建设中获得稳定的劳务收入,由于原料基地经营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在项目区可形成老百姓的稳定经济来源渠道。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3.1是我国高原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和发展的需要 我国西部高山地区范围辽阔、自然类型多样,孕育了丰富多彩的生物资源,也形成了独具魅力的野生XX资源,这些生物资源对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国民
21、经济建设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XX具有抗逆性强、半矮化等优良性状,是极重要的经济性药用植物资源,随着分布区的生态环境不同而呈现出复杂的生物多样性,这些珍贵的特有野生植物资源,在自然生态系统和区域生态环境中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由于野生XX资源分布范围广,大多在经济欠发达的高山高原区,近年来经济利益的驱动和“XX茶”产业的发展等因素导致人工无序采摘,对种质资源的破坏比较严重,急需建立XX专门原料基地,通过科学规划、合理栽培、规模发展,通过人工栽培来满足资源的需求,实现野生植物资源在发展中得到有效、合理的保护,促进我国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和发展。2.3.2是XX高山高原区生态经济型产业建设的需要
22、XX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XX省“十二五”林业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在确保生态优先前提下,逐步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促进林业生态产业建设和农民致富增收,并且规划在XX州北部地区大力发展XX产业。XX系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枝叶繁茂,根系发达,花色艳丽,观赏价值和经济产量高,是典型的生态经济型植物,适宜发展海拔2800m3500m的半阴坡、半阳坡,具有成活率高、生长快、郁闭成林早等特点,是XX高山高原区不可多得的一个具有典型高山乡土特色的经济性植物之一,造林后3年即可郁闭成林,平均树高可达2-3.0 m,同时,该树种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功能非常显著。因此
23、,本项目的实施可探索一条XX西部高山高原区特色性生态经济型产业发展路子,为XX高山高原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示范和借鉴。2.3.3 是打造XX州高原绿色生物产业的需要 XXXXXX自治州由于自然地理差异,南、北分区特别明显,XX州南部地区相对是自然环境优越,光照、热量、降水等气候条件较好,适宜发展的植物资源丰富,易于发展核桃、苹果、花椒等特色优势经济林果产业,而XX州北部地区由于海拔相对较高、气候条件较差,加之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就很难筛选出适于当地的具有区域资源特色的开发项目,XX是XX北部地区的特色植物资源,有传统的种植和加工利用基础,开发XX这种既能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又具有良好的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30 基地 新建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种植 gap 规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