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合理避税问题的分析研究毕业论文.doc





《关于企业合理避税问题的分析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企业合理避税问题的分析研究毕业论文.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湖南信息学院毕业论文关于企业合理避税问题的分析研究 学生姓名:何彦锴 学 号:201204183739 年级专业:二一二级工程造价 指导老师:熊骁腾 二级学院:管理学院湖南长沙提交日期:2014年5月目 录摘 要31 企业合理避税概论41.1企业合理避税的概念41.2企业合理避税的特征51.3合理避税的主要方式61.4企业合理避税的意义92 合理避税的产生原因102.1 合理避税存在的合理性102.2 合理避税产生的原因113 企业合理避税的节税技巧133.1 增值税的节税技巧133.2营业税的节税技巧143.3企业所得税的节税技巧143.4 关税的节税技巧143.5消费税的节税技巧154 企
2、业合理避税应注意的问题164.1正确把握和理解现行税制164.2配备高素质的专职税务会计人员174.3充分利用税务咨询机构,积极协调好企业与税务机关关系175 结束语176 参考文献18企业合理避税问题的研究作 者:何彦锴指导老师:熊骁腾(湖南信息学院管理学院2012级工程造价,长沙 410151)摘 要: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融入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逐渐加快,中国企业面临来自全世界企业的挑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更上一层楼,合理避税,成为了中国企业所要考虑的重要措施之一。现代的合理避税,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点,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
3、国的企业应不断加强对税法的学习,增强对企业合理避税的认识,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最大程度上减轻企业的税负负担,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关键词:避税;纳税人;税法;企业1 企业合理避税概论1.1企业合理避税的概念合理避税,也称为节税或税务筹划。企业合理避税是指企业根据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通过经营结构和交易活动的安排,对纳税方案进行优化选择,以减轻纳税负担,使创造的利润有更多的部分合法留归企业。合理避税不仅是财务部门的事,还需要市场、商务等各个部门的合作,从合同签订、款项收付等各个方面入手。合理避税是一种正常合法的活动,与偷税有质的区别:a.合理避税产生的最直接效应是纳税人减轻税收负担两者的概念不同。
4、避税是指纳税义务人利用税法上的漏洞或不完善之处,通过对经营及财务活动的人为安排,以达到规避或减轻缴纳税款的目的的行为,其后果是造成国家收入的直接损失,扩大了利用外资的代价,破坏了公平、合理的税收原则,使得国家和社会的收入和分配发生扭曲;逃税是指纳税人故意不遵守税法规定,不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广义上逃税还包括纳税人因疏忽或过失没有履行税法规定的纳税义务的行为。b.合理避税产生的第二个效应不仅不会减少国家税收总量 适用的法律不同,避税适用涉外经济活动有关的法律、法规;后者仅适用国内的税法规范。适用的对象不同,前者针对外商投资、独资、合作等企业、个人;后者仅为国内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c.合理避税
5、有助于抑制偷税漏税行为各自行为方式不同。前者是纳税义务人利用税法上的漏洞、不完善,通过对经营及财务活动的人为安排,以达到规避或减轻纳税的目的的行为;后者则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纳税人,在纳税到期前,有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其他财产及收入的行为,达到逃避纳税的义务的目的。一般情况下不构成犯罪,情节严重的构成偷税罪,采用暴力等手段拒交税款的可构成抗税罪。1.2企业合理避税的特征合理避税和节税筹划是国家鼓励纳税人采取的一种减轻税负的方式,是纳税人应该积极主动采取的纳税模式,它是区别于其他纳税方式的重要特征。1.2.1合法性合法性是合理避税和节税筹划区别于其他少缴税行为的一个最典型的特征。它
6、表示税收筹划只能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违反法律规定,逃避税收业务,属逃税行为。现实中,企业在遵守法律的情况下,常常有多种税收负担高低不一的纳税方案可以选择,企业可以通过决策选择来降低税收负担、增加利润,税务筹划成为可能。1.2.2 筹划性它是表示税收筹划只能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违反法律规定,逃避税收业务,属逃税行为。现实中,企业在遵守法律的情况下,常常有多种税收负担高低不一的纳税方案可以选择,企业可以通过决策选择来降低税收负担、增加利润,税务筹划成为可能。1.2.3 目的性合理避税的目的就是减轻税收负担,同时使企业各项税收风险降低为零,以实现税后利润的最大化。这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选择
7、低税负。低税负意味着低税收成本、高资本回收率;另一层意思是滞延纳税时间(有别于违反税法规定的欠税行为)。纳税期限的推后,也许可以减轻税收负担(如避免高边际税率),也许可以降低资本成本(如减少利息支出),不管哪一种,其结果都是税收支付的节约,即节税。1.3合理避税的主要方式由于企业的类型及经营范围不同,税法与之相对应的税收政策亦有所不同,因此不同的企业所运用的合理避税的措施也理应有所不同,企业的税务筹划,总的说来主要方式有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3.1企业投资的税务筹划投资企业类型选择法投资企业类型选择法是指投资者依据税法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税收优惠规定, 通过对企业类型的选择,以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的
8、目的的方法。我国企业按投资来源分类,可分为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对内外资企业分别实行不同的税收政策;同一类型的企业内部组织形式不同,税收政策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来说,其承担的税负也不相同。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之前,对企业类型的选择是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投资方式选择法投资方式是指投资者以何种方式投资。投资方式一般包括现汇投资、有形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等方式。投资方式选择法是指纳税人利用税法的有关规定,通过对投资方式的选择,以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1.3.2企业筹集的税务筹划企业筹集的税务筹划是指利用一定的筹资技术使企业达到最大获利水平和税负减少的方法。筹资方案避税主要包括筹资渠道的选择
9、及还本付息方法的选择两部分内容。一般来说,企业筹资渠道主要有:1.财政资金。2.金融机构信贷资金。3.企业自我积累。4.企业间拆借。5.企业内部集资。6.发行债券和股票。7.商业信用、租赁。从纳税角度看,这些筹资渠道产生的税收后果有很大的差异, 对某些筹资渠道的利用可有效地帮助企业减轻税负,获得税收上的好处。【1】通常情况下,站在避税的角度,企业内部集资和企业之间拆借方式效果最好,金融机构贷款次之,自我积累效果最差。利用贷款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是合理避开部分税款的一个途径。企业自我积累资金由于资金所有者和占用者为一体,税收难以分摊和抵销,避税效果最差。1.3.3物质采购的税务筹划物质采购环节的税务
10、筹划我们可以从物质采购的渠道、物质采购的时间、物质采购的结算方式和物质采购的运输费用着手。企业所需的物质可以从国内采购,也可以从国外采购,不同的采购渠道,其税负肯定存在着差异,更何况国家对于出口产品有很多都给予很大的税收优惠政策。而税收是进货的重要成本,企业应该考虑从不同的纳税人手中购得货物,其纳税人所承担的税收是不一样的。就物质采购的时间上来说,企业类型不同、结算方式不同,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时间也是不同的。增值税采用的是购进扣税法,因此,当预计销项税额大于进项税额时,适当提前购货可以推延纳税,但是要强调的是,那时必须在充分理解税法的规定的前提下,不得违反规定。物质采购结算方式的税务筹划我们
11、要正确区分赊购和现金采购两种结算方式的差异,运输费用里税法规定,货物购销的运费按7%,而货物按17%抵扣增值税,它们之间的差距为税务筹划提供了前提。进行物质采购前我们应该认识到运输费用是组成货物的价格,还是由购货方自行支付不组成货物价格 ,对于纳税是有很大影响的。1.3.4销售的税务筹划销售的实现是企业盈利的第一环节,销售收入的大小不仅关系到当期流转税的多少,也关系到当期所得税的多少,是影响企业税收负担的一个主要因素。企业在对外销售时,其价格的制定除正常的市价以外,往往有折扣销售、赠物或返劵销售等促销价;而企业的货物如果在关联企业内部销售,则转让定价等都是合理避税和纳税筹划的关键。例如:某商店
12、为促进商品销售,规定凡购买其某种产品10个以上的,给予价格折扣10%。该产品单价为20元,则折扣后价格为18元。折扣前应纳增值税销项税为34元,折扣后为30.6元,折扣前后应纳增值税差34-30.6=3.4元,就这项业务税法就为纳税人提供了3.4元的节税空间。1.3.5成本费用的税务筹划成本费用是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主要内容,其高低直接关系着税负的轻重。成本费用的避税筹划就是在遵循税法和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合理选择成本费用的归集对象、成本费用的分配方法以及相关资产的计价、折旧或分摊方法,以降低税负,提高企业价值。就费用分摊避税筹划来说,尽可能多列费用可以达到避税效果,一是尽量列支可以作为工资的费
13、用,如建立工会等群团组织的费用、改董事监事的酬劳支付方式为工资等;二是充分提列损失准备,如坏账准备、商品跌价准备;三是避免费用和损失被税务部门剔除的情况发生。1.3.6 利润分配的税务筹划在我国利润分配形式一般有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两种。股利分配的避税筹划是指在遵循税法的前提下,合理选择股利分配的程度(即股利支付率)和形式,减轻股东的税负。税法规定,企业股东取得现金股利时,要交纳20%的个人所得税,而取得股票股利不用即时缴税。一般情况下,股东往往为了避税或在现金流不足的情况下,要求企业不发或少发现金股利。1.3.7个人所得的税务筹划个人所得包括个人工薪、劳务、投资、福利等所得的税务筹划,个人所得
14、从支付角度看属于企事业等单位的费用支出或利润分配,所以,对个人所得进行合理的避税筹划,不仅关乎个人的利益,对企事业等单位减少费用开支或增加利润,并最大可能争取员工和投资者权益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个人所得税实行的是分类课征制,归属工薪或劳务报酬的性质不同,其应缴纳的个人所得额税额也不同,可能相同数额的工资、薪金所得或劳动报酬由于适用的税率不同、费用扣除标准不同,在某些情况下将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分开,而在有些情况下将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在某些情况下将工资、薪金所得转化为劳务报酬所得,或与此相反,并在总额一定的前提下尽可能使得各期所得保持均衡,就有可能达到节税目的。1.4企业合理避税的意
15、义1.4.1增强企业和个人依法纳税意识只有在熟练掌握税法、深刻理解税法的前提下,才能在符合税收政策的情况下,做出正确选择,做到合理避税。只有学习税法、了解税法,才能增强纳税意识。从纳税实务工作不难发现,那些纳税意识强、纳税行为合理的企业,其合理避税进行得也越早、搞得也越周全。1.4.2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和竞争水平只有规范整个企业的经营、投资行为,财务管理活动合理、合法健康有序运行,企业才能做出各项财务决策,从而进行合理避税,促进企业经营活动实现良性循环。要想合理避税避,企业就必然要科学管理、精打细算,无形中就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营管理水平。只有规范企业会计核算行为,才能做到合理避税。这就加强
16、了财务会计核算,特别是成本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1.4.3促进国家税收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合理避税在对不完善、不成熟税法发起挑战的同时,也能针对纳税人在执行国家税法以及有关税收经济政策时遇到的各种情况、各种信息进行反馈,能够促进国家进一步完善现行税法。从某种意义来看,税制改革的方向是由纳税人的合理避税行为所反映和决定的。通过这些信息,国家可以完善现行税法以及有关税收政策。1.4.4促进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短期看,合理避税降低了纳税人税负,导致国家财政收入降低。但长期看,合理避税促进国家落实和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完善税制,提高税收征管效率,从而增加财政收入。2
17、合理避税的产生原因2.1 合理避税存在的合理性众所周知,在我国现阶段,企业的税负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还是偏重的。纳税筹划及合理避税,日益被企业所关注、所重视。在市场经济下,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减少税收负担从而增加利润,是企业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税收的负担是不轻的,企业一般要将40%-50%的盈利缴给国家。如此高的税负,对企业的资金运作、自我积累、发展壮大,无疑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有些税种,即使无利抑或亏损也是要缴的,这给企业雪上加霜。但是税负又是可以减轻的,国家税收政策的引导、减免优惠的大量存在、征管活动的疏漏等都给避税提供了可用可谋的机会,国际经济交往、经济全球化、各国税收制度的差
18、异、税收负担的不同、避税港的存在等等,给跨国避税打开了方便之门。【2】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必然采用种种方式方法来减少纳税,而在诸种方式方法中,偷税是违法的,要受法律制裁;漏税须补交;欠税要还;抗税要追究刑事责任,唯有避税,既安全又可靠,自然就成为首选的良策。2.2 合理避税产生的原因具体地说,现代避税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2.2.1纳税人定义上的可变通性任何一种税都要对其特定的纳税人给予法律的界定。这种界定,理论上包括的对象和实际包括的对象差别极大。这种差别的原因在于纳税人的变通性。3正是这种变通性诱发纳税人的避税行为。纳税人如果能说明自己不是某种税收的纳税人,自然也就不必缴纳这种税了。例如我
19、国营业税是指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行为按其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也就是说,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只要经营的项目属于国家税法列举的征税项目,就得按营业收入和相应的税率纳税。假如某企业从事销售不动产业务,但该企业熟知纳税人应是营业税中列举的征税项目的产品的生产者或应税劳务的提供者,那么,只要该企业能证明他的业务不属于列举范围,他就不是营业税的纳税人。这种不成为纳税人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该企业确实转变了经营内容,过去是营业税的纳税人,由于经营内容的处理,现成为非纳税人;二是内容和形式脱离,企业通过某种手法使其
20、形式上证明了不属于营业税的纳税人,而实际上经营的内容仍应交纳营业税;三是该企业通过合法形式转变了内容和形式,使企业无须交纳营业税。在这三种情况下,都是通过改变纳税人而成为非纳税人。【3】2.2.2纳税范围的弹性征税范围是可大可小的,税法上往往难以准确界定。例如对所得征税,“所得”的范围就很难把握。在世界各国的税法中,所得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流转税、财产税也是如此。纳税人完全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使自己的征税对象游离于征税范围之外,或者将高税范围的对象转移于低税范围之中,从而不纳或少纳税。纳税人利用征税范围避税的欲望最主要地体现于所得税上,扩大成本、费用等扣除项目金额而缩小征税项目的金额,缩
21、小征税范围,是最常见的形式。2.2.3纳税依据的可调整性税额的计算关键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课税对象金额,即计税依据;二是适用税率。税额就取决于金额的大小和税率的高低。纳税人在既定税率前提下,计税依据愈小,税额也就愈小,纳税人税负也就愈轻。为此,纳税人就会想方设法研讨计税依据的缩小,从而达到避税的目的。如企业按销售收入交纳营业税时,纳税人尽可能使其销售收入变小。由于销售收入有可扣除调整的余地,从而使有些纳税人在销售收入内任意扣除不应扣除的项目。又如,中间产品应纳税额的计算,须计算组成计税价格。而组成计税价格与成本成正比。3因此,企业可通过人为措施缩小成本,从而缩小计税价格,达到少纳税额的目的。2
22、.2.4税率的差异性税率是税额多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当课税对象金额一定时,税率越高税额越多,税率越低税额越少。税率与税额的这种密切关系诱发纳税人尽可能避开高税率,寻求低税率。税制中不同税种有不同税率,同一税种中不同税项也有不同税率,“一种多率”和“一目多率”上的差异性,是避税的又一绝好机遇。 2.2.5税收减免优惠的诱发性我国税制中有较多的减免优惠,外国税收也有众多的减免优惠,这对避税是条件又是激励。它的形式如税额减免、税基扣除、税率降低、起征点、免征额、加速折旧等,都对避税具有诱导作用。在此以起征点避税为例:我国税法规定对有些个体户每月销售收入或服务收入达不到规定的起征点的,可免于征收营业税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企业 合理 避税 问题 分析研究 毕业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