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只标准化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建议书.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万只标准化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建议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只标准化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建议书.doc(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万只标准化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建议书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有限公司标准化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2、项目申报单位:*有限公司3、项目负责人:*4、项目主管单位:*县财政局5、项目建设地点:*市*县*镇*村6、项目建设年限:一年 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7、项目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化肉羊养殖场 一个,占地50亩,新建羊舍1800,运动场400,隔离舍60,饲料加工车间120,青贮池750m,晒场200,消毒更衣室60,兽医室60,人工授精配种室60,药浴室30,草料库100,无害化处理间30,综合办公楼1680,泵房18,地磅房18,门房24,配电室36,锅炉房72,厂区道路及场地硬化500
2、,绿化120,围墙600m,配套建设给排水管网、变压器及配电线路等辅助设施。建设标准化肉羊养殖场 一个(以肉羊繁殖及羔羊肥育为主,基础母羊达850只;年出栏育肥羔羊1880只),主要进行肉羊良种引进、杂交改良、繁殖及示范推广及示范性商品养殖。8、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313.86万元,包括建设投资1016.08万元,流动资金297.78万元。项目建设资金1016.08万元,其中申请省级扶持资金300万元。9、效益分析:项目建成后,年营业收入738.54万元,年均利润总额165.76万元,总投资收益率12.62,投资回收期6.94年,财务内部收益率16.61,财务净现值(ic8)769
3、.69万元,从各种财务指标看,项目财务效益明显。项目建设能调动周边养殖户发展草畜产业的积极性,为农民增收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项目建成后,由公司扶持带动*村及周边养羊农户300户,户均养殖基础母羊20只,共饲养基础母羊6000只;每户年出栏肉羊80只,示范区农户年出栏育肥羊共24000只。项目的实施不但每年可使农户增收1680万元(户均0.70万元),且通过本项目建设可以带动当地畜牧产业的发展,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二、立项依据(一)、项目背景*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羊肉不但是回、藏和裕固族等少数民族必需的肉食品,而且成为汉族消费的主要肉食品之一。随着人口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城
4、乡居民膳食结构的优化,保健意识的增强,低胆固醇、高蛋白和味美可口的羊肉,需求量日趋增大。*市是*省优质肉羊的主要生产地之一,该地区肉羊肉质好,产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市场前景看好。在此背景下*有限公司经过深入调查,提出了标准化肉羊养殖场 建设项目。肉羊业是草食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投资少、见效快、适宜面广的产业。开展肉羊优势区域布局有利于增强肉羊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保障城乡居民肉类供给。畜牧业是*六大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正处于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重要时期,提高畜牧养殖业的规模化经营程度和标准化生产水平,对于加快实现畜牧强市目标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利于提升畜牧业的
5、整体水平。随着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可以尽快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全面提升畜牧产业化经营水平和畜产品的质量。二是有利于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和高新技术的应用。通过标准化养殖场 的示范带动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畜牧养殖业的科技含量。三是有利于防治动物疫病。建设适度规模的标准化养殖场 (场),可以从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开始,通过合理布局和规划,切实加强防疫和消毒,更有效地防疫灭病,控制疫病传播。四是有利于环境保护。通过在养殖场内建设相应的粪污处理设施,可以有效避免畜禽粪污造成的环境污染。五是有利于农民增收。发展规模养殖,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养殖户的生产成本,形成规模效益。(二)项
6、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规划全国肉羊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指出:“到2015年,打造具有饲草资源优势、品种资源优势、市场区位优势的四大肉羊产业区域,肉羊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大幅度提高,优势产区成为我国优质羊肉供应的重要基地,建成包括肉羊良种、饲料供给、健康养殖、深度加工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条,以及对全国具有带动示范作用的现代肉羊生产体系。”“十二五”期中国肉类工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报告(提纲)指出:未来五年,中国肉类发展中心任务是确保稳定均衡的肉类供给能力和肉品安全。为此,须加快“三个转变”:由分散的传统饲养方式向规模化的现代饲养方式转变;由作坊式的手工加工向工厂化、机械化的
7、加工方式转变;由肉类产品的落后生产流通方式向现代生产、冷链物流、连锁经营等先进方式转变。同时加快推进企业组织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三个调整”,最终实现生产要求向优势企业集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在行业扶贫一章明确提出:“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农、林、牧、渔产业指导,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围绕主导产品、名牌产品、优势产品,大力扶持建设各类批发市场和边贸市场。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合理开发当地资源,积极发展新兴产业,承接产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农业部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
8、-2015年)提出:“充分利用引进品种和地方特色品种资源,积极发展特色畜禽养殖,建设一批特色畜禽产品生产出口基地,提高加工水平和产品档次,扩大出口比例。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特种经济动物。建立和完善良种繁育体系,积极推广适用技术,加强品种改良,提高生产水平。”*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围绕建设全国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鼓励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整合资源,引导企业按园区模式布局,发展产业集群。支持各地发挥优势,重点发展马铃薯、草食畜、中药材、酿酒原料、果蔬、制种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建设以专业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和技能化培训为特点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市国民经
9、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建设*重要的鲜奶源、特色草和草食畜种养基地。实施畜牧业“倍增”计划,建设“两条产业带”、“五个牛羊养殖大县”、“十大畜禽水产养殖区”,良种率年均提高3个百分点,良种母羊、母牛、奶牛存栏98万只、29万头、5万头,发展养殖场 1320个、规模养殖户7.8万户。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村动物防疫诊疗所建设,不断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动物防疫检疫体系。启动退牧还草二期工程,建设“三个特色牧草种植区”,退牧还草400万亩,改良草场170万亩,建立饲草基地200万亩”。国家扶持政策全面实施,西部意见将*列入“秦巴山至六盘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区,重点支持各类试验示范区建设,扶
10、持政策针对性强、含金量高。*意见将*列为“两州两市”扶贫攻坚区,涵盖面广,政策具体,可行性强。*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规划建设*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循环经济基地,为加快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2011年*县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畜草产业以建设全国有名的绿色肉食品生产基地为目标,全力争取全省畜牧大县,不断完善动物防疫、规模养殖、精深加工体系。建立优质牧草基地10万亩,秸秆转化利用率达到80%以上。力争到2015年,全县南山放养虫草鸡饲养量达到500万只、牛饲养量达到20万头、羊饲养量达到50万只、生猪饲养量达到50万头,肉类总产量达到5万吨,加工转化率达到20%,畜牧业总产值达到5亿元”。(2)是提高畜
11、产品质量的需要传统产品滞销,而优质产品的供不应求是今后进行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市场对达到一定指标且需求旺盛的产品是短期育肥的羔羊。因而生产高质量的优质羔羊,有赖于牲畜良种、育肥技术及肉品精深加工等水平的提高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需求,是畜牧业生产中的当务之急。(3)项目建设符合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和传统饲养方式的影响,*县的草食畜牧产业化程度低,饲料报酬低、饲养周期长、劳动生产率低,直接影响着其良性发展。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建设高标准的肉用羔羊养殖示范中心和标准化示范基地,提高畜草产业的科技水平,大幅度提高羊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农民素质,加快羊产业由
12、资源型向技术型转变。项目建设完全符合上述政策要求。通过建设肉羊屠宰加工线,有利于扩大加工规模,壮大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加工水平。项目建设完有利于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4)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目前,*县畜牧业产业化程度低,竞争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一是养殖规模小,全县规模养殖户占不到总饲养户的10%,小规模、分散经营依然是我县养殖业的主要特征;二是畜产品商品率低,市场占有份额少;三是产业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农户不敢放手发展,没形成规模和基地,造成销售渠道仍然不宽,销路还不够畅通,优质产品没有产生应有的效益。农村经济
13、结构不合理,在农业内部结构上,畜牧业在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上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发展潜力有待挖掘。根据*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畜牧业发展的形势,按照“南牛北羊川猪鸡,全县发展放养鸡”的总体布局,着眼于渭河和漫坝河两大流域,坚持一个中心(以效益为中心)、围绕两大目标(建设“全国有名的绿色肉食品生产基地”和“全省畜牧业大县”)、狠抓三项产业(肉牛肉羊产业、南山放养虫草鸡产业和无公害生猪产业)、突出四个重点(扩群增量、完善体系、创新模式和打造品牌),实施五大战略(项目带动战略、科技推动战略、政策调动战略、依法治牧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促进我县畜草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因此,
14、项目的提出,是该县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是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5)打造品牌的需要通过项目实施,建立肉羊标准化养殖基地,指导农户按照无公害标准要求组织生产,打造无公害及绿色畜产品品牌。(三)承办单位概况公司简介*有限公司是*县招商引资项目,成立于2011年12月5日,公司注册资金300万元,资产总额500万(其中固定资产净值400万元、流动资产100万元);主营业务农作物种植(中草药),渔业、畜牧业养殖,农产品销售,农业科技项目的示范与研发等。(四)项目区自然经济条件*镇位于*县西南部,距县城35公里,距省城*140公里,212国道和316国道交汇贯通,交通便利,是以农业为主,商贸并
15、举的农业重镇。全镇22个村,133个村民小组,9626户,总人口4.3人,耕地总面积81313亩,人均占有耕地2.03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为2750元,这里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气候独特,属于典型高寒二阴气候,海拔20002400米,年降雨量550毫米,年平均气温6.5度,无霜期90110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属优质黑壤土,土壤透气性好,是发展养殖业的首选之地。近年来,*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全国有名的绿色养殖业基地”的目标要求,采取基地带动、产业协会推动、龙头企业拉动等措施,全镇畜牧产业以重点发展无公害、无污染畜产品为主,为该镇畜牧产业的大力发展和创造奠
16、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三、发展目标建设和发展标准化养殖场 是由农村传统的分散饲养向现代的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养殖转变的必然途径,是实现良种繁育、示范推广、经济效益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可提高畜禽养殖的规模和效益,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化,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促使畜牧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养殖业的发展。通过建设配套完善的养殖场 ,采取封闭式管理,能统一品种、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管理,尽可能隔断了疫病传染渠道,降低养殖风险和保证畜产品的安全供给,有效地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减少环境污染,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通过调引优良基础母羊;新建青贮窖;新建肉羊温精改良室;
17、建设消毒池、更衣消毒室;饲料加工室;种植饲草、饲用玉米,购置饲草料加工设备等途径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在饲养管理方面,养殖场 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在门口设立明示牌,各项生产指标与岗位责任明确,整个生产过程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饲养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文化水平或者丰富的养殖经验,能够接受新技术、新方法,做好生产日志表、配种记录表、用药记录表、动物免疫登记表、引种记录表等各项日常生产记录。在动物防疫检疫方面,养殖场 建立严格的防疫制度,定期做好养殖场所、环境和生产用具的日常消毒工作,实施动物免疫登记制度,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对牲畜进行免疫,同时积极配合畜牧部门对疫病进行检测和监督,确保无一、二类传染
18、病发生。种畜禽管理方面,出场种畜必须有清楚的系谱证、种畜合格证和动物检疫合格证。引进种畜要报上级畜牧部门审批,并建立档案资料。引进国内外优秀的肉羊品种进行杂交改良;实施肉羊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缩短饲养周期,提高养殖效率;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落实全面严格的防疫、消毒措施以降低养殖风险;组织周边农户进行观摩学习等方法,发挥养殖场 的带头示范作用,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养殖业,全面提高养殖业生产的产业化水平。四、建设内容和设计(一)总体规划设计严格按照*省养殖场 建设标准的建设规范,在场地规划和布局方面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养殖场 选在与居民点有一定距离,并处下风向,交通方便,水电供应方便,周围
19、便于排污处理;养殖场内分生活区、生产区和隔离区,各区间都有不少于30米的防疫间隔,净污道分开且没有交叉,便于管理、转群和饲草、粪污的运输。养殖场建设标准化养殖圈舍4座(1400),运动场400,隔离舍60,饲料加工车间120,青贮池750m,晒场200,消毒更衣室60,兽医室60,人工授精配种室60,药浴室30,草料库100,无害化处理间30,综合办公楼1680,泵房18,地磅房18,门房24,配电室36,锅炉房72,厂区道路及场地硬化500,绿化120,围墙600m,配套建设给排水管网、变压器及配电线路等辅助设施;引进良种基础母羊600只;对养殖场 周边环境进行绿化、生态化管理。(二)建设内
20、容设计1、肉羊养殖区主要建(构)筑物(1)羊舍设计原则与标准设计原则:根据项目区的养羊生产条件,要求羊舍建设场地必须开阔干燥,避风向阳,排水良好,便于饲养管理。羊舍与羊舍之间距离应考虑防疫隔离间距。隔离区之间可植树种草,以净化空气和消音,防止疾病传染。舍内或运动场应设置足够的料槽、草架,供羊只补饲用。修建时就地取材,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建好后的羊舍光线充足,通风良好,冬暖夏凉。标准:种公羊1.5-2 /只, 母 羊0.8-1 /只怀孕母羊2-2.3 /只, 哺乳母羊2-2.3 /只幼龄公羊、幼龄母羊0.5-0.6 /只育成羊(公、母)0.8/只(2)主要建(构)筑物结构形式新建羊舍 本项目计划
21、引进600只种母羊,10只种公羊,建筑4栋羊舍,建筑总面积达1400;隔离舍1个60。*村属北方寒冷地区,羊舍的高度适宜时有利于羊只冬春保温,本项目新建羊舍采用双坡式砖木结构,每栋跨度6m,长度视场地情况而定,高度2.7m。羊舍屋面采用玻璃屋面,内墙混合砂浆粉刷,耐火等级为三级,种羊舍门宽为1.8m,高2.0m,舍内用围栏分群,羊舍地面高出运动场20-30cm,素土地面,舍内设钢筋混凝土食槽、水槽、盐槽,在槽上沿设木栏或铁栏,以防羊只跳入食槽。在羊舍旁设1020m宽运动场,总面积400;周围设篱笆围栏,运动场设1的坡度,以利排水。青贮池 按补饲180天青贮料计算,新建青贮池750m3。饲料加工
22、车间120,框架结构;草料库100,采用砖混结构,水泥地面,建筑耐火等级三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新建消毒更衣室60,兽医室60,人工授精配种室60,地磅房18,配电室36,锅炉房72,晒场200,门房36,均采用砖混结构,建筑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综合办公设施1680(包括办公室、质检中心、培训中心、职工宿舍、食堂等)采用框架结构,建筑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完善粪污处理设施,在养殖场西墙外200米处修建粪污处理池及死尸无害化处理坑。粪污经发酵成熟后归田,凡不明原因死亡
23、动物尸体经严格包装和消毒后投入死尸无害化处理坑并泼洒生石灰后掩埋。新购置检化验及中型铡草机等设备。五、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一)投资估算本项目估算范围包括肉羊养殖场 建设,养殖示范区主要由带动农户自行投资,不计入本项目内。项目总投资1313.8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016.08万元,流动资金为297.78万元。1、建筑工程费建筑工程费依据相关专业所提供的建(构)筑物工程量和单位造价指标估算,单位造价指标的确定按照*省近期类似工程指标,并按现行材料价格水平予以调整。本项目建筑工程费用总额估算为564.52万元。2、设备及工器具购置及安装费定型设备和非标设备均采用询(报)价,或参照近期同类工程的订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标准化 养殖场 建设项目 建议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