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pdf(1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区中心城区发展片区数 学 集体备课第 五 册 第 一 单 元主备人:复备人:学校:班级:打 造 精 品 教 案,努 力 提 高 课 堂 教 学 效 益。单元备课科目:数学 第二单元学情分析单元主题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单本单元是“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是刚刚开始学习有关质量知识,它是今后解决有关质量问题的基础。质量的知识比较抽象,元特别是克与吨这两个质量单位,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较少,缺少必要的生活经知验。因此,教学中要切实组织好观察、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初步形成质量观念。识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克、千克、吨的认识,克、千克、吨
2、的关系及体克、千克、吨的简单应用。教学重点是:克、千克、吨的认识和对常见物品质量的估计,教学难点是:初步建立质量观念。系本单元安排了一个信息窗。该信息窗呈现的是小朋友们在一起阅读 动物分趣闻丛书查阅资料的情景。通过提出“1 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1吨有多重”等问题引出对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认识。通过看、掂、估、称等析活动逐步建立初步的质量观念,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借助形式多样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对克、千克、吨的认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单元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感受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初步建立质量观念。知道1 千克=1 0 0 0 克,1 吨=1 0 0 0 千克,会进行简单的
3、换算,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衡器称物体的质量。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问题。3、在具体情景中,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课时教案千克的认识;克、千 克 的 关 系、田利单元-r*.r A*重点:克、千克、吨的认识和对常见物品质量的估计。难点:初步建立质量观念。策略:重难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点及2.重视估计、验证、调查,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形成对克、千克、解决策略吨的初步认识。3.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单元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为主。教学方法信息窗一:克、千克、吨的
4、认识2 课时我学会了吗:1课时课机动课时:1课时时合计:4 课时划分课题克、千克的认识;克、千克的关系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操作活动中感受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 0 0 0 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衡器称物体的质量。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问题。情感目标在具体情景中,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克、口初步至F克的认识和对常见物品质量的估计。立质量观念。教学准备及使用说明学生:自己课前收集有关物品质量的信息。教师:教师整理几条,然后结合教材信息窗中的内存制成
5、卡片。准备各种称量的物品。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与小组同学交流,体会估计方法的多样性。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学生展示交流自己课前收集的有关物品质量的信息。教师整理几条,然后结合教材信息窗中的内存制成卡片。活动一:发现问题1 .出示信息卡片师:瞧,大家收集到了这么多信息,真棒!现在,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下,看看你能从中发现什么2 .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小组交流,教师收集整理。二、自主探索,交流提升(-)1 克有多重1 .师:是啊,1克到底有多重呢根据前面几条信息,你能不能估计一下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结合身边常见的物品来估计。学生可能说:大概和一粒花生
6、米差不多重;可能比一块口香糖还要轻;也许和一个乒乓球差不多重2 .师:到底谁的估计更准确让我们一起来称一称,验证一下。指导天平使用。小组合作,从提前准备好的学具中拿出花生米、口香糖、乒乓球及一枚二分硬币,分别用天平称一称得出结论。3 .师:哪个小组愿意交流你们组验证的结果学生交流称量结果:一枚二分硬币重1 克。4 .师:把 2分硬币放在手中掂一掂,感受一下1 克的重量。小组成员轮流掂一掂,感受:1 克原来这么轻呀!强调反复体验,感受物品的轻重,鼓励好的做法。5 .教师小结:在表示一些较轻物品的质量时,常用“克”来做单位,“克”还可以用g 来表示。板书:较轻物品克g6 .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克
7、(g)学生自主交流:在很多物品的包装袋上。同时拿出桌上的虾条、牛肉干、牙膏、食盐等,先掂一掂,佶一下,然后看包装袋上的标示来验证。(-)1 千克有多重复 备复 备复 备1.师:克,我们已经认识了,谁还有办法让大家认识一下千克师:为什么说说理由。大部分同学会说:1千克就是1 0 0 0 克那么重。学生推理:我们以前学过米和千米。1 千 米=1000米 所 以 我 想 1 千 克=1000克。2.师:说得真好,恭喜你们,答对了 1 千克的确比1 克要重得多,能有1000个 1克那么重,所以我们在表示一些重物品的质量时,常会用到“千克”来作单位。板书:较重物品千克kg3.师:同学们可真聪明!一袋食盐
8、500克,两袋食盐1000克,把两袋食盐放在手中掂一掂,感觉1千克到底有多重。师:想不想自己动手称一称桌面上的那袋桔子和饮料各重多少千克4.师:要称比较重的物品,天平已经不能满足要求,秤家族还有更多的成员会来帮助我们,快来认识一下吧。演示各种秤。5.师:现在,赶紧用小组中的台秤来称一称桔子、土豆和饮料的质量吧。学生小组合作,用台秤称一称几个桔子重1 千克,一袋土豆重多少千克,一大瓶饮料重几千克等。各小组到台前展示称量的结果。三:拓展延伸,巩固练习1 自主练习1、2。2、游戏:这节课大家活动的非常积极,最后我们一起做一个小游戏,只要你能猜中意见物品的质量,我就把这件物品奖励给你,想不想拿到奖品?
9、教师拿出一件物品,学生自主竞猜,每人有三次机会,猜对了就把奖品给他。四、归纳总结,谈收获师: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五、作业称一称自己及父母的体重并记录下来。板书设计克、千克的认识及关系较 轻 物 品 克 g较 重 物 品 千 克Kg1千 克=1000克复 备一 你 知 道 这 些 物 品 有 多 重 吗?互 相 说 一 说。W W 3课堂&H L-1%/BY n 一 外 国 7 ,木 工 3练习2.下 面 的 物 品 可 能 有 多 重?域 上 合 适 的 质 量 单 位.;-/笊1()0()4()4 0 ()1O()作业设计教学反思
10、课时教案课题吨的认识;千克、吨的关系课型课时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操作活动中感受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质量观念。知 道1吨=1 0 0 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衡器称物体的质量。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问题。情感目标在具体情景中,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吨的认识和对常见物品质量的估计。初步建立质量观念。教学准备及使用说明学生:课前调查生活中用克、千克作单位的物品。教师:搜集有关用吨作单位的较大物品的资料。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自主练习的学习方法。教学设计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交流课前调查情
11、况。二、自主练习,巩固知识1 .填上合适的单位一袋面粉重2 5 ()一袋食盐重5 0 0 ()一袋饼干重2 5 0 ()一袋牛奶重2 5 0 ()一袋大米重10 ()一只轮船载重4 ()2 .认识吨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1 吨有多重?1 吨=1 0 0 0 千克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3 .简单的换算1 吨=()千克3吨=()千克6 0 0 0 千 克=()吨()吨=5 0 0 0 千克4.自主练习6 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步骤。自主练习7 注意分清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学生自主练习,填好后交流,说一说两种单位的不同。三、拓展延伸课下小调查1 千克鸡蛋
12、、1 千克苹果各有多少个?多少袋面粉是1 吨?四、课堂总结小结:通过练习你认为这节课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复 备板书设计吨的认识;千克、吨的关系1 吨=1 0 0 0 千克复 备课堂练习这艘船能一次将这批货物运完吗?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猎豹体重80()鲸鱼体重34()袋鼠体重30()每小时跑100()每小时游30()每小时跑50()简单的换算作1吨=()千克业3吨=()千克6 0 0 0千 克=()吨设()吨=5000千克计教学反思课时教案课题我学会了吗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1 千克=1 0 0 0 克,1 吨=1 0 0 0 千克,熟练进行简单的换算,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
13、的衡器称物体的质量。能力目标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问题。情感目标在具体情景中,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问题。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问题。教学准备及使用说明学生:课前小调查到超市调查食品水果的有关信息。教师:准备准确的资料。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调查的学习方法。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复备展示课前调查的信息水果:蔬菜:你喜欢的食品:.二、探求新知,巩固提升。1.根据学生搜集的信息提出并解决有关质量的问题。如:复备(1)估一估,多少个香蕉大约是1 千克?教(2)你喜欢的食品重多少千克?(3)1 个西瓜重5 千克。1 0 个、
14、2 0 个、2 0 0 个呢?学2.完成自主练习8、9、1 0、1 1、1 3 o设练习9: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计练习1 0:学生独立进行比较,交流时说一说比较的方法。练习8:学生独立思考后自主解决问题。交流时说一说比较教质量的方法。学练习1 1:引导学生发现信息,照准解决问题的信息。并说一设说为什么用这样的方法解决。重点对问题2 进行指导。计练 习 1 3:展开来猜一猜。补充练习:1、火眼金睛辨对错。(1)一袋面包重2 5 0 克。()(2)每根火腿肠重1 0 0 克。()(3)一个西瓜重3 克。()(4)一袋话梅重8 0 克()2、你的体重约()千克,你妈妈的体重约()千克,相当于你体重的
15、()倍。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板我学会了吗复 备书1千克=1 0 0 0克设1吨=1 0 0 0千克计1、瀚 与 口 5g 320g 400g 580g 4kg课(1)哪种球最重?哪种球最轻?(2)排球比篮球轻多少克?堂(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练在0 里填上“、“180,够用。复 备课堂练习1、青蛙跳荷叶。玲/_醺版 x 4 X 8 3 2 02 0,x 2 x 6x 3 X 7估一估,连 一 连04 8 x 5 1 椀 6X2,I99X4&R d2 尊帛帛星作业设计作业设计:2X3=3X5=5 X 4=4 X 2=20X3=30X5=50X4=4X20=200X3=300X5=
16、500X4=4X200=教学反思课时教案课题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 课型 新 授 课 时 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能力目标熟练运用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情感目标积极参与共同探索问题的学习活动,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教学准备及使用说明录像。小棒。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小组合作。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出示情景图: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二、自主探索,交流提升1、“2筐
17、虾一共多少千克?”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怎么列式?学生自己列出算式。13 X 2怎么算?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小组同学商量,相互说一说。生:估算,10 X 2=20,13 X 2的结果一定大于20 o生:口算,10 X 2=20,3 X 2=6,20+6=26。师:这个提还可以用竖式计算。自己尝试写一写竖式。1 3*26.3 X 2=6+2 010 X 2=202 6.6+20=262、练习竖式计算44 X 2 32 X 3 24 X 2学生独立计算,感觉这样写竖式太慢。师:能不能合并一下。学生尝试。1 3X 22 62 X 3=6对着个位写6,1个十乘2得2个十,对着十位写2。3、练习44 X 2
18、 32 X 3 24 X 2学生板演到黑板上。三、拓展延伸,总结收获1、“这批带鱼能卖多少钱?”同学们用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能自己解决吗?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后交流。(估算,竖式计算)说一说用竖式怎么计算?学生板演。复 备复 备2、练习112 X 4 213 X 3 324 X 2 431 X 2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竖式计算的方法。3、自主练习4,独立完成,同桌交流。4、看懂统计表格,弄清楚解决问题的信息,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计 算2小时行的路程,也 就 是 算2个2 1是多少,用乘法计算。)5、引导生明确:要知道哪辆坦克能过桥,必须先计算出2号、3号坦克的重量,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
19、用乘法计算。6、规 律 填()。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先自主填一填,再交流。7、引导学生看懂条形统计图上显示的信息,再逐一解决问题。8、生小组合作探讨一下。教师适当引导。如果有必要教师可以讲解。答案:80 X 5=400 2 X324=648431 X 2=862 222 X 3=666333 X 2=666四、课堂总结小结:通过练习你认为这节课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板书设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1 3 1 3义 2 X 2X 36.3 X 2=6 2 6 9 3 6+2 0.10 X 2=202 6.6+20=263 1 2复 备课堂练习作业设作业设计44 32 34 24x 2x 3x 2x
20、2213x 3324x 2112x 4431x 2计教学反思课时教案课题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笔算乘法 课型 新授 课时 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能力目标熟练运用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情感目标积极参与共同探索问题的学习活动,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列竖式计算难点:2义3=6,6为什么写在十位上。教学准备及使用说明视频展示台教学方法观 察 法 小组 合 作 学 习 法 自 主 探 索 法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美丽的青岛海边,辛勤的人们正在劳动,仔细
21、观察每一幅图各自呈现的是什么场面?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二、探求新知,交流提升。我们先来解决“一共夹了多少根海带苗?”好吗?1、你能列出算式吗?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得多少?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板书:估算:29Q30 30 X 3=90 2 9 X 3的结果比9 0小一些。口算:20 X 3=60 9 X 3=27 60+27=872、你能用竖式计算吗?试一试。学生独立尝试,教师巡视。交流。板书:2 9X32 768 76为什么写在十位上?小组讨论。小结:2个十乘3的6个十,所以6要写在十位上。3、练习:38 义 2 16 X 4 52
22、 X 4学生计算时,教师不断的催促学生快一点,让学生感觉这样写竖式太慢,产生改进竖式的想法。4、师:想不想计算快一点?怎么办?(竖式简单化)讨论怎样改进?板书:29X23复 备复 备8 75、练习:3 8 X 2 1 6 X 4 5 2 X 4用简单的竖式计算一遍,巩固竖式的写法。以后计算这样的题目你知道怎样用竖式计算了吗?6、一共多少千克虾饲料?你能自己完成吗?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指名板演三、拓展练习1、“3笼能装多少只扇贝?”怎样列式?你想怎么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板书:1 2 5义1 33 7 52、一共多少只螃蟹?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3、练习:3 15 X 3 2 4 2 X 44
23、、指名板演。5、小结:用竖式计算进位乘法时要注意什么?生说后,教师小结:从个位算起,用一个因数依次去乘另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6、练习2、引导学生看懂统计图中的信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独立计算后交流。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今后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板书设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笔算乘法1、29 X 3=87(根)2 9 29X3 义232 7 8 7 2、125 X 3=375(只)6 6 为什么写在十位上?1 2 58 7XI 33 7 5复 备课堂练习3 8 1 6 5 2 3 1 5 2 4 2x 2 x 4
24、 x 4 x 3 x 42点一束 三物一嬲孀斯痛球纵糠山元)10L 351 5人及21 81 41 76献教伉)2作业设计作业设计27X3 5X 18 512X4 6X13217X4 63X3 2X289 316X3教学反思课时教案课题自主练习 3、5、6、7、8、9、10课型练习课时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熟练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乘法的估算。能力目标熟练运用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情感目标积极参与共同探索问题的学习活动,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竖式计算。正确计算教学准备及使用说明视频展示台教学方法自 主 练 习 小组合作教学设计
25、一、前置导入回忆竖式计算的方法二、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自主练习3。学生自己先找一找错在哪儿,交流后独立改正。2、自主练习5 o 独立观察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能独立解决吗?学生独立解决后交流。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3、自主练习7。怎样比较?你能不计算直接比较吗?学生尝试。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结规律。4、自主练习8。学生独立解决后交流。5、自主练习9。指导学生看统计表中的信息说一说。(1)每种书各捐了多少本?实际是几个问题?你能分别说一说吗?(2)学生自己独立比较。3)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6、自主练习10。小组合作讨论后交流不同的想法,找到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7、聪明小屋。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岛 小学 三年级 数学 上册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