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碟式美发智能加热器的设计学位论文.doc
《飞碟式美发智能加热器的设计学位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飞碟式美发智能加热器的设计学位论文.doc(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济南大学毕业设计1前言1.1 国内外研究现状温度传感器方面,通常分为接触型和非接触型,但接触型传感器往往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数据的失真。测量师根据关于物体在一定温度下反射出的能量物体定律。对于理想辐射或者黑体辐射来说,全波长辐射能是与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的。测量上限不受感温元件耐温程度的限制,因而对最高可测温度原则上没有限制。对于1800以上的高温,主要采用非接触测温方法。随着红外技术的发展,辐射测温逐渐由可见光向红外线扩展,700以下直至常温都已采用,且分辨率很高1。远红外加热技术在 70 年代仅限于 0450 的中温加热领域;到了 80 年代已达到600750的中温加热领域;到9
2、0 年代中期研制成功的远红外定向强辐射器,在电能辐射转换效率方面有新的突破。远红外线加热成为当今世界上比较流行的加热技术。远红外线的传热方式是以放射方式直接向被加热体投射,因此被称为“直热”,具有直进性、穿透性和选择性,同时还具有内外同步加热的特征可确保产品层次,各部位均匀受热。远红外加热技术从我国 70 年代的碳化硅、金属管、电阻带、陶瓷、半导体、搪瓷等元件;到 80 年代的石英管、镀金石英管、微晶玻璃灯等元件;一直到目前的远红外定向强辐射器,经过三个阶段,迈出三大步。远红外元件的电能辐射转换效率由4050% 提高到78% 以上。总之,我国的远红外加热技术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
3、绩2。在工作臂任意角度自锁控制这一论题中,生活中有许多的应用实例的变形,诸如笔记本电脑、文曲星等电子设备显示屏的任意角度定位、拉伸型台灯关节定位等,都是巧妙地通过转动关节处的巧妙地摩擦来实现自锁功能,使其能在任意空间角度定位。但这只能针对力矩很小的结构,而对于存在较大力矩的装置,则会产生由于摩擦力无法抵消重力矩而失衡的现象3。非接触温度传感器、远红外加热、自锁机构等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和普及,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在远红外加热技术的现实应用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美容美发店在发艺造型、烫染过程中,通常需要在定型或者施加染发剂之后对头发进行加热处理,催化化学药品快速反应,以期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虽然经
4、过了产品的多次更新换代,但在使用加热器的过程中,加热温度无法达到精确地控制,工作过程无法具体量化,没有解决温度的智能可控性,而暴露出加热温度过高产生不适,或者局部温度冷热不均而影响美容效果的问题。1.2 选题意义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追逐是永不止步的,对美的追求也是永不停歇。据说,埃及是世界上发明烫发最早的地方。那时,妇女把头发卷在木棒上,涂上含有大量硼砂的碱性泥,在日光下晒干,然后把泥洗掉,头发便出现美丽的涡卷。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士更加注重自身外在形象,美容美发店也开拓出越来越多的美容产品。头发的烫、染、保养越来越多的受到大众的欢迎,成为普及性极强的一项美容产品。美容美发店在
5、发艺造型、烫染过程中通常需要在定型或者施加染发剂之后对头发进行加热处理,催化化学药品快速反应。在这个程序中,加热装置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得到了一次次更新换代,从最初的“电帽子”到现在的远红外加热器、PTC加热装置,技术得到了极大地提高。虽然经过了产品的多次更新换代,但在使用加热器的过程中,加热温度无法达到精确地控制,控制过程无法具体量化。于此基础上,该课题围绕智能温度监控进行探究,在加热器中添加温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等装置,对发质表面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反馈,经过单片机的数据再处理,做出输出温度修正,实现加热温度在设定范围内窄幅波动,从而有效避免温度控制的难题。1.3 设计内容发廊智能飞碟加热器采
6、用远红外线加热方式,利用远红外线具有激发水的活性的特长,把它利用在加热器上,为进一步设计和改造加热器的方案选择上提供了理论依据。飞碟式美发智能加热器是美容美发店在发艺造型、烫染过程中常用的加热装置。但由于在使用时,设备缺少温度监控系统,导致常常在使用的过程中,顾客会由于加热温度过高产生不适,或者局部温度冷热不均而影响美容效果。在此现状下,在智能飞碟加热器的工作过程中,使用温度监控系统对顾客头发表面温度实施实时检测与调控,实现加热温度在设定范围内窄幅波动,从而达到良好的加热效果。该课题围绕智能温度监控进行探究,采用温度传感器对各点温度进行测量,并及时反馈给数据处理系统,实现温度的智能可控性、设备
7、使用的人性化。该系统的使用指标如下:1) 用途:飞碟加热器的温度智能化控制;2) 使用场所:美容美发店;3) 性能:可靠、灵敏、调节方便;4) 硬件配置:价格经济,能满足使用即可;5) 检测范围:0-802总体方案设计2.1 机械部分2.1.1 机械总体设计采用壁挂式,在墙壁上钻眼,用螺丝加固机身。机械工作臂1靠近壁挂端采用一个横向轴承使工作臂1能够在水平范围内180度转动,在工作臂1和工作臂2的末端安装纵向轴,使加热器头部能够在竖直平面上灵活调节。通过三节工作臂的设计,加热器头部实现了在水平和竖直范围内较好的移动,使其更容易针对不同的顾客身高条件予以调节。图2.1 总体结构示意图2.1.2
8、工作臂自锁总体方案设计在工作臂2的设计中,技术上要求工作臂能够在任意位置保持平衡,设计方案中参考了多种自锁形式。按原理来分大体上可以分为摩擦自锁式、弹簧四杆机构变形自锁、弹簧摩擦结合自锁等共三种方式,每种方式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可行性,现逐一分析四种实现方式的优缺点。摩擦自锁方式如图(2-2)所示,在旋转轴处提供摩擦力,通过摩擦力产生的反向力矩来抵消重力产生的重力矩,从而实现力矩平衡,达到自锁的目的。但是摩擦自锁机构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被提供足够大的摩擦力,由此造成工作臂操作中灵活性的缺失,同时,对设计要求的比较苛刻,此种只存在理论上的可能性,对力矩较大的机构并不具有现实使用价值4。图2.2 摩擦
9、自锁弹簧四杆变形机构自锁方式如图(2-3)所示,在中空管中安装可移动滑块,两段连接弹簧,工作过程中,凭借外力促使滑块在中空管中移动,在此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被拉伸状态,当工作臂需要在某一空间位置停止时,弹簧拉力、旋转轴处支持力、重力三力平衡,进而达到工作臂自锁的目的。图2.3 弹簧四杆变形机构自锁此方案虽然能够解决在某一位置的受力平衡问题,但是在工作臂2的空间位置移动的过程中,不能够保持良好的平衡性,并且四杆机构的变形使用,需要可移动滑块在定位过程中,与管壁保持足够的摩擦力,这就造成了一个两难问题,如果保持足够的摩擦,虽然解决了定位问题,但却使工作臂的旋转变得笨重;相反,若减小这种摩擦力去解决工
10、作臂的旋转问题,又会使固定平衡问题凸显出来。摩擦弹簧自锁机构如图(2-4),结合以上方法,将摩擦自锁和弹簧结合起来,在水平位置,首先使弹簧处于被拉伸状态,在重力的作用下,实现力矩平衡;由于在设计过程中,弹簧与工作臂2所成的角度很小,这也就造成在旋转过程中弹簧的形变量很小,添加旋转轴摩擦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摩擦来抵消弹簧的额外形变所产生力矩变化。 图2.4 摩擦弹簧自锁通过三节工作臂的设计,并添加了工作臂自锁功能,加热器头部实现了在水平和竖直范围内较好的移动,使其更容易针对不同的顾客身高条件予以调节。在不使用加热器的时候,可以将其折叠到墙壁上,充分节省工作空间;工作时,将其伸展拉出,进行良好的工作。
11、因为壁挂梁采用三节连臂设计,三段移动臂拥有最大的自由移动空间:高度、水平位置、工作角度都可以得到有效地调节,突破传统,拥有新潮的外形,并且充分的体现了设计人性化的特点。图2.5 工作臂4在细节上,加热器头部设计成一定角度的倾斜,这个角度根据顾客头部发髻的轮廓和水平的倾斜程度,定为45(如图2-5)。这样工作转动过程中,能够实现更大范围的加热覆盖,改善了加热效果。2.1.3 防缠绕设计工作头部的远红外加热管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电力供应,但是由于工作头部是不断旋转的,这就造成若是采用普通的电源线将造成由于不断旋转而产生电源线缠绕的问题。解决此问题的思路是引入了直流电动机中采用的电磁滑环装置。图2.7
12、 直流电动机原理图直流电机作为发电机运行时,电枢有原动机驱动而在磁场中旋转,在电枢线圈的两根有效边中便感应出电动势,显然,每一有效边中的电动势是交变的,即在N极下是一个方向,当它转到S极下时,是另一个方向。但是由于电刷A总是同与N极下的有效边相连的转向片接触,而电刷B总是同与S极下的有效边相连的转向片接触,因此在电刷间就出现一个极性不变的电动势或者电压,所以,换向器的作用在于将发电机电枢绕阻内的交流电动势变换成电刷间的极性不变的电动势。当电刷之间接有负载时,在电动势的作用下就在电路中产生一定方向的电流。在电源输入到头部的线路设计中,在直流电动机的电刷技术的基础上,旋转滑环体这一发明专利,能够很
13、好的解决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线路缠绕问题,在根本思路上取得了突破和创新5。2.2 控制系统的设计控制系统是发廊智能飞碟加热器的神经中枢,它负责加热器温度的控制及现场角度传感器信号的处理。控制系统的功能就是对飞碟加热器的各分系统进行协调和控制,因而应该具有灵敏的数据检测和反馈处理能力。选择80C51单片机作为控制系统的神经中枢,辅以74LS374、ICL7135、74LS273、MOC3041等芯片,TS118-2红外线温度传感器、FL86BYG92步进电动机、光电耦合器、功率驱动器、报警二极管、开关等外部设备。通过红外线温度传感器,在工作表面温度过高时,及时反馈温度过高检测信号回控制系统,再由
14、控制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发出降低加热温度的信号到远红外线加热管,完成温度的反馈校正。在工作表面温度过低时,及时反馈温度过低检测信号回控制系统,再由控制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发出提高加热温度的信号到远红外加热管,完成温度的再次校正。设计成具有温度设定、温度监测与反馈、温度控制、报警提示等多功能的工作控制系统6。图2.8 控制系统示意图3机械系统设计3.1 工作臂的设计3.1.1 工作臂自锁原理工作臂受重力产生一个以旋转轴为中心的力矩,现设计一个结构来抵消产生的这种力矩。但由于工作臂所受重力比较大,传统的采用摩擦来抵消力矩的设计方案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经过反复推敲,决定首先以一根弹簧的拉力来抵消重力所产
15、生的力矩;由于弹簧与工作臂所成的角度比较小,所以在工作臂上升、下降的过程中所引起的力矩变化不大,而这部分产生的力矩变化,由旋转轴处的预紧摩擦力矩来抵消,从而达到工作臂任意自锁的目的7。3.1.2 工作臂2结构设计计算(1)工作臂受力分析根据Solidworks质量计算器算得,此部分所受重力约为G=60N。图3.1 水平状态在工作臂2水平平衡时,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 (3-1)在这种情况下,弹簧拉力产生的力臂为:假设重力G与拉力F1产生的力矩平衡: (3-2)这种情况下,需要的拉力为:。图3.2 上扬45状态当工作臂2与水平成30时,F2所产生的力臂h2为:假设此时拉力F2与重力G力矩平衡: (
16、3-3)这种情况下,需要的拉力为。图3.3 下伸45状态当工作臂2与水平成-45时,F3所产生的力臂h3为:假设此时重力G与拉力F3所产生的力矩平衡,则: (3-4)所以此时所需的拉力为(2) 圆柱螺旋拉伸弹簧设计根据机械设计,由表格16-2取切变模量G=82000MPa,预先取弹簧的圈数为n=20;弹簧钢丝直径:d=6mm;旋绕比:C=7; 中径 (3-5) 内径 (3-6) 外径 (3-7) 圆截面弹簧丝的曲度系数K: (3-8)根据GB/T 4357-1989标准,弹簧钢丝的拉伸强度极限暂时选用B级1470N,则许用切应力: (3-9) (3-10) 符合设计要求。弹簧钢丝直径应满足:
17、(3-11) 所以预选小径能够满足要求。由以上数据可计算弹簧的刚度: (3-12)拉簧的初切应力为: (3-13) 初拉力为: (3-14)所以在工作臂处于水平位置时,弹簧的拉伸量为: (3-15)此时弹簧的总长度为: (3-16) 参考此数据来设定弹簧的两个连接点间的距离,使工作臂2处于水平位置时,弹簧的拉力矩与重力产生的重力矩达到平衡。 而当工作臂向上或向下旋转时,弹簧拉力与重力各自产生的力矩的差值发生变化: (3-17) 在旋转过程中,重力矩与弹簧拉力矩的差值不稳定变化,采取旋转轴摩擦静力矩来进行实时的抵消,从而达到自锁的目的。对旋转轴处进行压花处理,增加摩擦系数到,并且安装碟簧这一装置
18、,用以控制锁紧压力的大小。摩擦力所产生的力臂为,此时需要的最大摩擦力为: (3-18)在这种状况下,所需的最小预紧力为: (3-19)依照安全性原则,给旋转轴施加预紧力:4。3.1.3 工作臂3结构设计计算设计中若要保持工作臂3竖直向下,由于设计机构所受重力方向未在工作臂3垂直方向,所以同样需要一个自锁机构来提供反向的动力矩,借以实现工作臂3保持垂直状态。假设采用同样的自锁机构,分析原理及步骤同上。顺序计算出水平状态、上扬45、向下旋转45的极限位置弹簧所产生的拉力。由Solidworks三维设计软件中的质量计算器计算出头部重力约为:G=40N拉力所产生的力臂,根据力矩平衡: (3-20)拉力
19、所产生的力臂,根据力矩平衡: (3-21)拉力所产生的力臂,根据力矩平衡: (3-22) 经过受力分析,此处由于重力所产生的力矩比较小,若同样采用前一种方案,不符合设计经济性的原则,单一采用轴部摩擦锁紧的方式同样可以达到设计要求,并且降低了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直接采用摩擦自锁的方式,旋转轴处摩擦力所产生的力臂为工作臂3垂直方向保持平衡,则需要的最小摩擦力为: (3-23)对旋转轴处进行压花处理,增加摩擦系数到,则需要对旋转轴施加最小的压力为: (3-24) 依照安全性原则,给旋转轴施加预紧力4。3.1.4 工作臂行程设计运行机构的设计中,本着设计的机构具有灵活、精巧特性的出发点,方案设定其为连
20、杆拉伸-折叠的机构工作方式。具有两个横向转动轴与两个纵向转动轴,使美发加热器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最大范围的工作行程。图3-4 为美发加热器俯视图,工作臂2可以围绕A点,在图示300的范围内做水平旋转运动。工作臂3可以围绕B点(B点为机身固定在墙壁上的安装固定点),在180的范围内做水平旋转运动。建立空间坐标,算得美发加速器在水平方向,能够在以2m为半径的半圆内的任意位置实现定位。这就从最大程度上拓展了工作空间,特别适用于工作空间不是十分宽敞的发廊,去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定位工作点,并且十分具有现代气息,从外形到实用性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标准。图3.4 工作臂行程俯视图图3-5 为美发加热器的主视基
21、准面视图,旋转轴C与旋转轴D能够在竖直平面内运动,实现工作平面的垂直方向定位。机构设计过程中,设定上扬45到下伸30工作极限范围。这个设计能够根据不同顾客的身高特征,来调节垂直方向的高度,使工作头部的热源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覆盖加热表面,均匀受热,进而实现更好的加热工作效果。并且,在美发加热器不工作的时候,将工作臂上扬45,再进行A、B旋转轴的旋转调节,将美发加热器贴靠到到固定其机身的墙壁上。这种设计的好处就是能够在不需要此工作装置时,不需要继续占用工作位,最大限度的提高空间利用价值。图3.5 工作臂行程水平视图3.2 电动机的选择(1)等效转动惯量计算预选混合式步进电机FL86BYG9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飞碟 美发 智能 加热器 设计 学位 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