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1册全册表格式教案.pdf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1册全册表格式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1册全册表格式教案.pdf(1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11册 第1页的例1和“练一练”,练习一的第1 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土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寻找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并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过程中自主理解并掌握有关方程的解法,加深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体验。教学难点:正确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
2、题。设计理念:本课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从中感悟出数学的规律,促进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情境引入。西安是我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很多著名的古代建筑,其中就包括闻名遐迩的大雁塔和小雁塔。(出示大雁塔和小雁塔的图片一)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一个与这两处建筑有关的数学问题。(出示例1的文字部分)要求学生从题目中找出大雁塔和小雁塔高度之间的相等。二、探究新知1、找出等量关系题目中的哪句话能清楚地表明大雁塔和小雁塔高度之间的关系?提问:题目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提出要求:你能不能用一个数量关系式将大雁塔和小雁塔高度之间的相等
3、关系表示出来?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个等量关系式,提问:在这个等量关系式中,哪要求学生进行完整的表述。交流中板书学生可能想到等量关系式:小雁塔的高度乂2-22=大雁塔的高度;小雁塔的高度义2=大雁塔的2、列方程解题个数量是已知的?哪个数量是要我们去求的?追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谈话:我们在五年级已经学过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请同学们 先 回 忆 吓,列方程解决问题一般要经过哪几个步骤?提问:还可以怎样列方程?学生列出方程后,要求他们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列出的方程,并说说列方程的根据,以及可以怎样解列出的方程。高度+2 2;小雁塔的高度X 2 一大雁塔的高度
4、=2 2。让学生先自主设未知数,并根据第个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学生完成后,组织交流解方程式完整过程,核对求出的解,并提示学生进行检验,最后让学生写出答句。三、引导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列方程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你能说说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大 致 步 骤 吗?其中哪些环节很重要?学生说出列方程解题的步骤。四、布置作业练习一 1 5 题五、评价总结。谁愿意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们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疑问?评价总结。教后反思: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十一册第2页练习一的6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形如a x b=c的方程的解法,能够
5、熟练的列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设计理念:本课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从中感悟出数学的规律,促进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整理复习谈话:上节课我们在五年级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学习了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谁来说说列方程解决实际问
6、题主要有哪些步骤?其中哪个环节你觉得比较重要?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小结,明确列方程解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学生回答解决问题的步骤。二、计算练习(练习一第6题)小黑板出示练习一第6题。提出要求:要想正确的解决实际问题,我们首先要保证在计算上不出差错集体订正,了解学生的正确率。提问:(指30 x+2=(360)在解这道题目时,第一步需要做什么?(方程两边同时又2)这样做依据了将这三题在练习本上完成。指名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错在何处。等式的什么性质?三、巩固数量关系练习(练习一第7 题)提出要求:在保证计算正确的基础 匕 我们还要正确的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提问:谁来说说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
7、的?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S=ah+2。联系这个公式你能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吗?。你觉得在这些数量关系中,哪一个等量关系适合列方程?根据这个数量关系我们可以列出怎样的方程?板书:1.3x4-2=0.39.第题生独立思考并列出方程。板书:3x+18=19.8o请同学们默读练习一的第 7 题。学生回答。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指名口答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后全班交流。四、巩固练习1、练习一第8 题生独立解决后再要求说说数量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是根据什么样的数量列出的方程。最后核对得数。提示学生可从得数的合理性来初步检验2、练习二第9 题师巡视辅导。集体核对时要求学生说说是根据什么相等关系
8、列出方程的,又是怎样找出这样的相等关系的。3、练习一第10题4、练习一第11题生读题后提示学生可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将与杨树和松树有关的信息分别列表整理生读题后独立完成。课前布置学生查找相关的天文知识五、评价总结学习了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我评价。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教科书第4页例2,“练一练”以及练习二第1 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 bx=c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3、使学生在积极参
9、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方法,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教学难点:正确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进行解题。设计理念:通过教学使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教学例2出示例2挂图。提问:颐和园和水面面积与陆地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要求什么问题?启发:为了看得更加直观和清楚,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表示题目中的水面面积与陆地面积之间的关系呢?追问:从这幅线段图上你知道了什么?怎样知道的?提问:如果用X表示陆地面积,那么可以怎样
10、表示水面面积?启发:题中有怎样的相等关系?提问:那么根据这个数量关系式我们可以怎样列方程?生读题,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同学们在自己的图上标注出来。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同学们试着列一列。学生解方程。板书:X+3X=290提问:这样的方程与我们前面两节课所学习的方程有什么不同之处?出现了两个“X”,同学们会解吗?指名: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解的。启发:求出的方程的解,接下来该做什么?这道题可以怎样检验?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本题中有两问,检验时要同时检查两个未知量是否正确。引领学生加深解题过程的理解,并完成书上的例题。二、课堂练习出示练一练。提问:这题
11、的解答过程与例2 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列方程解答这样的问题要注意些什么?生读题,明确题意。学生独立完成,并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解题过程与结果。先组织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三、巩固练习。1、练习二、1提问:谁来说说解这些方程时第一步需要怎样做?(化简)化简的依据是什么?2、练习二、2提醒学生:填出的含有字母的式子要进行化简。提问:你是怎样想的?2、课堂作业练习二3一5 题独立完成。集体评讲。四、评价总结。你们今天这节 课 的 收 获 是 什么?还有哪些疑问?评价总结。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教学内容:第5页练习二611题以及课后的“思考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如ax
12、 bx=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能力和符号感。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教学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灵活解题。设计理念:通过教学使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谈话引入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列方
13、程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学生通过回顾进一步加深对列方程解实际问题的过程的理解。二、练习解方程(练习二、6)谈话:为了正确的解决问题,在找出相等关系后我们还要能够正确的求出方程的解,下面我们就来进行这方面的练习。(出示第六题)集体核对。追问:在计算这类方程时,首先要做什么?(化简方程)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并选其中的一题检验。指名板演。教师巡视,了解全班学生的正确率,并对有困难的学生提供辅导。三、巩固练习。1、练习二、7提出要求:请同学们结合线段图,在小组里说 说题目中数量的相等关系。追 问:题 中 的“960米”是小丽所走的路程吗?是小明走的吗?那指名读
14、题,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线段图。指名口答。(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引导学生用最简便,最利于列方程的数量关系)教后反思:是什么?(小丽速度+小明速度)X 时间=小丽和小明所走的路程和提问:你能根据这样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吗?2、练习二、8提问:我们可以用怎样的方法和整理题中的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3、练习二、9要求学生独立解决,全班核对。四、思考题启发:甲比乙多跑一圈,是指什么?要求学生独立做在课练本 ko指名读题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整理题中信息。要求学生独立独立完成并检验,指名板演。学生仔细观察这题的情境图,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以及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指名读题。学生独立列出方程并解答。四
15、、评价总结。谁愿意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们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疑问?评价总结。整理与练习(1)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7 页“回顾与整理”,完 成“练习与应用”第 1 4 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如axb=c、axbx=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能力和符号感。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
16、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教学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灵活解题。设计理念:通过教学使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回顾与整理组织小组讨论:实物投影出示小组讨论内容:1、像 3.4X+1.8=8.6、5X-X=2 4 这样的方程各应怎样解?2、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怎样找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举例说明。小组自由讨论,然后全班交流。二、练习与应用1、解方程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追问:在 解“180+6X=330”这样的方程时,我们首先要做什么?在解“27X+31X=145”这样的
17、方程时,我们首先要做什么?在得出方程的解后,我们还需要做什么?指名读题提问:武汉长江大桥铁路桥的长度与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的长度之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要求学生选其中题进行检验。要求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间的相等关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第三题图。4、列方程解实际问题间有什么关系?武汉长江大桥公路桥的长度与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的长度之间又有什么关系?说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提问:小树从3月1日到9月1日共经过了儿个月?长高了多少?启发:你能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吗?板书:小树原来的高度+6个月长的高度=现在的高度提问:印制画册用去的总钱数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板书:制版费、印刷费系。(提醒学生
18、用不同的字母分别表示题中的两未知量。先小组内交流再指名口答。要求学生列出方程并解答,检验。指名读题,说说题中的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要求学生独立解决,全班核对三、评价总结。谁愿意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们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疑问?评价总结。教后反思:整理与练习(2)教学内容:第 8 页 练习与应用”第 510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如axb=c、axbx=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能力和符号感
19、。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教学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灵活解题。设计理念:通过教学使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巩固练习1、练习二、5启发学生回忆三角形和长方形面积以及周长公式。第二题根据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列出2X+1.5X2=9,也可以列出“X+L 5=9+2”)小组讨论:说说题目中数量的相等关系。要求学生独立解决,集体核对。2、练习二、6小组讨论题目中数
20、量的相等关系。指名口答。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地铁一号线地上部分长度X2 0.7 千米=地卜部分的长度。指名读题学生独立列出方程出解决,要求学生写出检验过程3、练习二、7生独立解决,集体核对时让学生说一说题目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并请学生口答检验过程。教后反思:4、练习二、8出 示 第8题,生独立解决后根据数据说说感想。先让学生独立算算自己在体育上测试百米跑步时的速度大约每秒是多少米。5、6、练习二、9和10思考题重 点 强 调 数 量 关 系 等 以 及 如 何解方程的。启发:取了若干次后,红球正好取完,白 球 还 有10个,说明什么?说 明 取 出 的 红 球 总 数 多10个。由此,可 列 出
21、 方 程6X-4X=10o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学生独立完成。二、课堂作业布置课堂作业独立完成。集体评讲。-、评价总结。谁 愿 意 总 结 一 下 这 节 课 我 们 共同 学 习 了 哪 些 知 识?你们的收获是什 么?还有哪些疑问?评价总结。整理与练习(3)教学内容:第9页“探索与实践”,“评价与反思”,完成第11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如axb=c、ax bx=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能力和符
22、号感。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教学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灵活解题。设计理念:通过教学使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探索与实践1、第11题2、第12题3、第13题组织学生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探索与实践”第11题。实物投影出示。操作完成后让同组同学互相测量分成的两段的长度,以检验各人操作是否正确。可以提示学生课前在学校的跑先让学生思考:三角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要
23、画出符合题意的三角形,必须先求出什么?小组讨论解决后操作。小组成员交流成果。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割的方法,再动手分一分。教后反思:道上或者其他已知长度的路上,按照正常的步行速度走一段距离,并记录好时间,反复2-3次后借助计算器算出平均每分钟大约步行多少米。二、评价与反思活动时,要引导学生根据评价指标回顾相关的学习情况,举例说说自己在这方面做得怎么样,有哪些成功的经验,还存在什么不足。然后实事求是地给自己作出评价。同时,要提醒学生针对自己本单元的学习情况,提出改进措施明确努力方向。组织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自评与小组内的互评。四、评价总结。谁愿意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们的
24、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疑问?评价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教学内容:第二单元教 学 第1011页 的 例1、例2,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三第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 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教学难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教具准备:长方体模型、框架,课件、长方体形状的纸盒等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联 系 实际、导入新课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长方形
25、、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平面图形)。今天我们学习立体图形。像墨水瓶、罐头盒、魔方玩具、牙膏盒、排球、肥皂盒、台灯罩,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出示这组物体的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里面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学生仔细观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生活中还有什么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和正方体。二、动 手 操作、自主探究1、认识长方体1、师:说说你见过的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2、师拿个长方体的纸盒让学生观察: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完全相同?从不同角度看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长方体有多少条棱?量出每条棱的长度,哪些棱的长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数学 上册 11 册全册 表格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