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考真题化学物理09.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重庆高考真题化学物理0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高考真题化学物理09.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9物理化学6.材料与化学密切相关,表中对应关系箱送的是材料主要化学成分A刚玉、金刚石三氧化二铝B大理石、石灰石碳酸钙C普通水泥、普通玻璃硅酸盐D沙子、石英二氧化硅答案A【解析】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而不是三氧化铝,A项错误。【考点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物质组成成分的认识。7 .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固体加入容量瓶中溶解并稀释至刻度,配制成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B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 H试纸上测定其p HC.用N a O H溶液洗涤并灼烧伯丝后,再进行焰色反应D.读取滴定管内液体的体积,俯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小答案D【解析】A项容量瓶不能用来直接盛装固体配置溶液,要将
2、固体先在烧杯中溶解,冷却至室温转移到容量瓶中,A项错误;B项p H不能润湿,润湿后会改变待测夜的浓度,从而测定不准,B项错误;C项进行焰色反应时伯丝用浓盐酸洗涤并灼烧,如用N a O H洗涤会使N a O H粘附在伯丝上,干扰检验其它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C项错误;D项正确。【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基本实验操作、仪器使用等。8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 a Mg2+A1O2 Br B H Fe+SO:NO;C.K NH+4 CO;-OH-D Ca2 A1F NOj Cl答案D【解析】A项M g 水解呈酸性,A 1 0?水解呈碱性,M g 与A 1 0”发生双水解,M g2+2
3、 A 1 O2+4H2O=2 A 1 (O H)3 I +M g (O H)2 I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B项在酸性条件下N O s一具有强氧化性,F e 2与N 0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C项N H:与0 H结合成弱电解质N H,出0不能大量共存,C项错误;答案选D。【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离子的大量共存。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0?具有还原性,故可作漂白剂B.N a的金属活性比M g强,故 可 用N a与M g C k溶液反应制M gC.浓硝酸中的H N O:,见光会分解,故有时在实验室看到的浓硝酸呈黄色D.Fe在C L中燃烧生成Fe C h,故在与其它非金属反应的产物中Fe也显+3价答案C
4、【解析】A项S O z具有还原性和氧化性,在作漂白剂时并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是与品红中的有色物质发生化合而褪色;B项N a是活泼金属,N a与M g C k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得到上,D项Fe与其它非金属反应的产物的化合价取决于非金属的氧化性强弱,并不一定是+3价,如Fe与S反应生成Fe S中Fe显+2价,D错误;答案选C。【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及其物质的性质。1 0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p H 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B a(O H)2,N a 2 sO 3、Fe C L,KC 1B.N a2S iO3.而 殃、KN G、N H,C 1C.NHJHZO、HSPO,、N a
5、 2 s0 a、H 2 s0“D.N a H C O3 C 6 H 5 C O O H、C 2 H 2 H、H C 1答案B【解析】A项 Fe C k 是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KC 1 是强碱强酸盐溶液呈中性,A错误;C项H 3 P 0,显酸性,C错 误;D项 C zH Q H 呈中性,C 6 Hse 0 0 H 呈酸性,D错误;答案选B。【考点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酸碱性。1 1 .下列对有机物结构或性质的描述,镇送的是A.一定条件下,C L 可在甲苯的苯环或侧链上发生取代反应B.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 0 2 生成苯酚,则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弱C.乙烷和内烯的物质的量各I m o l,完成燃烧生成3
6、 m 0 I H 2 OD.光照下2,2 一二甲基丙烷与B m 反应,其一溟取代物只有一种答案B【解析】B 项 C O?+H20 +Q H sO N a Q H sO H +N a H C 03,则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B错误。【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同分异构、物质的量等。1 2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的绝对值均正确)A.C2H5O H (1 )+3 0 2 (g)=2 C 02(g)+3 H2O (g);A H=-1 3 6 7.0 k j/m o l (燃烧热)B.N a O H (a q)+H C 1 (a q)=N a C l (a q)+H20 (1)
7、,H=+5 7.3 k J/m o l (中和热)C.S (s)+O 2 (g)=S 0?(g);A H=-2 9 6.8 k J/m o l (反应热)D.2 N O2=O2+2 N O;A H=+1 1 6.2 k J/m o l (反应热)答案C【解析】A 项燃烧热要求可燃物的物质的量必须为I m o l,得到的氧化物必须是稳定的氧化物,比0的状态必须为液态,A项错误;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4H应小于0,B项错误;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注明物质在反应时的状态,D 项错误;答案C正确。【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燃烧热以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误判断。1 3 .各可逆反应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条件,其变化趋势
8、正确的是N2(g)+3H2=i2NH3(g)(恒温,东/讦=空餐fsHDO=9eXArVm ol-L 温度用C.D.答案D【解析】A 项 CHnCOOH溶液中加入CH:)C00Na固体,CH;tCOOH溶液中CHECXF浓度增加,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IT)减小,pH逐渐增大,A 错误;B 项加入KC1对平衡体系无影响,化学平衡不移动,B 错误;C 项恒温恒压,加入A r,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不变,体积变大,各物质的量浓度成倍减小(等效于减压),化学平衡朝体积增大方向移动,&的改变量减小,起始量不变,转化率减小,C 错误;大暗暗选D。【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移动与化学平衡图像。14.密闭有
9、空气的薄塑料瓶因降温而变扁,此过程中瓶内空气(不计分子势能)A.内能增大,放出热量 B.内能减小,吸收热量C.内能增大,对外界做功 D.内能减小,外界对其做功答案:D解析:不计分子势能,空气内能由温度决定、随温度降低而减小,A C 均错;薄塑料瓶因降温而变扁、空气体积减小,外界压缩空气做功,D 对;空气内能减少、外界对空气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空气向外界放热、B 错。15.同一音叉发出的声波同时在水和空气中传播,某时刻的波形曲线见题15图,以下说法正确 的 是()A.声波在水中波长较大,b 是水中声波的波形曲线。B.声波在空气中波长较大,b 是空气中声波的波形曲线C.水中质点振动频率较高
10、,a 是水中声波的波形曲线D.空气中质点振动频率较高,a 是空气中声波的波形曲线答案:A解析:同一音叉发出的声波,声源相同,频率f 相同、周期T 相 同(CD均错);又声波在水中传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速 度 V 大,根据波长入=V T 可知声波在水中波长较大;由题 15图波形曲线可知b 比a 的波长长,b 是水中声波的波形曲线,A 对、B 错。16.某科学家提出年轻热星体中核聚变的一种理论,其中的两个核反应方程为+久-+Q.H+刖 T C:+X+Q,方程式中。1、02表示释放的能量,相关的原子核质量见下表:原子核质量/u 1.0078 3.0160 4.0026 12.0000 13.0
11、057 15.0001以下推断正确的是A.X 是B.X 是;H e,Q2 Q,C.X 是:H e,Q2Q D.X 是:He,Q2 fhB.相 互 排 斥,fa fhC.相互吸引,fa fbD.相互排斥,fa fh 题19图答案:D解析:电键S 分别置于a、b 两处时,电源分别为一节干电池、两节干电池,而电路中灯泡电阻不变,则电路中电流I,V h,M M 在 N N 处的磁感应强度BVBb,应用安培力公式F=BIL可 知 力 n b,根据色散规律可知a的频率大s i n C于 b;根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 X=人入,由可知b、c和 d中 c的波长最长,再根据色散d规律可知b e d 中 c的频率最小
12、;每种金属都有对应的最小入射光频率,入射光频率越大、光电效应越容易发生,由可知b和 d中 b的频率大,综合上述可知a、b、c、d的频率从大到小依次为a b d c,只有A选项中满足。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74 分)2 2.(19 分)(1)某同学在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时有如下操作,请判断是否恰当(填“是 或“否”)。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约5。释放;在摆球经过最低点时启动秒表计时;把秒表记录摆球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周期。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该同学改进测量方法后,得到的部分测量数据见表。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中一个摆球直径的示数见题2 2 图 1,该球的直径为据表中数据
13、可以初步判断单摆周期随.增大而增大。.m m。根的(2)硅光电池是一种可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器件。某同学用题2 2 图 2 所示电路探究硅光电池的路端电压U与总电流I 的关系。图中R。为己知定值电阻,电压表视为理想电压表。数据组摆长摆球周期编号/m m质量/g/s1999.33 2.22.02999.316.52.03799.23 2.21.84799.216.51.855 0 1.13 2.21.4 请 根 据 题 2 2 图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题2 2 图 3中的实验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若电压表V,的读数为Uo,则 I=实 验 一:用一定强度的 光 照 射 硅光电 附池,调节滑动变阻器,
14、通 过 测 量 得 到 该 电30,:池 的UT曲 线a。见 题2 2图4,由 此 可 知2 5 0一电池内阻_ _ _ _ _ _ _ _ _ _ (填“是”或“不是”)常 数,短路电流为_ _ _ _ _ _ _ _ _m A ,电 动 势 为20V。1.5 实 验 二:减小实验一中光的强度,重复实验,测 得U-I曲 线b,见 题2 2图4.当 滑1 U动变阻器的电阻为某值时,若实验一中的路 端 电 压 为L 5 V。则实验二中外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位有效数字)。答 案:(1)是/n A题22图4.m W (计算结果保留两是 否,2 0.6 8 5 (2 0.6 8 3-2 0.6 8 7)
15、,摆长(2)见2 2题答案图,不是,0.2 9 5(0.2 9 3-0.2 9 7)2.6 7 6 4-2.7 0),0.0 6 5(0.0 6 0-0.0 7 0)解析:(1)单摆作简谐运动要求摆角小,单 摆 从 平 衡 位 置 拉 开 约5。释放满足此条件;因为最低点位置固定、容易观察,所以在最低点启动秒表计时二 摆球一次全振动的时间太短、不易读准、误差大,应测多个周期的时间求平均值;表中数据可以初步判断单摆周期随摆长的增大而增大。(2)见右图;根 据 欧 姆 定 律 可 知1 =幺;R。路 端 电 压U=E-I r,若r为常数、则U-I图为一条不过原点的直线,由 曲 线a可知电池内阻不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 高考 化学 物理 09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