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pdf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pdf(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文 言 文 中 一 般 不 做 句 子 成 分,不 表 示 实 在 意 义 的 词 就 是 文 言 虚 词。文 言 虚 词 主 要 包 括 副 词、介 词、连 词、助 词、叹 词 等。文 言 虚 词 一 般 分 为 四 类:起 指 代 作 用 的 虚 词、起 组 合 作 用 的 虚 词、起连接作用 的 虚 词、起 语 助 作 用 的 虚 词。学 习 常 用 文 言 虚 词 时,要 分 清 各 虚 词 的 用 法:起 指 代 作 用 的,如“之”“其”“何”;起 组 合 作 用 的,如 以 为 “于 ;起 连 接 作 用 的,如“乃”“则”“而”;起 语 助 作 用 的,如“也
2、”“乎”“焉”“哉学 习 文 言 文,必 须 注 意 确 切 分 辨 每 个 词 的 词 性 及 其 在 句 子 中 的 语 法 作 用。(-)“之”速记口诀“之”字 有 三 用,就 是 代、助、动。代 替 人、事、物,常 在 宾 语 中。取 消 独 立 性,还 作“的”字 用。宾 语 能 前 置,定 语 可 后 置,也 凭“之”字 功。有 时 凑 音 节,没有 实 在 义。译 为“去、往、到 ,充 当 动 词 用。词性用法及意义代词人称代 词,用来指代 人。多 指 代 第 三 人 称,相 当 于 现 代 汉 语 的“他(们)”“她(们)如:彼竭我 盈,故 克 之。(曹 刿 论 战)一 一 他
3、 们 的 士 气 已 尽,我们的士气正旺盛,所 以 就 战 胜 了 他 们。(代 词,他 们,代 指 齐 军)有 时 也 可 用 来 指 代 第 一 人 称,相 当 于“我”“我 们”。如:君将哀而生之 乎?(捕 蛇 者 说)一 一 你 要 哀 怜 我,使 我 活 下 去 吗?(第 一 人称代词,我,代 指 蒋 氏 本 人。)指 示 代 词,用 来 指 代 物,相 当 于 现 代 汉 语 的“它 它 们”。如:昂首观之,项 为 之 强。(童 趣)一 一(我)抬 头 看 着 它 们,脖颈都为此变得僵硬 了。(代 词,它 们,代 指 蚊 子)指 示 代 词,用 来 指 代 事,相 当 于 现 代
4、汉 语“这(那)件 事”。如:操蛇 之 神 闻 之。(愚 公 移 山)(代 事,指愚公移山 这 件 事)词性用法及意义代词指示代词,表示近指,通常作复指性定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样)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一一有肥沃的土地、优美的池塘以及桑树竹林这一类(景物)。助词结构助词,用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可 译 为“的”。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一一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一一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污染。音节助词,用在时间词或某些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实在意义,
5、不译。如:久之,目似瞑。(狼)一一过了一会儿,(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公将鼓之。(曹刿论战)一一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当疑问代词作宾语时,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这 个“之”仅起标志作用,不需要翻译。如:何陋之有?(陋室铭)一一有什么简陋的呢?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即把用来修饰中心语的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在中心语与定语之间用 一 个“之”字作标志,起到强调定语的作用,可不译。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选则忧其君。(岳阳楼记)一一处在高高的朝廷上(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僻远的民间(不在朝廷上做官),就替
6、君主担忧。用在 前、后、内、外、间”等词前,表示对时间或方位的限制,不译。动词可译为:去、往、至1、到去。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一一(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到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其”速记口诀“其”字 可 代“我”和“他”,近 指 远 指“这”和“那”,后带数词译“其中”;副词反问译“难道”,还有祈使和推测,译 作“一定”和“大概”;连词假设和选择,译 为“如果”和“或者”。词性用法及意义代词人称代词通常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代物。一般代人,用在动词、形容词前,可 译 为“他(她、它)”“他(她、它)们”,不 能 加“的”。如: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7、卖油翁)一一看他射箭十次中了八九次,只是稍稍点点头。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一一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有时表示领属关系,用在名词前,作定语,可 译 为“他(她、它)的”“他(她、它)们 的 如: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狼)一一(狠)打算钻洞进去,来攻击他的背后。增其旧制。(岳阳楼记)一一扩大它的原来的规模。活用为第一人称代词。可 译 为“我的”“自 己 的 二 如:并自为其名。(伤仲永)一一并且自己题上了自己的名字。活用为第二人称代词。可 译 为“你(的)你们(的)如:请归取其孥(妻子儿女的统称)。一一你请求回去接你的妻子儿女。指示代词表特指,其 后多为数词或者代词,可 译 为“其中(的)如:
8、其一犬坐于前。(狼)一一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似的坐在屠尸的前面。表远指或近指,可译为“那(那个,那种,那些,那里)”“这(这个,这种,这些,这里)如: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一一又向前划去,想要走到这片林子的尽头。其船背稍夷。(核舟记)一一那船的底部稍平一些。副词表反问语气,可 译 为“岂,难道,怎么,或不译。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一一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前 一 个“其”表反问语气,可 译 作“难道”,后 一 个“其”表推测语气,可 译 为“恐怕”。)表 推 测 语 气,可 译 为“大概,恐 怕,或 许,可 能”。如:子 日:“其 恕 乎!己 所
9、 不 欲,勿 施 于 人。”(论 语)一 一 孔 子 说:“大概是 恕 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 能 施 加 在 别 人 身 上。”副词表 肯 定 语 气,可 译 为“其实二表 祈 使(期 望、愿 望、命 令 等)语 气,带 有 希 望、劝 勉、请 求 的 意 味,可译为“可 要,一 定,应 当 。如:安 陵 君 其 许 寡 人!(唐 雎 不 辱 使 命)一一 安 陵君一定要答应 我!表 示 商 量 语 气,可 译 为“还 是”。如:吾 其 还 也。(左 传 烛 之 武 退 秦 师)一 一 我 们 还 是 回 去 吧。连词表 选 择 关 系,可 译 为“或 者”“还 是”“是 还 是 ”如:其
10、然 乎?其不 然 乎?一 一 是 这 样 呢?还 是 不 是 这 样?表 假 设 关 系,可 译 为“假 如”“如 果”。如:其 业 有 不 精,德 有 不 成 者,非天 质 之 卑,则 心 不 若 余 之 专 耳。(送 东 阳 马 生 序 )一 一 假如他们 学 业(还)不 精 通,德 行(还)有 不 具 备 的,(那就)不 是(他们的)天 资 太 低 下,而 是(他们 的)思 想 不 象 我 那 样 专 注 罢 了。助词用 在 句 中,调 节 音 节,凑 足 字 数,无 实 义,可 不 译。如:路 漫 漫 其 修 远 兮,吾 将 上 下 而 求 索。一 一 在 追 寻 真 理 方 面,前
11、方 的 道 路 还 很 漫 长,但我将百折 不 挠,不 遗 余 力 地(上 天 下 地)去 追 求 和 探 索。(三)“而”速记口诀“而”作 连 词 要 分 清,并 列 承 接 和 转 折,递 进 因 果 与 假 设;承 译“接 着”转译“但”,状 语 之 后 表 修 饰,可 以 译 为“地”或“着 递 进 关 系“而 且”与“并 且”,因果关 系“所 以”或“因 而”,假 设 译 为“如 果”或“假 使”。还 可 用 作 人 称 代 词“你”。【方法指 导】“而”表 顺 承 关 系 时,连 接 的 是 连 续 发 生 的 事 情 或 动 作,这些事情或 动 作 有 先 后 顺 序。“而”表
12、修 饰 关 系 时,连 接 的 是 状 语 与 中 心 词(即连接状谓)前后两部分之间形成偏正结构。当 而 连接两个动词时,如何判断是顺承关系还是修饰关系呢?如果两个动词有先后关系,表顺承;如果两个动词没有先后关系,是同时发生,且前一动词修饰后一动词作状语,则表修饰。词性用法及意义表并列,可译为“又”“和”“与”“并且”“一边,一边,或不译(依据: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如: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一一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又长有许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一一永州的郊外出产奇的蛇,长有黑色的底子和白色的花纹。敏而好学。(论语)一一聪
13、明并且爱学习。儿含乳啼,好拍而呜之。(口技)一一小孩含着乳头啼哭,妇人一边拍着小孩,一边轻声哼唱着哄他入睡。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一一溪水深,鱼儿肥。表承接,可 译 为“就”“才”“接着”“然后”或不译(依据:前后的两个连词词语有先后顺序)。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一一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就忧愁,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一一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土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土就消失了。日出而林霏开。(醉翁亭记)一一太阳出来林间的雾气就散开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一学习了知识接着按时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愠故而知新,一一温习
14、旧的知识然后知道新的知识。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一一军官拔出剑来,吴广一跃而起,夺过剑杀死了他。表转折,可 译 为“却”“但(但是)”“可是”“然而”等。如: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一一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可以贴近去玩弄。表因果,可 译 为“因而 因此”“所以”,或不译。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连词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 译 为“着”地”,也可不译。如: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愚公移山)一一河曲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醉翁亭记)一一纷纷地摆在前面的,是太守在举行宴会。朝而往,暮而归。(醉翁
15、亭记)一一早晨进山,傍晚回城。表递进,可 译 为“并且”或“而且”,或不译。如: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亭记)一一喝得很少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表假设,连接主语和谓语,相 当 于“如果 假如“假使”。如:而吾蛇尝存,则弛然而卧。(捕蛇者说)一一如果我捕获的蛇还在里面,我就又安然睡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是否可以(做成事)。代词表示第二人称,通“尔 二 作 主 语,译 为“你”;作定语,译 为“你(们)的”。如:而母立于兹一一你的母亲(曾经)站立在这儿。复音虚词 既而 俄而 表时间短暂,译 为“不久”“一会儿
16、”。而已 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 当 于“罢了”。而后 可 译 为“才”“方才”。(四)则”速记口诀“则”作连词大致与“而”同,承接转折假设因果都可用,就、便、那么,去|、但是,如果,是因为,译时一定要慎重。“则”字当作副词用,译 作“就是”或“原来”“已经”。词性用法及意义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说明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那么”“于是”,或 译 为“原来是”“已经是。如:战则请从。作战就请允许我跟你去。用在对比句中,相当于“就”。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十二章)一一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连词表
17、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 当 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 当 于“那么“就如:入则无法家拂土,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一(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这个国家往往会灭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陋室铭)一一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就出名了。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神异了。表示转折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然而”。如:余则编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一一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中间。表示
18、选择关系。常 和“非”“不”搭配用,可 译 为“就是”“不是就是”。如: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一一不是死了就是搬到别处去了。表示因果关系。可 译 为“就是因为“。如: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一一最后成为普通人,是因为他后天的学习没有达到(要求)。表示并列并举关系,可 译 为“就就”,或不译。与“然”一起组成固定结构“然则”,表 示“既然这样,那么”或“如此 那 么”。如:然 则 何 时 而 乐 耶?(岳 阳 楼 记)一 一 既 然 这 样,那 么 他 们 什 么 时 候 才 快 乐 呢?副词用 在 判 断 句 中,表 肯 定,加 强 判 断,相 当 于“是”“就 是 。如:此则岳阳
19、楼 之 大 观 也。(岳 阳 楼 记)一 一 这 就是在岳 阳 楼 上 看 到 的 雄 伟 景 象。表 对 已 然 或 发 现 的 强 调,可 译 为“已 经”“原 来”“原 来 已 经 如:及诸 河,则 在 舟 中 矣。(秦 晋 嵋 之 战)一 一 追 到 黄 河 边,秦人已经登船离 岸 了。(五)“与”速记口诀“与”连“和”“与”介“跟”“同”,动 词“参 与”“推 举”“给”;同“欤”句末语 气 词,表 示 疑 问、反 问 和 推 测。词性用法及意义连词(读yu)表 并 列,可 译 为“和”,或 仍 作“与”。如:天 与 云 与 山 与 水,上 下 一 白。(湖 心 亭 看 雪)一 一
20、天 和 云 和 山 和 水,浑 然 一 体,白茫茫一片。吾 与 汝 毕 力 平 险。(愚 公 移 山)一 一 我 和 你 们 竭 尽 全 力 挖 平(这两座)险 峻 的 大 山。公 与 之 乘,战 于 长 勺。(曹 刿 论 战)一 一 鲁庄公和曹刿共乘一辆战车,在 长 勺 和 齐 军 作 战。表 动 作 行 为 所 涉 及 的 对 象,可 译 为“和”“跟”“同如:勾 践 载 稻 与 脂 于 舟 以 行。(勾 践 灭 吴)一 一 勾践亲自用船装满了稻谷 和 肉 到 各 地 巡 视。夫 虽 无 四 方 之 忧,然 谋 臣 与 爪 牙 之 士,不 可 不 养 而 择 也。(勾践灭吴)一 一 即 使
21、 没 有 四 方 的 忧 患,但 有 谋 略 的 大 臣 和 勇 猛 善 战 的 将 士,不 能 不(事 先)培 养(以)供 选 择。表 选 择,可 译 为“与 其”。如:与 人 刃 我,宁 自 刃。(史 记 鲁 仲 连 列传)一一与其让别人杀我,宁愿自杀。介词(读yu)介绍动作发生时所涉及的对象,可 译 为“和”“跟”“同;“给 “替”。如: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一一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 十二章)一一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一一(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 门宴)一一
22、沛公(在)霸上驻军,没有能够和项羽见面。与疑问代词“孰”组成介词结构“孰与”,表示比较的对象,可译为“和(跟、同、与)相比”等。副词读“j t i”,同“举”,全,都,一起。如: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一一(陈涉)传令召集当地管教化的乡官和有声望的人一起来集会议事。动词给,给予。如:父异焉,借旁近与之。(伤仲永)一一他的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居家借来给他。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一一吆喝着给他。结交,交往。如: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序)一一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赞许,赞同,赞成。如:吾与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一我赞成曾点(的观点)。等待。
23、如: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 语 阳 货)一一时光流逝,岁月不等待人啊。相伴,随同。读y f i,参加;参与,引早为欣赏、领悟。如: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一一就再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动词,参与,引 申 为“欣赏”。)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骰之战)一一蹇叔的儿子参加了军队,(蹇叔)哭着送他。读“力”,同“举”,可 译 为“推举”和“选用”。如: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一一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人们都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语气助词用在句未,同“欤”,读y i i,表疑问、反问或推测,可 译 为“吗二如: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不辱使命)一一但是
24、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所识穷乏着得我与?(鱼我所欲也)一一所认识的贫苦人感激我吗?固定结构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 为“跟(同、与)比较,哪一个(谁)如: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一一我与徐公相比,哪一个美?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一一我与徐公相比,哪一个美?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 为“与其哪如二 如: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一一与其杀了这个孩子,哪如卖了他呢?(六)“虽”速记口诀“虽”表让步或假设,译 为“虽然”和“即使”。词性用法及意义连词表假设,可 译 为“即使”“纵使”。如: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一一即使方圆千里的
25、土地都不敢交换,难道只有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吗?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一一即使是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啊。表让步(转折),可 译 为“虽然”。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一一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有所收获。固定结构虽然:虽然如此,即使这样。(七)“乃”速记口诀“乃”作副词用,译 作“竟然”“才”或“于是”“就”,还 可 表 判 断,译 为“是”“就是”或“原来是”;人称代词译为“你”,指示代词译为“这二词性用法及意义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 译 为“于是”“就”“便”等。如: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一一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中 语文 一轮 复习 常见 文言 虚词 用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