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地理期末复习提纲中图版.pdf
《必修一地理期末复习提纲中图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地理期末复习提纲中图版.pdf(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必修一地理期末复习提纲中图版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地球仪的形状和大小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大小: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及半径约为6357千米,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地球仪的相关概念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而成的地球模型地轴:地球自转的假象轴,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极点赤道:在地球仪上,同南,北两级距离相等的大圆圈两级:地轴同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级。其中,对着北极星的一端是地球的北极,另一端是地球的南极经纬线和经纬度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圆形,除极点外
2、,每条纬线都自称纬线圈从赤道向两级渐短指向东西方向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都相等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半圆形,两条正对的经线(其经度 和 为180度)组成经线圈长度相等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任意两条经线之间的间隔不等,赤道处最大,向两极递减经度和纬度经度: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分180度 东经E西经W东京的度数越向东越大,西经的度数越向西越大纬度:从赤道向南,北各分90度 南 纬S北 纬N北纬度数越向北越大,南纬越向南度数越大经纬网:定义:在地球以上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就构成了经纬网经纬网的常见形式球面经纬网:纬线是直线,经线为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极点经
3、纬网:纬线为同心圆,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呈放射状的线网格状经纬网:纬线是横线,经线是与各纬线垂直的线二 地图三要素1比例尺:定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所以比例尺也叫缩尺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数字式文字式和线段式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内容详略的关系(1)图幅大小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图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2)实地范围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图幅越大,内容越详细(3)应用规律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比例尺较小的地图,如中国政区图。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比例尺较大的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方向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法:一般地图上箭头所指为
4、正北方,据此可以确定其他方向时针法:以极地为中心的地图上,根据地球自转或公转方向定方向,北半球逆时针方向为东,南半球顺时针方向为东海陆轮廓法极地为大陆表示为南极,极地为海洋为北极经纬度法经度法:东经度增值方向为东,减值方向为西;西经度增值方向为西,减值方向为东纬度法:北纬度增值方向为北,减值方向为南,反之亦然图例和注记图例:在地图上,用来表示山脉,河流,城市,铁路等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称为图例注记:在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以及标志山高,水深的数字,都叫注记三 等值地图等高线地形图海拔与相对高度海拔:又叫绝对高度,是指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
5、度:是指某个地点高出某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在地图上,将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叫等高线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即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的特征:1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海拔高度相同,即同线等高2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相同,即同一图中等高距相同3零米等高线一般表示海平面,是海岸线4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并不一定在一幅图内闭合)5除了陡崖和悬崖,不同海拔高度的等高线不相交,不重合,不分支,且在图的中间部分不中断6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山脊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谷线为河流的集水线7示坡线表示坡度降低的方向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地形类型山地山峰:;闭合曲线外
6、地内高,符 号 四 周 低,中间高。示坡线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低盆地洼地:闭合曲线外高内低。四周高,中间低。示坡线划在等高线内测,坡度向内侧降低山脊山脊线: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脊连线。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部分。山脊线也叫分水线山谷山谷线: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谷连线。山脊之间低洼部分。山谷线也叫集水线鞍部:由一对山脊等高线和一对山谷等高线组成。相邻两个山顶之间,成马鞍形。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陡崖: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处。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峭壁上部凸出处称悬崖其他等值线图疏密程度及含义 弯曲状况及含义 闭合状况及含义 影响该等值线的因素疏 密 含 义 弯曲方向含义 闭合状况含
7、义等 温 线 疏 温差小 高到低值弯曲 气温高 中间低四周高低温区纬度,地形密 温差大 低到高值弯曲 气温低 中间高四周低 高温区 纬度,地形等 降 水 疏 地区差异小高到低值弯曲 降水较同纬度其它地区多中间低四周量线 高 少雨区 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山腰较山麓,山顶降水多密 地区差异大 低到高值弯曲 降水较同纬度其它地区少 中间高四周低多雨区 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山腰较山麓,山顶降水多等压线疏气压梯度力小高到低值弯曲 高压脊 中间低四周高 低压中心区 气温,气压,气流,气旋,反气旋密 气压梯度力大 低到高值弯曲 低压槽 中间高四周低 高压中心区 气温,气压,气流,气旋,反气旋等震线
8、疏 烈度相差小 高到低值弯曲 破坏较两侧大中间低四周高 破坏较小区 震 中 距,地质构造,地面建筑密 烈度相差大 低到高值弯曲 破坏较两侧小 中间高四周低 破坏较严重 震 中 距,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盐度疏盐度差值小高到低值弯曲 盐度高中间低四周高 低 盐 度 区1气候一蒸发与降水;2径流一稀释;3洋流-一寒低暖高线 密 盐值差距大 低到高值弯曲 盐度低 中间高四周低 高 盐 度 区1气候-蒸发与降水;2径流-稀释;3洋流-寒低暖高等太阳 疏 太阳辐射差值小 高到低值弯曲 太阳辐射强 中间低四周高 弱太阳辐 射 区1纬度一太阳高度;2日照时间长短;3海拔高度;4天气状况5阴阳坡辐 射 线 密
9、太 阳 辐 射 差 值 大 低 到 高 值 弯 曲 太 阳 辐 射 弱 中 间 高 四 周 低 强 太 阳辐 射 区1纬 度-太 阳 高 度;2日照时间长短;3海拔高度;4天气状况;5阴阳坡第 二 章 行 星 地 球一 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宇宙环境宇宙: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总和,是由各种形态的物质组成,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具有物质性,运动性,多样性的特征天体: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它包括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自然天体和航天飞机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人造天体天体系统概念:天体系统是由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的天体系统的级别层次总星系: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括太阳系
10、和其它恒星系太阳系:包括太阳,地月系和其它行星系地月系:包括地球和月球太阳系组成:由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太阳系。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八颗行星:1 1按照距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合海王星2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3结构特征: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的普通型和特殊性普通性:;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与其他行星具有相似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并不特殊。因此,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共面性:;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同向性:;八大行
11、星的公转方向都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自西向东)近圆性:各大行星公转轨道都是接近正圆的椭圆形,只有水星公转轨道的偏心率稍大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包 括 的 行 星 距 日 远 近 表 面 温 度 质 量 体 积 密 度 有 无 光 环水星金星近高小小大无类地行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中中大大小有远日行星 天王星海王星远低中中中有特殊性-有生命存在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条件-稳定而安全1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2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太阳系中大小天体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温度大气液态水1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于生命过程发生和发展的温度条件2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其引力可以使大量的气体
12、聚集在地球的周围,形成地球原始大气层,并逐渐演化城市和生物呼吸的大气3地球上有液态水,地球内部物质运动,促进了海洋的形成二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概念: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能量来源:太阳辐射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太阳内部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4个氢原子经过一连串的核聚变反应,变 为1个氨原子核。在核聚变过程中,原子和质量出现亏损,亏损的质量转变为能量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太阳辐射波长范围在0.15 4微米之间,分为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三部分。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0.40.7 5微米之间,波长小
13、于0.4微米的为紫外线,波长大于0.76微米的为红外线。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约占总能量的百分之五十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2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3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4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是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能量来源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外部大气结构人类能够直接观测到的太阳是其大气层,他从外到里分为日冕,色球和光球三层大 气 层 突 出 特 征 厚度太阳大气的几个太阳
14、半径,从 日冕 最外层 甚至更远外 色球位于光球外部,约几千千米呈玫瑰色到 光 球 用 肉 眼 可 以 观 测 约500千米到的太阳表面亮度仅为光球的百万分之一,只有在日全食时或用特制的日冕仪才能看到不及光球的千分之一,只有在日全食或用特殊的望远镜才能看到亮度大,地球上接收到的太阳光基本上都是由光球发射出来的内太阳活动概念:太阳活动是指太阳大气经常发生的大规模活动,其中以黑子和耀斑作为主要标志太阳活动的表现形式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层 表现 形成原因 平均周期黑子 光球 光球表面常出现的 是光球上的漩涡,温度比其它一些暗黑斑点 地方低11年耀斑 色球 某些区域有时会出现大 是太阳大气高度集中的而亮的
15、斑块;时间短;能量释放过程释放巨大能量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气候:太阳活动与地球上的气候变化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与黑子的变化周期有关2电离层:扰动地球上空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3磁场:扰动地球磁场,诗词真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即 产 生“磁暴”现象4扰动高层大气,在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等5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三 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定义:地轴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地轴指向: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方向:自西向东周期:太阳日:昼夜更替的周期,1太阳日=24小时恒星日:真正周期,1恒星日=23时56分4秒速度:角速度:除极点外,各地均是15度每时线速度:从
16、赤道向南北两极点递减南北极点即无线速度,也无角速度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产生原因:地球是一个既不放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产生昼夜现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周期:2 4小 时(1个太阳日)意义: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保证了地球上的气温日变化不剧烈,使生命有机体得以生存和发展晨昏线定义: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晨昏线/圈把经过的纬线分割为昼弧(即处在昼半球的各纬线圈的弧长)和夜弧特征:其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其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其永远平分赤道,即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其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其在夏至冬至时与极圈相切
17、其自动向西移动,速 度 为1 5度每时,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产生时差地方时:定义:;因经度的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特征:不同经度的地方时不同,地方时东早西晚,经度每个1 5度,地方时相差一,卜时;经度每隔一度,地方时相差四分钟;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的地方时相同时区和区时时区划分:为统一时间,国际上采用每隔经度十五度划分一个时区的方法,全球共分为二十四个时区。具体划分方法如下: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将东西经度七点五度的范围作为零时区/中时区。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去到东十二区;以西亦然。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跨经度七点五度,合为一个时区区时:每个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
18、的时间,即区时i,又称标准时。相邻的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一,I、时日期变更线国际日界线:为避免日期紊乱,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 8 0度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并把这条经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 称“国际日界线”。其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日界线与1 8 0度经线并不完全重合(避免通过俄罗斯,美国等国领土)过日界线时间的计算如下:日期变更日界线西侧18 0 日界线东侧经度东经度日西经度时区东十二区西十二时刻相同界相同早一天晚一天日期今天线昨天明天今天自 西 向 东 越 过 日 界 线 日 期 减 去 一 天日期加上一天一 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时经线:即地方时为零时所在的
19、经线,它是不断变化的。自西向东过零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过零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减一天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地转偏向力概念: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特点:地转偏向力始终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垂直,北半球作用在物体的右侧,南半球作用在物体的左侧。它只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不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规律顺着物体的水平运动方向观察,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赤道上没有偏转,纬度越高,偏转越明显。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定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轨道特点: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1月初过近日点,7月初过远日点)方向: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极上
20、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 转)周期:恒星年:地球公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真正周期),1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回归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的周期,1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角速度:平均角速度一度每天线速度:平均线速度为三十千米每秒近 日 点(1月初)最快,远 日 点(7月初)最慢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高度:指太阳光线与底平面的夹角,太阳高度最大值为九十度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角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同一纬度上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同一纬线上正午
21、太阳高度相同。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九十度。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像南北方向递减。随纬度变化:1春分日和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极方向递减2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3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一年中,同一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而有规律的变化随季节变化:1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日达最大值,冬至日最小2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冬至日达最大值,夏至日最小3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但回归线上直射一次昼夜长短的变化日期 太阳直射点 昼夜长短情况北半球 南半球 极地四周昼最短夜最长北半球夏至 北回归线 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圈内极昼,南
22、极圈内极夜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冬至南回归线昼最短夜最长 北极圈内极夜,南极圈内极昼春 分 秋 分 赤 道 昼 夜 等 长 昼 夜 等 长 昼 夜 等 长昼小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春分至秋分北半球昼大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附近极昼,南极附近极夜昼小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秋分到次年春分 南半球 昼大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 北极附近极夜南极附近极昼四季更替1四季的产生一年中,随着地球上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随着时间的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多少的不同,造成地球表面的季节更替2四季划分天文四季(以北半球为例)含义西方划分东方划分天 冬季到夏季的过渡季节春春分到夏至立春到立夏文 白昼最长,太阳最高,夏 获
23、得 太 阳 辐 射 最 多 的 季 节夏至到秋分立夏到立秋四 夏季到冬季的过渡季节秋秋分到冬至立秋到立冬李 白昼最短,太阳最低,获 得 冬 至 到 春 分 立冬到立春冬 太阳辐射最少的季节气候四季为了使季节与气候相结合,北温带许多国家运用气候统计的方法,一般把三四五三个月划分为春季;六七八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正好相反五带划分划分依据:同一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使得太阳辐射总量在地表具有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的规律。这样,地球表面就划分成了五个温度带五带划分: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线,将地球表面分为热带,北温带,
24、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五代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的规律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概念:黄赤交角是指地球的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目前角度为23。26,黄赤交角的影响1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2黄赤交角度数决定回归线与极圈度数,即黄赤交角与回归线度数相等,极圈度数与回归线度数互余3黄赤交角影响五带范围。若黄赤交角变大,则南北回归线度数变大,极圈度数减小,即热带,寒带范围扩大,温带度数减小,若黄赤交角变小则相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看作是不变的。因此,随着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置的不断变化,
25、太阳直射点相应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周期为一个回归年时间 直射点位置3月2 1日前后 赤道春分日直射点移动方向向北移动6月2 2日前后 北回归线夏至日9月2 3日前后 赤道秋分日12月2 2日前后 南回归线冬至日四地球的圈层结构大气圈外部圈层水圈生物圈地球圈层结构地壳内 部 圈 层 地 幔地核到达最北界,开始南移向南移动到达最南界,开始北移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地震波定义: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分类 传播介质 传播速度地纵波/p波 固 体,液体,气 体 快震横波/s波 固 体 慢波共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必修 地理 期末 复习 提纲 图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