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习题库.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卫生学习题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学习题库.pdf(9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绪论A 型题1.卫生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独立课程,重点研究A.自然环境与健康关系B.社会环境与健康关系C.环境与健康关系D.原生环境与健康关系E.次生环境与健康关系2.正确的健康概念是A.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B.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好状态C.无病就是健康D.没有疾病和虚弱E.有健康的躯体和正常的智商3.20世纪人们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是由于A.传染病死亡率太高B.发明了治疗传染病的抗菌素C.环境严重污染D.城市人口增多E.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X 型题1.卫生学的目的是A.预防疾病B.消除各种致病因素C.提高生命质量D.促进健康E
2、.使人类不患病第一章人和环境A 型题1.目前我国大气污染的最主要来源是:A 生活“三废”B 工业企业C 交通运输D 自然灾害E 农业生产2.温室效应主要是因大气中何种物质含量增高所至ASO2BNOxCCO2DCOE 光化学烟雾3.生物圈的范围大致包括A.11km深的地壳、海洋及15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B.15km深的地壳、海洋及11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C.5km深的地壳、海洋及10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D.20km深的地壳、海洋及30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E.1km深的地壳、海洋及5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4.对原生环境描述不正确的是A.是天然形成并基本上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B.其中存在有许多对
3、人体及其他生物体有利的因素C.其中良好的微小气候和优美的绿化等对健康都起促进作用D.有些原生环境中存在某些异常现象E.原生环境中不会存在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5.由于地球地质化学条件的区域性差异而使当地水、土壤或食物中某些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从而影响当地居民摄入该元素的量,使出现居民体内该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并引起疾病。该病被称为A.地方病B.传染病C.职业病D.流行病E.公害病6.对次生环境描述不正确的是A.是指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B.与原生环境相比,其中物质的交换、迁移和转化,能量信息的传递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C.次生环境比原生环境差D.人类活动时不重视物质、能量平衡,就会使次生环境的质量
4、变劣E.大量砍伐森林等人类活动将使次生环境质量日趋恶化7.生物圈中各种生物体之间关系为A.相互依存B.相互依存、相互制约C.相互制约D.相互对抗E.相互独立8.生物体之间通过食物链可传递A.能量B.物质C.物质和能量D.有机物E.无机物9.对食物链描述不正确的是A.形成食物链的关键是一种生物为另一种生物的食物B.可传递物质和能量C.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可由无机界向有机界转移D.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可由有机界向无机界转移E.食物链只传递物质和能量,不传递疾病10.人类与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方式是A.新陈代谢B.生物转化C.生物富集D.化学反应E.以上都不是11.下列哪项是属于原生
5、环境问题A.自然灾害B.环境污染C.生态破坏D.社会生活问题E.以上都不是12.下列哪项是属于次生环境问题A.地方病B.自然灾害C.生态破坏D.社会生活问题E.以上都不是13.对生态系统描述错误的是A.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的环境所构成的一个有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的功能系统B.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一个相互依存的完整体系C.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生物圈,小至一个局部范围,甚至一座山一个池塘D.是生物与生物之间一个相互依存的完整体系,非生物环境的变化对整个系统影响不大E.-一 般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界四大要素所组成14.生态系统中包括A.生产者、消费者、有机
6、界和无机界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界C.生产者、消费者、合成者和无机界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有机界E.生产者、合成者、分解者和无机界15.对环境污染描述错误的是A.可由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引起B.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C.不会造成环境理化结构的改变D.对人类健康可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E.严重的环境污染叫做公害1 6.关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部分污染物,在环境中可分解成无害的简单化合物B.大部分污染物,在环境中可分解成危害较小的简单化合物C.污染物在环境中不会转化成为毒性更大的新物质D.污染物在环境中可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E.环境对
7、污染物的自净是有限的1 7.环境的物理自净作用不包括A.稀释B.逸散C.中和D.凝聚E.挥发18.对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自净作用描述,错误的是A.可通过生物作用净化B.净化能力的大小受环境物理条件的影响C.环境的自净作用是有限的D.重金属及类金属元素污染物较易通过环境自净作用达到完全自净E.一些性质稳定的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等,很难通过环境自身自净作用达到完全自净19.下列何种物质在环境中较易自净A.有机氯农药B.镉C.多氯联苯D.碳氢化物E.汞2 0.下列何种物质在环境中不易自净A.多氯联苯B.碳氧化物C.氮氧化物D.光气E.漂尘21.环境污染物经各种途径通过机体生物膜进入血液的过程被称为A.吸
8、收B.分布C.转移D.蓄积E.代谢22.气体、蒸气和气溶胶形态的环境污染物最易通过何途径进入体内A.皮肤B.呼吸道C.消化道D.汗腺E.眼睛X 型题1.生物圈含有A.空气B.水C.日光D.土壤E.岩石2 环境可分为A.原生环境B.次生环境C.自然环境D.社会环境E.污染环境3.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有A.生物因素B.社会心理因素C.人文因素D.化学因素E.物理因素4.自然环境中包括A.大气圈B.社会圈C.岩石圈D.水圈E 生物圈5.生态系统四要素中的无机界包括A.空气B.水C.绿色植物D.土壤E.太阳辐射6.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全面的考虑应包括A.互相联系B.互相制约C.互相作用D.互相依存E.互相
9、适应7.目前我国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A.大气污染B.酸雨C.水污染与淡水资源危机D.土壤资源破坏与生态恶化E.生物多样性资源的锐减8.发生在日本的环境污染公害事件有A.水俣病事件B.痛痛病事件C.米糠油中毒事件D.四日市工业废气污染引起哮喘病事件E.异氟酸甲酯泄漏事件9.生态系统由下述哪些要素组成A.生产者B.消费者C.有机界D.分解者E.无机界1 0.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1 4.物质蓄积1 5.功能蓄积解者和无机界四大要素之间进行着广1 6.生物解毒作用泛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1 7.生物活化作用A.流动1 8.靶器官B.传递1 9.储存库C.交换D.消耗第二章生活环境与健康E.循
10、环A 型1 1.工业“三废”是指题A.废气1 饮用水消毒的主要目的是B.废烟A.保持水中有一定量的余氯C.废水B.改善水质的感官性状D.废尘C.除去水中有毒物质E.废渣D.杀灭病原菌,预防介水传染1 2.环境污染物可来源于病A.工业生产“三废”E.预防水型地方病的发生B.日常生活“三废”2 我国集中式给水最常用的消毒方C.农业生产法是D.交通运输A.氯化消毒E.自然灾害B.紫外线消毒名词解释C.臭氧消毒1.原生环境D.碘消毒2.次生环境E.煮沸消毒3.一次污染物3 对饮用水进行氯化消毒时,起杀菌4.二次污染物作用的主要是5.生物圈A.。26.生态系统B.HO C 17.生态平衡c.c r8.半
11、数致死剂量D.C a (O C 1)29.最大无作用剂量E.ocr10.剂量-效应关系4 评价氯化消毒效果的简便指标是11.环境污染A.加氯量12.公害病B.有效氯13.食物链C.余氯量D.水的浑浊度E.金黄色葡萄球菌总数E.细菌学指标10 可经毛发排出的化学物是5比较理想的饮用水水源是A,降水B.江、河水C.泉水D.深层地下水A.一氧化碳B.二氧化硫C.硫化氢D.苯E.碑E.水库水11毒物引起全部受试对象死亡所需6关于地方性氟中毒,错误的是A.发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B.氟斑牙多见于恒牙C.从非病区搬入的居民比当地居民易患病D.随年龄增加患氟骨症的病人要的最低剂量是A.绝对致死剂量(LD100)
12、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E.急性阈剂量(Limac)增多E.氟骨症多见于16岁以后的成年人12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A.绝对致死剂量(LD100)7克山病的主要发病原因可能是A.缺钙B.缺硒C.高钙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E.急性阈剂量(Limac)D.缺碘E.高硒13毒物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8水俣病属于A.职业病B.公害病C.地方病D.传染病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
13、50)E.急性阈剂量(Limac)E.食物中毒14 环境污染物在器官和组织中的分9评价室内空气质量指标中,细菌指标多采用A.肺炎球菌总数B.结核杆菌总数C.细菌总数D.溶血性链球菌布最主要受哪项因素影响A.器官或组织的血流量及污染物与器官亲和力B.特定部位的屏障作用C.脂肪组织分布的量D.器官和组织所在的部位E.以上都不是1 5 哪种物质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A.汞蒸汽B.汞离子C.氯化汞D.甲基汞E.升 汞1 6 环境污染物在血浆中大部分与哪种蛋白结合,再转运贮存A.球蛋白B.白蛋白C,组织蛋白D.血红蛋白E.肌红蛋白17 S 0 2 引起的慢性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是指:A 支气管炎,肺
14、水肿和尘肺总称B 慢性肺纤维性变,支气管炎,肺水肿总称C 慢性肺纤维性变,支气管哮喘,肺水肿总称D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总称E 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尘肺支气管哮喘的总称1 8 饮用水要求在流行病学上安全,主要是为了确保不发生:A 职业病B 介水传染病C 食物中毒D 急慢性中毒E 水型地方病1 9 水体是否被粪便污染的最好判断指标是:A 细菌总数B 痢疾杆菌C 伤寒,副伤寒杆菌D 大肠菌群数E 变形杆菌指数2 0 关于饮用水的卫生学要求,下列哪项说法不包括在?A 流行病学上安全B 感官性状良好C 应该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D 化学性状良好,不含任何有害化学物质。E 水量充足,取水方
15、便。2 1 水体受汞化合物的污染:A 使鱼贝类产生特殊臭味B 出现富营养化现象C 出现某些传染病的流行D 使水体产生金属涩味或混浊E 可能引起水俣病发生2 2 氯化消毒饮水的接触时间不得低于:A 50分钟B 1 小时C 30分钟D 15分钟E 90分钟2 3 评价氯化消毒效果的最简便指标是:A 加氯量B 有效氯C 余氯量D 需氯量E 细菌学指标2 4 下列那种疾病不属于地方病:A 地方性甲状腺肿大B 地方性氟中毒C 痛痛病D 克山病E 大骨节病2 5 关于 地球化学性疾病,下列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 是一种地方病B 疾病与该地区地质中某种化学元素含量之间有关C 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各类人群中有不
16、同的相关性D 可以用现代医学理论来加以解释E 疾病与某些化学元素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2 6 预防地甲病补碘最方便可靠的措施是A 投碘化剂B 碘化食盐C 碘化食盐和食油D 碘化食盐和食油E 服用加碘药剂2 7 预防地甲病的首要措施是A 补碘B 加强营养C 移民D 更换水源E 以上都不是2 8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突出表现为:A 甲状腺机能亢进B 甲状腺机能减退C 甲状腺多发性结节D 甲状腺癌变E 单纯性甲状腺肿大2 9 地方性氟病是指A 长期自环境中摄入氟过低而引起的,以氟骨症和氟斑牙为主;B 长期自环境中摄入氟过高而引起的,以氟骨症和氟斑牙为主;C 长期自环境中摄入氟过高而引起的,以骨质疏松为主;
17、D 长期自环境中摄入氟过低而引起的,以骨质疏松为主;E 是一种职业性疾病。3 0 饮水所致的地氟病,其预防的主要措施是A 增强营养B 水中除氟C 更换水源D 移民E 居民服药3 1 氟骨症易发的部位是A 指、趾等小关节B 肘、骼舐等大关节C 四肢长骨D 胸肋骨E 颅骨与脊柱3 2 为确保生活饮用水水质安全,自来水末梢水中游离性余氯至少应A=0.3mg/lB=0.03mg/lC=0.05mg/lD=0.5mg/lE=1.0mg/l3 3 大气中常见环境致癌物A 铅,汞,镒B 石棉,苯并花,神C锡,钻,铜D硒,锌,矶E气 温,气 湿,气 流,有效温度3 4空 内 小 气 候 主 要 由 以 下 气
18、 象 因 素组成A气 温,气湿,热辐射B气 流,气 湿,热辐射C气 温,气湿,气流D气 温,气 湿,气 流,热辐射E气 温,气湿,气 流,有效温度35 一 年 中 夏 秋 季 是 发 生 光 化 学 烟 雾的 季 节,这是因为A此 时 臭 氧 含 量 最 多B该 季 节 能 源 消 耗 量 最 大,易形成光化学烟雾C日光辐射强度大D该季节易出现逆温E主要与地形有关3 6伦 敦 烟 雾 事 件 危 害 居 民 健 康 的 主要污染物是A烟 尘 和S02BCO和 NOxC S02和HC化合物D光化学烟雾E有毒化工气体3 7紫外线的作用不包括A抗佝偻病作用B杀菌作用C红斑作用D热效应作用E色素沉着作
19、用3 8常见三种大气污染物是指A CO、C02、S02B C02、NO、SO3C SO2、NOX、颗粒物D SO2、SO3、颗粒物E SO 2、颗 粒 物、CO23 9哪些是对氯化消毒不利的条件A接触时间长B水温较高C消毒剂使用量足D PH值升高E浑浊度比较小4 0饮水消毒的最主要目的是A保持水中有余氯B改善水的物理性状C消灭大肠杆菌D杀灭病原菌预防介水传染病E以上都对4 1水的沉淀净化的主要目的是A改善水温B除去有毒物质C改善水质物理性状D杀死病原菌E调 节 水 的PH值4 2对“土 壤 自 净 作 用”的错误答案是:A使病原微生物死亡B使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C使寄生虫及其卵死亡D使有机物腐植
20、质化E使土壤中全部微生物死亡4 3地 方 病 的 发 病 原 因 是:A人 体 不 能 适 应 由 于 污 染 而 发 生的化学元素的改变B地 质 化 学 条 件 超 出 人 类 能 适 应的范围C人 体 与 环 境 中 必 需 元 素 不 能 保持动态平衡D人 体 与 环 境 中 非 必 需 元 素 不 能保持动态平衡E 人体所需元素明显缺乏并与摄入量有关4 4 原生环境问题主要由何原因引起A.自然力作用的各种自然灾害和地方病等B.由于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等人为因素导致的环境污染C.由于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等人为因素导致的生态破坏D.由于经济因素而引起的各种社会生活问题E.由于社会发展水平或结构
21、的因素而引起的各种社会生活问题4 5 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的区域性疾病被称为A.公害病B.职业病C.地方病D.疫源性疾病E.以上都不是4 6 卫生学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生活环境、食物、生产环境及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B.预防保健策略与措施C.医学统计方法D.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的理论根据和预防措施的原则E.各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4 7 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在日本富山神通川下游地区,因某锌冶炼厂排出废水,使水及水稻受到污染,造成居民中出现以骨骼系统病理改变为主的一系列疾病,该病可能是A.水俣病B.痛痛病C.地甲病D.克山病E.大骨关节病4 8 上 世 纪 5 0 年代中期到7
22、 0 年代初期,在日本富山神通川下游地区,因某锌冶炼厂排出废水,使水及水稻受到污染,造成居民中出现以骨骼系统病理改变为主的一系列疾病,该病可能由何污染物引起A.铅B.格C.镉D.镒E.锌4 9 世 纪 5 0 年代中期,日本熊本县水俣湾被石油化工厂废水污染,并通过水-鱼-人食物链在人体内蓄积,引起居民中大量出现以感觉障碍、共济运动失调、视野缩小、听力障碍、语言障碍、眼球运动异常为主要症状和体征的疾病,该病可能由何污染物引起A.汞B.镉C.铅D.碑E.格50 1984年,在印度博帕尔某化工厂,由于贮气罐泄漏,造成厂周围居民区 15万多人中毒,2500人死亡,5 万多人失明。此次泄漏的化学物是A.
23、异氟酸甲酯A硫酸B.三氧化二神B SO3C.多氯联苯C H2SD.四氯乙烯D 03E.三氯乙烯E CO251制下列不属于空气负离子的生物学作用是A降低血压B刺激骨髓造血功能C抑制气管纤毛运动D改善肺的换气功能E调节中枢神经的兴奋和抑5 6 关于室内空气染污描述错误的是A 室内空气受大气污染的影响B 室内装修材料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C 燃料燃烧是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D 人的呼吸过程也是室内空52与季节有密切联系的疾病是A 花粉热B 心肌梗死C 癌症D 高血压E 肺炎气污染的来源E 室内空气污染较室外大气污染轻5 7 室内空气质量评价常用指标包括,除了A空气离子53属于大气中的二次污染物是A CO
24、B SO2C C02D H2SE SO3B二氧化碳C室内微小气候D链球菌总数E细菌总数5 8 由紫外线引起的有益的生物效应是54 可吸人颗粒物是指能长时间漂浮于空气中很容易进入呼吸道和肺的颗粒物,一般直径小于或等于A 5umB 10 umC 2umD lumE 1.5 umA 抗佝偻病作用B 日射病C 视网膜的伤D 白内障E 皮肤烧伤5 9 属于二级预防措施的是A防止并发症和伤残B控制环境有害因素55氮氧化物与碳氢化物在紫外线的作用下易发生反应生成C恢复劳动和生活能力D防止疾病复发E促进康复6 0 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包括,除了A净化消毒设施完善B感官性状良好C水量充足,取用方便D流行病学上安
25、全E所含化学物质对人体无害6 1 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没规定的毒理学指标是A铅B汞C铭D镒E硒6 2 饮水水质达到流行病学上安全的重要指标是A寄生虫虫卵B总大肠菌群C细菌总数D痢疾杆菌E钩端螺旋体6 3 不属于饮用水水质标准中的化学指标是A CODB DOC BODD pHE CC146 4 介水传染病的特点是A有年龄差异B人一人传播C暴发流行D有性别差异E夏季流行6 5 水中的化学性污染物的危害包括除了A急性中毒B慢性中毒C致癌D致畸E致敏6 6 水中常见的化学性污染物不包括A农药B汞C神化物D氯乙烯E氟化物6 7 氯化消毒的目的是A改善水的性状B杀灭致病微生物C消灭寄生虫虫卵D保持水中余氯E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卫生 学习 题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