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物理考点题练《物态变化》(解析版).pdf





《2021中考物理考点题练《物态变化》(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中考物理考点题练《物态变化》(解析版).pdf(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备战2021中考物理考点经典题练 物态转变一、单选题1.冰在熔化成水的过程中,下 列 判断对的是()A.比热容改变,内能和温度不变B.比热容改变,内能增添,温度不变C.比热容、内能和温度都增添D.比热容、内能和温度都不变2.下列物体转变中,属 于 凝 固 的 是()A.炎热的夏天,冰棍四周冒出“白气”B.冰冷的冬天,湖水结成冰C.初冬的清晨,地面上出现霜D.秋天的夜晚,草叶上出现露珠3.冷天在浴室里洗热水澡时,浴室镜面“模糊”的 缘 故 是()A.水产生汽化C.水产生凝固B.水蒸气产生液化D.水蒸气产生凝华4.如图所示,在一敞口玻璃瓶甲里盛适量的水,使之能浮在一水槽中,将另一只同样的敞口空玻璃
2、瓶乙瓶口朝下,按入槽内水中,并固定位置,在标准大气压下,对槽内水加热到沸腾时()X2A.槽内甲、乙瓶内水温都不能达到100汽B.甲瓶内水沸腾,乙瓶内水不沸腾C.甲瓶内水不沸腾,乙瓶内水沸腾D.甲、乙瓶中水都不沸腾5.有一个粗心的护士在使用体温计前都未甩。有一次她用一支示数为3 9。(: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为4 0。(:和3 8。(:的 病 人 的 体 温,体温计表现的示数分别为()A.3 8,3 9 B.4 0,3 9 C.3 8,4 0 D.4 0,4 0 6 .以下儿种情况下,戴 眼 镜 的 人 的 镜 片 上 不 会“沾 上 水 汽”而变模糊的是()A.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到室外
3、B.揭开饭锅的锅盖时眼镜太接近“热气”C.夏天,从开有空调的房间走出去D.戴着眼镜进入热气腾腾的浴室内7 .尝试室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下列操纵中对的是()8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古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词中涉及到的物理常识说法对的是()A.春蚕到死丝方尽,B.月落乌啼霜满天,C.八月秋高风怒号,强越大D.花气袭人知骤暖,剧烈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成灰泪始干是晶体的熔化江枫渔火对愁眠一霜的形成是 凝固现象卷我屋上三重茅一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鹊声穿树喜新晴-诗句表现出温度越高分子无法则运动越9.保温瓶中装有1000g、(be的 水,然后放进100g、_2七 的 冰,盖好瓶塞,
4、则()A.水质量变大 B.冰质量变大C.冰、水质量不变 D.冰、水温度均无转变10.下列关于温度计的说法中,错 误 的 是()A.使用温度计前,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及分度值B.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感温泡跟被测物体充实接触C.只有当温度计内液面中断上升时才能读数,且视线必须与液柱的上外观相平D.固然不能用温度计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但对于低温,温度计都可以测量11.“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 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说明对的是()A.“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吸热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放热C.“雾
5、淞沆扬,天与云与山与水,上 下 一 白”-雾淞的形成是凝华放热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成灰泪始干是晶体的熔化12.在 温 度 计 的 玻 璃 泡 上 包 上 醮有酒精的棉花,下列温度与时间关系图能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转变情况的是(四周的温度不变)()1 3.水 是 大 自 然 的 精 灵,瞬息万变中向我们展示了它神秘的特性.如图所示的四个场景中,因 为 水 的 凝 固 而 形 成 的 是()1 4 .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 ,把温度为-8霓的冰块投入盛有0冤水的密闭隔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会 出 现 的 情 况 是()A.冰块的温度升高且质量增添 B.水的温度降低且质量增添
6、C.冰块的温度升高且质量削减 D.水的温度不变且质量不变1 5 .用同一热源给必然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图线所示,若其他前提不变:(1)仅增添水的质量;(2)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3)既增添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则三种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分别对应图线、和(填“a”“b”“c”或b).下列答案填写次序对的是()nA.c、d、bB.4、c、bC.d、b、cD.c、b、d16.夏天,小明想买一支冰棒来解渴,营业员从冰柜里面取出一支冰棒,小明发觉硬邦邦的冰棒上附有一层白花花的“白粉”,把包装纸剥掉后,发觉冰棒四周冒出一圈“白气”,下列说法中对的是()A.“白粉”和“白气”
7、形成的过程都要放热B.“白粉”是凝固形成的小冰晶,“白气”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C.“白粉”和“白气”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D.“白粉”和“白气”都是汽化形成的小水晶17.冰冷的冬天,将洗好的衣服晾在室外,一会儿,衣服就会冻得硬邦邦的。几天后,冰冻的衣服依然能晾干,此过程中主要产生的物态转变和吸、放热情 况 是()A.凝华;吸热 B.凝华;放热 C.升华;吸热 D.升华;放热18.下列关于“冰棒现象”的 解 析,对 的 是()A.剥去包装纸,冰棒冒“白气”,属于汽化现象B.剥去包装纸,过一会儿,冰 棒“流汗”属于液化现象C.冰棒放入茶杯,杯子外壁会“出汗”,属于液化现象D.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棒,包 装
8、 纸 上 沾 有“白粉”,属于凝固现象19.炎炎夏日,考场如火,细心的监考老师轻轻地在教室地面上洒了些水,不一会儿,考生们就有凉爽、舒服的感觉。对于这一现象所蕴含的物理常识,下列说法中对的是()A.操纵了水的蒸发、吸收热量 B.操纵了水的沸腾、吸收热量C.操纵了水的汽化,放出热量 D.操纵了水的液化,吸收热量20.水是人类赖以生计的重要资源,水通过三态转变,实 现 了 在 地 球 上 的 循 环。对以下自然现象所产生的物态转变,判 断 对 的 是()A.春天,冰雪消副I-熔化B.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起淡淡的白雾-汽化C.深秋时节,树叶、瓦片上出现白霜一凝固D.冰冷的冬天,树枝上雾淞的形成-升华
9、2 1 .今年4月份,我市各地陆续下起了冰雹,范畴广,颗粒大,在近几十年来十分罕见。冰雹落到地上,不久就“不见了”,这个物态转变过程是()A.熔化 B.液化 C.凝固 D.升华2 2 .中华诗词蕴含着富厚的物理常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转变的解析对的是()A.“露似真珠月似弓”,B.“斜月沉沉藏海雾”,C.“霜叶红于二月花”,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2 3 .有一支温度计,刻 度 是 平 均 的,但不正确。校正时发觉:当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示 数 为4 ,而插入1 0 0。(2的沸水中时
10、,其示数为9 6冤.那么,若用该温度计测得教室里的温度为2 2.4国,则教室里的真实温度是()A.1 8.4 B.2 0 C.2 6.4 D.1 6.9 2 4 .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 数 是3 8冤,参加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 8国.下 列 判 断 对 的 是()A.乙的体温必然等于甲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大概等于甲的体温C.乙的体温不大概高于甲的体温 D.乙的体温必然低于甲的体温2 5 .如图所示的物态转变的实例中,属 于 熔 化 的 是()26.冬天雨雪过后,停在户外的汽车的前窗玻璃上常会结有一层冰.要想除去这些冰,下列做法中不可采纳的是()A.喷洒盐
11、溶液B.用硬的纸质物体直接排除C.启动车子,打开热风,吹车前窗玻璃D.将少量沸水洒在车前窗玻璃上27.冰 冷 的 冬 天,玻 璃 窗 上 会 起“雾”或 结“冰花”,下面关于此现象的说法对的 是()A.玻 璃 窗 上 的“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B.玻 璃 窗 上 的“冰花”是 水蒸气升华形成C.“雾”出此刻玻璃窗的外外观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外观28.如图所示,加热-40久的 冰,下 列 说 法 对 的 是()A.8C段示意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体B.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C.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它的内能不变D.由图可判断,加热时间一样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
12、小29.某同学对下列物理现象中所产生的物态转变以及吸、放 热 的 说 明 对 的 是()A.冬天屋顶结的霜是凝华现象,凝华需要吸热B.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成了冰是凝固现象,凝固需要放热C.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汽化现象,汽化需要放热D.夏天,剥去包装纸的冰棒四周看到“白气”是升华现象,升华需要吸热3 0 .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转变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 法 对 的 是()温度/七0 5 10 15 20 时间/mmA.该物质为非晶体 B.该 物 质的熔点是8 0 C.在 第5 m i n时物质己所有熔化 D.第l O m i n时物质处于液态二、填空题3 1 .高
13、烧的病人用冰袋降温是操纵了 的 事 理;冬天,北方的菜窖里防止菜冻坏,常常放几桶水,这是操纵了 的 事 理。3 2 .在下列几种物态转变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属于升华的是;属于汽化的是;属“放热”过程的是_ _ _ _ _ _ _ _(填序号)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汽”: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冰;放 在 衣柜里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末了“消散”了;严冬的深夜,教室窗玻璃的内外观上有一层冰花;铺柏油马路时,将沥青块放在铁锅中加热.3 3 .有一支刻度平均,但现实测量不正确的温度计,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 是4;把 它 放 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 数
14、是9 4;把它放在某液体中时,示 数 是2 2冤.则该液体的现实温度是 ,当把该温度计放入现实温度为4(T C的温水中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3 4 .夏天,沥青路面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变得越来越软,由此可知沥青是(选 填“晶体”或“非晶体”);医院抢救中暑病人时,会在病人额头上大面积地擦酒精降温,依 据 是 酒 精 蒸 发 会(选 填“吸热”或“放热”)。35.小付买了一盒“雪月饼”,为了连结低温,工作人员在月饼包装盒内装入了必 然 量 的“干冰”。回抵家中,打开包装盒,发觉四周空气出现了“白雾”,这 是 因 为“干冰”在 过程中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 成了小雨滴。(两空均填物态转变名称)36.
15、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出现黑斑,在形成黑斑的过程中先产生_ _ _ _ 后产生_ _ _ _ _ _。在北方冬季有时地面会出现霜,霜是因为空气中的 经而 成 的。37.在微观尺度下,科学家拍下了超亮的#射线将液体刹时打得“灰飞烟灭”的情景。如图所示,此过程液体吸收,射线的能量,内能,产生的物态转变是。38.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 形成;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因为身上 的 水 吸热所致;他买了冰棒含嘴里过了一会感觉到凉爽是因为冰棒吸热所致。(均填物态转变名称)39.如图所示,温 度 计 的 示 数 为 .40.请读出如图中甲
16、温度计示数为,乙温度计示数是三、尝试探讨题41.小明操纵如图甲所示装置探讨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一样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 示 数,并察看物质的状态.(1)应选用颗粒 选 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尝试.(2)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冰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如许判断的依据是 .(3)图乙中第3min时,物质处于 态,第lOmin时,物质处于 态.(4)图乙中,物 体 在A点 时 具 有 的 内 能(选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3点时的内能.(5)小明在尝试中没有效酒精灯加热试管,其目的是 .42.晓 轩 同 学 在“探讨冰和蜡的熔化规律
17、”时,使用的尝试装置如图甲所示.5040305O4OJO(1)本尝试所用的温度计是根据 的性质制成的.要完成该尝试,除了图示的仪器外,还 需 要 一 种 测 量 仪 器 是.(2)在尝试过程中,每 隔Imin记下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还要察看冰和蜡的(3)蜡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候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是尝试数据如表,可 以 判 断 蜡 属 于(选 填“晶体”或“非晶体”);时间/min01234567蜡的温度,c4244464849505152(4)向试管中放入碎冰,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温度_ 时间图象,熔化持续了 m i n,C O段冰处于 态4 3.在 探 讨“水沸腾时温
18、度随时间转变的特点”的尝试中:(1)安装尝试器材时,应 根 据(选 填“自上而下”或“自 下 而 上”)的 次序进行。(2)当水温接近9 0T时,每 隔I m i 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水温随时间转变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水的沸点为,出现这一成果的缘故大概是该处大气压_ _ _ _ _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 4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讨秦熔化时温度的转变规律”,图乙、丙是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转变的图象。请答复下列问题:甲 乙 丙(1)根据图乙可知,蔡的熔点约是;(2)乙图中C D段 物 质 处 于(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19、;(3)解析图乙可知,蔡 在A B段 状 态 的 比 热 容(填“大于”、“等 于 、“小于”)蔡 在C C段状态的比热容;(4)某同学在尝试中发觉蔡熔化时恒温过程不显明(如图丙)。出现这种现象的大概 缘 故 是(写 出 一 种 即 可)。答案和解析1.【答案解析】B【试题解答】解: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而温度连结不变,但内能在增添,因为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和物质所处的状态有关,当冰熔化成水后,比热容变大;故选:8。冰在熔化过程温度不变,但需要继续吸热,所以内能增添,水的比热容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比热容转变。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熔化过程的特点及差别物质比热容差别。2.【答案解析】B【试题解答】
20、解:4 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A错误。8、水结成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8正确。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错误。故选:B。在必然前提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产生彼此转化,这就是物态转变;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转变,关键要看清物态转变前后,物质遍地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转变的吸热
21、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3.【答案解析】B【试题解答】【考点解析】在必然前提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产生彼此转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解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转变,关键要看清物态转变前后,物质遍地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转变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解答】冷天在浴室里洗热水澡时常常发觉浴室镜面“模糊”,这是因为浴室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子液化形成的小液滴附着在镜面上造成的,故B正确,AC。错误。故选B。4 .【答案解析】D【试题解答】解:因 为 水 在 标 准 大 气 压 下 的 沸 点 是 1 0 0 ,所以槽中水沸腾时温度是 1 0 0 ,并连结
22、不变。甲瓶中水从槽内水中吸热,温度升高直到1 0 0 国,如许甲瓶中的水温也能达到沸点,不过甲瓶中的水一旦与槽内的水温度相等,甲瓶中的水就无法吸热,当然不能沸腾。固然乙瓶中水温同样可达到1 0 0 汽,但乙瓶上端封闭,瓶内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因为液体沸点随液面上气压的增大而增大,所以乙瓶中水的沸点高于1 0 0 汽.如许乙瓶中水温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故选:D o液体沸腾是有前提的,一是达到沸点,二 是 继续吸热,二者缺一不可。甲瓶中的水与水槽中的水温度一样时没有温度差不能继续吸热,不能沸腾。乙瓶上端封闭,加热时瓶内水蒸气增添,气压变大,沸点增大,不能达到沸点.本题考查了沸腾的特点、沸腾的前提
23、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关于沸腾的常识点都用到了,综合性较强。5 .【答案解析】D【试题解答】解:用示数为3 9 式的体温计测体温为4 0 久的病人时,液泡内的水银膨胀,仍可使液柱上升,达到4(T C,故测量正确;用这支体温计测体温为3 8 K 的病人时,水银不能回到液泡中,是以,示数仍为4 0 故选:D.体温计有一个特殊的结构,就是在接近液泡四周有一个缩口,这个缩口使得液柱中的水银不能自己回到液泡中,必须靠甩才行。是以,用未甩过的体温计测病人的体温,它的示数只能上升,不会下降。领会体温计的组织,懂得缩口这一结构在测量时所起的作用,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6 .【答案解析】A【试题解答】【考点解析】本
24、题考查液化现象,眼镜片模糊指的是眼镜片上面有水珠造成的,是以解析眼镜 片 上 的 水 珠 的 来 历 是 此 题 的 突 破 口。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放热。【解答】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的小水珠附着在眼镜上,会使镜片变得模糊;人冬天,戴眼镜的人从温暖的室内走到室外,镜片的温度高于气温,水蒸气不能放热,不会液化,故 A吻合题意;A 揭开饭锅的锅盖时眼镜太接近“热气”,因为镜片的温度低于“热气”的温度,“热气”中的水蒸气会液化,故 8 不吻合题意;C.夏天,从开有空调的房间走出去,镜片的温度低于室外气温,水蒸气会液化,故 C 不吻合题意;D 带着眼镜的人进入热气腾腾的浴室内,
25、镜片的温度低于室内气温,水蒸气会液化,故。不吻合题意。故选A。7.【答案解析】D【试题解答】解:A、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故 A 错误;8、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侧壁故 8 错误;C、温度计的玻璃泡未与被测液体充实接触。故 C 错误;。、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实接触,但没有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故。正确。故选:Do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实接触,不要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在物理尝试和日常生活中常常使用温度计,我们要谙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式8.【答案解析】D【试题解答】【考点解析】(1)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2)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态变化 2021 中考 物理 点题 物态 变化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