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实验题汇总.pdf





《九年级物理实验题汇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实验题汇总.pdf(1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物理实验汇总第 十 三 章 能 实 验1 气体扩散演 示:在 装 着 红 棕 色 二 氧 化 氮 气 体 的 瓶 子 上 面,倒 扣 一 个 空 瓶 子,使 两 个 瓶 口 相 对,这 间 用 一 块 玻 璃 板 隔 开 如 如 图 所 示,抽掉玻璃板 后,会 发 生 什 么 变 化?二 氧 化 氮 的 密 度 比 空 气 大,它 能 进 到 上 面 的 瓶 子 里 去 吗?要 点 探 究:1 明 确 实 验 现 象:抽 掉 玻 璃 板 后,两 个 瓶 子 的 气 体 会 混 合 在 一 起,最后颜色变的均 匀。2 实 验 现 象 说 明:分 子 在 做 无 规 则 运 动,分 子 间
2、有 间 隙。3 图 中 能 把 空 气 放 在 下 方,二 氧 化 氮 放 在 上 方 吗?揭 示:不 能。二 氧 化 氮 的 密 度 比 空 气 大,那 样 做 由 于 重 作 用,二 氧 化 氮 会 向 下 运 动,不 能 完 全 说 明 气 体 分 子 在 不 停 地 做 无 规 则 运 动。典 型 例 题:1 如 图 所 示,两 个 瓶 子 里 装 有 红 棕 色 二 氧 化 氮 气 体 和 空 气,瓶口 对 接 后 用 玻 璃 片 隔 开,请 回 答 下 列 问 题:(1)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_ _ _ _ _ _ _ _ _ _ 空 气 密 度(填 大 于 或 小 于)。(2)当 抽
3、 去 玻 璃 片 后,过 一 段 时 间,看 到 上 面 的 瓶 子 里(3)这种现象主要表明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如图所示,上 瓶 盛 的 是 空 气,下 瓶 盛 的 是 红 棕 色 的 二 氧 化 氮 气 体。当抽 出 玻 璃 片 后,会 观 察 到 红 棕 色 气 体 逐 渐 散 到 上 瓶,同 时 下 瓶 颜 色 逐 渐最 后,上、下 两 瓶 颜 色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4、。此 现 象 说 明。当两瓶气体混合后微粒(填“继续”或“停 止”)运 动。3-(2015)将2个 分 别 装 有 空 气 和 红 棕 色 二 氧 化 氮 气 体(二 氧 化 氏 0空 气)的玻璃瓶口 对 口 对 拉,中 间 用 玻 璃 板 隔 开。抽 开 隔 板 后,通过观察瓶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作 无 规 则 运 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旋转方 法(如 图 所 示),四位同学判断正确的是()A小 华 认 为 甲 图 放 置 最 不 合 理B小 夏 认 为 乙 图 放 置 最 不 合 理C小 梦 认 为 丙 图 放 置 最 不 合 理D小 满 认 为 三 种 旋 转 方 法 都 不 合 理4
5、 在 装 着 红 综 色 二 氧 化 氮 气 体 的 瓶 子 上 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 两 个 瓶 口 相 对,之 间 用 一 块 玻 璃 板 隔 开,如 图 右 所 示5抽掉 玻 璃 后,二 氧 化 氮 气 体 会 进 入 到 上 面 装 着 空 气 的 玻 璃 瓶 中。小红 认 为 二 氧 化 氮 气 体 进 入 到 上 面 的 瓶 子 中,不是因为气体分子的空气坡隔版运 动 造 成 的,而 是 由 于 空 气 受 到 重 力,在 重 力 的 作 用 下,部分空气 会 向 下 运 动,挤 压 底 下 瓶 中 的 二 氧 化 氮 气 体,使 二 氧 化 氮 进 入 到 上 面 瓶 中 的,
6、并不能说明气体分子是无规则运动的。请你仅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红的观点是错误的。实验2 扩散的快慢演 示: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中滴入一滴墨水,观察哪个烧杯中墨水扩散得快。扩散的快慢跟温度有什么关系?要点探究:1 实 验 中,两杯水要质量相等而温度不同,以例研究扩散快慢与温度的关系。2 实验现象:热水中墨水扩散快,凉水中的扩散慢。典型例题:1 (2015香坊区三模)甲、乙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其中一杯是80的热水,另一杯是5的冷水,它们都静静地放置在水平桌面 上。同时向两个水杯中滴入一滴碳
7、素墨水,过几分钟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1)甲、乙两个水杯中)盛有热水的是 乙 ;(2)该实验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剧列程度与 温度 有 关。2 (2015潍坊二模)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滴 墨 水,5s后的现象如图所示,该现象说明()A 只有热水的分子在做热运动B 热 水 有 能)冷水没有能冷水 热水C 扩散只能在液体中发生,不能在气体、固体中发生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3物 理 课 上,老师做了一个有趣的演示实验: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冷水,用滴管分别在两烧杯中注入一滴红墨水,过一会儿,杯中热水都变红了,稍后冷水也都变红了。水变红了是 现 象;热水比冷水变得
8、快,说明 实验3 分子间有引力演 示:如右图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 干 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要点探究:1 为什么要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 消干净?提 示:原因是和空气中氧发生反应产生了新物质,会导致两个铅块间的引力小的要命,削平后就可以露出铜的原貌了。2实验现象:两个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3 实验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典型例题:12 0 1 5株洲)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紧 压,两个铅柱结合了起来,L I在下面吊挂一个重物,它们仍没有分开,如 图,该实验说明了()XA 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工B分子间存在间隙C.分
9、子无规则运动2 4 2 0 1 5二模)利用吸盘式挂衣钩把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使玻璃板下表面接触水面,然后稍向上拉玻璃板,玻 璃 板 未 离 开 水 面,如 图 所 示。发 现 弹 簧 测 力 计 的 示 数 大 于F,其 原 因 是()A玻璃板沾水变重了 B 玻璃板受到浮力的作用C玻璃板上表面受到大气原压力 D玻璃板下表面与水之间存在分子引力3小 明 将 两 个 表 面 光 滑 的 铅 柱 相 互 紧 压,发 现 两 者 粘 在 一 起,由此得出分子间存在 引 力,小 华 认 为 此 实 验 不 能 排 除 是 大 气 压 把 两 个 铅 柱 压 在
10、一 起,下 列 实 验 中,能帮助A.桂一个钩科,B.挂两个钩码,C.铅柱略错开,D.置于真空罩内,铅柱不分离 铅柱不分黑 铅柱不分离 铅柱不分离4将 两 个 底 面 平 整、干 净 的 铅 柱 紧 压 后,两 个 铅 柱 就 会 结 合 在 一 起,即使在下面吊 一 个 较 重 的 物 体 也 不 会 将 它 们 提 开。下 列 现 象 所 包 含 的 道 理 与 之 相 同 的 是()A磁铁吸引铁块B 带电吸引不带电的物体C往 水 杯 中 倒 水,可 以 倒 到 稍 稍 高 出 杯 沿,而水不会满溢出来D 封闭在容器的液体很难被压缩 实 验4空气被压缩时能增大演 示:如 甲 图,在 一 个
11、 配 有 活 塞 的 厚 玻 璃 筒 里 放 一 小 团 硝 化 棉。把活塞 迅 速 压 下 去,观 察 发 生 的 现 象。要 点 探 究:1 实 验 现 象:棉 花 燃 烧 起 来。注 意:一 定 要 迅 速 压 活 塞。图甲2产 生 原 因:活 塞 压 缩 气 体 做 功,使 空 气 的 能 增 大,温 度 升 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点 而 使 棉 花 燃 烧 发 光。3现 象 说 明 外 界 对 物 体 做 功,物 体 的 能 增 大。即 做 功 可 以 改 变 物 体 的 能。典 型 例 题:1 如 图 所 示,在 一 个 配 有 活 塞 的 厚 玻 璃 筒 里 放 一 团 硝 化 棉,
12、把 活 塞 迅 速 人压 下 去,可以观察。这是因为活塞压缩 做 功,使空气的能,升 高,达到硝化棉的,使 硝 化 棉 燃 烧,这个实验说明,若 将 活 塞 缓 慢 压 下 去,(填“能”或“不能”)看 到 此 现 象。2 (2015)如 图 所 示,迅 速 下 压 活 塞,筒 浸 有 乙 酸 的 棉 花 被 压 燃,下压过程 中,机 械 能 转 化 为 空 气 的 _ 能;在 四 冲 程 汽 油 机 工 作 过 程 中,实验这一能量转 化 过 程 的 是 压缩 冲 程。3如 图 所 示,在 一 个 配 有 活 塞 的 厚 玻 璃 筒 里 放 一 团 硝 化 棉,用 力 把 活 塞 迅 速 下
13、 压,棉 花 就 会 立 即 燃 烧。根 据 该 实 验 现 象,下 列 结 论 正 确 的 是()A 棉花燃烧过程虽化学能转化为能B活 塞 下 压 过 程 中,气体的能减小TC气 体 溶 易 被 压 缩 是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小D活 塞 下 压 过 程 的 能 量 转 化 形式与热机做功冲程能量转化相同 实 验5空气膨胀对外做功演 示:如 乙 图,烧 瓶(或 可 乐 瓶)盛 少 量 水。给 瓶 打 气,当瓶塞跳 出 时)观 察 瓶 的 变 化。在 上 述 实 验 中,通 过 什 么 途 径 改 变 了 烧 瓶 空 气 的 能?图乙要 点 探 究:1 烧 瓶 盛 少 量 水,给 瓶 打 气,使
14、 瓶 气 体 能 增 大,温 度 升 高,水汽化产生更多的水蒸 气。瓶 气 压 逐 渐 增 大,气 体 膨 胀 对 外 做 功 最 终 推 出 瓶 塞。2 实 验 现 象:当 瓶 塞 跳 出 时,瓶 出 现 白 雾。说明水蒸气降温液化成了可以看到的小 水 滴。3 实 验 现 象 说 明:气 体 膨 胀 对 外 做 功,温 度 降 低,能 减 小。4 实 验4和 实 验5说 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能典 型 例 题:1 如 图 所 示,是 研 究“做 功 与 能 改 变 的 关 系”的 实 验,玻 璃 瓶 装 有 少 量 水,用塞子 塞 紧,并 用 气 筒 往 瓶 打 气,瓶 压 强 大 到 一
15、定 程 度 时,瓶 塞 就 会 跳 起 来。(1)在 这 一 实 验 过 程 中,你应当注意观察的是.A打 气 过 程;B打 气 时 瓶 水 的 情 况C瓶 塞 跳 起 的 现 象;D瓶塞跳起的瞬间瓶出现的现象(2)在 你 认 为 应 当 观 察 的 一 项 中,你所观察到的现象是,这一现象所说明的问题是2 如 图 所 示,在 用 塞 子 封 闭 的 瓶 装 有 少 量 的 水,用 打 气 筒 往 瓶 打 气,观察到当瓶塞 跳 起 来 时,可 看 到 瓶 出 现 有 雾,下 面 对 这 个 现 象 的 解 释:(1)瓶 空 气 能 减 小;(2)瓶 空 气 中 的 水 蒸 气 液 化 形 成
16、雾;(3)瓶 空 气 温 度 降 低;(4)瓶 空 气 推 动 瓶 塞 做 功;正确的解释顺序是:(填上相应的序号)3 如图所示是探究改变物体能的实验。(1)烧瓶盛少量水,给瓶打气,在瓶塞未跳起前,瓶气体的能(选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是通过(选 填“热传递”或“做功”)改变了瓶气体的能。(2)继续打气,当瓶塞跳起时,观 察到瓶口有“白 雾”出 现。这是因为瓶气体对外做功后,能(选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温度(选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瓶气体中所含的水蒸气放热 形成了小水珠,这一过程中,瓶气体的能转化为瓶塞的 能,这是通过(选 填“热传递”或“做功”改变了瓶气体
17、的能。4如图所示为生活中常用的热水瓶,其外壁采用镀银的双层玻 璃,并将中间抽成真空,这 是 为 了 减 少。注入一定量的热水 后,立即盖上软木塞,软木塞会跳起来。这一过程中瓶气体的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汽油机的 冲程也发生同样软木寤Aat做的双一 层 坡 城热木瓶的能量转化。5 如 图,烧瓶盛少量,给瓶打气,可看到瓶塞跳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给瓶打气时,外界对瓶气体做功B 瓶塞跳起时,瓶气体对外做功C给瓶打气时,瓶气体能减小D瓶塞跳起时,瓶气体温度降低6 如 图 所 示,在烧瓶盛少量水,给瓶打气,当瓶塞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出现白雾。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 瓶的空气对瓶塞做
18、功,空气能减小,空气液化成白雾B 瓶的空气对瓶塞做功,空气能增大,瓶底的水汽化成白雾C通过打气筒压缩瓶空气做功,空气能增大,瓶底的水汽化成白雾D瓶的空气膨胀对外做功,空气能减小,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白雾 实验6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 验: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加热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看看这两种物质的吸热情况是否存在差异。可以使用的实验器材有: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玻璃杯,温度计.如图甲和图乙,利用电加热器来加热水和食用油。电加热器每少放出的热量是一定的,当它浸没在液体中时,可认为液体繁少吸收的热量相同。请思考怎样得到相同质量的水和油。怎样比较水
19、和油吸收热量的多少。设计表格。记录并分析实验数据。测量器材测 温 度:温 度 计,测 时 间:停 表。实验关键(1)实验设计:加热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2)测量 数 据:0小组液体名称液体质量m/皂液体初温h/液体末温力/升高的温度 t/通电时间t/m i n1组水10 0154 53 0102组食用油1 0 01 54 53 043组食用油1 0 01 57 56 08(3)分析实验数据: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越高 吸收的热量越多。要点探究(1)怎样得到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提 示:方 法1 :先确定
20、需要水和食用油的质量,取两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测出玻璃杯的质量,计算出玻璃杯和水的质量之和加,再把玻璃杯放在天平上,注 入 水,使玻璃杯和水的质量之和为m 用同样的方法测出等质量的食用油。Y Y I方法2 :先确定需要水和食用油的质量,再才艮据V=计算出水和食用油的体积,P用量筒测出需要的水和食用油。(2)实验中如何比较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多少?提 示:电加热器加热时间的长短。(3)为什么要使烧杯、电加热器的规格相同?提 示:加热水和食用油的过程中,采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和烧杯,可以保证在加热时间相同时,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同。失分盲点(1)实 验 中 要 用 相 同 的 热 源 进 行 加
21、 热,以 保 证 物 质 吸 收 的 热 量 相 同。(2)实 验 中 运 用 了 控 制 变 量 法 和 转 换 法。控 制 物 质 的 质 量、初 温 和 吸 收 的 热 量 相 同,通 过 比 较 温 度 计 的 示 数 反 映 不 同 物 质 吸 热 能 力 的 不 同。典 型 例 题:1 小 刚 为 比 较A、B两 种 液 体 的 吸 热 本 领,组装了如图所 示 的 装 置。他 用 完 全 相 同 的 铁 架 台、石 棉 网、酒 精 灯、烧杯、温 度 计 各 两 个 进 行 实 验。(1)实 验 应 控 制:两 个 烧 杯 中 所 装A B两种液体的初温 相 同、相 等。(2)给
22、两 种 液 体 加 热,记 录 两 种 液 体 的 初 温 和 末 温,当 相 同 时,温度法升高较多的液体其比热溶较(3)在 实 验 过 程 中,小 刚 发 现 两 液 体 温 度 都 升 高2 0 时,A液 体 需 加 热5 m i n,B液 体 需 加 热l O m i n 则 液 体 比 热 溶 较 大。2 小 明 为 比 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设 A计 了 如 下 的 实 验 方 案:将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分 别 装 入 烧 杯 中,固 定 在 铁 架 上,用两个相同B的 酒 精 灯 同 时 加 热 水 和 煤 油,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每隔一段时间同时测量水和煤油的温 度。(1)
23、在 安 装、调 整 实 验 器 材 时,科 学 合 理 的 顺 序 是(图 甲 中):先调整固定位 置,再调整固定 的 位 置(两 空 均 选 填 A”或 B”)(2)下 表 是 小 明 记 录 的 数 居,由表格可知 实 验 中 煤 油 和 水 吸 热 的 多 少 是 通 过来 反 映 的(选 填“温度计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的长短”)物质次数质量m/kg升高的温度/加热的时间t/min水10.110220.2104煤油30.110140.2102(3)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煤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 时,水吸收的热量_(选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煤油吸收的热
24、量。(4)实验表明,(选 填“水”或“煤油”)吸热的能力更强。3 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1)小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A/B)的高度,调 节 它 的 高 度 是 为 了。(2)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得出结论。要完成该实验,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 需 要 的 一 个 测 量 工 具 是。(3)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国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答出一个即可)沙
25、子 水4如 图 所 示 的 是 研 究“比 较 不 同 物 质 的 吸 热 能 力“的实 验 装 置。(1)为 了 得 到 质 量 相 同 的 水 和 沙 子,应选的器材是-甲 乙(2)为 了 比 较 水 和 沙 子 的 温 度 变 化 情 况 应 选 的 器 材 是。(3)实 验 中 为 了 使 水 和 沙 子 吸 收 相 同 的 热 量,你的体积法是。(4)实 验 时,观 察 到 沙 子 的 温 度 高 得 较 快,这说明了。(5)为 了 达 到 实 验 目 的,在 实 验(4)的 基 础 上,你 认 为 应 该 进 行 的 操 作 是;通 过 对 实 验 现 象 的 分 析,你又可以得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物理 实验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