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实验题汇总12.pdf





《九年级物理实验题汇总1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实验题汇总12.pdf(8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十 三 章 内 能 实 验1 气体扩散演示:户?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 一I两个瓶口相对,这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如如图所示,抽掉玻璃 I板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坡 培 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它能进到上面的瓶子里去吗?气化二J要点探究:i.明确实验现象:抽掉玻璃板后,两个瓶子内的气体会混 I d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的均匀。2 .实验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间隙。3 .图中能把空气放在下方,二氧化氮放在上方吗?揭示:不能。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那样做由于重作用,二氧化氮会向下运动,不能完全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典型例题:1 .如图所示,
2、两个瓶子里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和空气,瓶口对接后用玻璃片隔开,请回答下列问题:(1)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_ _ _ _ _ _ _ _空 气 密 度(填大于或小于)。(2)当抽去玻璃片后,过一段时间,看到上面的瓶子里(3)这种现象主要表明2.如图所示,上瓶盛的是空气,下瓶盛的是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当抽出玻璃片后,会观察到红棕色气体逐渐散到上瓶,同时下瓶颜色逐渐,最后,上、下两瓶颜色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0此现象说明 o当两瓶气体混合后微粒(填“继续”或“停止”)运动3.(2 0 1 5 济 宁)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P二 辄 化 氯 P空 气
3、)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拉,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作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旋 转 方 法(如图所示),四位同学判断正 确 的 是()A.小华认为甲图放置最不合理B.小夏认为乙图放置最不合理C.小梦认为丙图放置最不合理D.小满认为三种旋转方法都不合理 实验2 扩散的快慢演示: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中滴入一滴墨水,观察哪个烧杯中墨水扩散得快。扩散的快慢跟温度有什么关系?要点探究:1.实验中,两杯水要质量相等而温度不同,以例研究扩散快慢与温度的关系。2.实验现象:热水中墨水扩散快,凉水中的扩散慢。典型例题
4、:1 甲、乙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其中一杯是8 0 的热水,另一杯是5 的冷水,它们都静静地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同时向两个水杯中滴入一滴碳素墨水,过几分钟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1)甲、乙两个水杯中,盛有热水的是 乙;(2)该实验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剧列程度与 温度有关2 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滴墨水,5 s 后的现象如图所示,该现象说明()A.只有热水的分子在做热运动B.热水有内能,冷水没有内能C.“K扩散只能在液体中发生,不能在气体、固体中发生 中 户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一-一二,3.物理课上,陈老师做了一个有趣的演示实验:在一个 冷水.热水烧
5、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冷水,用滴管分别在两烧杯中注入一滴红墨水,过一会儿,杯中热水都变红 丁了,稍后冷水也都变红了。水变红了是_ _ _ _ _ _ _ _ _ _ 现象;热水比冷 的水变得快,说明。|现。这是因为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后,内能(选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温度(选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瓶内气体中所含的水蒸气放热 形成了小水珠,这一过程中,瓶内气体的内能转化为瓶塞的 能,这是通过(选 填“热传递”或“做功”改变了瓶内气体的内能。4.如图所示为生活中常用的热水瓶,其外壁采用镀银的双力并将中间抽成真空,这是为了减少 o注入一定量的贡立即盖上软木塞,
6、软木塞会跳起来。这一过程中瓶内气体的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汽油机的 冲程也发生同量转化。5.如图,烧瓶内盛少量,给瓶内打气,可看到瓶塞跳起来,个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C.D.6.给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对外做功给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内能减小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如图所示,在烧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雾。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瓶内的空气对瓶塞做功,空气内能减小,空气液化成白雾B.瓶内的空气对瓶塞做功,空气内能增大,瓶底的水汽化成白雾C.通过打气筒压缩瓶内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大,瓶底的水汽化成白雾D.瓶内的空气
7、膨胀对外做功,空气内能减小,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白雾 实 验6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加热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看看这两种物质的吸热情况是否存在差异。可以使用的实验器材有: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玻璃杯,温度计如图甲和图乙,利用电加热器来加热水和食用油。电加热器每少放出的热量是一定的,当它浸没在液体中时,可认为液体繁少吸收的热量相同。请思考怎样得到相同质量的水和油。怎样比较水和油吸收热量的多少。设计表格。记录并分析实验数据。测量器材测温度:温度计,测时间:停表。实验关键(1)实验设计:加热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
8、,比较加热时间。(2)测量数据:小组液体名称液体质量m/g液体初温h /液体末温tl/升高的温度t/通电时间t/mi n1组水1 0 01 54 53 01 02组食用油1 0 01 54 53 043组食用油1 0 01 57 56 08(3)分析实验数据: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越高,吸收的热量越多。要点探究(1)怎样得到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提示:方 法1:先确定需要水和食用油的质量,取两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测出玻璃杯的质量,计算出玻璃杯和水的质量之和m,再把玻璃杯放在天平上,注入水,使玻璃杯和水的质量之和为m,用同样的方法测出等
9、质量的食用油。方 法2:先确定需要水和食用油的质量,再才艮据 计算出水和食用油的体积,用量筒测出需要的水和食用油。(2)实验中如何比较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多少?提示:电加热器加热时间的长短。(3)为什么要使烧杯、电加热器的规格相同?提示:加热水和食用油的过程中,采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和烧杯,时间相同时,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同。失分盲点(1)实验中要用相同的热源进行加热,以保证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2)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控制物质的质量、初温和吸收的热量相同,通过比较温度计的示数反映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不同。典型例题:1 .小刚为比较A、B两种液体的吸热本领,组装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他
10、用完全相同的铁架台、石棉网、酒可以保证在加热精灯、烧杯、温度计各两个进行实验。(1)实验应控制:两个烧杯中所装A、B两种液体的初温相同、相等。(2)给两种液体加热,记录两种液体的初温和末温,当_ _ _ _ _ _ _ _ _相同时,温度法升高较多的液体其比热溶较 O(3)在实验过程中,小刚发现两液体温度都升高2 0 时,A液体需加热5 mi n,B液体需加热lO mi n,则 液体比热溶较大2.小明为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装入烧杯中,固定在铁架上,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水和煤油,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每隔一段时间同时测量水和煤油的温度。
11、(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 是(图甲中):先调整固定_ _ _ _ _ _ _ _ _位置,再 调 整 固 定 的 位 置(两空均选填“A”或 B”)(2)下表是小明记录的数居,由表格可知,实验中煤油和水吸热的多少是通过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 _ _ _ _ _ _ _ _ _ (选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 于 )煤油吸收的热量。_ _ _ _ _ _ _ _ _来 反 映 的(选 填“温度计升-高的温度”或“加热史1间的长短”)物质次数质 量m/k g升高的温度/加热的时间t /mi n水10.11 0220.21 04煤油30.11 0140.21 02(3)在此实9佥
12、中,如果要使水和煤也5的最后温度相同,就 目 阻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4)实验表明,(选 填“水”或“煤油”)吸热的能力更强。3 .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图 甲 国 乙(1)小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A/B)的高度,调 节 它 的 高 度 是 为 了。(2)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 较 水 和 煤 油,得出结论。要完成该实验,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 O(3)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国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
13、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O (答出一个即可)4 .如图所示的是研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1)为了得到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应选的器材是(2)为了比较水和沙子的温度变化情况应选的器材是(3)实验中为了使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的热量,你的体积法是。(4)实验时,观察到沙子的温度高得较快,这说明了 o(5)为了达到实验目的,在实验(4)的基础上,你 认 为 应 该 进 行 的 操 作 是;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你又可以得出结论是 o(6)换用其他物质做实验,仍可得出类似实验(5)中的结论,由此你的实验结论是:o为了表示物质在这种性质上的差异,而引入物理量_。5
14、.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B.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C.在烧杯中,分别放入电功率厢同的电热器,加热时间相同;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你认为:(1)步骤A 存在的错误是:,应改为;(2)步骤C,加 热 时 间 相 同 是 为 了 使 水 和 煤 油;(3)步骤B 和 D 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的 o6.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甲乙加热时间/mi n01234甲的温度/3 03 43 84 24 6乙的温度/11 01 82 63 44 2(1)实验中应量取质量_
15、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的甲、乙两种流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 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2)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从开始加热到4 2 C,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甲 Q乙。(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物质的吸热能力强。7.如图甲所示,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相同的水和煤油(P 水 P 煤油)。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 O(2)水和煤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甲可判断出b 物质是。根据图乙可判断出_ _ _ _ _ _
16、 _ _ _ 吸热能力强。8 .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将甲、乙 -灯.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内,用 相 同 8(1仙度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记录相关数据,并绘制出如图的图像。(不计热量损失)(I)实验时,选用初温和_ _ _ _ _ _ _ _ _ 均相等的甲、乙 /X I两种液体。斤(2)加热l O m i n,甲吸收的热量_ _ _ _ _ _ _ _ _ _(选填”大 0 5 1 0 1 5 20 1白,.时 间,m m于”、“小于”或“等 于 )乙吸收的热量,甲 液 体 的 沸 点 是 C。(3)乙液体的比热容是甲液体比热容的 倍。9 .探 究“比较不同物质吸
17、热的情况”时,同学们用电加热器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相等的食用油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食用油吸热升温较快,说明食用油吸热能力较强B.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C.实验中,将食用油和水加热到相同的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D.在本实验中,物质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1 0.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他得到如下数据物质次数质量m/k g升高的温度)加热的时间t/m i n水10.11 0220.21 04煤油30.11 0140.1202(1)分析第1
18、、2 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 有关。(2)分析第1、3 次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结论是:(3)分析第、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温度变化量有关。实验7 楼房暖气想想议议:我国北方3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把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带到房屋中取暖。用水做输送能量的介质有什么好处?生活中,各种产业中,还有没有用水来加热或散热的情况?要点探究:1 .楼 房“暖气”利用水作为传递热量的介质因为水的比较容较大。2.汽车散热用的水箱里也是利用水作为介质的。典型例题:1.在我国北方的楼房中都装有暖气,这种
19、用水作为介质的暖片,一般安装在窗户的下面;这 因 室 外 的 冷 空 气 密 度,进入室内后 流动,热空气密度,在室内向 流动,使整个房间均匀受热。同时我们也常见在北方寒冷的冬天,汽车驾驶员晚上休息前,一般都要将停着的汽车水箱里的水放掉,其目的是 O2.我国北方的楼房中都装有“暖气”,暖气管道内是用水来做介质的,能把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带到用户的房屋中取暖。用 水 做 介 质 是 由 于 水 的 比 热 容(选填“较大”或“较小”)o某暖气公司锅炉的出水温度为8 0 ,回水温度为6 0 C,每小时循环量为4 m 3,锅炉正常工作1小时向用户释放了 J的热量(不计热量损失)。第十 四 章 内 能 的
20、 利 用 实 验1 热机原理热机:如右图,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一段时间,观察现象。讨:这个过程中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转化的情况。要点探究:1 .现象分析:酒精灯燃烧给水加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水温度升高,直至沸腾,汽化生成大量热的水蒸气,气压增大,膨胀对外做功,冲出橡胶塞,瓶内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形成“白雾”。2 .能量转化分析:酒精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水蒸气冲出塞子,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3 .揭示了蒸汽机(热机)的原理,即利用内能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典型例题:1 .如 图2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皮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会
21、看到橡皮塞被,这个现象与汽油机的 冲程相似,同时管口出现”白雾,这是管内水蒸气 形成的小液滴;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的 能 转 化 为 橡 皮 塞 的 ,能。酒精燃烧放出热量,酒精的 能转化为水的 能.2 .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并将水加热时间后,回答下面问题。(1)写出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至少写两条),并分析产生该种现象的原因现象:原因:;现象:,原因:O3 .如图在试管内装一些水,用带玻璃管的胶塞塞住,在玻璃管口放一个制作的小叶轮。加热试管使水沸腾,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在 此 过 程 中 是 燃 料 的 能 转 化 为 叶 轮 的_ _ _ _ _ _ _ _ _能。4
22、.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瓶塞会自动弹起,推动瓶塞的能量来自()A.瓶塞的内能 B.瓶塞的机械能C.水蒸气的机械能 D.水蒸气的内能5 .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软木塞塞住,拿到酒精灯上加热使水沸腾起来,水蒸气会把木塞顶出去,对于该过程,从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角度可用下边三句话来概括:水和水蒸气吸热,内能增加;酒精燃烧,酒精的化学能转化成内能,传给水和水蒸气;水蒸气对木寨做功,曲机械能。以上三句话正确的顺序是()A.B.C.D.实验2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甲 乙 丙 丁想想议议:1.在四个冲程中,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各发生了怎样的能量转化。2.哪个冲程使汽车获得动力?3.哪个冲程排出了汽车的废气?
23、要点探究:1.工作特点:燃烧时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又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工作过程: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运动两次,曲轴转动两周,对外做功一次。3.判断汽油机冲程的方法:看气门和活塞(D 判断吸气冲程和排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活塞向下运动是吸气冲程;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是排气冲程。(2)判断做功冲程和压缩冲程:两气门均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是做功冲程,向上运动是压缩冲程;如果火花塞点燃必为做功冲程。4.压缩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5.做功冲程使汽车获得动力,其它三个冲程靠飞轮惯性实现。典型例题:1.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汽车多数采用汽油
24、机作为发动机,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甲 Z 丙 丁A.甲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乙冲程是排气冲程C.丙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丁冲程是吸气冲程2.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是1200转/分钟,则汽油机每 种 完 成_ 个;中程,做功_ 次,如图三所示,汽油机正处于 压缩 冲 程。3.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甲、乙是两个演示实验示意图;丙、丁是四冲程汽油机关工作过程中的两个冲程示意图。与压缩冲程原理相同的是 乙。如 图 丁 所示的演示实验;汽油机利用内能来 做 功 的 冲 程 是 丙 图。实验3 燃料的热值想想议议:最M的种美很多,固体燃料有木
25、柴、煤等,液体燃料有汽油、酒精等,气体燃料有煤气、天然气等(右图)。根据你的经验,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不是相同?要找出事实来支持你的观点,并进行分析。燃烧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放出的热量是不同的。例如,燃烧 1k g 煤放出的热量,是燃烧1k g 木柴放出热量的两倍多。我们把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要点探究:1.不同燃料的热能力不同,比较方法:烧开同样一壶水,所需不同燃料的质量不同,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燃烧给水加热,水升高的温度不同,即放出的热量不同。以上适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思想。2.热值的理解: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表示燃料完全燃烧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物理 实验 汇总 1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