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四册数学教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第四册数学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第四册数学教案.pdf(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课题一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 页例1 和例2“做一做”和练习一的第1-3 题.教学目的使学生知道有余数的除法含义,初步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试商。教具、学具准备教师按照例1 制成可供演示的梨和盘子图片、磁性黑板;每个学生准备10根小棒。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出示教科书第1页上的复习题.(1)()里最大能填几?(学生填后共同订正。)(2)用竖式计算除法。(出示两道除法竖式)订正笔算除法时提问:除法竖式里,哪个数是被除数?哪个数是除数?哪个是商?并指名学生说一说笔算的计算过程。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1)教师出示6 个梨
2、和3 个盘子图,说明题意:要把这6 个梨平均分到3 个盘子里,应该怎样分?(指名学生实际分一分,分两次恰好分完.)教师;谁会列式计算?(指名学生口述,教师板书、先列横式,然后用竖式计算.)计算后,教师指着竖式提问:在被除数6 下面写的6 表示什么?(表示分掉的6 个梨。)在横线下面为什么写0?(因为6 个梨都分完了,一个也不剩。)(2)教师又出6 个梨和7 个盘子图,说明:要把这7 个梨平均分到3 个盘子里,谁会分?(指一名学生分实际分一分,分两次后,还剩一个。)教师:剩下的个梨,如果继续分,每个盘子还能再分到1 个梨吗?(不能。)这说明7 个梨要平均放到3 个盘子里,每盘分到2 个,还 剩
3、1 个。教师;怎样计算呢?因为是平均分,还要用除法计算.(板书:“7+3=”)(3)竖式的写法。(指学生U述,教师板书。)被除法是几?写在什么地方?除数是儿?写在什么地方?刚才分的结果是每盘放几个?那么 商是几?写在什么地方?教师进一步提问:有 3 个盘,每盘放2 个梨,实际分掉了几个梨?那么在被除数7 的下面应该写几?(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6”。)7 个梨,分掉6 个,有没有剩余?在竖式里应该怎样表示呢?教师着重说明:7 个减去分掉的6 个,还 剩 1 个,所以在横线下面要写“1”,剩下的这个 1,我们 叫 它“余数”。(板书:“余数”)(4)横式得数的写法。教师:经过计算知道每盘放2 个
4、梨,就是 商 2,先在等号后面写2。还 剩 1 个,就是余数 1;为了分清商和余数,在商的后面先点六个点“”,再写余数1,读 作“商 2 余 1”,大家一齐读一启遍“商 2 余 1”。像这样的除法,求出商后还有余数,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2.做 一 做 下 面 的“做一做”。让学生每人拿出10根小棒,平均分成4 份,摆在课桌上,指名学生说每份分得几根,还剩几根。让学生用竖式计算,教师巡逻指导。订正时,着重提问:商 2 以后,被除数下面要减去儿?8 是怎样算出来的?横线下面得几?怎样算出来的?表示什么?横式应该怎样写?怎样读?3.教学例2。出示横式“38+5=”后,指
5、名学生口述怎样写竖式,教师板书。写出竖式后,着重教学怎样试商。教师:先 想 5 和几相乘的积接近3 8,又小于3 8,商 6 行不行?(不行,因 为 5 乘 6 的积 是 30,38减 30还 剩 8,每份还可以再分到1 ,说明商6 小了,所以要商7。)商 8 行不行?(也不行,因 为 5 乘 8 的积是40,4 0比 38大,说明商8 大了,只能 商 7。)实际教学时、只要发现商小了或商大了这两种情况中的一种,能够找到恰当的商就可以了。最后,引导学生写出完整的竖式和正确的横式。4.引导学生分别比较例1 和 例 2 中的余数和除数,让学生找一找有什么共同点,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教师小结:计算有
6、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5.做 例 2 下 面 的“做一做做先引导学生看图和下面的算式,弄清题意后,再让学生独立完成。三、课堂练习做 练 习 的 第 1题、第 2 题和第3 题。四、本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在除法中示出商以后,还有余数的,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课题二: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教学内容教 科 书 第 5 页 例 3、例 4,第 6 页“做一做”的 第 1 3 题,练 习 二 的 第 1 2 题。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解答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加深对除法两种应用题的认识。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解答方法。教学难点有余数除法两种应用题余数的
7、处理方法。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7枝铅笔和口算卡片若干张、信封8个;学生每人准备10根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口 算.(教师出示卡片,指名学生说得数.)2.先摆小棒,再解答.(1)拿 出10根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几根?(2)拿 出8根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二、新课1、教学例3。出示例3:7枝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几枝,还剩几枝?(先分分看.)教师:现在我们起来看题(引导学生读题)每个人拿出7根小棒代表7枝铅笔,按照题意平均分给3个同学,也就是要平均分成3份,自己分分看,每份有几根?教师巡视,只看学生分,暂不表态.学生分过以后,教师指4名学生到前面做示范.教师:我这里有7枝
8、铅笔,请你把它们平均分给这3个同学(把7枝铅笔交给4个学生中 的1人,让他分给其他3人)注意分的时候应该怎样分,分的结果是什么?(每人分2枝,还 剩1枝.)教师:想一想这道题应该怎样解答,谁会列算式?(指名学生列式,教师板书:“7 3二)怎样用竖式计算?横式等号后面应该怎样写?(特别要使学生弄清如何写单位名称.)教师可以这样启发:根据我们刚才分铅笔的结果,想一想除得的商是2,表示什么?(每人分得2枝.)那么2后面的单位名称是什么?(学生口答,教师板书:“2(枝)”.)余 数1表示什么?(还 剩1枝.)那么余数的单位名称是什么?(学生口答,教师板书:“1(枝)”.)教师:这道题做到这里做完了没有
9、?(没有,还要写答话.)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教师;今天我们解答这道应用题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除法。)它与以前学过的除法应用题有什么不同?(有余数。)对!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2.做 第6页“做一做”的 第1题。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指导.完成后集体订正,着重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结果应该怎样写。课间活动.3.教学例4.出示例4:43个乒乓球,每袋装5个,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教师:我们再来看一道应用题(引导学生读题)我这里有几个信封,表示口袋.现在请一位同学用43根小棒代表43个乒乓球,每个口袋里装5个,实际装一装,看能装几袋.(指名学生按照题意装
10、小棒.)每袋装5个,应该怎样装?(学生拿5根小棒装1袋,再拿5根装 1 袋;装过8 袋后,还剩3 根.)还够不够装1 袋呢?为什么?(因为要求每袋装5 个,剩下的不够再装1袋了.)那么装的结果是什么?(装了 8 袋还剩下3 个。)教师:谁能说一说这道应用题怎样解答?(指名学生列式解答,教师板书。)学生列出算式,计算出结果后,教师着重看学生写的单位名称对不对。让学生打开书,把例4 中没有解答完的地方补充完整.三、巩固练习1.做 第 6 页“做一做的第2 题。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指导。订正时着重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结果的单位是什么。2.做 第 6 页“做一做”的第3 题。先引导学生看图,提问:图中一共
11、有多少个苹果?根据这个图,谁会写出两个除法算式?(指名学生回答。)再让学生根据列出的两个除法算式说一说各表示什么意思。(第一个算式是说把9 个苹果平均放在2 个盘子里,每盘放4 个,还 剩 1 个,第二算式是说把9 个苹果按照每盘放4 个,可以放2 盘,还 剩 1 个。)3.练习二的第1、2 题。四、本课小结教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在解答每一道应用题之前,都要认真审题,弄清每一道题属于哪一种分法。在计算以后,要根据题意正确书写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最后写出答案。第二单元混合运算和两步计算的应用题1.混合运算课题一:混合运算(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 页 例 1、第 10页例2、例
12、 3 和练习三的第1 3 题.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掌握没有括号的两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运算.教学重点掌握没有括号、含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序。教学难点正确进行计算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先着重让学生说一说复习题中各题的运算顺序,并直接口算出得数.2.教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二、新课1.教学例1教师:刚才我们计算的两步式题,都是直接口算出得数.为了便于看出运算顺序,从现在开始,我们学习两步式题的脱式运算.接着教师出示例1,说明脱式的书写格式.教师:两步计算的式题,脱式时要先在原题下面的左边写“=,再 在“
13、=”的后面写第一步运算的结果“3 5”,还没进行运算的部分“+5”要照抄写下来;接着对齐上面的“=在 下 行 写“=,在“=”的后面写第二步运算的结果.然后,让学生做“做一做”的习题.教师巡视,看学生的书写格式是否合乎规范,对书写不规范的要帮助改正。然后共同订正。2、教学例2.教师出示例2.教师:这两个算式各含有哪些运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运算?(有加、减和乘法运算;它们都有乘法运算,)教师:在没有话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左边的式题,可指名说出先做什么运算,再做什么运算.同时教师用红粉笔在乘法下而画一条根线,表示要先做乘法运算.接着教师写出脱式运算的过程,
14、边写边说应该注意的事项.然后,做右边的式题。教师:这个算式与左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都有乘法运算:左边的是乘法运算在前,右边的是乘法运算在后。)教师:在这个算式里,有乘法和减法,虽然乘法在后面,也要先算乘法。教师边说边在乘法下面画 条红线,表示先做乘法运算,接着教师写出脱式运算的过程,边写边说要先算乘法,后算减法,要先把没进行运算的部分“5 0 一”照抄下来,再把6 X 3的 积 1 8 写 在“一”的后面。第二步再把“5 0 1 8”的 差“3 2”写在第三行。让学生齐读教科书第9页 例 1 下面的法则,并指名复述。3 .做 例 2下 面“做 做”中的练习题,提醒学
15、生在做题前先想一想运算顺序,再 步一步地进行运算,教师注意巡视,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然后,共同订正。课间活动。4 .教学例3.教师出示例3.教师:这两个算式各含有哪些运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加、减和除法运算;它们都有除法运算。)教师: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不管除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除法。教师:左边的算式要先算什么?(先算除法。)学生回答后,教师用红粉笔在除法下面画一横线,强调虽然除法在后面,也要先算除法,接着教师可鼓励学生在书上写出脱式运算的过程。教师巡视,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最后,集体订正,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纠正错误。让学生齐读教科书第10页例3上面的法则,并指
16、名复述。5.做 例3下 面“做一做”的习题,提醒学生在做题前先想一想运算顺序,再一步一步地进行运算。教师注意巡视,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然后,集体订正。6.小 结。教师: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什么?有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什么?三、巩固练习1.做练习三的第1题,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订正时,要让学生说说先什么和书写格式应注意的问题。2.做练习三的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检查、改正,然后共同讨论。3.做 练 习 三 第3题,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注意书写格式,发现问题及时辅导,最后集体订正。课题二:混合运算(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页例4,练习三的第4 8题。
17、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括号在运算式题中的作用,进一步掌握式题的运算顺序。2.通过给应用题填条件、补充问题的练习,为后面教学两步应用题做准备。教学重点掌握有括号、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正确进行运算。教具准备复习两步计算式题的小黑板(将练习三的7、8题写在小黑板上)。教学过程一、复习教师出示下面的复习题:7X4+25 7X425 524X7634-9+5 634-95 8 48+8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最后集体订正,并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二、新课1.教学例4.教师出示例4.教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这两个算式里都有括号.)教师:两步式题里有括号,计算时应先算什么
18、?(应先算括号里面的.)教师:对.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左边的式题,教师可边指名说脱式运算的过程边板书.强调先算括号里面的和书写格式应注意的事项.右边的式题,可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做,教师巡视.针对出现的问题,注意订正.然后让学生齐读教科书第10页例4上面的法则,并指名复述。2.做教科书第11页“做一做”的习题.(1)第1题,让学生自己做。做之前,先提示学生想一想有括号的式题先算什么.教师巡视,注意运算顺序、书写格式和每一步运算结果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及时给予辅导。(2)第2题,让学生自己做,做之前,先让学生想一想运算顺序再做,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在订正时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这两个算式有
19、什么共同的地方?(都含有减法和乘法运算,都是减法运算在前、乘法运算在后,题里的数据也相同,)它们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一个有括号,一个没有括号.)教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它们的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运算的结果相同吗?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尽量让在做题过程中出错的同学发言,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运算顺序重要性的认识。教师:通过刚才两道式题的比较,我们发现,这两道题里的数据和运算符号都相同,只是一个有括号,一个没有括号,从而导致了运算顺序和运算结果的不同。课间活动三、巩固练习做练习三的第4 8题.1.第4题,先让学生想一想先算什么,然后再做.做完之后,自己检查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对不对.订正时,让两个学
20、生说一说它们的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计算结果会不同,从而加深学生对括号的作用和运算顺序重要性的认识.2.第5题,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最后集体订正.3.第6题,让学生独立做.订正时,指名让学生说一说各题的运算顺序.4.第7题,先让学生自己做.做之前,教师要说明题意,并鼓励学生想出几种不同的填法.教师巡视,看一看学生填出了儿种不同的问题,有没有不正确的填法.订正时,要让填错的学生说出自己是怎么填的,为什么不对,错在什么地方.5.第8题,与 第7题有些不同,可填的条件有很多,只要符合题意就行.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帮助.2.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课题一: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一)
2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页 例1及“做一做”,练习四的第1 4题。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认识加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会分步列式解答加减两步应用题。教学重点分析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解题关键找中间问题。教具准备白皮球图6个、花皮球图18个。教学过程一、复习1.提问题、填条件的练习。操场上有20个同学跳绳,15个 同 学 踢 球.?(先提出问题,再解答出来。),送给同学6张画片,还剩下多少张画片?(先填上条件后,再解答出来.)2.让学生自己解答教科书第14页上面的复习题,然后订正.(教师引出新课,板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二、新课1.教学例1.教师出示例题,让学生读题,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教师:
22、同上面的复习题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指名回答.(都是卖出20个,求还剩多少个.)教师:例1和复习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复习题里告诉我们商店里有24个皮球,而例1告诉我们商店里有6个白皮球和18个花皮球。)教师出示皮球图教师:在复习题里,根据所给的两个已知条件,能不能一步算出还剩多少个皮球?在例1里,用题里所给的条件,能不能一步算出还剩多少个皮球?为什么不能?教师:要求还剩多少个,要先求什么?(要先求出商店里一共有多少个皮球.)这里教师要着重说明:在 例1里,用题里所给的条件,不能一步算出还剩多少个皮球,因为题里没有直接告诉商店里一共有多少个皮球,只告诉有6个白皮球和18个花皮球。所以我们要先
23、算出商店里一共有多少个皮球,然后才能算出还剩多少个皮球.因此,分两步能算出还剩多少个皮球。教师板书:(1)商店一共有多少个皮球?教师:用什么方法解答第一步要求的问题?指名回答,教师写出算式,教师:现在知道商店一共有24个皮球,第二步该求什么?指名回答后,教师板书:(2)还剩多少个?教师:要求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该怎样算?指名回答后,教师写出算式,再写出答案。教师:这道题我们是分几步计算的?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像这样的应用题我们叫它两步计算的应用题。2.做教科书第14页 的“做一做”。教师让学生读题后,指名说一说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再让学生自己解答.订正时,再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提问进
24、行分析,说一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课间活动三、巩固练习做练习四的第1 4题。1.第1题,让学生自己做,做之前,提醒学生读题时,想好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再分步列式解答,教师巡视,发现问题给予辅导。教师:这道题与例1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道题的第一步用减法,第二步用加法,与例1不同。)2.第2题,让学生读题后自己做。教师巡视,最后讲行有针对讲的订正。3.第3题,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重点检查第2小题的第一步学生用什么方法解答。教师:这两个小题的已知条件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它们的问题有什么区别?教师:那么它们的解法有什么不同?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要分成两步解答,要在
25、分析题里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关系的基础上,弄清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确定每一步的算法。4.第4题,让学生自己做,做之前,先提醒学生想一想运算顺序再做,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各题的运算顺序。课题二: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5页的例2及“做一做”,练习四的第5 9题。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乘加、乘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会分步列式解答乘加、乘减两步应用题;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分析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数量关系。教具准备将例2皮球图制成示意图.教学过程一、复习教师出示第14页例1,让学生读题,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教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是几步计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第四 数学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