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教案(下册).pdf
《初一数学教案(下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数学教案(下册).pdf(9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5.1.1相交线 学习目标1.理解邻补角、对顶角的定义.2.会根据邻补角、对顶角的性质进行有关角度的计算.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讲述: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5 1.1相 交 线(师板书)二、出示目标(一)过渡语: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呢?请看投影:(二)屏幕显示学习目标1.理解邻补角、对顶角的定义.2.会根据邻补角、对顶角的性质进行有关角度的计算.三、自学指导()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按照指导认真自学.(-)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P2-3练习前的内容.)回答“探究”中的问题并填空白;理解邻补角和对顶角的定义,思考对顶角为什么相等.;注意例题的解题步骤和格式.:如
2、有疑问,可以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6分钟后比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检测题四、先学(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二)检测L过渡语:同学们,看完的请举手?懂了的请举手为看谁能正确运用2.检测题:如图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点O.(1)图中有几对对顶角?分别是哪些?A C(2)ZA O D邻补角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如果NAOD=35,则/B O D、/B O C、NAO C分别等于多少度?分别
3、让3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在座位上做.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收集错误进行二次备课)五、后教(一)更正:请同学仔细看一看这3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请举手.(指名更正)()讨论:评(1):对顶角找得对不对?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对顶角满足的两个条件:有 个公共顶点.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师板书).评(2):邻补角找得对不对?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邻补角满足的两个条件:有公共边一个角的一边是另一角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教师板书).【注意N A O D邻补角有两个,不要漏。】评(3):/B O D求得对吗?引导学生说出:邻补角互补.Z B O C,N A O C求得对吗?引导学生说出:对顶角
4、相等.再问对顶角为什么相等.引导学生说出:同角的补角相等.教师拓展引申:A /F(1)/的对顶角是-(2)Z1的邻补角是-(三)归纳:1分钟识记邻补角、对顶角的定义及性质.六、课堂作业(-)讲述: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好,要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出示作业题:必做题:P 8 2选做题:P 9 7思考题:P 9 8(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5.1.1 垂 线(1)学习目标:1 .理解垂直、垂线的概念并会表示两条直线垂直.2.理解垂线的性质,会画条直线的垂线.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一)讲述: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 垂 线(师板书),我们要达到两个目标,请看自学指导。二、出示目标(
5、-)过渡语: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呢?请看投影:(二)屏幕显示学习目标1 .理解垂直、垂线的概念并会表示两条宜线垂直.2 .理解垂线的性质,会画一条直线的垂线.三、自学指导(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看自学指导。.(二)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P 3 P 4)结合图形理解两条直线相交成多少度是互相垂直,如何表示两条直线垂直.回答“探究”中的问题思考过一点如何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能画几条.如有疑问,可以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检测题.四、先学(-)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检测1 .过渡语:同学们,看完的请举手?
6、理解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比一比,看谁能正确运用。2 .检测题:P 5 1、23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收集错误进行二次备课)五、后教(一):自由更正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这三名同学的板演,能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请举手.(二):讨论:A评 1:(1)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对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3 6 0 4-4=9 0 .当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角是9 0 时,C D我们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师板书垂直的概念)(2)如何来表示这两条直线垂直?3引导学生回答:A B L C D 垂足为点0 或 C D L A B 或 a,b或b a.评 2:三条垂线画得对吗?如何画一条直线的垂线?引导学生说出(1
7、)落(2)移(3)画注意事项:(1)垂线是一条直线(2)垂足的位置 a 上 b 外(过点P作线段A B的垂线,其实就是线段AB所在直线的垂线)(3)画出垂线后,不要忘记标出垂线的符号。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有多少条?引到学生说出:过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师板书)。(这一点可以在直线上也可以在直线外)。六、当堂训练(-)讲述: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好,要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二)出示作业题:必做题:P 8 5选做题:P 8 3、4(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七、教学反思5.1.2 垂 线(2)学习目标:1 .理解垂线的性质并会灵活运用.2 .理解并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
8、.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讲述: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5.1.2 垂线2,我们要达到两个目标看自学指导。二、出示目标-过渡语:要达到什么目标呢?请看投影。二屏幕显示学习目标1指导理解垂线的性质并会灵活运用.2理解并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三 自学指导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看自学指导。二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认真看P5-6练习前结合“探究”,回 答“思考”中的问题.理解垂线的性质2垂线段最短;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在“思考”中作出垂线段,量出图上距离,根据比例是1:100000计算出水渠的长度.如有疑问,可以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做出检测题.四先
9、学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二检测1过渡语;同学们,看完的请举手?理解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比一比,看谁能正确运用。检测题:P6练习补充:(1)点B到直线A D的距离是线段的长度点D到直线A B的距离是线段的长度(2)在线段DA、DB、D C中_最短在线段BA、BE、B D中 最短。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五 后 教一更正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这三名同学的板演对吗?能发现错误并能更正的请举手。二讨论:评:(1)A B边最长对不对: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点A可以看作是直线BC外一点,垂线段ACVAB(理由_);点B可以看作是直线A C外的一点,垂线段BC 1 8,也就是
10、说三边构不成三角形估计会有6+1 8 6,也能满足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引导学生回答: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有最简单的判断方法吗?引导学生回答:两条较小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老师还想考一考大家是否真的掌握了。长 为1 0、7、5、3的四跟木条,选其中三根组成三角形有几种选法?为什么?六、当堂训练(-)讲述: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要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二)出示作业题:必做题:P 7 0:7(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七、教学反思7.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学习目标1、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概念.2、会画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11、(-)讲述: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7.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板书).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请看投影)二、出示目标(一)过渡语: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呢?请看投影:()屏幕显示学习目标1、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概念.2、会画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三、自学指导(-)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按照自学指导认真自学.(-)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P 6 5P 6 6练习前)结合图形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概念:回答三个“云图”中的问题.如有疑问,可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做出检测题.四、先学(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
12、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检测1.过渡语:同学们,看完的请举手?懂了的请举手?好,下面就比一比,看谁能正确做出检测题.2.检测题:P 66练 习2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收集错误进行第二次备课)五、后教(一)更正:请同学仔细看-看这四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请举手.(指名更正)(-)讨论:评:1、(1)锐角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画得对吗?你能画出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三条中线吗?(估计问题不大)师强调:它们都是线段,且相交于一点。(2)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画得对吗?你能画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吗?(估计问题不大)角的平分线与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有什
13、么区别呢?引导学生说出: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3)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画得对吗?(可能有学生不会画B C边 卜 一 的高)师引导学生延长C B,作直线B C的垂线段,高在三角形的外部。师强调:它们都是线段,且相交于一点2、(1)对不对?若对,为什么对?若错,为什么错?引导学生总结出:三角形的中线:2倍关系;相等关系;一般关系.(2)对不对?若对,为什么对?若错,为什么错?引导学生总结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2 倍关系;相等关系:-一般关系.六、当堂训练必做题:P6 9:4 3、过顶点A画出中线、角平分线和高。选 做 题:P7 0:8补充题:1、A C,B C,C D,A
14、B,D E,B C,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三角形A B C 中,A C 是 B C 边上的高B在三角形B C D 中,D E 是 B C 边上的高C在三角形A B E 中,D E 是 B E 边上的高D在三角形A C D 中,A D 是 C D 边上的高2、已知A B=5,A C=3,A D 是中线,则三角形A B D 与三角形A D C 的周长相差多少?七、教学反思7.1.3 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目标】1 .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2 .会举例说明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讲述:同学们,我们继续学习7.1.3 三角形的稳定性
15、。(师板书)二、出示目标(-)过渡语: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投影:(二)屏幕显示学习目标1 .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2 .会举例说明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指导自学(-)过渡语:请大家按照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进行自学竞赛.比谁学得紧张、效果好!比赛开始!(二)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P6 7-6 8 5 练习前)回答“探究”中的问题,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能找出找出P 6 8 插图中的三角形或四边形,分析他们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如有疑问,立即请教同学或举手问老师.5分钟后,比能正确做出检测题.四、先学(-)学生看书,教师巡视,
16、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检测L 过渡语:看懂的请举手?那么来看今天的检测题。2、检测题:P 6 8 练习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收集错误进行第二次备课)五、后教()更正:过渡语:请看黑板,找一找哪里做错了?若发现错误,请上台更正.(鼓励尽量多的学生参与更正)(-)讨论:评 1:具有稳定性的图形是(1)、(4)、(6)吗?为什么?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引导学生总结出:这些图形都是有三角形构成的,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教师板书)2:不具有稳定性的图形对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图形中有四边形,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教师板书)(可能出现的问题:(3)也具有稳定性,是
17、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说出,上面的图形具有稳定性但下面的图形不具备稳定性,所以整个图形不具备稳定性。)(师引申、拓展,要 使(2)、(3)、(5)具有稳定性,至少要加儿根木条:引导学生回答:(2)加 1 根(3)加 1 根(5)加 2根(教师引导学生做图说明)六、当堂训练(一)讲述: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好,要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二)出示作业题:必做题:P 6 9 :5思考题:P 7 0 :1 0(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七、教学反思:7.2.1三角形的内角【学习目标】1 .理解并会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2 .会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决求角有关的实际问题.【学习过程】一、板书
18、课题,揭示目标(一)讲述:同学们,我们学习与三角形有关的角7.2.1 三角形的内角。(师板书)二、出示目标(一)过渡语: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 看 投 影:(二)屏幕显示学习目标1 .理解并会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2 .会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决求角有关的实际问题.三、指导自学()过渡语:请大家按照指导(出示自学指导)进行自学竞赛.比谁学得紧张、效果好!比赛开始!(二)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P 7 2-7 4练习前)结合“探究”从两种不同的拼法中,理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并能证明.注意例1 的解题格式和步骤.如有疑问,立即请教同学或举手问老师.7分钟后,要求会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19、做出检测题。四、先学(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检测1.过渡语:看完的请举手,能口述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过程的请举手2、检测题:P 7 4:1、2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收集错误进行第二次备课)五、后教(一)更正:过渡语:请看黑板,找寸划那里做错了?能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请举手.(鼓励尽量多的学生参与更正)(二)讨论:评方法1:三位同学板演的内容一起评Z A B C求得对吗?估计问题不大.为什么要求N A B C?(引导生说出如果求出/A B C那么在三角形A B C中就有两个角是已知的,利用三角形内角和180就可以求出第三个角了.)师
20、强调在哪个三角形中运用了三角形的定理.评方法2:找学生说出解题思路。要求N AC B分几步?引导学生说出分三步第一步:/A C D求得对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在 N AC D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180(师板书)即可求出。师强调:书写规范。(利用内角和180,必须强调在哪个三角形中)。第二步:/B C D求得对吗?为什么?(理由同上)第三步:求/A C B的关系式正确吗?答案对吗?(估计问题不大)六、当堂训练(-)讲述: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好,要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二)出示作业题:必做题:P76 4选 做 题 基 础 训 练 P76 3(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七、教学反思:7
21、.2.2三角形的外角【学习目标】1.理解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其性质.2.会正确运用三角形外角性质.【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讲述:同学们,我们继续学习与三角形有关的角7.2.2三角形的外角。(师板书)二、出示目标()过渡语: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投影:(二)屏幕显示学习目标1.理解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其性质.2.会正确运用三角形外角性质.三、指导自学(-)过渡语:请大家按照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进行自学竞赛.比谁学得紧张、效果好!比赛开始!(-)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P74-75练习前)理解三角形外角的概念,会找三角形的外角.结合“探究”中NACD与/A、/B 的关系,理
22、解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注意例2 的解题格式和步骤.如有疑问,立即请教同学或举手问老师.6 分钟后,比谁会运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做对检测题.四、先学()学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二)检测1.过渡语:同学们,看完了吗?懂了吗?请看今天的检测题。2.检测题:1、(1)三角形的外角与三角形的内角有什么关系呢?引导生说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师板书)(2)NACD与aA B C 的内角有什么关系呢?引导生说出:ZACD=ZACB引导生说出:因为/ACD+/ACB=180ZA+ZB+ZACB=180所以/A C D=/A+/B.师总结:也
23、就是说/A C D /A,/A C D NB.引导生说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我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能正确运用吗?请看检测题。2、检测题:P76:5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收集错误进行第二次备课)五、后教()更正:过渡语:请看黑板,找一找哪里做错了?若发现错误,请上台更正.(鼓励尽量多的学生参与更正)(二)讨论:评:三位同学板演的内容一起评(1)Z1求得对吗?(估计问题不大)(2)/2求得对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N 2是40CD的外角,根 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以得出/2=N1+ND.学生可能会说/2是AOAB的外角,引导学
24、生说出哪种方法更简便.六、当堂训练(-)讲述: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好,要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二)出示作业题:必做题:P 7 6 :6思考题:P 7 7 :1 0(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七、教学反思:7.3.1多边形 学习目标1、理解多边形、多边形内角、外角及凸多边形、正多边形的概念.2、理解多边形对角线的概念,会画多边形的对角线.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讲述:同学们,我们继续来学习7.3.1 多 边 形(师板书)二、出示目标(一)过渡语: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呢?请看投影:(-)屏幕显示学习目标1、理解多边形、多边形内角、外角及凸多边形、正多边形的概念.2、理解多边
25、形对角线的概念,会画多边形的时角线.三、自学指导(-)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按照自学指导认真自学.(-)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P 7 9 8 0).理解什么样的图形是多边形,结合P 8 0 图指出多边形的内角、外角.理解对角线的概念,回 答“云图”中的问题.结合图形理解凸多边形、正多边形的概念.如有疑问,立即请教同学或举手问老师.6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做出检测题.四、先学(-)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二)检测1 .过渡语:同学们,看完的请举手?懂了的请举手!好,下面就比一比,看谁能仿照例题正确做出检测题.2 .检测题:P 8 1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一 数学教案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