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词(四)(基础知识)-2023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全程复习集锦.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实词(四)(基础知识)-2023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全程复习集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词(四)(基础知识)-2023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全程复习集锦.pdf(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 考120个常见实词学习运用百宝箱4实词知识积累37.疾【词义分析】本义当为伤病、外伤,疾病应是其引申义。由 于“疾”字中含有“矢”,“矢”离弦后给人以迅速、急速的感觉,所 以“疾”引申出“快”、“急速”的意思。由于人受箭伤或生病后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所 以 疾”又引申出“痛苦”的意思。此外还有祸害、缺点、疾苦、憎恶、担忧等引申义。【链接课本】病臣少多疾病(陈情表)疾苦,痛苦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原列传)痛心屈原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缺点,毛病必为有窃疾矣(墨子?公输)厌恶,痛恨求!君子疾夫舍曰 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快,敏捷;猛,强(此指声音宏大)声非加疾也(劝学)又如
2、赴敌之兵,衔枚疾走(秋声赋)【相关成语】积劳成疾:疾:疾病。因长期过度劳累而得病。讳疾忌医:疾:疾病。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疾恶如仇:疾:憎恨;恶:指坏人坏事。憎恨坏人坏事就像憎恨仇人一样。疾风知劲草:疾:迅速,猛烈;劲:有力量,坚韧。指在猛烈的大风中,可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比喻节操坚定,经得起考验其他如;大 声 疾 呼 痛 心 疾 首 疾 首 蹙 额 眼 疾 手 快 奋 笔 疾 书 愤 世 疾 俗 衔 枚 疾 走【速记故事】蔡人有足疾(疾病),不能疾(快)走。家人寻医。镇上有医,术高,常解民之疾(痛苦)苦。后蔡人愈,家人谢医曰:“乡间有庸医,尝疾(嫉妒)
3、尔术,所幸未听之也。”医曰:“吾疾(痛恨)天下如此者也。”【高考速递】意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 疾:生病官俟得才,可便力疾还府也 疾:疾病【真题演练】1.(2022春北京西城高一北京师大附中校考期中)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谡乎大国之间 摄:夹处 率尔而对 率尔:急遽而不加考虑的样子B.百姓皆以王为翼也 爱:吝惜 天下之欲尊其君者 疾:快速C.甲之以孝悌之义 申:申请 越国以哪远 鄙:边邑,这里用作动词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感谢 道芷阳回行 间:秘密地【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B.“疾”,动词,痛恨。句意:天下各国痛恨他们国君的人。C.“申”
4、,申明,反复讲。句意: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D.“谢”,谢罪,道歉或谢罪。句意:您第二天不可以不早一点前来向项王请罪。故选A o2.(2022春 天 津 高二统考期末)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事碰的一项是()A.赢粮而景从 担负 B.总角之妻 宴会C.殊王听之不聪也 痛心 D.不能脸之于怀 明白【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宴,快乐。句意:少年时代的欢乐。故选B o38.及【词义分析】此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本义是追赶上,抓住;引申为到达、连及等义。【链接课本】追上,赶上,来得及僻不当道者,皆 不及往(登泰山记 及诸河,则在舟中矣(秦晋靖之战)等到及
5、其所之既倦(兰亭集序)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左忠毅公逸事)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廉颇蔺相如列传)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到达,至农人告余以春及(归去来兮辞)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 之(秦晋嵋之战)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谏太宗十思疏)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种树郭橐驼传)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秋声赋)涉及,牵连事如此,此 必 及 我(苏武传)一人升天,仙 及 鸡 犬(促织)比得上其贤不及孔子(师说)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过秦论)和,与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陈情表)凡长安豪家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种树郭橐驼传)趁着,乘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触龙说赵
6、太后)【相关成语】过犹不及:过:过分;犹:像,如同,犹如;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望尘莫及:莫:不;及:赶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作谓语,含贬义。无所不及:及:达到。没有地方不能达到。其他如:触 手 可 及 鞭 长 莫 及 及 时 行 乐 爱 屋 及 乌 迫 不 及 待 驷 不 及 舌 言不及义 噬 脐 何 及 城 门 失 火,殃及池鱼 风 马 牛 不 相 及 可 望 不 可 及【速记故事】陈留为人善,才能非及(比得上)友人。一日,与友山中狩猎,见一兔,猛追之。殆 及(赶上)之,忽见一蛇,兔脱,为蛇所伤而不知所措,及(
7、等到)友至,而毒已入心矣。陈留将死之时,曰:“此事及(牵连至IJ)友,及(到)家不宜扬。愿及(趁)吾未去之时托孩于尔。清明及(和)中元,于吾墓焚纸而已。”言毕遂死。【高考速递】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 及:来得及及宣帝起兵诛爽(人名),芝(人名)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 及:等到芝(人名)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 及:到威风猛于涣(人名),而文理不及之 及:比得上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蹙及工徒于一路及:和兄弟友穆之至,举 世 莫 及 也 及:比得上及奉败,帝得意书 及:等到赐见君将,不及不对 及:至I,周到【真题演练】1.(2022秋 黑龙江佳木斯 高一校考期末)下列四项括号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8、()A.学 不 可 以 弓(停止)不 如 磔 奥(片刻)之所学也假(借助)舆马者 而 维(横渡)江河 而 或(到达)千里B.其闻道也固先乎(比)吾 夫 唐(平庸)知其年之先后先于吾乎今其智乃(竟然)反 不 能 及(比得上)炎 B 子之徒(徒弟),其贤不及孔子C.纵(放任)一苇之所如(到、往)苏子愀然,正襟危(端正)坐倡(以为伴侣)鱼虾而友麋鹿 相 与(交错)枕藉乎舟中D.泰山之阳(山的南面)余始彳质(顺着)以入 弹(稍微)见云中白若樗蒲或(或者)曰,此东海也 攀(大红)皑(白)喙(杂)色【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庸:发语词,相当于“岂”,难道
9、。句意: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徒:一类人。句意:郑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C.相与:相互。句意:在船里互相枕着垫着睡去。D.稍:逐渐、渐渐。句意:逐渐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或:有人。句意:有人说,这是东海。故选A o2.(2 0 2 2 春-黑龙江鸡西高二鸡西实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加点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 假:临时委任。假舆马者 假:借助。B.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因:因为。口击沛公于坐 因:趁机。c.汉使亦留之以相当 当:抵。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当:判处。D.7佩刀自刺 弓 I:拔。虞常果可张胜 弓 I:牵
10、扯。【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B.因:通过。句意:你通过我而投降,我与你结为兄弟。故选B o39.即【词义分析】其古字形像人靠近食器准备就餐,本义是就食。引申为就(动词)、接近、靠近。由此又引申为至、到达、迎合、符合、寻求。由接近或到达义引申为就(时间副词)、即刻,由此虚化为表示承接的连词,与“则”“乃”用法接近,而且还可以表示假设、让步或转折。【链接课本】靠近,接近,引申为登上即其庐之西南为亭(黄州快哉亭记)昭帝即位,匈奴与汉和亲(苏武传)就着,依着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腾王阁序)立即,马上公阅毕,即解貂覆生(左忠毅公逸事)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11、(梦游天姥吟留别)而奉行者即为定例(促织)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桃花源记)当,当时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倘若即谋单于,何 以 复 加(苏武传)则,就,却又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项伯即入见(鸿门宴)即使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促织)就是考其寄书之日,即马妻死之日(聊斋志异?黄英)【相关成语】i触即发:触: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爆发。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十分紧张。若即若离:若:好像;即:接近、靠近;离:疏远、离开。形容对人的态度似亲似疏,保持一定的分寸和距离。也形容含混不清。也可以形容忽远忽近。
12、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态度不明朗。俯拾即是:俯:低头,弯腰;即:就。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作谓语、宾语、补语,用于书面语。稍纵即逝:纵:放;逝:消失。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作谓语、定语,用于时间或时机。可望而不可即:即:接近。能望见,但达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还不能实现的事物。其他如:即事穷理 稍 纵 即 逝 一拍即合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速记故事】庄 公 初 即(登上)位,即(就)令人击邻国,众人以为不妥。公曰:“不然,即(就)患邻之兵至。”固出兵。兵既出,庄公悔,使人阻。大败,卒三万葬于南山。国人指其址,曰:“此即(就是)万人墓也。【高考
13、速递】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即:则,就诏即行所至,改除河中府临晋主簿 即:将要惠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 即:立即,马上假使圣人复生,即亦随而猾(扰乱)之矣 即:则,就【真题演练】1.(2 0 2 2秋 广东佛山 高三石门中学校考竞赛)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 项 是()A.秦时与臣湃(游玩)B.度 义 而 后 动(估量,考虑)C.戍卒叫,函 谷 举(攻占)D.能克终者盖寡(克服)后人哀之而不肇之(以为借鉴)臣里下愚,知 其 不 可(即使)阳 牧 以 谗 诛(及,等到)晋军函陵,秦 军 氾 南(驻扎)【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前
14、 句,“游”,交 往。句 意:秦 朝 时 和 我 交 往。B.后 句,“虽”,虽 然。句 意:臣 虽 然 愚 笨,(也)知 道 这 是 不 可 能 的。D.前 句,“克”,能 够。句 意:而 能 够 坚 持 到 底 的 却 很 少。故 选Co2.(2022春 北 京 西 城 高 二 北 师 大 实 验 中 学 校 考 阶 段 练 习)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专 误 的 一 项 是()A.来 取 我 谋(就、靠 近)B.二 三 其 便(品 德)C.肇 翔 余 以 嘉 名(赐 给)D.三 顾 频 摩 天 下 计(即 频 繁。一 说 多 次 烦 劳 咨 询。)【答 案】B【详 解】本 题 考 查
15、学 生 对 文 言 实 词 含 义 的 理 解 能 力。B.“德”意 为“心 意”。句 意:负 德 变 心。故 选B。40.既【词 义 分 析】“既”在 甲 骨 文 和 金 文 中 像 一 个 人 坐 在 食 器(息)前 扭 头 的 样 子,表 示 吃 饱 了。本意即吃完饭,引 申 为 尽、完。由尽、完 虚 化 为 表 示 己 经,用 作 副 词;也作连词,表 示 推 论 因 果 关 系。在 与“又”、“且”、“也”连 用 时,表 示 同 时 存 在 两 种 情 况。【链 接 课 本】尽,完 了,结束既 罢,归 国(廉 颇 蔺 相 如 列 传 )已经既 然 矣,勿 动 勿 虑,去 不 复 顾(
16、种 树 郭 橐 驼 传 )壬 戌 之 秋,七 月 既 望(前 赤 壁 赋)既泣之三 日,乃誓 疗 之(病 梅 馆 记 )既然君 既 若 见 录,不 久 望 君 来(古 诗 为 焦 仲 卿 妻 作 )不 久,常“既 而”连用既而得其尸于井(促织)与“且”、“又”、“也”、“还”等词配合,表示同时具有两种情况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陈情表)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归去来兮辞)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国殛)【相关成语】一如既往:一:完全;如:像;既往:从前o指态度或做法没有任何变化,还是像从前一样。作谓语、定语、状语。既往不咎:咎:责怪。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
17、错不再责备。作谓语、定语,指对以往的错不再责备。既来之,则安之:既:连词,既然。;安之:使之安。原意是已经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既:已经;驷马:古代称同拉一辆车的四匹马。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作谓语,指说话算数。其他如:既来之,则安之【速记故事】苏轼于七月既望,与友乘舟游赤壁。既(不久)而,浪生船摇,友欲归之,轼曰:“既(既然)来之,则安之。”待 波 既(已经)平,友方安。【高考速递】孝 公 既 用 卫 鞅 既:已经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 既:己
18、经手书既成,辞 师 受 论语 尚书既:已经孝子既无兄弟,极须自爱 既:既然【真题演练】1.(20 2 2春 上海杨浦 高二复旦附中校考期末)请解释下列加点字。(1)既来之,则安之()(2)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3)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4)身当恩遇常轻敌()(5)如节从来岂顾勋()(6)当仁,不让于师()【答案】使来原因 干谒 承受 为而死 谦让【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1)句意:已经把人招抚来了,就要让来的人安心。来,使来。(2)句意:古人夜间执着蜡烛游玩实在是有原因啊!以,原因。(3)句意:十五岁时爱好剑术,谒见了许多地方长官。干,干谒。(4)句意
19、:身受皇家深恩义常思报国轻寇敌。当,承受。(5)句意:战士们为国捐躯哪里是为了个人的功名。死,为而死。(6)句意: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让,谦让。2.(2 0 2 2 春浙江绍兴高一校考阶段练习)解释加点字。(1)以俟君子(2)塞春者(3)百姓皆以王为爰也_ _ _ _ _ _ _(4)百姓之不如保(5)良 庖 岁 更 刀 (6)如土等地(7)郑 即 知 亡 矣 (8)因人之力而敞之(9)备他盗之出入与非箪也_ _ _ _ _ _ _ _ _ (1 0)道芷阳回行【答案】等待 同 暮”,晚 吝啬 被 每年 散落 已经 损害 意外的变故 小路【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
20、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俟,等待。句意:来等待君子。(2)莫,同“暮”,晚。句意:晚春时节。(3)爱,吝啬。句意:老百姓都认为大王是吝啬。(4)见,被。句意:老百姓没有受到爱护。(5)岁,每年。句意: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6)委,卸落。句意:像泥土一样卸落在地面上。(7)既,己经。句意: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8)敝,损害。句意: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9)非常,意外的变故。句意: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10)间,小路。句意:选择了通往芷阳的小路走。4 1.假【词义分析】说文解字对假的解释是:非真也,从人,眼声。一曰:至也。虞书日:假于上下。就是假有两个意思,一
21、个是真假的假,读 作jiR假字的另一个常用的含义是借。荀 子 在 劝学篇中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意思是,借助于车和马的人,并不是他的腿跑得快,然而他却能达到千里之外。【链接课本】借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黄生借书说)凭借,借助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促织)宽容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荆轲刺秦王)假,不真,与“真”相对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如果,假如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答韦中立论师道书)(j i a)请假,假期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孔雀东南飞)【相关成语】久假不归(j i s j i a b u gu i):假:借;归:归还。原指假借仁
22、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不假思索:假:借助,假借,依靠。不用思考就做出反应。形容做事、说话敏捷、迅速、熟练。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懒于思考,不负责任的办事。其他如:狐 假 虎 威 假 痴 不 颠 假 道 伐 虢 假 公 济 私 不 假 思 索 天 假 其 年【速记故事】苏武送匈奴使留汉者归国,与副将张胜及假(临时充任)吏惠等募士百余人俱行,途遇险滩,假(借助)舟渡,至匈奴,方知匈奴使假(假的)也。州官闻知,急令属下捕之,属下求假(假期),州官不许,乃往。【高考速递】假使圣人复生,即亦随而猾(扰乱)之矣 假:假设,假使或营利以侵民,或因讼而纳贿,或名假贷,或托姻属 假:借【真
23、题演练】1.(2 0 2 2春 福建宁德 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谡乎大国之间(夹处)不能算书而欲搁笔(完成)B.大礼不辞小让(责备)人君当神器之重(主持、掌握)C.故能感其大(形成、实现)不 加 国 事(顾念、忧虑)D.牛羊何殍焉(区别)终必不蒙见察(考察)朝济而夕设本焉(筑土墙用的夹版)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感谢)垂明月之珠,眼 太 阿 之 剑(服饰、饰品)胜负之藜,存 亡 之 理(天数、命运)肩之所倚,足 之 所 腹(踩)假此科敛丁口(凭借、利用)此 所 谓“藉寇兵而辱盗粮”者 也(给予、送给)昂其直,居 为 奇 货(抬高)【答案】C【详解】
2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谢:道歉。句意:明天早晨不能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B.服:佩带。句意:衣饰上缀着光如明月的宝珠,身上佩带着太阿宝剑。D.察:理解。句意:最终也必定不被您所谅解。故选C o2.(2 0 2 1秋 山东济宁 高一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是()A.金就场则利(磨刀石)而或千里(达到)B.吾尝践而望矣(提起脚后跟)善假于物也(借助)C.声非加珠也(快)而闻者彰(显现)D.非能水也,则绝江河(渡)故不积躁步(半步,指跨出一脚)【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C.“声非加疾也”,句意,声音没有变得洪亮。疾:
25、声音宏大。“而闻者彰”,句意,然而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彰:明显,清楚。这里指听得更清楚。故 选C。4 2.间【词义分析】本义指缝隙;由本义引申为置身其中,参与;由于缝隙的距离都十分短近,因此又引申为抄近路;由缝隙、间隙引申为人与人或国与国之间的嫌隙、隔阂等,以上读作j i d n。引申为当中、中间,读 作j i d n。【链接课本】在一定的空间或时间内两淡渚崖之间(秋水)今漂沦憔悴,转徙於江湖间(琵 琶 行(并序)泛指中间,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一会儿,顷刻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指房屋的间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j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词 基础知识 2023 年高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专项 全程 复习 集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