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化学考点突破:化学实验基础(解析版).pdf
《2021届高考化学考点突破:化学实验基础(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考化学考点突破:化学实验基础(解析版).pdf(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化学实验基础1.(2021届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高三月考)加热蒸干氯化镁溶液因水解不完全会得到一种灰白色沉淀-碱式氯化镁,化学式可表示为Mgx(0H)lznH2。设计如图装置验证其化学式。下列有关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碱式氯化镁受热分解产生氧化镁、氯化氢和水B.中依次盛装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C.称取样品质量、反应后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质量以及装置的增重即可推出化学式D.碱石灰的作用是尾气处理,防止空气污染【答案】D【解析1A项,碱式氯化镁的分解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产物为MgO、HC1、H20,A正确;B项,中盛装浓硫酸先吸收水分,中为氢氧化钠溶液吸收HC1,B错误;C项,通过称量反应结束后硬质
2、玻璃管中剩余固体质量可知生成MgO,称量装置增重的质量可知H20的质量,原样品总质量减去MgO和乩0的质量即为HC1质量,故可以求算碱式氯化镁的分子式,C正确;D项,该装置中N a O H 已经吸收了 H C 1,故不需要在用尾气处理装置了,碱石灰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 O 2 和水蒸气进入装置中,引起实验误差,D 错误;故选D。3.(2 0 2 1 届马关县第一中学校高三月考)在用烟中放一小块钠加热,钠很快熔成圆球,停止加热,立即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无水C u S 04粉末与熔化的钠接触,产生耀眼的火花,并有轻微爆鸣声,同时有红色固体生成,经检验该红色固体与稀硫酸不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3、钠受热易熔成圆球说明其熔点低B.钠与C u S()4 粉末反应时放出大量热C.将无水C u S O 4 粉末改为C u S 0 4 溶液,反应现象相同D.一定条件下,N a 可以与C u S 0 4 反应生成C u【答案】C【解析】A项,钠受热熔成圆球时,温度较低,但钠已熔化,说明其熔点低,A正确;B项,钠与C u S 0 4 粉末反应时,产生耀眼的火花,并有轻微爆鸣声,表明反应放出大量热,B正确;C 项,若将无水 C u S 0 4 粉末改为C u S 0 4 溶液,则钠将先与水反应,没有铜生成,但会生成出和C u(0 H)2 沉淀,C 错误;D 项,在无水条件下,熔融的N a可以与C U
4、S O 4 发生置换反应生成C u,D正确;故选C。4.(2 0 2 1 届-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月考)实验室利用CuCl22H20 热分解制备CuCl(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并对分解产物的性质进行探究的装置(夹持仪器略)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CuCl2 2H,0无水CuS()4干燥HQf湿润蓝色石蕊试纸也21A.干燥的HC1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的CuCl被氧化,可用干燥的N 代替B.干燥管中无水CuSO4的作用是检验生成物水蒸气C.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可用品红溶液代替D.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尾气,但该装置容易导致倒吸【答案】A【解析】CuCk*2H20 会水解,通入HC1
5、加热时可抑制CuCl2*2H20水解,加热使CuCl2 H20 分解产生CuCbHCl还可防止CuCl被氧化,无水硫酸铜可检验CuCl2-2H20 分解产物有水,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试纸可检验分解产物有氯气,NaOH进行尾气处理。A 项,干燥的HC1不仅可防止CuCl被氧化,还可抑制CuCl2-2H20 在脱水过程中发生水解,故不能用干燥的M 代替,A 错误;B 项,白色的无水CuS04 固体遇水蒸气变为蓝色的CuS045H20,因此干燥管中无水CuS04的作用是检验生成物水蒸气,B 正确;C 项,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的作用是检验生成的C12,可用品红溶液代替,C 正确;D 项,NaOH溶液的作用
6、是吸收HC1和反应生成的C b,防止污染空气,HC1极易溶解于NaOH溶液,氯气能与NaOH溶液反应,玻璃管直接插入NaOH溶液中容易导致倒吸,D 正确;故选A。5.(2021届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高三月考)下列实验对应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将 S02通入BaCL溶液中,然后滴加氯水先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加氯水后沉淀不溶解先生成BaSOs沉淀,后被氧化为BaS04B向酸性KMnCh和 H2c2O4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小块 MnS04生成气体的速率加快,溶液迅速褪色M11SO4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向NaAlOz溶液中滴加NaHCOs溶液固体有白色浑浊出现,并产生气体A10J
7、结合T 的能力比c(V-强D将浓硫酸滴入蔗糖中并搅拌得到黑色蓬松的固体并产生有刺激性该过程中浓硫酸仅体现了吸水性【答案】B气味的气体和脱水性【解析】A项,亚硫酸的酸性弱于盐酸,二氧化硫不能与氯化领溶液反应,不可能有白色的亚硫酸领沉淀生成,故A错误;B项,向酸性高镒酸钾和草酸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小块硫酸镒固体,生成气体的速率加快,溶液迅速褪色说明硫酸镒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使反应速率加快,故B正确;C项,向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碳酸氢钠溶液,偏铝酸根结合氢离子的能力强于碳酸根,偏铝酸钠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钠,反应中没有气体生成,故C错误;D项,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将浓硫酸滴入
8、蔗糖中并搅拌,浓硫酸先表现脱水性使蔗糖脱水碳化,再表现强氧化性与脱水碳化生成的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得到黑色蓬松的固体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D错误;故选B。6.(2 0 2 1届广 州 市广东实验中学高三月考)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编号实验操作A证 明S O?有漂白性将S O 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是否褪色【答案】DB配 4 8 0 m L 0.Im o l/L 的CuS 0 4 溶液准确称取8.0 g 胆矶晶体,放入到5 0 0 m L 的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C除去F e CL 溶液中混有的F e Cl2向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水,
9、然后加热煮沸就得到了纯净的F e CL 溶液D检验B E 的存在在溶液中先加入氯水再加入CCL,振荡、静置,观察下层溶液显橙红色【解析】A项,将 S O 2 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红色,可说明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不能说明其漂白性,故 A 错误;B 项,没有4 8 0 m L 的容量瓶,需要配制5 0 0 m L 0.1 m o l/L 的CuS O 4 溶液,需要胆机的质量 c XV XM=0.Im o l/L XO.5 L X2 5 0 g/m o l=12.5 g,放入烧杯中溶解,然后用玻璃棒引流转移到容量瓶中,不能在容量瓶中直接溶解,故 B 错误;C 项,除去F e Cb 溶
10、液中混有的F e CL,加入氯水后不需要加热煮沸,加热会促进铁离子的水解生成胶体,故 C 错误;D项,检验溟离子,加入氯水置换出单质漠,然后加入CCL,振荡、静置,观察下层溶液显橙红色即可,故 D 正确;故选D。7.(2 0 2 1届湖南高三月考)实验室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适址水A.操 作 I 是溶解,操作II是蒸发浓缩B.若从分离出固体的滤液中获得NaCl晶体,可再降温结晶C.操作ID是降温结晶-过滤一洗涤一干燥,使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D.除去KNO3中 NaCl的原理是二者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同【答案】B【解析】A项,试样先用适量水溶解,
11、再进行蒸发浓缩,得到较高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故 A正确;B项,由于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变化不大,故从其溶液中获得晶体一般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故B错误;C项,操作ID是降温结晶析出KN03,经过滤、洗涤、干燥可得 KN03晶体,故 C正确;D项,KN0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较明显,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基本无明显变化,故 D正确。故选B。8.(2021 湖南永州市高三月考)乙酸戊酯又称香蕉水,可用作溶剂和制造香精。实验室制备乙酸戊酯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药1ft 混合、加浦布T 加博、回滤I反应漉冷至室iaH多次洗潮T p评伍部I泣 液 藻 丽 呼 陶A.“药品
12、混合”时应将乙酸和1一戊醇的混合液加入浓H2 s O,中B.“加热、回流”和“滤液蒸储纯化”均可选用球形冷凝管C.“多次洗涤”时振荡分液漏斗过程中应适时打开活塞放气D.“干燥”时可选用碱石灰作干燥剂【答案】C【解析】A项,药品混合时,应将密度大的溶液加入到密度小的溶液中,不能将乙酸和1一戊醇的混合液加入到密度大的浓硫酸中,故A 错误;B项,滤液蒸馈纯化时,球形冷凝管不利于溶液顺利流下,应选用直形冷凝管,故 B 错误;C项,乙酸戊酯易挥发,挥发出的蒸汽导致分液漏斗中的压强增大,则多次洗涤时振荡分液漏斗过程中应适时打开活塞放气,保持压强恒定,故 C正确;D项,碱石灰作干燥剂,会导致乙酸戊酯在碱性条
13、件下发生水解,故 D 错误;故选C。9.(2 0 2 1届-四川成都市北师大锦江区海威教育培训中心高三月考)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答案】B选项a中的物质b中的物质c中收集的气体d中的物质A浓氨水CaON H 3H2OB浓硫酸Na2sO3S02NaOH溶液C浓硝酸CuN O2H20D浓盐酸Mn02Cl2NaOH溶液【解析】该装置分别为固液不加热制气体,收集装置导管长进短出,可收集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并采用防倒吸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A项,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氨气不能使用向上排空气法,A错误;B项,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二
14、氧化硫,二氧化硫密度大于空气,可用此装置收集,尾气必须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且应防倒吸,B正确;C项,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用水吸收二氧化氮会产生一氧化氮无法完全吸收尾气,会引起污染,C错误;D项,浓盐酸与M nOz制取氯气需要加热,题给装置没有加热仪器,D错误;故选B。10.(2021届四川高三模拟)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尾气处理装置略)()【答案】A选项中试剂中试剂中试剂实验目的装置A浓印喉铜片水验 证 NO?能与水反应生成NOB乙醇Na水判定乙醇中活泼氢数目C苯与液溟的混合液铁粉AgNOs溶液证明苯与液溟能发生取代反应匕D浓 H2s。4浓盐酸CH3C00Na溶
15、液比较盐酸与醋酸的酸性强弱【解析】A 项,浓 HN03与铜反应会生成NO?,若 NO?与水反应会生成 NO,NO为无色气体,逸出后在水的表面气体开始为无色,但逐渐会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NO2,可实现验证,故 A 正确;B项,乙醇与钠单质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密度比空气和水小,且不溶于水,可根据收集的氢气确定乙醇中的活泼氢数目,但未给出试剂的用量,且该装置无法收集氢气,故 B 错误;C 项,液溟具有良好挥发性,铁与B 0 反应为放热反应,能够加速液滨挥发,漠单质与水反应能生成 H B r,H B r 与 A g N O s 溶液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A g B r,无法验证该H B r是苯与液
16、溟反应产生,故 C 错误;D 项,浓硫酸和浓盐酸混合是快速制 HCL但 H C 1 与 C L C O O N a 反应无现象,因此无法判断,故 D 错误;故选A。1 1.(20 21 届-浙江义乌中学高三期中)某学生在学习了检验食品中的铁元素后,设想在课外研究测定某补血剂中铁元素(+2价)含量,其设计实验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步骤需要在研钵中研磨,研磨时研杵应保持垂直B.步骤可以用新制氯水替代H2O2C.取步骤操作后的溶液,滴加几滴K S C N 溶液可检验补血剂是否已因氧化变质D.每片补血剂中铁元素的质量为0.0 7 w g【答案】C【解析】A项,进行研磨操作时,研钵应放在不
17、易滑动的物体上,研杵应保持垂直,大块的固体只能压碎,不能用研杵捣碎,否则会损坏研钵、研杵或将固体溅出,A说法正确;B项,步骤中的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可以用新制氯水替代H202,B说法正确;C.取步骤操作后的溶液,溶液中的Fe 均已生成铁离子,则滴加几滴K S C N 溶液只能检验有铁离子存在,C说法错误;D项,w g 氧化铁物质的量=疏篇=高 1 1 1 0 1,根据元素守恒可知1 0 片补血剂中铁元素物质的量 为 言 m o l;一片中铁元素物质的量为铁元素质量=我;1 1 1 0 1 义5 6 8/1 1 1 0 1=0.0 7 亚 8,D说法正确;故1 6()(
18、)1 6 0()选 C。1 2.(2 0 2 1 届-安徽宿州市高三期中)某同学在家中将白醋和食用碱面混在一起后,产生了大量的气泡,他想去探究此气体的性质,研究程序合理的是()A.预测(气体的性质)一观察(物质的外部特征)一实验和观察一解释和结论B.观察(物质的外部特征)一预测(气体的性质)一实验和观察一解释和结论C.观察(物质的外部特征)f实验和观察f预测(气体的性质)f解释和结论D.实验和观察一预测(气体的性质)+观察(物质的外部特征)一解释和结论【答案】B【解析】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为:观察物质的外部特征一预测物质的性质f实验和观察f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释f得出结论,其中预测物质的性
19、质在整个程序中起到重要的作用,B项符合题意。故选B。1 3.(2 0 2 1届-成都市郸都区川科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编号实验操作A用苯萃取碘水中碘后,静置后取出有机层先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下层液体,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再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上层液体B配制5 0 0 m L 2 m o l/L 的氯化核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5 3.5 g氯化铁晶体放入5 0 0 m L容量瓶,加少量水,振荡后再加水至刻度线【答案】DC测定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于pH试纸中央,片刻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D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含酚酰)左手控制酸式滴定管活
20、塞使液体滴下,右手不断振荡锥形瓶,眼睛要始终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解析】A项,分液漏斗分液时,先将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要从上口倒出,故A错误;B项,不能在容量瓶中进行溶解操作,故B错误;C项,氯水中含有HC10具有漂白性,无法用pH试纸测 其pH值,故C错误;D项,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含酚配),操作方法为:左手控制酸式滴定管活塞使液体滴下,右手不断振荡锥形瓶,为确定滴定终点,眼睛要始终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该操作合理,故D正确;故 选D。14.(2021届-四川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三期中)实验室为了测定复盐KC1 MgCl2-nH20中结晶水的含量,设计了如下实验
21、(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IIIA.反应开始后,圆底烧瓶中生成黄绿色气体B.装置n和装置iv的位置可以互换c.装入试剂后,应先点燃酒精灯,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D.已知复盐的质量、实验前后分别称量IV装置的质量,也无法测定n值【答案】D【解析】浓H2s04滴入装置I浓HC1中遇水放出大量热量,促使HC1挥发,经过装置II得到干燥的HC1气体,HC1气体进入装置m中可抑制复盐受热时Mg的水解,最终装置W增加的质量为复盐分解产生的水蒸气和HC1气体。A项,浓硫酸虽然有强氧化性,但不能将盐酸氧化成氯气,A错误;B项,装置H与装置IV互换后,则装置I中挥发的HC1直接被碱石灰吸收,无法进入装
22、置n i中抑制Mg水解,B错误;C项,如先点燃酒精灯,会导致部分结晶水被Mg?.水解消耗,产生误差,故应该先打开分液漏斗,一段时间后再点燃酒精灯,C错误;D项,由于碱石灰增加的质量为复盐分解产生的水蒸气和HC1气体,无法确定HC1气体质量,故无法确定n值,D正确;故选D。15.(2021届-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三期中)侯德榜将氨碱法制取碳酸钠和合成氨联合起来,将制碱技术发展到新的水平。氨碱法的反应原理为 NaCl+NH3+C02+H20=NaHC03 I+NH4C 1,过滤所得 NaHCOs 可用于制纯碱。现对过滤所得滤液进行如下实验,所得结论正确的是()A.用钳丝蘸取少量滤液进行焰色反应,观察到
23、火焰呈黄色,说明滤液中含有N aB.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热试管,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未变蓝,说明滤液中不含N H;C.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含有CD.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含有(I E-【答案】A【解析】A 项,钠元素的焰色试验是黄色,滤液中钠元素是以钠离子形式存在,A 正确;B 项,滤液中含N H4C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直接加热试管,生成的氨气与氯化氢会重新结合生成氯化核,检验不到氨气,而应取样于试管中加入浓氢氧化钠加热,观察是否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
24、气体判断,B 错误;C 项,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后引入了氯离子,对原滤液中是否含氯离子有干扰,C 错误;D 项,若滤液中含碳酸氢根离子,遇澄清石灰水也会出现白色沉淀,则上述操作不能证明是否含碳酸根离子,D 错误;故选 Ao1 6.(2 0 2 1 届-江苏南通市启东中学高三月考)下图是实验室中制取K M nO 4 的流程图,已知K2M l i O,显墨绿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第步在铁珀期中进行,第步中加热浓缩在蒸发皿中进行B.第步加入的MnOz作还原剂,第步通CO?发生反应:3Mn042+2C02=2 MnO4-+MnO21 +2C032-,MrQ是氧化产物C.第步分批浸取可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高考 化学 考点 突破 实验 基础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