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网基础知识6.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数据网基础知识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网基础知识6.pdf(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令中圄电相CHINA TELECOM维护岗位认证教材(基础数据专业)数据网基础知识中国电信维护岗位认证教材编写小组编制第一章IP 基本原理.3本章要点:.31.1 IP 协议概述.31.1.1 IP 协议概述.31.1.2 TCP/IP 协议分层.31.1.3 TCP/IP 的分层.71.1.4 互联网的地址.71.1.5 封装.101.1.6 分用.111.1.7 端口号.121.1.8 标准化过程/RFC.131.2 IP数据报文.141.2.1 引言.141.2.2 IP 首部.141.3 A R P地址解析协议.191.3.1 引言.191.3.2 ARP 举例.191.3.3 A R
2、 P高速缓存.211.3.4 A R P的分组格式.211.3.5 ARP 代理.221.3.6 ARP 命令.221.4 ICMP协议及应用程序.231.4.1 ICMP 协议.231.4.2 Ping 程序.251.4.3 Traceroute 程序.27第二章计算机组成基础.29本章要点:.292.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292.1.1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292.1.2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312.1.3 微型计算机.322.2 windows下基本网络命令使用.342.2.1 Ping 命令.342.2.2 Ipconfig 命令.362.2.3 Tracert 命令.362.3
3、 UNIX操作系统基础。.372.3.1 UNIX与其他操作系统的比较.372.3.2 UNIX 内 核.382.3.3 UNIX SHELL概念及其变体.382.3.4 UNIX系统管理和常用命令操作。.38第一章IP基本原理本章要点:1.熟悉O S I 模 型(监控维护)2.熟悉T C P/I P 模 型 各 层 的 基 本 功 能(监控维护)3.了 解 T C P、U D P 协议的基本特点和常用应用层协议(监控维护);了 解 A R P协议的基本作用(维护)4.掌 握 I P 地址结构、I P 地址分类,掌握子网掩码的概念(监控维护);简单I P 地 址 计 算(维 护)5.和 P i
4、 n g、T r a c e 命令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监控维护)1.1IP协议概述1.1.1 IP协议概述全球I N T E R N E T 网的广泛应用使I P 协议深入人心。I P 协议以其简单、有效、开放性成为事实上的工业标准。I P 协议使异种网互联方便可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对下层通信技术的巨大包容性。I P 协议作为通信子网的最高层,提供无连接的数据报传输机制。I P 协议是点到点的,核心问题是寻径。它向上层提供统一的I P 数据报,使得各种物理帧的差异性对上层协议不复存在。1.1.2 TCP/IP协议分层O S I (O p e n S ys t e m I n t e r c
5、 o n n e c t i o n,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一个合法的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 S 0)创建了0 S I 模型,并在1 9 8 4 年发布,以为供应商提供一个网络模型,这样它们的产品可以在网络上协调工作。0 S I 参考模型提供了层次分析工具,以理解互连技术,以及当前和未来网络发展的基础。中 71片 段 接 对 应 用 程 序 提 供 做 务,应 用 丹 序 可 以变 化,P 1姚 也 M 也 子 消 息.传 陆冷 6 J/恪 心 化 效 捺;.以 他 为 应 川 FR序 提 供 地 IIJ捶1 1 这“J 以 包 括 加 密 帐 务第 5u 住 两 个 留 点 之 WJ t
6、 i t,m 6旌 接 此 帐 务 包 括i t 5 1 1 1 安A i以 拿 双 工 坯&以 半双 工 的 方 式:进 行 设黄,尽 管 可 以 注 房 4 中 处 理 双 1:方式第 4 所 格 规 数 甥 J送 一 而 向 进 崔 威 光 11接包括个 版 戒 卡 双 I:、应 冲 制 和 悄 谀 恢 身 恨 务第 3 品 农 质 通 过 川 来 钮*:两 个 留 点 之 间 的 连 按,它 包 括 闪 过 .在 络 来 路 由 和中野:数 据第 2,裳-在 此 以 倍 数 摘 分 加 J并 处 网 施 杵 制 作 7伸 定 拓 扑 结 构 昨 榻 供 硬 件”址图 1-1 O S I
7、 参考模型第 原 始 比 特 流 的 传 榆,电 广 犷 i 号 传 蚓 和 硬 件 捶Application两 用 层Prescntat ion表 示 星SessionTransport懂 检 隈N etw ork网 络 层Data L ink效 拘 筑 路 3Physical物 理 层模型描述了每个层如何与其他节点上的对应层进行通信。在第一个节点上,最终用户创建一些数据,发送到其他节点,例如电子邮件。在应用层,在数据上加入了应用层报头。表示层在从应用层接收到的数据上加入了它自己的报头,每层在从上层收到的数据上加入它们自己的报头。然而,在较低层,数据分隔为较小的信元,并在每个信元上加入报头。
8、例如,传输层具有较小的数据报文,网络层有数据包,数据链路层有帧。物理层处理原始比特流中的数据。当这个比特流到达目的地时,数据在每层重新集合,并且去除每层的报头,直至最终用户可以阅读电子邮件。网络协议通常分不同层次进行开发,每一层分别负责不同的通信功能。一个协议族,比如T C P/I P,是一组不同层次上的多个协议的组合。T C P/I P 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四层协议系统,如图1 T 所示。应用层I Telnet.FTP和e-mail等TCP 和 UDP网络层|IP.ICMP和IGMP链路层设备骡动程序及接口卡图1-1 TCP/IP协议族的四个层次每一层负责不同的功能:1)链路层,有时也称作数据链
9、路层或网络接口层,通常包括操作系统中的设 备驱动程序和计算机中对应的网络接口卡。它们一起处理与电缆(或其他任何传输媒介)的物理接口细节。2)网络层,有时也称作互联网层,处理分组在网络中的活动,例如分组的选路。在T C P/I P 协议族中,网络层协议包括IP协 议(网际协议),ICMP协议(Internet互联网控制艮文协议),以及I G M P协 议(Interne t组管理协议)。3)运输层主要为两台主机上的应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在T C P/I P 协 议族中,有两个互不相同的传输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 D P (用户数据报协议)。T C P为两台主机提供高可靠性的数据通信
10、。它所做的工作包括把应用程序交给它的数据分成合适的小块交给下面的网络层,确认接收到的分组,设置发送最后确认分组的超时时钟等。由于运输层提供了高可靠性的端到端的通信,因此应用层可以忽略所有这些细节。而另一方面,U D P则为应用层提供一种非常简单的服务。它只是把称作数据报的分 组从一台主机发送到另一台主机,但并不保证该数据报能到达另一端.任何必需的可靠性必须由应用层来提供。这两种运输层协议分别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中有不同的用途,这一点将在后面看到。4)应用层负责处理特定的应用程序细节。几乎各种不同的T C P/I P 实现都会提供下面这些通用的应用程序:T E L N E T 远程登录。F T P
11、文件传输协。S M T P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 N M P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假设在一个局域网(LAN)如以太网中有两台主机,二者都运行F T P协议,图1 -2列出了该过程所涉及到的所有协议。处理通信细节处理应用程序细节图1-2 局域网上运行F T P 的两台主机这里,我们列举了一个F T P客户程序和另一个F T P服务器程序。大多数的网络应用程序都被设计成客户一服务器模式。服务器为客户提供某种服务,在本例中就是访问服务器所在主机上的文件。在远程登录应用程序T e l n e t中,为客户提供的服务是登录到服务器主机上。在同一层上,双方都有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协议进行通信。例如,某个协议允许
12、T C P层进行通信,而另一个协议则允许两个I P层进行通信。在图1-2的右边,我们注意到应用程序通常是一个用户进程,而下三层则一般在(操作系统)内核中执行。尽管这不是必需的,但通常都是这样处 理的,例如U N I X操作系统。在图1-2中,顶层与下三层之间还有另一个关键的不同之处。应用层关 心的是应用程序的细节,而不是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活动。下三层对应用程序一无所知,但它们要处理所有的通信细节。在图1-2中列举了四种不同层次上的协议。FT P是一种应用层协议,TCP是一种运输层协议,I P是一种网络层协议,而以太网协议则应用于链 路层上。TC P/I P 协议族是一组不同的协议组合在一起构成
13、的协议族。尽管通常称该协议族为TC P/I P,但T CP和I P只是其中的两种协议而已(该协议族的另一个名字是I n t e r n e t 协议族(I n te rn e t P ro to c o l Sui te)。网络接口层和应用层的目的是很显然的一前者处理有关通信媒介的细节(以太网、令牌环网等),而后者处理某个特定的用户应用程序(FT P、Te l n e t等)。但是,从表面上看,网络层和运输层之间的区别不那么明 显。为什么要把它们划分成两个不同的层次呢?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必须 把视野从单个网络扩展到一组网络。构造互连网最简单的方法是把两个或多个网络通过路由器进行连接。它 是一
14、种特殊的用于网络互连的硬件盒。路由器的好处是为不同类型的物理网 络提供连接:以太网、令牌环网、点对点的链接和F D D I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等等。这些盒子也称作I P路 由 器(I P R o ute r),但我们这里使用路由器(R o ut er )这个术语。从历史上说,这些盒子称作网关(gat ew ay ),在很多TC P/I P 文献中都使用这个术语。现在网关这个术语只用来表示应用层网 关:一个连接两种不同协议族的进程(例如,TC P/I P 和I B M 的SN A ),它为某个特定的应用程序服务(常常是电子邮件或文件传输)。图1-3 通过路由器连接的两个网络图1 -3是一个包
15、含两个网络的互连网:一个以太网和一个令牌环网,通过一个路由器互相连接。尽管这里是两台主机通过路由器进行通信,实际 上以太网中的任何主机都可以与令牌环网中的任何主机进行通信。在图1-3中,我们可以划分出端系统(E n d syste m )(两边的两台主机)和中间系统(I n te rm e d i a te syste m )(中间的路由器)。应用层和运输层 使用端到端(End-t o-end)协议。在图中,只有端系统需要这两层协议。但是,网络层提供的却是逐跳(Hop-by-h op)协议,两个端系统和每个中间系统都要使用它。在TC P/I P 协议族中,网络层I P提供的是一种不可靠的服务。
16、也 就 是 说,它只是尽可能快地把分组从源结点送到目的结点,但是并不提供任何可 靠性保证。而另一方面,TCP在不可靠的I P层上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运输层。为了提供这种可靠的服务,TCP采用了超时重传、发送和接收端到端 的确认分组等机制。由此可见,运输层和网络层分别负责不同的功能。从定义上看,一个路由器具有两个或多个网络接口层(因为它连接了两个或多个网络)。任何具有多个接口的系统,英文都称作是多接口的(mul ti ho m e d)。一个主机也可以有多个接口,但一般不称作路由器,除非它的功能只是单纯地把分组从一个接口传送到另一个接口。同样,路由器并不一定指那种在互联网中用来转发分组的特殊硬件盒。
17、大多数的T C P/I P 实现也允许一个多接口主机来担当路由器的功能,但是主机为此必须进行特殊的 配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既可以称该系统为主机(当它运行某一应用程序 时,如F T P或T eln et),也可以称之为路由器(当它把分组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时)。在不同的场合下使用不同的术语。互联网的目的之一是在应用程序中隐藏所有的物理细节。虽然这一点在 图1-3由两个网络组成的互联网中并不很明显,但是应用层不能关心(也不 关心)一台主机是在以太网上,而另一台主机是在令牌环网上,它们通过路 由器进行互连。随着增加不同类型的物理网络,可能会有2 0个路由器,但 应用层仍然是一样的。物理细节的
18、隐藏使得互联网功能非常强大,也非常有 用。连接网络的另一个途径是使用网桥。网桥是在链路层上对网络进行互 连,而路由器则是在网络层上对网络进行互连。网桥使得多个局域网(L A N )组合在一起,这样对上层来说就好像是一个局域网。1.1.3 TCP/IP 的分层在T C P/I P 协议族中,有很多种协议。图1 -4给出了将要讨论的其他协议。T C P和U D P是两种最为著名的运输层协议,二者都使用I P作为网络层协议。虽然T C P使用不可靠的I P服务,但它却提供一种可靠的运输层服务。I P是网络层上的主要协议,同时被T C P和U D P使用。T C P和U D P的每组数据都通过端系统和
19、每个中间路由器中的I P层在互联网中进行传 输。在图1 -4中,我们给出了一个直接访问I P的应用程序。I C M P是I P协议的附属协议。I P层用它来与其他主机或路由器交换 错误报文和其他重要信息。尽管I C M P主要被I P使用,但应用程序也有可能访问它。我们将分析两个流行的诊断工具,P i n g 和T r aceroute,它 们都使用了 I C M P。IG MP是Internet组管理协议。它用来把一个U D P数据报多播到多个主机。在后续的专题中我们将详细介绍。A R P (地址解析协议)和R A R P (逆地址解析协议)是某些网络接口(如以太网和令牌环网)使用的特殊协议
20、,用来转换I P层和网络接口层 使用的地址。1.1.4 互联网的地址我 们 把 I n t e r n e t 看成为一个网络。所谓I P 地址就是给每一个连接在I n t e r n e t 上的主机分配一个唯一的32b i t 地址。I P 地址的结构使我们可以I n t e r n e t 上很方便地进行寻址,这就是:先按I P 地址中的网络号码n e t-i d 把网络找到,再按 主机号码h o s t-i d 把主机找到。所以I P 地址并不只是一个计算机的号码,而是指出了连接到某个网络上的某个计算机。I P 地址有美国国防数据网D D N 的 网络信息中心N I C 进行分配。为了
21、便于对I P 地址进行管理,同时还考虑到网络的差异很大,有的网络拥有很多的主机,而有的网络上的主机则很少。因此I n t e r n e t 的I P 地址就分成为五类,即A 类到E 类。这样,I P 地址由三个字段组成,即:类别字段(又称为类别比特),用来区分I P 地址的类型;网络号码字段n e t-i d;主机号码字段h o s t-i d。D 类地址是一种组播地址,主要是留给I n t e r n e t 体系结构委员会I A B(I n t e r n e t r c h i t e c t u r e B o a r d)使用。E 类地址保留在今后使用。目前大量I P地址仅A 至
22、C 类三种。31A类B类C类D类E类816240 12 340n e t-i dh o s t-i d1 0n e t-i dh o s t-i dm o 组播地址1 10n e t-i dh o s t-i d1 11 0保留为今后使用图21P地址的五种类型net-记一网络号码,host-讨 主机号码图1-5 I P地址的结构A类I P地址的网络号码数不多。目前几乎没有多余的可供分配。现在能够申请到的I P地址只有B类和C类两种。当某个单位向I A B申请到I P地址时,实际上只是拿到了一个网络号码n e t-i d。具体的各个主机号码h o s t-i d则由该单位自 行分配,只要做到在该
23、单位管辖的范围内无重复的主机号码即可。为方便起见,一般将32b i t的I P地址中的每8个比特用它的等效十进制数字表示,并且在这些数字之间加上一个点。例如,有下面这样的I P地址:1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1 1 0 0 0 0 0 0 1 1 0 0 0 1 1 1 1 1 这是一个B类I P地址,可记为1 2 8.1 1.3.3 1,这显然更方便得多。在使用I P地址时,还要知道下列地址是保留作为特殊用途的,一般不使用。全0的网络号码,这 表 示“本网络”或“我不知道号码的这个网络”。全1的网络号码。全0的主机号码,这表示该I P地址就是网络的地址。全1的主
24、机号码,表示广播地址,即对该网络上所有的主机进行广播。全0的I P地址,即0.0.0.0。网络号码为1 2 7.X.X,X.,这里X.X.X为任何数。这样的网络号码用作本地软件回送测试(L o o p back t es t)之用。全1地址2 5 5.2 5 5.2 5 5.2 5 5,这 表 示“向我的网络上的所有主机广播”。原先是使用0.0.0.0。这样,我们就可得出表1所示的I P地址的使用范围。表1 I P地址的使用范围网络最大网络第一个可用的网最后一个可用每个网络中的最A1 2 611 2 61 6.7 7 7.2 1 4B1 6.3 8 21 2 8.11 9 1.2 5 46 5
25、.5 3 4C2.0 9 7.1 5 01 2.0.12 2 3.2 5 5.2 5 4 2 5 4I P地址有一些重要的特点:1.I P地址有一些是一种非等级的地址结构。这就是说,和电话号码的结构 不一样,I P地址不能反映任何有关主机位置的地理信息。2.当一个主机同时连接到两个网络上时(作路由器用的主机即为这种情况),该主机就必须同时具有两个相应的I P地址,其网络号码n et-id是不同的,这种主机成为多地址主机(m u l t ih o m ed h o s t).3.按照I n t er n et 的观点,用转发器或网桥连接起来的若干个局域网仍为一 个 网 络,因此这些局域网都具有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据 基础知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