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第二册数学全册教案与反思1.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北师大第二册数学全册教案与反思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第二册数学全册教案与反思1.pdf(1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师大第二册数学全册教案与反思、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分为“生活中的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实践活动”四大内容。(二)教学要求: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 写 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2、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
2、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结合购物情境进行简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能估测和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5、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采,并能设计有趣的图案。6、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
3、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伴交流。7、在一些实践活动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二、总体思路1、在丰富多采的活动中,保证基本的运算技能。2、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运算方法,让学生体验算法多样化。3、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数感,发展估算意识和技能。4、重视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解决生活问题。5、重视调查活动,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6、陪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引
4、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活中的数1.1 数铅笔K教学设计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一样东西(出示装有15枝铅笔的盒子),知道里面是什么吗?生:粉笔、糖.师:其实里面装的是铅笔。上课之前老师想跟你们玩猜铅笔有多少的游戏,愿意和我玩吗?生:(兴趣极浓,大声回答)愿意!(评析“猜猜老师盒里装的是什么?”“愿意和我玩猜铅笔有多少的游戏吗?”这话题的提出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好铺垫。)(-.)提供探索机会,经历学习过程1.操作、数数师:(老师把盒子里的铅笔全抓在手中)同学们,猜
5、猜看,老师手里的铅笔有几枝?生:(自由猜测)6,9,1 5,.师:同学们猜了这么多,那到底谁猜的对呢?怎么办呢?生:数一数就知道了。师:好,我们数数看,(把铅笔拿在手上边数边摆在桌上.)1,2,1 5,有15枝,你猜对了吗?(台下猜对的学生发出一阵欢呼声。)师:好,我们再来猜,(教师在桌上再添铅笔)现在有几枝?生1:20枝。生2:5枝。师:原来有15枝,再添上去,应该怎么样?生:肯定比15枝要多。(自由猜测,在猜测的基础上数数发现有20枝。)(评析估计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卜分广泛的应用,在本环节中,教师通过创设“猜猜铅笔的数量是多少,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当学生把估算当成胡乱猜测时,
6、教师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使学生体会到检测估算正确与否的策略与方法,加强对学生数感与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师:我们再来猜。(变20为2 6,重复经历猜数的过程。)师:好,我们猜最后一次。(教师在桌上拿掉了 4枝)现在猜猜有几枝呢?生1:肯定比26少了,18枝。生2:20枝.(教师与学生一起兴趣浓厚地一枝枝数着:1,2,3,22。)师:刚才我们猜完以后要想知道到底有几枝铅笔,都是通过一枝一枝地数,每次都要这样数-数,你感觉怎样?生1:很麻烦。生2:很累.师:对呀,一枝一枝地数这么麻烦,那有没有好办法使铅笔摆起来别人一看就知道有多少枝呢?可以和同桌的同学讨论讨论。(师巡视,加入学生的讨论中。
7、)师:好,现在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其他同学呢?(集体交流,教师根据回答板书儿种数法并标上序号。)生1:2枝2枝地数。生2:5枝5枝地数。生3:把10枝扎成一捆。.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想出这么多种数法,你们比较一下,觉得哪种数法最好呢?生:把10枝扎成一捆的好。师:为什么把10枝扎成一捆,就能很容易看出有多少枝呢?生1:2个2个或者3个3个也要数好几次,也比较麻烦。生2:10枝扎成一捆,一看就知道有10枝了,然后就接着一捆一捆地数:10,20,3 0,.师:对,一捆就是1个十即1 0,二捆就是2个十即2 0,三捆就是3个十即3 0,.九捆就是9 个十即9 0(板书:1 个十是一十,2 个十
8、是二十,3 个十是三十,9 个十是九十,学生齐说),再数数有儿个一,合起来就是几十几了。(评析这个环节通过多次猜铅笔,然 后 一 枝枝地数铅笔的活动,使学生感觉到当铅笔数目多时,下子不容易看出是多少,激发学生去寻找好方法,以便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再创造”的过程。在反复数的过程中,学生领悟到10枝扎成捆,可以使数数更加方便,并初步掌握整十数的顺序。)2.摆 小 棒,读数师:现在我们就用刚才想出的好办法来试试看,(用小棒在黑板上摆出3 捆加4 根小棒)你们知道这表示多少吗?生:(快速且大声地回答)34o师:你们这么快就看出来
9、了,怎么看的呢?生:(大部分学生抢着举手)3 捆就是30根,再加旁边的4 根,就是34。师:(拿起3 捆小棒)这是儿个十?生:3 个十。师:(再拿出4 根小棒)几个一?生:4 个一。师:(语速放慢)3 个十和4 个一合起来是34(板书:3 个十和4 个一)。好,刚才老师讲的这句话,谁来说一说?(指名复述这句话。)师:还有好多同学都想说,那同桌互相说一说。(同桌互相说。)(评析由于学生在前面猜数环节中已经亲身体验到“10根扎成1 捆”的缘由,感知了几个上和几个一就读作几卜几,这样在理解数的组成的基础上学读数自然水到渠成。对于数的组成这句话,教师通过放慢速度、让学生复述,教给他们一个说完整话的模式
10、,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对学生学会完整衣达自己思想的培养。)师:(出示5 捆加8 根)现在老师再摆,这表示多少?生:58。师:为什么是5 8,谁能用刚才的说法说一说呢?生:5 个卜和8 个一合起来是58。师:(又出示7 捆加2 根)现在有几根?生:72。师:为什么是7 2?生:7个十和2 个一合起来是72。师:同学们想一想,刚才老师摆小棒都是怎样摆的呢?生:先摆出几捆,旁边再摆几根。师:对,先摆几捆,就是几个十,再摆几根,就是几个一。师:刚才都是老师摆小棒,现在同学们能不能也用这种方法摆一下,有问题吗?生:没问题。(学生各自操作后教师指名回答。)师:你摆的小棒表示几?生
11、1:17。师:好多同学都没看见你是怎么摆的,你能介绍一下吗?生 1:我是先拿1 捆,再加7 根。师:也就是儿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呢?生 1:是 由 1 个十和7 个一组成的。生 2:我摆的是2 9,是由2 个十和9 个组成的。生 3:我摆的是4 6,是由4 个十和6 个一组成的。.师:现在反过来,请你说说你是怎么找的,让其他同学猜猜你摆的衣示几。生 1:我摆的数由 3 个十、5 个-组 成,你知道我摆的是多少吗?生 2:35。.(小组之间根据各自所摆的数字互相猜数、评价。)(评析在摆小棒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只顾自己,而忘记倾听别人的发言。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创设“我说组成,你猜数”的练习环节,激发
12、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内张力,并以高昂的情绪投入学习。课堂中,学生积极参与猜数、摆数、读数的过程,思维非常活跃。)师:现在老师利你们一起一捆一捆地边摆小棒边数数,从 10开始。10,20,90(当数到90时,教师故意停顿),我 们根根地摆数到99(放慢速度),再数100。师:同学们,100根怎样摆让别人眼看出是100根呢?(学生又想到了扎成捆的方法。)师:为什么这样就是100 了?生:1 捆 是 1 个十,2 捆就是2 个十.10捆就是100。师:对,真聪明,10个十就是100。(板书:10个十是100)3.数的顺序和大小师:同学们很聪明,能够看着小棒读出它们表示的数,现在老
13、师说出一些数,你能很快地用小棒摆出来吗?生:可以。(一个学生在投影仪上摆,其他学生在下面操作。)“44”师:你是怎样摆的?生:4 个|4 个一。“54”师:54在 4 4 的基础上只要怎样?生:再加一捆。“67”“89”“100”(生边摆边解释。)师:接下来同学们拿出你的皮尺,把你认识的数字读来好吗?师:尺子上的数字,越往右越怎样呢?生:数字越来越大。师:老师看着尺子上的数字,就能想出好多问题,比如,75前一个数是几?生:74。师:比 36多 1 是几?生:37。师:4 9 比 50少 几?生:少 1。师:谁能学老师的样子,看着尺子上的数字给大家提问题呢?(学生提问,其他人倾听、ll答。)师:
14、好多同学还想提问题,那么我们小组合作,1 人提问,其他同学回答。(小组内交流。)师:同学们能否把尺子上的数字记住,不用看尺子进行抢答呢?师:63比64少儿?89前一个数是多少?5个十是多少?(学生抢答)(评析学生通过读数、了解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进一步认识100以内各数。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去学习数,知道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轻松活泼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对100以内的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三)游戏活动1.数字接龙师:老师说一个数字,你们说出后面连续的五个数,看谁说得又对又快。师:23。生:24,25,26,27,28。师:真 棒!56o 生:57,58,59
15、,60,61。师:77。生:78,79,80,81,82。师:同学们真能干。2.接力赛师:你们能按照老师的方法说出后面三个数吗?试试看。师:34,36,38o生:40,42,44。(有学生说成39,40,41,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师所给数字的特点,再想一想。)师:45,50,55。生:60,65,70。师:真能干!20,30,40o 生:50,60,70。师:请同学们互相考考。(同桌互相出题。)3.排顺序师:同学们,学校的运动会快到了,今天老师特地选出了几位运动员,请 看(10名学生上台,每人胸前有个数字,分别是24,36,30,42,75,63,50,21,19,38)。师:他们身上都有一个数,
16、表示什么呀?生:号码。师:有几位运动员呀?生:10位。师:看这些运动员上场,你感觉怎样?生:很乱没有次序。师:很乱,那怎么办呢?生:给他们排队吧。师:那你们说说按什么顺序排队呢?生1:按号码从小到大。生2:按号码从大到小。师:现在我们先请运动员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吧,看谁排得又快又好!(运动员互相矫正排好队。)师:哪位运动员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号码?比如,我是几号,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如果同学们觉得介绍得好,就鼓掌表扬,好吗?生1:我 是1 9,是 由1个十9个一组成的。生2:我是2 1,是由2个 十1个一组成的。.师:作为运动员,反应要特别敏捷,现在我们来比赛。当给出问题的答案是你胸前的
17、号码时,就请你举起手,说:是我。其余同学当裁判,对反应快的运动员鼓掌表扬,好吗?(师生共同出题,如:比25少1是几?3个十和6个一是儿?7个十和5个一是几?3个十是儿?4 9的邻居是几?比18大1的数是几?)师:同学们,你对这些运动员的表现满意吗?我们平时也要向运动员学习,锻炼好身体,才能学到本领。(评析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当学生学习感到疲倦之时,教师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小小运动员”这一情境,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这样,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判断正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渗透了思想教育。);师:同学们今天学习了 100以内各数,在平忖生活
18、中,你在哪看到过或听到过呢?生1:红绿灯的计时牌上。生2:车牌号。生3:电子钟。.(评析通过列举生活中的数,使学生充分感受数的意义,充分体会用数学的快乐,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四)小结师:这节课中你最高兴的是什么事?生1:我学会了 100以内各数。生2:我很喜欢猜数字。.K教学反思】从本节课的设想到实践体会很多,最深切的是以卜几点。1 .加强估算,重视数感的培养: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由于一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方法掌握得较少,因此,一开始通过猜铅笔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借助对实物的观察、数数来理解100以内数
19、的意义,使学生能用数字将小棒的根数表示出来,培养学生的数感。2.转变了教师的角色: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不是机械地告诉学生。如数的组成,反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再创造”的过程。1.2 数豆子R教学目标1 1.让学生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2.培养合作意识,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 步 发 展 数 感。3.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初步体会数位、数序及数量多少的观念。K教学设计1(-)设疑激趣(教师事先准备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在其中一个里面放上一些豆子(内装 22粒),另外一个是空杯。教师给学
20、生展示一下,让学生观察。)师: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生:有两个杯子,一个装有豆子,一个是空的。生:老师,你拿两个杯子来做什么?(-)正确估计(教师举起其中一个装有豆子的杯子。)师:同学们都很注意观察,问的问题也很好,老师今天带来的杯子里装有些豆子,你们猜猜看里面有多少粒呢?(学生对杯子里豆子数目多少的概念并不是很明确,因而说法不一。)生 1:有 30粒。生 2:有 4 0 多粒吧 生 3:不对,也许比40粒还多,也许是50粒。(在学生争论不休时,教师微笑着取出另外一个空杯。)师:同学们,我们先在这个空杯中装进10粒豆子,看一看。(教师一边说一边带着学生一起数
21、10粒豆子,放入空杯中。让学生观察,然后拿出第一个杯子。)师:现在你能估计出这个杯子中有多少粒豆子吗?生1:我估计有20粒。生2:我估计比20粒多一些。生3:我想,杯子里的豆子有两把多,把大约有15粒,我估计有30粒。师:谁估计得比较准确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找两名学生到讲台前,其他学生跟着-起数。1,2,3,4,.一个一个地数,最后是22 粒。2#41;师:同学们还有其他的数法吗?生4:我可以这样数:一五、一H、十五、二十,还 剩2粒,与20比较接近。生5:我数的方法是这样:先数 出10粒放一堆,再 数 出10粒放一堆,最后还有2粒,一共是22粒。估 计20粒的同学最接近。师:同学
22、们说得真棒!(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地评价,鼓励和引导用不同的方法去数数。同时在屏幕上出现数字:“22”,对估计较为准确的学生给予肯定。)(三)小组合作,加深理解师: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方法,在 小 组 里 做 个 游 戏。以小组为单位,-个同学抓小棒,其余同学估计是多少根。估计完成后再数一数,看咖位同学估计得最准确。教师在组织学生活动的同时要指导学生进行交流,同学之间相互说一说是怎样估计的,是用什么方法数的。让学生逐步养成善于合作、乐于表达、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学生数小棒的方法有很多种,不要求有统一的方法,只要数的结果正确,数数的过程熟练即可,数数与实物不相符的给予个别指导,选取几种数
23、法特别的在班内交流。(四)寓教于乐,探索新知师:做完游戏我们再来看屏幕上的数字。师:大家一起来读一下。(学生齐读。)师:看 到22这个数字,你们有什么问题和老师交流吗?生:老师,这是刚才数出的一杯豆子的个数,数字都是2,两 个2一样大吗?师:这个问题问得好,同学们你们怎样看呢?生1:两 个2应该一样大,只是在不同的位置上。生2:我不同意刚才同学的回答,两 个2在不同的位置上,就会表示不同的意义,它代表的数也就不同。(教师把屏幕上2 2匕方加上计数器。)生3:两个2,右边一个2在个位上,表示2个一;左边的2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生4:左边的2用两捆小棒表示,是20根;右边的2,它
24、只表示2个根。合在一起才是22根。师:这些同学说得真好,现在我们起拿小棒来试一下。(学生一边读数边拿小棒。)师:哪位同学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生4:33,4 4,也是这样的数。.师:同学们认识了数位,知道个位和十位不同,那么右边起第三位又是什么位呢?(学生齐答是百位。)师:百位上的一个1是多少?生:百位上的一个1表 示100。(出示带有计数器的数字,让学生认识1 0 0,然后指导学生在计数器帮助卜学写两位数。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5页“写一写 及“练一练 的第2题,对两位数的写法及数位的意义进一步巩固。)(出示“练一练”的第4题。)师:小熊今天要给新建的房子写上门牌号,可是它
25、遇到了困难,同学们能帮助它吗?(全班学生 起完成,进行交流;并把结果填写在课本上。)师:接卜一来我们再来做一个接龙游戏可以吗?(按小组进行,一个同学报数接下来的同学继续数,可以是正着数也可以是倒着数,数错的同学表演一个小节目。)(五)小 结(教师在愉快的活动后进行总结。)师:今天我们学到了很多的知识,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一定不小,哪位同学能跟大家交流一下你都学到了什么?K教学反思 数豆子 是 生活中的数”的第二节课。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是本节课的个重要任务,教材通过智慧老人“抓一把豆子,估计一下有多少 这一富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引入估计活动,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我在处理这个环节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第二 数学 教案 反思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