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主要知识点的练习题及参考答案.pdf
《生物化学主要知识点的练习题及参考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主要知识点的练习题及参考答案.pdf(1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代谢调整练习题1第一部分填空1,代谢调整酶一般(主要)分为两大类:变构调整酶 和共价修饰酶第二部分单选题1,磷酸化酶通过接受或脱去磷酸基而调整活性,因此它属于:(B)A,别(变)构 调 整 酶 B,共价调整酶 C,诱导酶 D,同工酶2,操纵子调整系统属于哪一种水平的调整?(B)A,复制水平的调整 B,转录水平的调整C,转录后加工的调整 I),翻译水平的调整第三部分 推 断(对的打“V ”,错的打“X ”)1,在很多生物合成途径中,最先一步都是由一种调整酶催化的,此酶可被自身的产物,即该途径的最终产物所抑制。(J)2,细胞内区域化在代谢调整上的作用,除把不同的酶系统和代谢物分隔在特定区间外,还通
2、过膜上的运载系统调整代谢物,协助因子和金属离子的浓度。(J)3,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是同一反应的逆转,所以它们的代谢反应是可逆的。(X)4,在很多生物合成途径中,最先一步都是由一种调整酶催化的,此酶可被自身的产物,即该途径的最终产物所抑制。(J )第四部分名词说明1,操纵子-即基因表达的协调单位,它们有共同的限制区和调整系统。操纵子包括在功能上彼此有关的结构基因和共同的限制部位。第 五 部 分 问 答 题第 六 部 分 论 述 题1,论述物质代谢特点和物质代谢在细胞水平的调整方式。答案要点:物质代谢的特点是:(1)代谢途径交叉形成网络。(2)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单向性。(3)A T P是通用的能
3、量载体。(4)N A D P H以还原力形式携带能量。(5)代谢的基本要略在于形成A T P,还原力和构造单元以用于生物合成。在细胞水平上的调整方式是:(1)细胞结构和酶的空间分布。(2)细胞膜结构对代谢的调整和限制作用。2,哪些化合物是联系糖,脂类,蛋白质和核酸代谢的重要物质?为什么?解答要点:6-磷酸葡萄糖;丙酮酸;乙酰辅酶A是联系糖,脂类,蛋白质和核酸代谢的三大关键中间产物.蛋白质氨基酸分解练习题第 一 部 分 填空1,体内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的主要方式是 联合脱氨基作1 02,蛋白质脱氨基的主要方式有氧化脱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和 口票吟核昔酸循环。3,动植物中尿素生成是通鸟氨酸循环循环
4、进行的,此循环每进行一周可产生一分子尿素,其尿素分子中的两个氨基分别来自 于 氨 和天 冬 氨 酸。每合成一分子尿素需消耗_ 4 _分子AT P。4,氨基酸的共同代谢 包 括 脱 氨 基 作 用 和 脱 竣 基 作用两个方面第 二 部 分 单选题1,草酰乙酸经转氨酶催化可转变成为(B)A,苯丙氨酸 B,天冬氨酸 C,谷氨酸 D,丙氨酸2,生物体内大多数氨基酸脱去氨基生成a-酮酸是通过下面那种作用完成的?(D )A,氧化脱氨基 B,还原脱氨基 C,联合脱氨基 D,转氨基3,下列氨基酸中哪一种可以通过转氨作用生成a 一酮戊二酸?(A)A,G l uB,Al aC,As pD,S er4,三艘酸循环
5、中,某一中间产物经转氨基作用后可直接生成下列的一种氨基酸是:(C )A,Al a B,S er C,G l u D,Ly s5,三大物质(糖,脂肪,蛋白质)氧化的共同途径是(B)A,糖 酵 解 B,三竣酸循环 C,磷酸戎糖途径6,氨基酸脱下的氨在人体内最终是通过哪条途径代谢?(C)A,蛋氨酸循环 B,乳 酸 循 环 C,尿 素 循 环 D,噤岭核昔酸循环7,在鸟氨酸循环中,尿素由下列哪种物质水解而得(C )A,鸟氨酸 B,胭氨酸 C,精氨酸D,精氨琥珀酸8,下列哪一种氨基酸及尿素循环无关?(A)A赖氨酸 B精氨酸C 天冬氨酸 D 鸟氨酸9,肝细胞内合成尿素的部位是(D )A胞浆 B线粒体C 内
6、质网 D 胞浆和线粒体10,转氨酶的辅酶是(D )A,N AD+B,N AD P+C,F AD D,磷酸毗哆醛11,参及尿素循环的氨基酸是。(B)A,组氨酸 B,鸟氨酸 C,蛋氨酸D,赖氨酸12,经转氨基作用可生成草酰乙酸的氨基酸是:(B)A,甘氨酸 B,天冬氨酸 C,蛋氨酸 D,苏氨酸 E,丝氨酸13,氨基酸脱下的氨基通常以哪种化合物的形式暂存和运输:(C )A,尿素 B,氨甲酰磷酸 C,谷氨酰胺D,天冬酰胺14,生物体内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为:(E )A,氧化脱氨基 B,还原脱氨基 C,直接脱氨基 D,转氨基 E,联合脱氨基1 5 组织之间氨的主要运输形式有(D )A,N H 4 C 1
7、 B,尿素 C,丙氨酸 D,谷氨酰胺16,下列哪一种物质是体内氨的储存及运输形式(C )A.谷氨酸 B 酪氨酸 C谷 氨 酰 胺 D谷胱甘肽 E天冬酰胺17,能直接转变为a-酮戊二酸的氨基酸为(C )A 天 冬 氨 酸 B 丙 氨 酸 C谷 氨 酸 D谷 氨 酰 胺 E天门冬酰胺第三部分 推 断(对的打“V ”,错的打“X ”)1,三艘酸循环是糖,脂,蛋白质彻底分解的共同途径。(V )2,糖酵解途径是人体内糖,脂肪和氨基酸代谢相联系的途径。(J )3,尿素分子中的2 个氮均来自氨甲酰磷酸。(X )4,动植物组织中广泛存在转氨酶,须要-酮戊二酸作为氨基受体,因此它们对及之相偶联的两个底物中的一个
8、底物,即-酮戊二酸是专一的,而对另一个底物则无严格的专一性。(J )5,人体内全部氨基酸都可以通过a-酮酸氨基化生成。(X )6,氧化脱氨是人体内氨基酸脱氨的主要方式。(X )7,鸟氨酸循环只在细胞核内进行。(X )第四部分名词说明第五部分问答题1,什么是尿素循环,有何生物学意义?答题要点:1,尿素循环也称鸟氨酸循环,是将含氮化合物分解产生的氨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成尿素的过程。2,尿素循环的生物学意义是解除氨毒害的作用。2,为什么说转氨基反应在氨基酸合成和降解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答题要点:1,在氨基酸合成过程中,转氨基反应是氨基酸合成的主要方式,很多氨基酸的合成可以通过转氨酶的催化作用,接受来自
9、谷氨酸的氨基而形成。2,在氨基酸的分解过程中,氨基酸也可以先经转氨酶作用把氨基酸上的氨基转移到a-酮戊二酸上形成谷氨酸,谷氨酸在酶的作用下脱去氨基。第六 部 分 论 述 题1,脑组织中为什么对低血糖及高血氨特殊敏感,可导致昏迷,试从代谢角度试述之。答案要点:脑组织对脑组织中葡萄糖的敏感:脑组织是唯一利用葡萄糖的器官,而游离脂肪酸是不能通过血脑屏障,脑组织不能利用脂肪酸。虽然在没有葡萄糖供应给脑组织的状况下,肝可将脂肪酸转化为酮体输送给脑组织,但这种供能有限。所以,一旦,机体呈现低血糖状态,血糖水平过低,会影响脑细胞的功能,从而出现头晕,倦怠无力,心悸等症状,严峻时出现昏迷,称为低血糖休克。脑组
10、织对于血氨的敏感:正常状况下,血氨的来源及去路维持动态平衡,血氨浓度处于较低的水平。氨在肝中合成尿素是保持这种平衡的关键。当肝功能严峻损伤时,尿素合成发生障碍,血氨浓度上升,成为高血氨症。一般这样认为,氨进入脑组织,及脑中的a -酮戊二酸结合生成谷氨酸,氨可及脑中的谷氨酸进一步结合生成谷氨酰胺。因此,脑中氨的增加可使脑细胞中的a-酮戊二酸减少,导致T A C减弱,从而使脑中的A T P生成减少,引起大脑中的功能型障碍,严峻时发生昏迷,这就是肝昏迷中毒学说的基础。2,为什么说三竣酸循环是糖,脂和蛋白质三大代谢的共同通路?答案要点:(1)三竣酸循环是乙酰C o A最终氧化成C O 2和H20的途径
11、。(2)糖代谢产生的碳骨架最终进入三竣酸循环。(3)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可通过糖有氧氧化进入三竣酸循环氧化,脂肪酸经3 -氧化产生乙酰C o A可进入三竣酸循环氧化。(4)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基酸惊脱氨后碳骨架可通过糖有氧氧化进入三峻酸循环,同时,三竣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可作为氨基酸的碳骨架接受N L后合成非必需氨基酸。所以,三竣酸循环是三大物质共同通路。3,禁食数天的人,随着禁食天数的增加,你认为他体内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答案要点:一般来说,蛋白质及其分解生成的氨基酸不进行氧化分解为生物体生长发育供应能量,但是在长期禁食时,糖类供应不足导致糖代谢不正常时,氨基酸分解产生能量;过多的氨基酸分解在体内
12、就会生成大量的游离氨基,肝脏无力将这些氨基全部转变为尿排出体外,血液中游离氨基过多就会造成氨中毒,肝脏中游离氨基过多产生肝昏迷,脑组织中游离氨基过多导致死亡。另外,脂解作用也加强,脂肪酸分解产生大量乙酰C o A。由于饥饿糖异生作用增加而草酰乙酸浓度就会降低,使得乙酰C o A不能全部进入三竣酸循环氧化供能,转变为酮体。因此禁食时血液中酮体浓度会上升。蛋白质练习题第 一 部 分 填 空1,蛋白质多肽链中的肽键是通过一个氨基酸的_ _ _ _基和另一氨基酸的_ _ _ _基连接而形成的。2,稳定蛋白质胶体的因素是 和3,当氨基酸溶液的p H=p I时,氨基酸以 离子形式存在,当p H p I时,
13、氨基酸以 离子形式存在。4,球状蛋白质中有 侧链的氨基酸残基常位于分子表面而及水结合,而有 侧链的氨基酸位于分子的内部。5,今有甲,乙,丙三种蛋白质,它们的等电点分别为8,0,4,5和1 0,0,当在p H 8,0缓冲液中,它们在电场中电泳的状况为:甲,乙,丙 o6,加入低浓度的中性盐可使蛋白质溶解度,这种现象称为,而加入高浓度的中性盐,当达到肯定的盐饱和度时,可 使 蛋 白 质 的 溶 解 度,这种现象称为 07,蛋白质变性主要是其 结构遭到破坏,而其结构仍可完好无损。8,当氨基酸溶液的p H=p I 时,氨基酸以 离子形式存在;当p H p I 时,氨基酸以 离子形式存在。9,皮肤遇荀三酮
14、试剂变成 颜色,是因为皮肤中含有 所致。10,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主要连接方式是 O11,蛋 白 质 脱 氨 基 的 主 要 方 式 有,和1 2,蛋 白 质 中 因 含 有 ,和,所以在2 8 0n m 处有汲取。1 3,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有,转角和无规卷曲等四种形式,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力主要是O14,除脯氨酸以外,氨基酸及水合荀三酮反应产物的颜色是O15,组 成 蛋 白 质 分 子 的 碱 性 氨 基 酸 有,和。酸性氨基酸有 和 O16,氨基酸在等电点时,主要以 离子形式存在,在 p H p I 的溶液中,大部分以 离子形式存在,在 p H Kma Kmb Kmc,则 此 酶 的 最 适
15、 底 物 是,及酶亲和力最小的底物是 o9,辅酶和辅 基 的 区 分 在 于 前 者 及 酶 蛋 白 结 合,后者及酶蛋白结合。1 0,当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的80%时,底物浓度是K m值的 倍。11,酶活力是指,一般用表不。12,酶反应的温度系数Q1 0 一般为 o13,在适当浓度的-筑基乙醇和8 M 胭溶液中,R Na s e (牛)丢失原有活性。这主要是因为R NA 酶的 被破坏造成的。其中-筑基乙醇可使R NA 酶分子中的 键破坏o而 8 M 版可使 键破坏。当用透析方法去除-筑基乙醇和胭的状况下,R NA 酶又复原原有催化功能,这种现象称为 O1 4,T.C e c h 从自我
16、剪切的R NA 中发觉了具有催化活性的,称之为这是对酶概念的重要发展。15,酶的活性中心包括 和 两个功能部位。1 6,1 9 8 1 年 以 前 发 觉 的 酶 化 学 本 质 是,均由活_ 产生。17,酶 催 化 的 机 理 是 降 低 反 应 的,不改变反应的18,及化学催化剂相比,酶 催 化 作 用 具 有,等特点。19,酶的活性中心包括 和 两个功能部位,其中直接及底物结合,确定酶的专一性 是发生化学变化的部位,确定催化反应的性质。20,改变酶结构的快速调整,主要包括 及2 1,酶的特异性包括.特异性,特异性及立体异构特异性。2 2,K m 值等于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 时的 浓度。
17、23,酶促反应速度(v )是最大速度(V max )的 8 0%时,底物浓度(S)是 K m 的 倍;当 v 达 到 V max 的9 0%时,S是 K m 的 倍。2 4,抑制剂不改变酶促反应V max,抑制剂不改变酶促反应K m。25,丙二酸和戊二酸都是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剂。1,脱辅酶,辅因子,脱辅酶,辅因子 2,蛋白质或RN A3,增大,不变4,生物体活细胞,蛋白质或RN A 5,C,A 6,竞争性,非竞争性7,酶蛋白,酶协助因子 8,Kmc,Kma 9,疏松,紧密 1 0,411,酶的催化实力,活力单位 1 2,2-3 13,空间结构,二硫,氢,复性1 4,RN A,核酶 15,结合,
18、催化 1 6,蛋白质,细胞17,活化能,平衡常数 18,酶的催化实力高,专一性强,酶活力受调整19,结合部位,催化部位,结合部位,催化部位 20,别构调整,共价修饰21,结构,立体异构 2 2,一半,底物2 3,4,92 4,竞争性,非竞争性 25,竞争性第 二 部 分 单选题1,米氏常数K m是一个用来度量()A,酶和底物亲和力大小的常数B,酶促反应速度大小的常数C,酶被底物饱和程度的常数D,酶的稳定性的常数2,依据米氏方程,有关 s 及K m之间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 s K m时,反应速度及底物浓度无关。D,当 s =2/3 K m时,V=2 5%V max3,某酶今有4 种底物
19、(S),其K m值如下,该酶的最适底物为()A,SI:K m=5 X 1 0-5 M B,S2:K m=l X 1 0-5 MC,S3:K m=1 0 X 1 0-5 M D,S4:K m=0.1 X 1 0-5 M4,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是:()A,V max 不变,K m增大 B,V max 不变,K m减小C,V max 增大,K m不变 D,V max 减小,K m不变5,目前公认的酶及底物结合的学说是()A,活性中心说 B,诱导契合学说C,锁匙学说 D,中间产物学说6,依据米氏方程,有关 s 及 K m之间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 s K m时,V 及 s 成正比
20、;B,当 s =K m 时,V=l/2 V maxC,当 s K m时,反应速度及底物浓度无关。D,当 s =2/3 K m 时,V=2 5%V max7,酶能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是由于哪一种效应:()A,向反应体系供应能量 B,降低反应的自由能C,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降低底物的能量水平8,非竞争性抑制作用引起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变化是():A,V max 减小,K m减小 B,V max 增加,K m增加C,V max 变小,K m不变 D,V max 不变,K m增大9,增加底物浓度可解除下列哪种抑制剂或抑制作用对酶活性的影响?()A,非竞争性抑制剂 B,竞争性抑制剂C,可逆的抑制作用 D,反
21、竞争性抑制剂10,酶及一般催化剂的主要区分是()。A,当作用物浓度很低时,增加酶的浓度则酶促反应速度上升B,只促进热力学上允许进行的化学反应C,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不发生变化D,能加速化学反应速度,不能改变平衡点E,专一性强,催化效率极高11,下列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部的酶都有活性中心B,全部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辅酶C,酶的必需基团都位于活性中心之内D,全部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金属离子E,全部抑制剂全都作用于酶的活性中心12,下列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哪一个是不正确的()A,是酶分子中直接及酶的催化作用有关的部位B,对简单酶类来说,活性中心一般有少数几个氨基酸组成C,必需基团肯
22、定在活性中心内D,活性中心一般只占酶分子很小一部分结构13,非竞争性抑制作用引起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变化是():A,V m a x减小,K m 减小 B,V m a x增加,K m增加C,V m a x变小,K m 不变 D,V m a x不变,K m增大14,增加底物浓度可解除下列哪种抑制剂或抑制作用对酶活性的影响?()A,非竞争性抑制剂 B,竞争性抑制剂C,可逆的抑制作用 D,反竞争性抑制剂15,增加底物浓度可解除下列哪种抑制剂或抑制作用对酶活性的影响?()A,非竞争性抑制剂 B,竞争性抑制剂C,可逆的抑制作用 D,反竞争性抑制剂16,下列不属于酶催化高效率的因素为:()A,对环境变化敏感 B
23、,共价催化C,靠近及定向D,微环境影响17,下列那一项符合“诱导契合”学说:()A,酶及底物的关系如锁钥关系B,酶活性中心有可变性,在底物的影响下其空间构象发生肯定的改变,才能及底物进行反应。C,底物的结构朝着适应活性中心方向改变而酶的构象不发生改变。D,底物类似物不能诱导酶分子构象的改变18,关于米氏常数K m 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A,饱和底物浓度时的速度 B,在肯定酶浓度下,最大速度的一半C,饱和底物浓度的一半 D,速度达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19,胰蛋白酶原经肠激酶作用后切下六肽,使其形成有活性的酶,这一步骤是:()A,诱导契合 B,酶原激活 C,反馈调整D,同促效应20,下列哪
24、一项不能加速酶促反应速度:()A,底物浓集在酶活性中心 B,使底物的化学键有适当方向C,上升反应的活化能 D,供应酸性或碱性侧链基团作为质子供体或受体21,下面关于共价修饰调整酶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A,共价修饰调整酶以活性和无活性两种形式存在B,两种形式之间由酶催化共价修饰反应相互转化C,常常受激素调整,伴有级联放大效应D,是高等生物独有的调整形式22,哪一种状况可用增加 S 的方法减轻抑制程度?()A 不可逆抑制作用 B 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C 非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D 反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23,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影响属于()A 反馈抑制 B 底物抑制C 竞争性可逆抑制 I)非竞争性可逆
25、抑制24,测定酶活性时,通常以底物浓度变化小于多少时测得的速度为反应的初速度?()A 0.1%B 1%C 2%D 5%25,酶催化作用对能量的影响在于():A.增加产物能量水平 B.降低活化能 C.降低反应物能量水平D.降低反应的自由能E.增加活化能26,酶的竞争性可逆抑制剂可以使():A.V111ax 减小,A减小 B.V g 增加,A增加C.V皿不变,KJ 曾 加 D.V皿不变,(减小E.丫皿减小,E增加27,下列哪一项不是辅酶的功能():A,传递氢B,转移基团C,确定酶的专一性D,某些物质分解代谢时的载体28,酶的比活力是指():A,任何纯酶的活力及其粗酶的活力比 B,每毫克蛋白的酶活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化学 主要 知识点 练习题 参考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