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pdf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pdf(27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全册教材分析教学内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联系和区别,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级别性质,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操作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认识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让学生经历应用百
2、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方程思想方法的认识,提高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级别性质,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操作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让学生联系对百分数的理解,认识扇形统
3、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结合实例,初步认识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初步体会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等不同统计量的不同特点。4.让学生通过系统复习,进一步掌握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统计和概率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相关内容的发展线索和逻辑关联,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能力。数学思考方面1.让学生在应用百分数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提高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发展抽象思维,增强数感。2.让学生在认识圆柱和圆锥特
4、征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的感知,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在推导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探索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想、实验、分析、验证和概括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发展形象思维。3.让学生在认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探索并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以及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应用比例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意识和能力。4.让学生在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继续表达的能力,不断增强空间观念。5.让学生在探索并理解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
5、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一步提升思维水平。6.让学生在认识扇形统计图以及众数、中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据的意义和价值,感受不同统计量的联系和区别,发展统计观念。7.让学生在系统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知识间的联系和综合,加深对基本数学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培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发展思维的整体性、灵活性和深刻性。解决问题方面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主动用百分数、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比例尺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6、。2.让学生在解决有关百分数、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计算等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体会解决问题方法飞多样性。3.让学生能用比例、比例尺、正比例和反比例等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积累和丰富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4.让学生在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用扇形统计图和相关统计量解释数据信息、解答简单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5.让学生在用转化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培养根据所需解决问题的特点合理
7、选择相应策略的自觉性和能力。6、让学生在系统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释简单实际问题的水平,进一步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情感态度方面1.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确定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2.进一步培养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培养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的良好习惯。3.进一步感受数学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4.进一步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感。5.进一步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
8、进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习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全册课时安排:全册共安排72课时的教学内容,其 中30课时的总复习。百分数的应用11课时圆柱和圆锥11课时比例7课时确定位置4课时正比例和反比例4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2课时统计30课时3课时 总复习第一单元百分数的应用教学内容:六
9、 年 级(上册)“认识百分数”这个单元里,初步教学百分数的意义,用百分数描述部分与整体或两个同类数量间的倍数关系;教学了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相互改写,解决简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本单元在此基础上编排,通过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的广泛应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经常应用百分数,如用百分数表示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多或少的关系,又如利息与纳税的计算、折扣的设计与计算等。应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列方程解答。这些都是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全单元的教学内容比较多,编 排 6 道例题、四个练习以及全单元的整理与练习,大致分成五段教学。例 1、练习一
10、,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或少百分之几)。这一段是接着六年级(上册)求简单的百分率编排的。例 2、例 3、练习二,根据国家规定的税率和利率,计算应纳税金额和可得利息金额。这一段应用百分数的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例 4、练习三,解决有关折扣的问题,包括设计折扣和根据折扣求现价或原价的问题。这一段里有列方程解题,也有列算式解题,列方程求原价是重点。例 5、例 6 练习四,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或分数问题。在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里只教学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安排在本单元,由百分数问题带出。“整理与练习”综合全单元的知识
11、内容,进一步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以现实问题中百分数的意义为突破口,通过推理分析数量关系,探索算法。2.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经验,向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迁移。3.列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课时安排:百分数的应用 11课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2 课时纳税问题 1 课时利息问题 1课时打折问题 2课时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 3课时整理与练习 2课时总课题百分数的应用 总课时 1 1第1课时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里刑 站城 扬、里口的 2月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探 型 新 授 授 裸 日 期1 7
12、0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 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教学难点掌 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1、说出数量关系式。红花比黄花多;O ()X;=J O()(
13、)4-()=!O2、应用题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 2公顷,实际造林1 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方法?解答这类应用题的要害是什么?二、教学例11、出示例1,读题。分析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找出关键句。找出问题的数量关系式。师:通过小组研究,你们认为这道题应该怎样来解答?通过进一步的讨论和分析,帮助学生弄清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并对上述解法逐一作出判断。师:你认为做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师:我们以前也运用过转化的方法吗?2、小结: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单 位“1”的理解,以及求的量的理解,方法的总结很重要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相当
14、于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启发:根据上面的讨论,你打算怎样列式解答这个问题?学生列式计算后,进一步追问: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是怎样计算的?要 求4公顷相当于16公顷的百分之几,又是怎样算的?综合算式应该怎样列?3、进一步引导:还有其他不同的想法吗?“根据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出实际造林面积相当于计划的百分之几”,你会列式解答这个问题吗?三、教 学“试一试”1、出示问题: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启发:根据例题中问题的答案猜一猜,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你么?学生作出猜想后,暂不作评价。提问:这个问题又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2、学生列式计算后讨论:这个答案与你此前的猜想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3、比较试
15、一试和例1。小结:“试一试”与例题中的问题都是把实际造林面积与原计划造林面积进行比较,但由于比较时单位1的数量不同,所以得到的百分数也就不同。四、补充练习(一)、生活中的百分数。师: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百分数呢?出示:在兴电四台筋布联薄片断:2001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5098亿美元,比2000年的4670亿美元增长9.16%。“青岛双星”当日收盘价比昨日下跌2.61%。9.16%和2.61%是怎样计算出来的?上海市劳动保障局市统计局公布:2005年上海职工平均月平均工资为2235元,比去年的2033元增长9.9%。2004年度全市月平均工资为2033元,比上年的1847元增长 10.1%;(-
16、)分析下面每个题的含义,然后列出数量关系式.1.今年的产量比去年的产量增加了百分之几?2.实际用电比计划节约了百分之几?3.十月份的利润比九月份的利润超过了百分之几?4.1999年的电视机价格比1998年降低了百分之几?5.现在生产一个零件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百分之几?6.十一月份比十二月份超额完成了百分之几?(三)只列式不计算.1.某校有男生500人,女 生450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2.某校有男生500人,女 生450人,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3.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2.4元降低到0.8元,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4.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2.4元降低了 0.8元,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5.某工
17、厂计划制造拖拉机550台,比原计划超额完成了 5 0台,超额了百分之几?(四)思考:男生比女生多2 0%,女生就比男生少().(五)填空(1)8 是 1 0的()1 0是8 的()(2)1 0 比 8 多()8 比 1 0 少()%五、指 导 完 成“练一练”更求学生自由读题2:提问:你是怎侔理前“2 0 0 5年在读研究生的人数比2 0 0 4年增加了百分之几”这个问题的?学生讨论后,要求他们各自列式解答。3、根据学生在解答过程中的表现,相机提问:计算中有没有遇到什么新的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他们自主阅读本页教材的底注,并组织适当的交流。六、指导完成练习一第1一3题1、练习一第1题:可以
18、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如果有学生感到困难,可启发他们先画出相应的线段图,再根据线段图进行思考。2、练习一第2题:先让学生说说对问题的理解,再让学生列式解答。可提醒学生把计算的商保留三位小数。3、做练习一第3题。先鼓励学生独立解答,再通过交流让学生说清楚思考的过程。可提醒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计导。七、全课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时,通常可以怎样思考?计算过程中还要注意些什么?总课题百分数的应用总课时1 1第2 课时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练习课课型练习授课日期2月1 8H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巩固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
19、数多(少)百分之几”问题的思考方法。2、进一步明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这两类问题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的思考。教学重点掌 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能够分析不同的情况,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教学难点掌 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能够分析不同的情况,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引入。如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还有别的方法吗?二、练习:(-)分析下面的数量关系。1.男生人数比女生人
20、数多百分之几2 .实际超产百分之几(二)口答1.1 0 0千克比8 0千克多百分之几?2.3 5人 比4 0人少百分之几?(三)完成练习一的第4题。学生读题后独立解决。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解 答 第(2)题时还有别的方法吗?就交这两题有什么不同?(四)完成练习一的第5题。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组织交流和比较。重 点 把 第(2)、(3)题 与 第(1)题比较。(五)只列式,不计算。1、学校开展节电活动,十月份用电由计划的2 0 0度降低到1 2 0度,降低了百分之几?力同学们参加达标消动,达到优的原有5 0人,现在增加了 1 5人,增力口了百分之几?3、十方份计划生产1 0 0 0台机器
21、,实际超额2 0 0台,超产了百分之几?可以适当加以分析。(六)对比练习。A组1、超市十月份营业额是2 5万元,比九月份增加5万元,增加了百分之几?2、菜地因干,旱,今年产量是1 2 0 0千克,比去年减产2 0 0千克,多少的部分是固定的,要找到单位一,求多少的部分与单位一之间的关系。减产了百分之几?B组1、八月份用水5吨,九月份用水6吨,比八月份多百分之几?2、八月份用水5吨,九月份用水6吨,九月份是八月份的百分之几?(七)完成练习一第6题。指名学生读题,理解什么是“孵化期”。然后学生独立解答。交流检查正确率,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理解。(八)完成第7题。学生读题,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学生解答后
22、交流思考过程。(九)完成第8题。学生独立解答。可以用计算器计算。完成后交流。(十)根据所给信息,选取条件和问题,编写题目并解答。今年造林4 0公顷去年造林3 2公顷今年比去年多造林8公顷去年比今年少造林8公顷今年比去年多造林百分之几?去年比今年少造林百分之几?三、读 读“你知道吗”学生自主阅读。交流:读完后你有什么想法?思考:为什么不可以说2006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幅度比2005年提高了 0.3%?突出单位1不同的两个百分数不能直接相减。你还能举些有关百分点和负增长的例子吗?四、全课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总课题百分数的应用总 课 时|11 第 3 课时课题纳税问题课型兽授课日
23、期2皆9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纳税和税率,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2、初步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继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3、培养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渗透生活即数学的教学思想。教学准备让学生提前弄清什么是纳税?怎样纳税?纳税的意义是什么?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认识、了解纳税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用于发展经济、国防、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保卫国家安全。因此,任何集体和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税
24、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税收的种类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几种。我国的税收逐年增长,到2005年,全年税收收入已达到30866亿元。(进行纳税意识教育)你知道这些句子中缴税的情况吗?1、小南海水泥厂2 0 0 2年向国家缴纳增值税2 1 0万元;2、华胜宾馆2 0 0 2年8月的营业额达9 4 0万元,应向国家缴纳营业税4 7万元;3、长沙卷烟厂今年2月销售额3 0 0 0万元,应缴纳消费 税1 2 0 0万元人民币;4、张老师的月工资是1 0 0 0元,每年应缴纳个人所得税1 2 0元。提问:你知道生活中到税务部门纳税的事吗?那么究竟什么是纳税,纳税额应该怎样计算?今天
25、我们就来学习纳税的有关知识。板书:纳税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2.出示例2:星光书店去年十二月份的营业额约为5 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6%缴纳营业税,这个书店去年十二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渗透税收教育学生读题。提问:题里的营业额的6%缴纳营业税,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计算?你们会做吗?试试看!学生尝试练习,集体订正,教师板书算式。2、我们怎样计算呢?方 法1 :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来计算。方 法2: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3、说说这题你是根据什么来列式的?4、做“试一试”提问:这道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学生板演与齐练同时进行,集体订正。5、学生在课本上完成练一练。三、同步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六年级 数学 下册 教案 表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