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政治考点解析(必修一经济生活部分).pdf
《2015届高考政治考点解析(必修一经济生活部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高考政治考点解析(必修一经济生活部分).pdf(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经济生活中的价格曲线价格(1)供给曲线:表达了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价格高,获利增多,生产扩大;价格低,获利减少,生产缩小。所以企业生产必须依据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供给基PPA1(2)需求曲线:表达了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价格下降,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QAQ1(3)需求变动曲线:表达了在相同价格水平下,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动,从而导致需求量变动。例如,国家对家电下乡产品进行财政补贴,从而导致家电需求量增多0Q d i Q nQ d卜(4)需求弹性曲线:表达了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反应的不同。价格变动对
2、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影响较大。所以线段CD2属于生活必需品曲线,线段AD1属于高档耐用品曲线0Q【方法技巧】解答价格曲线试题一般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分解法,将价格曲线分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分别判定。二是对应法,即直接通过材料得出商品需求和供给、价格的变动情况,然后对应找出相应的曲线。经济生活中的价格曲线格供给嘉(1)供给曲线:表达了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价格高,获利增多,生产扩大;价格低,获利减少,生产缩小。所以企业生产必须依据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PIK(2)需求曲线:表达了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
3、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价格下降,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QA Q%.(3)需求变动曲线:表达了在相同价格水平下,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动,从而导致需求量变动。例如,国家对家电下乡产品进行财政补贴,从而导致家电需求量增多0 Qdi Qd2 Qd1(4)需求弹性曲线:表达了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反应的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影响较大。所以线段C D 2 属于生活必需品曲线,线段A D 1 属于高档耐用品曲线0Q【方法技巧】解答价格曲线试题一般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分解法,将价格曲线分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分别判定。二是对应法,即直接通过材料得出商品需求和供给、价格的
4、变动情况,然后对应找出相应的曲线。思想政治模块一 经济生活(共54个考点)(你 能 行 )经济生活的行为主体 主要有国家、生产经营者(企 业X公民。公民的身份有:消费者、储蓄者、纳税人、劳动者、投资者。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 6 考点)一、货 币卜、商品的基本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靛也电(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补充:商品生产者重视产品质量的经济学依据: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基本属性,商品的质量是指商总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
5、者,商品生产者只有通过让渡使用价值才能获得价值,从而实现盈利,所以必须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注 意:所有的商品都是劳动产品,但劳动产品未必是商品;有价值的一定是商品,有使用价值的未必是商品;有价值的一定有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的未必有价值。|2、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1、货币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 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本 质:一般等价物注 意:货币是商品,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不能说一般等价物是货币。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纸币不是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而;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2、货币的职能 价值
6、尺度 原因:货币本身有价值基本职能 影 式:观念上的货币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流通手段J 形式:现.的 货币商品流可取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r 公式是:商品一货币一商品;J充当此职能必须用现实中的货币。其他职能:贮臧手段、支付手段(赊销赊购、还债、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世界货币注 意: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3、纸币的流通蛹1、纸币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
7、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2、货币流通规律一一纸币发行的依据: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商品价格总额 待售商品数量X 商品价格水平其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货币流通次数 货币流通次数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区别含义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物价全面持续下跌
8、的一种经济现象;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表现纸币贬值、物价全面持续上涨、经济过热的现象。物价全面持续下降、市场疲软、经济萎缩的现象。原因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商品向现阶段性过剩,消费需求不足、货币增长乏力。危害使货币购买力降低,商品销售困难,既影响人民生活,又会造成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影响生产者投资积极性,导致失业增加和收入减少,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解 决办法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的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主要是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建的货币的政策,调整经济结构,努力扩大内需和出口。联系:表现为社会总供给与社会
9、总需求不平衡,即流通中实际需要的发币量与发行纸币的数量不平衡造成的;两者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调控的目的: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平衡;保证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联 系: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 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 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的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 经
10、济 降 温(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P78F98)6、电子货币: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7、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一一铸币)纸币电子货币注 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速度);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至是惟一原因。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纸币不是商品。(4)通货膨胀一定会引起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不一定是通货膨胀引起的,如供求关系、纸币贬值等。(5 )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与纸币贬值率的计算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 率)Hrawefia asffmta纸币贬值率 6 n M 1 t f t
11、t 1 a=Y 1 nns,维而前方XI00%XI00%XI00%=|4、信用工具|1、结算方 式: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2、常用的信用工具一一信用卡、支票信用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支票(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关于纸币发行量或纸币购买力的计算问题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国家有权决定纸币的面额,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纸币的购买力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要注意与物价涨幅的比较。商品价格与货币的升值、贬值计算公式:商品价格与货币价值成反比,货币贬值,现在商 乐碑柒 品价格=工一 X一货币升值,现
12、在 商 品 价 格 库统统=1+X的例 1 :某年上半年定期存款利率是3.78%(整存整取),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了 7.9%。小张年初存入了 1 万元半年定期存款,到期时A.小张的货币购买能力上升 B.小张的货币购买能力下降。C.小张的货币购买能力没有变化 D.CPI变化对小张没有任何影响高解 析:这题不必计算,从数字比例可以看到CPI的上涨幅度大于存款息率水平,则选出正确答案为B 项。启 示:做好计算题,还要不断注意生活实际。例 2:假设2012年 1 单 位 M 国货币/1 单 位 N 国货币为1 :5.5o 2013年,M 国的通货膨胀率 为 10%,其他条件不变,从
13、购买力角度来看,则两国间的汇率为A、1 :4.95 B、1 :5 C,1 :5,6 D、1 :6.05解 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和计算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2013年 M 国的通货膨胀为10%,据此可以判断出,2013年 M 国货币贬值,1.1单位货币相当于2012年的1 单位货币,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是下降了,据 此,M 国和N 国的汇率变化可以用下式计算:1/1.1=X15.5,得出X=5,即汇率为1:5,故 B 项正确。启 示:通货膨胀率为10%是指物价上涨了 10%,而不是纸币贬值了 10%,二者是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变 式:假如是纸币贬值了 10%的情况下,则 M 国和N 国的汇率变化
14、可以用下式计算:1/(1-10%)=5.5/X,得出X=4.95,即汇率为1 :4.95,此时答案为A|5、外汇和汇承1、外汇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2、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趺落,外币贬值)3、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含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注 意:人民币升值的影响:(1)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2 )不利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
15、去”(3)导致出口导向型企业生产下降,失业人数增加。(4)有利于出国旅游或到国外留学。(5)有利于提高外债偿还能力(6 )外汇储备贬值。*关于外汇汇率的计算问题注意区分:外汇汇率(间接标价)和本币汇率(直接标价b 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叫做外汇汇率升高。此时外币升值,本币贬值,本币汇率降低。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我国通常采用100单位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分清是本币汇率(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多少外国货币),还是外币汇率(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多少本国货币)0二者本质一样,但计算中的数值却不同,容易因为粗心而弄错。(1)货币贬值、升值带来汇率变化的计算公式
16、:假设M 国:N 国二m:n,若 M 国的币值不变,N 国货币升值X%,则 M 国:N 国 汇 率 比r+7例 变为m:若 M 国的币值不变,N 国货币贬值X%,则 M 国:N 国汇率比 八 变为m:若 N 国的币值不变,M 国货币升值X%,则 M 国:N 国汇率 皿 比变为1-+X%:n若 N 国的币值不变,M 国货币贬值值X%,则 M 国:N 国汇率 加 比变为1 X蕤:n(2)通货膨胀带来汇率变化的计算公式:通货膨胀,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假 设 M 国:N国=1 7):1 1,若 M 国通货膨胀为X%,N 国币值不变,则 M 国:N 国汇率比变为m(1+X%):n若 M 国币值不变,N
17、国通货膨胀为y%,则 M 国:N 国汇率比变为m:n(1+y%)若 M 国通货膨胀为X%,N 国通货膨胀为y%,则 M 国:N 国汇率比变为m(1+X%):n(i+y%)例:小张按1 美元兑换8 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1000美 元,两年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下跌了 20%,小张又将1000美元换回人民币。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小张A.损失了人民币1600元 B.减少了人民币损失1600元C.损失了美元160元 D.减少了美元损失160元解 析:以近年来人民币升值这一话题为小背景,考查学生对汇率的转换理解,旨在考查学生连续计算能力和分清问题逐个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观察能力。
18、属于中等难度题。根据“小张按1 美元兑换兑8 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1000美元”,可以推算他拥有1000*8=8000人民币。而根据“两年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下跌了 20%,又不难得出现在1000美元可换人民币为1000*8*(1-20%)=6400元人民币。因 此,同两年前相比,小张损失了 8000-6400=1600元人民币。答案A。启 示:切忌主管猜测和心算,最好是分步骤逐步运算。|6、树立正确的金钱观|(1)金钱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在社
19、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金钱)。(2)树立正确的金钱观:1)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2)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二:价格(市场决定价格: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1、供求关系 与 丽供求影响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等)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反过来,价格的变化也会引起供求关系的变化,商品价格与供求是相互制约的关系)。J 当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商品短缺时,价格升高 当商品的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导致商品过剩时,价格降低|
20、2、价格与价值|I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场里的商品价格高低不等,首先是因为它们的价值量不同,般来说,商品的价格与价值成正比。)*归缸价楂由价值认定j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即市场决定价格)。理锭点结:价格变花的主要原因(肉行、粮价、油价、棉价)常用表述语言价值决定价格;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劳动时间缩短,商品价值量变小,价格下降。(根本原因)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当供不应求时,商品价格上涨;当供过于求时,商品价格下跌。(直接原因)注 意:商品价格与货币的升值、贬值的计算公式:Q .商品价格与货币的价值成反比。货币贬值,X%为货币贬值的幅度,现在-_ 的商1-品价格;
21、原仰域货币升值,X%为货币升值的幅度,现 在 的 商 品1+。价格三|3、商品的价值圜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讲,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不利地位;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有利地位。(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注 意: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
22、时间决定的,而避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但单位时间创造的商品数量增加,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一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下降(例 如 电 脑 等)|4、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1)劳 动 生 产 率 的 含 义(区分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2)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地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地位。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只有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才能缩
23、短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使其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关于商品价值的计算问题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关键要注意:商品价值量只与“社会的”有 关,和“个别注 无关。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同 时,要注意对题中的数量进行观察、计算。右注 意: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用 c+除 法:=变后的b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用乘法,原 a(1+x%)=变后的b例 1:假设2012年某国一单位M 商 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13年生产M 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 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24、,2013年一单位M 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B)A.1 2 元 B.12.5 7L C.1 8 元 D.1 8.75 元本题具有很大的迷惑性。计算此题分两步:首 先,可以把15元看成2012年 1 单位M 商品的价值总量,2013年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即 M 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就是1 +50%,价值总量没有改变,所以2008年 1单位的M 商品的价值量为15-(1 +50%)=10;第二步,该国货币贬值20%,既过去1 单位的货币价值,在现在仅为1 -20%=80%,用贬值前的货币去表示M 商品的价格为10元,贬值后的货币用来表示M 商品的价格,如果把其设为X,则 80%X=10有
25、X=12.5 综 合 式 为 15犬 1+50%凡 1 -20%户12.5。正确答案应为B.此题解答的关键是对提高50%的理解。提高50%不是提高一倍,应该是1+50%,即生产率提高50%以 后,应该是1 .5M=15,即 1M=10。货币贬值20%相同货币只能购买到1-20%的 商 品 即 0 8M=10。因此答案就是12.5。本题设计意图很好,经济学和数学结合起来,反映了当代经济学的最新发展趋势。例 2.某国2012年生产M 商 品 10亿 件,价值总额为100亿元。如果2013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 2011年M 商品的价值总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高考 政治 考点 解析 必修 经济生活 部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