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21篇(可打印含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21篇(可打印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21篇(可打印含答案).pdf(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21篇(可打印含答案)一、阅 读 下 面 一 篇 文 章,完 成13题(1 4分)戴胄犯颜执法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赦 令 自 首,不肯者死。未 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 奏:据法应流。上 怒 曰:卿欲守法 而 使 朕 失 信 乎?对 日:敕 者 出 于 一 时 之 喜 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 下 忿 选 人 之 多 诈,故 欲 杀 之,而 既 知 其 不 可,复 断 之 以 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 日:卿 能 执 法,朕 复 何 忧!胄 前 后 犯 颜 执 法,言如涌 泉,上 皆
2、从 之,天下无冤狱。【注 释】犯 颜:冒犯君主的威严。上:指唐太宗。擢:提 升。资 荫:资 即 资 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布:昭示。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未 几,有诈冒事觉者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天下无冤狱2.翻译下列句子。(6分)上 以 选 人 多 诈 冒 资 荫,赦 令 自 首,不肯者死。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3.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4分)参 考 答 案:1.觉:(被)发 现 忿:愤恨 故:所 以 狱:案件每 题1分,共4分。2.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 或 曾 受 过
3、 封 赏,下 令 这 些 人 自 首,不自首的就处死。你 是 想 只 管 遵 守 法 律,而 让 我 失 信 于 天 下 吗?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每 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3.戴胄向太宗进谏,提 出 不 同 意 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 人,正 直 无 畏,秉 公 守 法,不 畏 权 贵,据理力争。他严格 依 照 法 律 处 理 犯 事 的 官 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每 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译文】皇 上(唐 太 宗 李 世 民)因兵部郎中戴胄忠诚清廉公正耿直,提拔他做大理寺少卿。(一 次)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 现 不 少 人 假 冒 有 曾 做
4、 过 官 的 资 格 或 曾 受 过 封 赏,下令这些 人 自 首,不自首的就处死。不 久,有个假冒资历的人被发 现 了,皇上要处死他。戴 胄 上 奏 说:依 照 法 律(这个人)应当被流放。皇 上 大 怒:你 想 只 管 遵 守 法 律,而让 我 失 信 于 天 下 吗?戴 胄 答 道:皇上的命令出于一时的 喜 怒,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昭示大信用的。皇上痛恨被 选 拔 的 人 当 中 很 多 有 欺 诈 行 为,所以要杀他们。皇上已经 知 道 不 能 这 样,再 交 由 法 律 裁 决,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皇 上(称 赞 戴 胄)说:你擅于依法办 事,我 又 有 什 么 值 得
5、 担 忧 的 呢!戴胄前后多次冒犯皇上 严 格 执 法,争 辩 的 言 论 如 泉 水 涌 出 一 般,皇上都依照他的 决 断,天下就没有了冤案。二、阅 读 下 面 一 篇 文 章,完 成13题。(1 4分)何岳轶事秀 才 何 岳,号畏斋。曾 夜 行 拾 得 银 贰 百 余 两,不敢与家人 言 之,恐劝其留金也。旦 日 携 至 拾 银 处,见 一 人 寻 至,问 其 银 数 与 封 识 皆 合,遂以还之。其 人 欲 分 数 金 为 谢,畏 斋 日:拾 金 而 人 不 知,皆 我 物 也,何 利 此 数 金 乎?其人感谢而去。又 尝 教 书 于 宦 官 家,宦 官 有 事 入 京,寄 一 箱 于
6、 畏 斋,中有 数 百 金,日:俟他日来取。去 数 年,绝 无 音 信,闻其 侄 以 他 事 南 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 畏 斋 一 穷 秀 才 也,拾 金 而 还,暂犹可勉;寄 金 数 年,略 不 动 心,此 其 过 人 也 远 矣!【注 释】封 识(z h i):封存的标记。利:贪图。暂犹 可 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其人感谢而去俟他日来取尝教书于宦官家略不动心2.翻译下列句子。(6分)不 敢 与 家 人 言 之,恐劝其留金也。问 其 银 数 与 封 识 皆 合,遂以还之。闻 其 侄 以 他 事 南 来,非取箱也。3.分别用四个词概括文中写到
7、的两件事,并说说为什么作者认为何岳第二次的行为比第一次更难能可贵呢?(4分)参 考 答 案:1.(4分)离 开,离去。等 候,等待。曾经 一点也不,丝毫不。2.(6 分)不敢和家里人说这件事,担心家人会劝告他把银子留下。(2分,错一处词语解释扣一分,扣 完2分为止)何岳问那人银子的数目和封存标识,回答全都符合,于是就把银子还给了他。(2分,错一处词语解释扣一分,省略成分的少补一处扣1分,扣 完2分为止)(何岳)听说那官员的侄子,因为别的事来到南方,并不是来取箱子。(2分,错一处词语解释扣一分,扣 完2分为止)3.(4分)路不拾遗(或:拾金不昧)(1分);寄金不取(1分)o作者认为抵御长期的诱惑
8、更难。畏斋生活困难,而那箱钱一直存在他身边,如果他意志不坚定,很可能找一些借口把钱先用了。(2 分)【译文】有 个 秀 才 叫 何 岳,号畏斋。曾经再一次走夜路的时候捡到200两 银 子,不 敢 跟 家 人 说,怕他们劝自己留下这笔钱。第 二 天 早 上 带 着 银 子 来 到 捡 钱 的 地 方,看到有一个人找了过 来,问 了 他 银 子 的 数 目 和 封 识(封 印 的 标 识),全都吻合,就还给了那个人。那人希望分给何岳一些银两表示感谢,何 岳 说:如 果 我 捡 到 这 些 银 子 而 不 告 诉 任 何 人,这些 不 就 都 是 我 的 了 么,难道我会在乎这点?那 个 人 千 恩
9、 万谢的离开了。何岳又曾经教书与官宦之家,那家的官员因为有事进京,把 一 个 箱 子 交 给 何 岳 保 管,里 面 有 几 百 两 银 子,说:过一段时间来取。走 了 好 几 年,毫 无 音 讯,听说这个官员的 侄 子 因 为 其 他 的 事 情 到 南 边 来,并不是为了取回箱子。于是托他把箱子带过去。秀 才 何 岳,只 是 一 个 穷 书 生 而 已,捡 到 钱 归 还,在 短 时 期 内 还 可 以 勉 励 自 己 不 贪 心;那金钱寄 放 在 他 家 多 年,而 他 毫 不 动 心,这种高尚的品质远远超过了普通人。三、阅 读 下 文,回答问题。(1 4分)一 屠 暮 行,为狼所逼。道
10、旁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 急 捉 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 有 小 刀 不 盈 寸,遂 割 破 爪 下 皮,以吹豕之法吹 之。极 力 吹 移 时,觉 狼 不 甚 动,方缚以带。出 视,则狼胀 如 牛,股 直 不 能 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 屠,乌 能 作 此 谋 也!【注 释】行 室:田间休息处。苫:用草编成的遮蔽物。豕:猪。1.解释加点词语。(4分)(1)一屠暮行()(2)顾 无 计 可 以 死 之()(3)股 直 不 能 屈()(4)遂负之以归()2.翻译句子。(6分)一 屠 暮 行,为狼所逼。顾无计可以死之。遂负之以归。3.选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狼对屠
11、的威胁,哪些词语写出了屠的 机 智?(2分)4.故事中的狼是凶残的,屠 夫 虽 然 只 有 一 把 _ _ _ _ _ _ _ _ _ _ 的 小 刀,却 用 它 战 胜 了 狼,从而说明_ _ _ _ _ _ _ _ _ _ _ _。(2分)参 考 答 案:1.(1)晚上(2)使 死(3)大 腿(4)背着【评 分】每 题1分,共4分。2.一 个 屠 夫 傍 晚 行 路,被 狼(跟 在 后 面 受 到 狼 的)逼迫。屠夫也没有办法杀死狼。屠夫于是把狼背了回家。【评 分】每 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3.狼的威胁:逼 屠 的 机 智:伏、捉、害!k吹、缚4.不 盈 寸 拥 有 勇 敢 和 机
12、智 就 可 以 战 胜 凶 狠 的 敌 人。【评 分】每 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译文】一 个 屠 夫 傍 晚 行 路,被 狼(跟 在 后 面 受 到 狼 的)逼迫。大 路 旁 边 有 夜 里 耕 田 时 所 遗 留 下 来 的 屋 子,屠夫就跑进屋里躲了起来。狼从草席中把爪子伸了进去。屠夫急忙捉住它 的 爪 子,让狼逃不走。可是屠夫也没有办法杀死狼。屠夫 只 有 一 把 一 寸 不 到 的 小 刀,于 是 割 破 狼 爪 子 下 的 皮,用吹猪的方法来吹狼。屠 夫 用 尽 全 身 力 气 吹 了 一 会 儿,觉得狼 动 得 没 那 么 厉 害 了,这才用带子把狼捆缚住了。出来一看,那
13、狼 的 全 身 已 经 胀 得 像 牛 一 般 大 了,大腿伸直不能弯曲,嘴张大闭不上。屠夫于是把狼背了回家。如果不是屠夫怎么能想出这样的计谋呢。四、阅 读 下 文,回答问题。(1 4分)蒲留仙写书蒲 留 仙 先 生 聊斋志异,用 笔 精 简,寓 意 处 全 无 迹 相,盖 脱 胎 于 诸 子,非 仅抗于左史、龙门也。相传先生居乡里,落 拓 无 偶,性 尤 怪 僻,为 村 中 童 子 师,食 贫 自 给,不 求 于 人。作 此 书 时,每 临 晨 携 一 大 磁 罂 ,中 贮 苦 茗,具 淡 巴 菰 一 包,置 行 人 大 道 旁,下 陈 芦 衬,坐 于 上,烟茗置身畔。见 行 道 者 过,必
14、 强 执 与 语,搜 奇 说 异,随人所知;渴 则 饮 以 茗,或 奉 以 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 是 二 十 余 寒 暑,此书方告蕨。故笔法超绝。【注释】左史、龙 门:指左丘明和司马迁。左 丘 明 著 左传 ,司马迁生于龙门。尤:格 外,十分。罂:大腹小口的瓶或罐子。淡 巴 菰:烟草的旧音译名。或:有时。已:止,停止。威(ch3n):完成。故:所 以,因此。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每临晨携一大磁罂必令畅谈乃已必强执与语如是二十余寒暑2.翻译下列句子。(6分)食 贫 自 给,不求于人。置 行 人 大 道 旁,下 陈 芦 衬,坐 于 上,烟茗置身畔。如 是 二 十 余
15、寒 暑,此书方告威。3.故笔法超绝与前文的哪些词句相照应?(2分)(原文回答)笔法超绝原因是什么?(2分)参 考 答 案:1.到 才 拉 像 这 样2.(1)家 中 贫 穷 自 给 自 足,不求于人。(2)放 到 行 人 大 道 旁,下 面 垫 着 芦 衬,坐 在 上 面,烟和茶放到身边。(3)像 这 样 二 十 多 年,这本书才完成。3.(4 分)(1)用 笔 精 简,寓 意 处 全 无 迹 相,盖脱胎于诸子。搜奇说异归而粉饰持之以恒【译文】蒲 松 龄 先 生 的 聊斋志异,用 笔 精 确 简 约,他寓意的地 方 不 着 痕 迹,他 的 笔 法 脱 胎 于 诸 子 百 家 的 文 章,不只是
16、左丘明和司马迁学的。传 说 蒲 松 龄 先 生 住 在 乡 下,境遇落魄 没 有 伴 偶,性 格 特 别 怪 僻,当村中孩子的老师(就是私塾老 师),家 中 贫 穷 自 给 自 足,不求于人。创 作 这 本 书 时,每到 清 晨 就 拿 一 个 罐 子,里 面 装 着 苦 茶,而 且 还 拿 一 包 烟 草,放 到 行 人 大 道 旁,下 面 垫 着 芦 衬,坐 在 上 面,烟和茶放到身 边。见 行 人 经 过,一 定 强 留 他 们 和 自 己 谈 话,搜罗奇妙的 故 事 和 一 些 奇 异 的 传 说,和人聊天的时候知道了这些奇妙 的 故 事;渴 了 就 给 行 人 喝 茶,或 者 奉 上
17、 烟,一定让(那些行人)畅谈才可以。每 听 说 一 件 有 趣 的 事,回去用文笔修饰而记录下来。像 这 样 二 十 多 年,这本书才完成。所以他的笔法非常绝妙。五、阅 读 下 面 一 篇 文 章,完 成13题。(14分)于令仪诲人曹 州 于 令 仪 者,市 井 人 也,长 厚 不 忤 物,晚年家颇丰富。一 夕,盗 入 其 家,诸 子 擒 之,乃邻舍子也。令仪 日:汝 素 寡 悔 ,何 苦 而 为 盗 耶?日:迫 于 贫 耳!问 其 所 欲,日:得十千足以衣食。如 其 欲 与 之。既去,复 呼 之,盗 大 恐。谓 日:尔 贫 甚,夜 负 十 千 以 归,恐为人所诘。留 之,至明使去。盗 大 感
18、 惭,卒为良民。(摘自 濯水燕谈录)【注释】曹 州:古 地 名,今山东曹县。市 井 人:做生意的人。长 厚:为人忠厚。忤:触犯。寡 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十 千:即一万铜钱。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如其欲与之既去乃邻舍子也恐为人所诘2.翻译下列句子。(6分)长 厚 不 忤 物,晚年家颇丰富。汝 素 寡 悔,何 苦 而 为 盗 耶?盗 大 感 惭,卒为良民。3.从于令仪身上你学到了什么?文 章 揭 示 了 什 么 现 实 意 义?(4 分)参 考 答 案:1.给 离 开 竟 然 或 原 来 追 问【评 分】每 题1分,共4分。2.他 为 人 忠 厚 不 得 罪 人(或 不 触 犯
19、法 律),晚年时的家道颇为富足。你一向很少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或:为 人 小 心 谨 慎,很 少 做 错 事 的),(如 今)为什么做起小偷来了呢?那 小 偷 深 感 惭 愧,后来终于成了善良的人。【评 分】每 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3.教育别人要讲究方法。或:用宽大的胸怀挽救失足者。文章 揭 示 的 现 实 意 义 是,对于别人不能因一件事而下判断性的 结 论,要 分 析 事 件 的 原 因,要 有 原 谅 和 向 善 的 心,这样就能赢得他人的尊敬。(意 思 对 即 可)【评 分】每 问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译文】于 令 仪,是 个 商 人,他 为 人 忠 厚 不 得 罪 人
20、,晚年时的家道非常富足。有 天 晚 上,一 名 小 偷 侵 入 他 家 中 行 窃,被他的 几 个 儿 子 逮 住 了,发现原来是邻居的小孩。于令仪问他说:你 一 向 很 少 做 错 事,有 什 么 苦 衷 要 做 贼 呢?小 偷 回答 说:为贫困所迫罢了。于 令 仪 再 问 他 想 要 什 么 东 西,小 偷 说:能得到十贯钱足够穿衣吃饭就行了。于 令 仪依照他的要求给了他。小 偷 已 经 离 开,于 令 仪 又 叫 住 他,小偷大为恐惧。于 令 仪 对 他 说:你 十 分 贫 穷,晚上带着十 贯 铜 钱 回 去,恐 怕 你 会 被 人 追 问 的,留 下 钱 财,到了明天再拿走。那 小 偷
21、 深 感 惭 愧,后来终于成了善良的人六、阅 读 下 面 一 篇 文 章,完 成1-3题。(1 4分)孟 子 之 少 也,既 学 而 归,孟 母 方 绩,问 日:学何所至矣?孟 子 日:自若也。孟 母 以 刀 断 其 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 母 曰:子 之 废 学,若我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 立 名,问 则 广 知,是 以 居 则 安 宁,动则远害。今 而 废 之,是 不 免 于 斯 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孟 子 惧,旦夕勤学 不 息,师 事 子 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选 自 列女传1、解 释 加 点 的 斜 体 字(4分)(1)既学而归(2)孟母方绩(3)孟母以刀断其织
22、(4)师 事 子 思,遂成天下之名儒2、翻译。(6分)(1)子 之 废 学,若我断斯织也(2)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3)今 而 废 之,是 不 免 于 斯 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3.孟母是一个怎样的人,试 阐 述 理 由(4分)参 考 答 案:1.(1)已 经(2)正 在(3)用(4)拜师学习2.(1)你 荒 废 学 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2)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3)如 果 现 在 荒 废 了 学 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3.围绕用孟母身体力行教育孩子即可,其它合理答案也可。【译文】孟 子 小 的 时 候,有 一 次 放 学 回 家,他 的 母 亲
23、 正 在 织 布,(见 他 回 来,)便 问 道:学习怎么样了?孟 子(漫不经 心 地)回 答 说:跟过去一样。孟 母(见他无所谓的样 子,十 分 恼 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 怕 极 了,就 问 他 母 亲:为 什 么 要 发 这 样 大 的 火?孟母 说:你 荒 废 学 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 习 是 为 了 树 立 名 声,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平安无 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 果 现 在 荒 废 了 学 业,就 不 免 于 做 下 贱 的 劳 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孟 子 听 后吓 了 一 跳,自 此,从 早 到 晚 勤 学 不 止,把 子 思
24、当 做 老 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七、阅 读 下 面 的 文 字,完 成1 3题。(14分)卖酒者传魏禧万 安 县 有 卖 酒 者,以善酿致富。平 生 不 欺 人,或遣童婢沽,必 问:汝 能 饮 酒 否?或 倾 跌 破 瓶 缶,辄 家 取 瓶,更 注 酒,使持以归。由是远近称长者。里中有数聚饮平事不得决者,相对咨嗟。卖酒者问日:诸 君 何 为 数 聚 饮 相 咨 嗟 也?聚 饮 者 曰:吾侪保 甲 贷 乙 金,甲 逾 期 不 肯 偿,将讼。讼 则 破 家,事 连 吾 侪,数 姓 人 不 得 休 矣!卖 酒 者 曰:几何数?日:子母四百金。卖 酒 者 日
25、:何 忧 为?立 出 四 百 金 偿 之,不责券。客 有 橐 重 资 于 途 者,甚 雪,不能行。闻 卖 酒 者 长 者,趋 寄 宿。雪 连 日,卖 酒 者 日 呼 客 同 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啖。客 多 负,私 怏 怏 日:卖酒者乃不长者耶?然 吾 已 负,且 大 饮 啖,酬吾金也。雪 霁,客 偿 博 所 负,行。卖酒者 笑 日:主 人 乃 取 客 钱 买 酒 肉 耶?天 寒 甚,不 名 博,客将不肯大饮啖。尽 取 所 偿 负 还 之。魏 子 曰:吾 闻 卖 酒 者 好 博,无事则与其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人礼。或 问 之,日:儿 辈 嬉,否 则 博 他 人 家,败吾产矣。嗟 乎!卖 酒 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中 语文 复习 初中语文 课外 文言文 专项 训练 21 打印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