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素质教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与素质教育.ppt(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计算机与教育计算机与教育专题讨论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这场变育转变,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这场变革,涉及到教育主张、教育方向以及教育运行革,涉及到教育主张、教育方向以及教育运行机制、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变革,具体体现在机制、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变革,具体体现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教学评估等方面的改革。由于计算机作为信息教学评估等方面的改革。由于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正担负着越来越重要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正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课
2、程,计算机在各级各类学校设的作用,作为课程,计算机在各级各类学校设置成为必需,而且由于计算机教育贴近现实,置成为必需,而且由于计算机教育贴近现实,有着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有着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时效性,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环,在素质教育中时效性,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环,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计算机学科能力主要 包括以下四个方 面:l观察能力:能正确认知计算机设备的各部分及其结构特点的能力。l记忆能力:准确记住并再现计算机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等的能力。l操作能力:进行连续的、有错误能立即自我纠正的计算机上机
3、实践能力。l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能正确、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计算机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计算机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一、计算机能力是学生未来生存的需要一、计算机能力是学生未来生存的需要二、计算机教育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二、计算机教育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三、发展计算机教育对其他学科的影响发展计算机教育对其他学科的影响一、计算机能力是学生未来生存的需要计算机能力是学生未来生存的需要l l所谓计算机能力,是指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能用字处理作一些文字编辑的能力,使用数据处理软件统计数据的能力,甚至使用因特网获取信息的能力。之所以将计算机能力提高到学生未来生存能力的高度,有其深
4、刻的社会原因,决非标新立异,耸人听闻。二、计算机教育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二、计算机教育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l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普及计算机文化,提高青少年素质,使计算机知识和信息处理能力成为广大青少年知识、能力及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发展信息技术教学对其他学科的影响n信息技术学科能进行跨学科教学,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学科能进行跨学科教学,信息技术课程越来越朝综合课程方面发展,对各学科的知识进越来越朝综合课程方面发展,对各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创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键盘练行整合创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键盘练习可以和英语学习结合;用习可以和英语学习结合;用“画笔画笔”进行美
5、术作进行美术作品创作、贺卡制作;用品创作、贺卡制作;用WORDWORD进行作文、版报、校进行作文、版报、校刊的编排;用刊的编排;用WORDWORD、EXCELEXCEL进行班级成绩的整理、进行班级成绩的整理、学习情况的数据分析、班级通讯录的制作;用学习情况的数据分析、班级通讯录的制作;用POWERPOINTPOWERPOINT制作专题演示软件制作专题演示软件。通过对同一。通过对同一知识点不同方面,不同侧重点的多次重现,培养知识点不同方面,不同侧重点的多次重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意识。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意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出现了三次发展浪潮,对应三个不同的热点
6、发展领域:一、信息技术课程二、课程整合三、网络教育第一次浪潮时间:时间: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末、年代末、8080年代初开始。年代初开始。重点:计算机学科重点:计算机学科教学,以便让学生学习教学,以便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信息知识和基本技能(信息技术课程)。技术课程)。第二次浪潮时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重点: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计算机辅助管理,主要是开发教学软件、课件和教育教学管理软件,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将计算机与教育教学相结合(课程整合)第三次浪潮时间:时间:2020世纪世纪9090年年代中后期开始代中后期开始 重点:建多媒体电重点
7、:建多媒体电子教室;建校园网;子教室;建校园网;对学生开设网络课程;对学生开设网络课程;建网上教育资源库建网上教育资源库(网络教育(网络教育)。)。计算机与教育关系的具体调查:有人预言,中小学生将会是未来家用电脑市场上最大的消费群,这种观点是否成立呢?此外,中小学生使用电脑的效果和方式如何呢?北京某咨询公司在最近进行的一次计算机家庭用户调查中,专门对计算机与中小学教育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调查所涉及的样本共525人,全部为对计算机有一定了解的成年人。调查采用街头拦截访问方法对样本结构未进行特殊的配额限制。表表1、认为城市的中小学认为城市的中小学生是否必须拥有家庭电脑生是否必须拥有家庭电脑观点百分比
8、(%)必须拥有22.13基本上应当拥有51.14不一定26.71表表2、估计有多少家庭的计算机是为孩子购买的估计有多少家庭的计算机是为孩子购买的估计值持此观点的受访者百分比(%)10%以下9.901030%11.713050%23.425070%30.6370%以上24.32表表3、受访者判断目前中小学生使用电脑的主要用途、受访者判断目前中小学生使用电脑的主要用途认为中小学生认为中小学生使用电脑的使用电脑的用途用途 百分比(百分比(%)学习计算机知学习计算机知识识41.9841.98使用教育软件使用教育软件学习功课学习功课55.7255.72玩游戏玩游戏45.8045.80上网上网9.929.
9、92其他娱乐活动其他娱乐活动9.169.16没有什么用途没有什么用途0.000.00其他其他1.521.52n n由此可见,目前大多数城市居民对于中小学生学习计算机基本上是持赞同态度的,计算机作为一种高技术产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启发孩子的思维,要成为一个计算机高手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这样一种意识也会促使孩子更好地学习日常功课。但是,学习计算机对于中小学生的日常功课学习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是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我们从下表中可以看出:认为孩子学习计算机对日常功课的学习成绩会有什么影响认为孩子学习计算机对日常功课的学习成绩会有什么影响大多数家庭对于计算机领域的各种新生事物是非常敏感的,计算机在生
10、活中的每一项新应用,都会受到普遍的关注。网校是近一年来才迅速出现的一种教育形式,利用网络进行教学与普通的教学软件是不同的,其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其交互性,能够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相当一部分学校目前还不具备开通教学网站的能力,从受访者对网校的强烈兴趣来看,建设网校是一件大有前途的事情。图图1、是否听说过网校这种方式是否听说过网校这种方式图2、.对于网校这种教育方式是否有兴趣图3.网校这种教育方式对于孩子的教育是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图4、对于网校这种教育方式是否有兴趣(按年龄的相关分析)受访者年龄非常有兴趣比较有兴趣没有什么兴趣加权分30岁以下46.1546.157.692.383039岁25.0062
11、.5012.502.134049岁25.0055.3519.642.0550岁以上20.0060.0020.002.00注:加权分值越高,表示越有兴趣计算机在各学科中的应用计算机在各学科中的应用在数学中的应用uu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形象记忆的特点,使抽象的数学尽可能地形象化,对学生输入的数学信息和映象就更加深刻,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数学的模型,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例如:在研究函数时,可以利用函数图形来记忆有关函数的知识点,象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有界性以及凹凸性等。这样,材料的组成方式较好,内容的组织结构较严密,记时可以提纲挈领地在大脑中储存,今后可以随时纲举目张地提
12、取,达到良好的记忆效果。如图3是余弦函数y=cosx的图象,从中我们可以知道余弦函数的定义域是(,+),值域是1,1,函数在(2k,2k+)内单调减少,在(2k+,2k+2)内单调增加,函数的周期是2,|cosx|1,函数有界,函数是偶函数,在区间(2k/2,2k+/2)上是下凹的,在区间(2k+/2,2k+3/2)上是上凹的。(kZ)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一、知识密集、信息量大、拓宽学生视野一、知识密集、信息量大、拓宽学生视野二、操作简便,灵活性强,方便化学教学二、操作简便,灵活性强,方便化学教学三、人机交互性强,追踪教学,信息反馈及时三、人机交互性强,追踪教学,信息反馈及时四、模拟物体,动静结
13、合,激发学习兴趣四、模拟物体,动静结合,激发学习兴趣 五、模拟化学反应原理、直观性好、变五、模拟化学反应原理、直观性好、变 抽象为具体抽象为具体 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n n例如:高一化学第四章碱金属的第三节例如:高一化学第四章碱金属的第三节 碱金碱金属元素,讲碱金属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时,由于铷和属元素,讲碱金属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时,由于铷和铯与水的反应很剧烈,属于危险性实验,在中学无铯与水的反应很剧烈,属于危险性实验,在中学无法进行,而学生对它们与水反应的程度不甚了解。法进行,而学生对它们与水反应的程度不甚了解。这时可以将铷和铯与水的录像采集到计算机中,后这时可以将铷和铯与水的录像采集到计算机中,后
14、再展示给学生看。这样一方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再展示给学生看。这样一方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学生对这个性质递变有更深的认识。另一方面学生对这个性质递变有更深的认识。可以录入与中学化学课本有关的一些难做的、危险的实验,然后再展现出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操作简便:用计算机来辅助化学教学,可以把一些有关联的知识放在一起,来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采用AuthorWare或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只要按鼠标或击键盘,就可以在多个内容之间直接切换。乙烷的模型乙烯的模型乙炔的模型计算机具有人机对话功能,可以把学生对某知识掌握的情况及时反馈出来,有助于老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
15、结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模拟物体,动静结合,激发学习兴趣模拟物体,动静结合,激发学习兴趣 有些化学反应过程、反应的原理都比较复杂,用常规教学方法来教学,学有些化学反应过程、反应的原理都比较复杂,用常规教学方法来教学,学生也难以理解,更难以接受。这时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生也难以理解,更难以接受。这时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化学反应原理模化学反应原理模拟拟出来,学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反应逐步发生的过程,从而将学生脑海中抽象出来,学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反应逐步发生的过程,从而将学生脑海中抽象的反应过程和原理具体化、实际化,使学生对微观化学世界的了解进一步加深,的反应过程和原理具体化、实际化,使学生对微观化学世界的了解进一步加深,更好地配合老师教学。更好地配合老师教学。例如:乙烯和溴的加成反应,它的反应原理是:溴分子先裂解为两个溴原子,使乙烯中的碳碳双键断开一个键变成碳碳单键,然后两个溴原子先后分别加到两个碳原子上,形成1,2二溴乙烷。(注:此过程中形成溴鎓盐,略)总之,要把计算机融合到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中去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学改革任务。必须首先转变传统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认知工具作用,从一个学科、一个学科做起,经过不断的试验、探索、总结、提高,才能逐步完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