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燕昭王求士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大学语文燕昭王求士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燕昭王求士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燕昭王求士1-战国策是先秦时期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言论和活动。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共33卷,共497篇。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2-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3-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
2、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2023/5/244-燕昭王求士属于其中的燕策。记述了战国后期燕昭王真心诚意举贤纳士,并依靠贤士复国报仇的故事。2023/5/245-公元前316年,燕昭王的父亲燕王哙当政,他听信一个名叫毛鹿寿的人的花言巧语,效法尧舜禅让的作法,将王位让给了国相子之,并把三百石俸禄以上的大臣官印全部收回,而由子之重新认命。这一作法引起了燕国旧贵族的强烈不满,新旧贵族为此展开激烈争斗。2023/5/246-子之执政三年,燕国大乱,临邦齐国乘机发兵进攻,仅用15天就攻占了燕国首都
3、蓟,燕王哙死于战乱,子之则被齐国活捉,由齐宣王下令处死。于是,燕国人民就拥立了哙的儿子平,即位登级,这就是燕昭王。2023/5/247-燕昭王即位后,国恨家仇他都想抱负。然而对手齐国却是一个比较强大的国家,地域广阔,物产丰富,兵强将勇。与齐国相比,燕国地方小,兵源少,力量薄弱,要报仇雪耻,谈何容易?可燕昭王认为,燕与齐相比,差距虽大,但却可以弥补,关关键在于求士。在于求士。2023/5/248-所谓“士”,在春秋西周时,本指贵族中低级阶层,他们的地位在士大夫之下,而在庶民之上。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士”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在战国时期,凡有点本领的成年男子,几乎都可以称谓“士”。2023/5/
4、249-这些士的成分十分复杂,他们中:有的是目光远大、思想敏锐的政治家;有的是善于带兵打仗、攻城夺关的将军;有的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游侠;有的是摇唇鼓舌、能言善辩的说客;也有一些鸡鸣狗盗、身怀一技之道的贫民。2023/5/2410-在当时,这些士的数量并不是很多,但能量却很大。尤其是一些说客,他们善于根据各个国家的切身利害来把握国君的心理,发表自己的政治见解和斗争策略,加上他们又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所以,一番话往往就能改变某个国君的主张、左右形势。2023/5/2411-当然这里有夸大之词,但也可见这些人的能量非同小可,不可虚眤。因为士的能量大,因此各国都争先搜罗他们,强大的国家想利用他们
5、扩大疆土,统一天下;弱小的国家想依靠他们维护安全。连一些贵族也想收养他们,以备不时之需。因而当时求士之风盛行不衰。最著名的是战国四公子:信陵君、平原君、春申君、孟尝君。2023/5/2412-燕昭王要报仇,国力不足,于是他便自然的想到求士,想依靠士的力量,来帮他复国报仇。那他是怎样求士的呢?2023/5/2413-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2023/5/2414-燕昭王收拾了残
6、破的燕国以后登上王位,他礼贤下士,用丰厚的聘礼来招摹贤才,想要依靠他们来报齐国破燕杀父之仇。为此他去见郭隗先生,说:“齐国乘人之危,攻破我们燕国,我深知燕国势单力薄,无力报复。然而如果能得到贤士与我共商国是,以雪先王之耻,这是我的愿望。请问先生要报国家的大仇应该怎么办?”郭隗先生回答说:“成就帝业的国君以贤者为师,成就王业的国君以贤者为友,成就霸业的国君以贤者为臣,行将灭亡的国君以贤者为仆役。15-四个“者”字的五字排比句,层层相递,依次排出国君对贤士的四种不同态度,说明效果与方法之间的对应关系。国君对贤者所持的态度决定着国君事业的成败和事业成就的大小。国君的作为成就愈大,对待贤者的态度就愈礼
7、貌、愈恭敬,就愈能得到贤者的支持和帮助,因而取得的成就也就愈大。由此可见,礼贤下士,重视人才对国家兴亡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郭隗先生明确告诉燕昭王,要想求得贤士,首先必须要有个谦虚恭敬的态度。2023/5/2416-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则什己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奋击,呴籍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2023/5/2417-如果能够卑躬曲节地侍奉贤者,屈居下位接受教诲,那么比自己才能超出百倍的人就会光临;早些学习晚些休息,先去求教别人过后再默思,那么才能胜过自己十倍的人就会到来;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跟着做,那么才能与
8、自己相当的人就会来到;如果凭靠几案,拄着手杖,盛气凌人地指挥别人,那么供人驱使跑腿当差的人就会来到;如果放纵骄横,行为粗暴,吼叫骂人,大声喝斥,那么就只有奴隶和犯人来了。2023/5/2418-以上五个分句,将国君对待士的不同态度,从而招至不同质量的士前来的五种情况排列出来。依次得见最好、较好、一般、较坏、最坏的国君。五个分句的内容、形式都是对称的,以“则”字为界,则前,写求士态度;则后,写求士结果。五种态度,产生五种不同的结果。这是从归附者的优劣(士的质量)的角度,来写礼贤下士的重要性,也具体说明了为什么要强调燕昭王求士必先态度恭敬的问题。2023/5/2419-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语文 燕昭王求士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