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东港学院.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03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东港学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东港学院.ppt(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InternationalTradeTheoryandPractice By Jia Jianhua,and Kan Hong第03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第一节 产业内贸易第二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第三节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 新古典贸易理论要素投入单种(劳动)要素价格外生给定(外生)两种(资本、劳动)要素价格由供给、需求决定(内生)贸易基础生产成本方面的绝对/比较优势差异原因劳动生产率绝对/相对差别 资源禀赋差异,产品生产中要素配置差异贸易模式只生产具有优势的产品 多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理 论差异越大,贸易量越大不同行业产品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现实行业内贸易发达国家之
2、间贸易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一、产业内贸易的含义 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一产业内部的差异产品的交换。产业间贸易是指不同产业之间完全不同产品的交换。第一节 产业内贸易部分国家制造业部门行业内贸易的份额(%)发达的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工业国家贸易占其总贸易的份额(1999年)A国 B国汽车小麦H-O理论的贸易模式A国B国规模报酬递增和垄断竞争下的贸易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1、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汽车不是差异性产品2、汽车产业是一个具有规模经济的垄断竞争部门,汽车是差异性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是用来测量国家间在同一个产业(即同类产品)间进行贸易程度的指标:其中:ITT0,表明无行业内贸易;0ITT 1,则
3、表明一国有行业内贸易,ITT越大,行业内贸易程度越高。二、产业内贸易指数(ITT)三、产业内贸易的解释需求偏好说规模经济说1、需求偏好与国际贸易 贸易基础 生产与贸易模式 结论 贸易基础需求偏好不同而产生的贸易(林德,1961)收入变动需求变动生产变动贸易出现 命题1:国内需求是产品出口的可能性条件 命题2:产业内贸易程度决定于两国消费者偏好的相似程度 命题3:需求偏好的相似程度决定于平均收入水平解释命题1 产品生产初期之所以以国内需求为基础,是因为,企业家对国内市场的熟悉程度远远超过对国外市场的熟悉程度,在工业生产初期他们更看重国内市场的获利机会。Representative Demand:
4、一国平均需求档次(消费量最大的需求)就是该国代表性需求。新产品、新技术的发明是因为本国的具体环境和特殊问题需要转化,才推动人们去从事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 生产规模扩大,只有生产扩大超过需求增长时,才促使生产厂商向国外出口。只有国内需要的商品才具有相对成本优势解释命题2 林德认为,两国需求偏好越相似,则其间工业品贸易的可能性越大,两国偏好越相似,则一国有代表性需求的商品也越容易在另一国找到市场。两国偏好越完全一样,则两国的进出口结构也可能一样,一国所有可能进出口的商品也是另一国所有可能进出口的商品。Representative Demand:一国平均需求档次(消费量最大的需求)就是该国代表性需求。
5、解释命题3 林德认为,收入水平相似的发达国间偏好相似,决定了发达国家间产业内贸易量最大。收入水平相差较大的发达国与发展国家间,则会因穷国收入分配的不均穷国中的高收入者和富国中的中低收入者需求偏好的一致穷国、富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生产与贸易模式 各国生产者总是瞄准本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档次,增加产品的产量或产出规模,以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效果。重叠需求(Overlapped Demand)需求档次 平均收入水平 1 2 3 5 4 yAyB重叠需求1.yA(Japan)yB(US)2.RD:Japan 43.US54.OD:3-55.Japan:E 4&M 56.US:E 5&M 4结论 收入水平差
6、距代表性需求差异贸易;但差距不能太大否则无重叠需求无贸易。收入水平接近(有重叠需求),但不能相同,否则代表性需求一致无贸易。2、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规模经济的含义 基本假设 数据模型 结论规模经济的含义所谓规模经济是指生产过程中产出水平的增长比例要高于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又称规模收益递增或规模报酬递增。两个国家A和B;生产两种产品X和Y,且都存在规模经济;两国的要素禀赋状况、技术水平、消费偏好都相同,经济的规模也相同。基本假设数据模型产出 总劳动投入 平均劳动投入5 10 210 15 1.515 20 1.33333320 25 1.2525 30 1.230 35 1.166667两种产品
7、的投入产出关系美国和德国;电脑和投影仪两国分别生产两种产品耗用的劳动情况(单位:小时)电脑 投影仪数量 劳动时间 数量 劳动时间美国10 15 10 15德国10 15 10 15偶然性分工电脑 投影仪劳动时间 数量 劳动时间 数量美国30 20+5 0 0德国0 0 30 20+5结论至此,国际贸易有了新的基础 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 要素禀赋 规模经济 创新 技术进步 产品生命周期第二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引子:产品生命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主要内容:由于技术的创新与扩散,制成品的贸易先后要经历五个不同的阶段,即:新生期;成长期;成熟期;销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3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东港学院 03 当代 国际贸易 理论 东港 学院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