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工艺学第七章--麦芽制备课件.ppt
《酿酒工艺学第七章--麦芽制备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酿酒工艺学第七章--麦芽制备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章第七章 麦芽制备麦芽制备第七章第七章 麦芽制备麦芽制备n n1.1.制麦的目的,制麦工艺决定啤酒类型制麦的目的,制麦工艺决定啤酒类型n n2.2.大致了解制麦过程大致了解制麦过程n n3.3.知道制麦浸渍的目的、工艺参数及操作知道制麦浸渍的目的、工艺参数及操作n n4.4.了解大麦发芽中酶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受哪了解大麦发芽中酶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受哪些因素影响些因素影响n n5.5.了解绿麦芽干燥目的及干燥过程各物质变化了解绿麦芽干燥目的及干燥过程各物质变化n n6.6.了解绿麦芽干燥过程物质的变化了解绿麦芽干燥过程物质的变化n n7.7.了解绿麦芽质量的评定以及各种检测方法了解绿麦芽
2、质量的评定以及各种检测方法第一节第一节 大麦的清选和分级大麦的清选和分级n n制麦目的和制麦对啤酒品种质量的影响 产生酶使一部分物质得到分解目的 通过干燥,产生必要色、香、味成分 制麦工艺决定啤酒品种,麦芽的质量决定啤酒质量第一节第一节 大麦的清选和分级大麦的清选和分级 清选和分级目的:为了在浸麦和发芽过程中,均匀地吸收水分和整齐的发芽,应按照颗粒的厚度将其分级。第一节第一节 大麦的清选和分级大麦的清选和分级分级的目的:(1)为浸渍均匀,发芽整齐创造条件(2)颗粒整齐的麦芽,粉碎后能获得粗细均匀的麦芽粉(3)分级时拣出瘪粒,从而提高麦芽的浸出率。第一节第一节 大麦的清选和分级大麦的清选和分级第
3、二节第二节 大麦的浸渍大麦的浸渍浸麦的目的浸麦的目的(1 1)使大麦吸收充足的水分,达到发芽的要求)使大麦吸收充足的水分,达到发芽的要求(2 2)在水浸的同时,可充分洗涤、除尘、除菌)在水浸的同时,可充分洗涤、除尘、除菌(3 3)在浸麦水中适当添加石灰乳、)在浸麦水中适当添加石灰乳、NaCONaCO3 3、NaOHNaOH、KOHKOH、甲醛等中任何一种化学药物,可以加速酚、甲醛等中任何一种化学药物,可以加速酚类、谷皮酸等有害物质的浸出,并有明显的促进类、谷皮酸等有害物质的浸出,并有明显的促进发芽和缩短制麦周期之效,能适当提高浸出物。发芽和缩短制麦周期之效,能适当提高浸出物。第二节第二节 大麦
4、的浸渍大麦的浸渍水敏感性:水敏感性:大麦吸收水分至某大麦吸收水分至某一程度发芽受到抑制一程度发芽受到抑制的现象称为水敏感性。的现象称为水敏感性。第二节第二节 大麦的浸渍大麦的浸渍大麦的吸水速度:大麦的吸水速度与麦粒大小直接相关,麦粒越小,吸水俞快。麦粒腹径大于2.3mm时,其吸水速度相差不大,而小于2.3mm则吸水速度明显提高。大麦吸水速度与温度也有关系,温度高吸水快,但浸麦温度取决于麦芽质量,不能轻易更改。正常浸麦水温为1418。第二节第二节 大麦的浸渍大麦的浸渍浸麦用水及添加剂:洗麦后的第一次浸麦水中添加0.1的石灰,有利于杀菌并浸出麦皮中的多酚物质,降低麦芽和成品色度。添加氢氧化钠等碱性
5、物质可改变浸麦水的pH值使之偏碱性,这样能有效将麦皮中多酚物质、苦味物质、蛋白质、色素等酸性物质浸出,改善啤酒色泽和风味,提高其非生物稳定性。第二节第二节 大麦的浸渍大麦的浸渍第二节第二节 大麦的浸渍大麦的浸渍第二节第二节 大麦的浸渍大麦的浸渍浸麦的方法:(1)湿浸法(2)间歇浸麦法(断水浸麦法)(3)喷雾浸麦法第二节第二节 大麦的浸渍大麦的浸渍湿浸法:将大麦单纯用水浸泡,不通风供氧,只是定时换水。此法吸水较慢,发芽率不高。由于不通风排CO2,不能克服休眠期和水敏感性的影响,制麦周期长,麦芽质量低。此法已被间歇浸麦法所淘汰。第二节第二节 大麦的浸渍大麦的浸渍间歇浸麦法:用浸水断水交替法,进行空
6、气休止,通风排CO2,能促进水敏感性大麦的发芽速度,缩短发芽时间一天以上,发芽率提高。通常浸麦水中含氧水平最高只能达到13mg/L,大约经过0.51h即可耗尽,故每隔0.51h通风510min很有必要。第二节第二节 大麦的浸渍大麦的浸渍喷雾浸麦法:喷雾浸麦法:此法比间歇浸麦法更为有效,其特点是耗水量此法比间歇浸麦法更为有效,其特点是耗水量减少,供氧充足,发芽速度快。它的用水量只有减少,供氧充足,发芽速度快。它的用水量只有一般浸麦法的一般浸麦法的1/41/4,同时相应地减少了污水处理负,同时相应地减少了污水处理负担。水雾不断地流洗麦粒,一方面保持了麦粒表担。水雾不断地流洗麦粒,一方面保持了麦粒表
7、面的水分,也带走了产生的热量和面的水分,也带走了产生的热量和COCO2 2,还可以,还可以使更多的空气与麦粒接触,明显缩短了浸麦和发使更多的空气与麦粒接触,明显缩短了浸麦和发芽时间。如果在喷水过程中继续通风供氧,效果芽时间。如果在喷水过程中继续通风供氧,效果则更好。则更好。第三节第三节 大麦的发芽大麦的发芽n n发芽目的和过程控制因素 1.目的:使各种水解酶量达到高峰,使淀 粉、蛋白质、半纤维素得到适当 分解 2.控制因素:水分、温度、空气、时间 第三节第三节 大麦的发芽大麦的发芽 -淀粉酶淀粉酶 -淀粉酶 支链淀粉酶(R-酶)第三节第三节 大麦的发芽大麦的发芽-淀粉酶:淀粉酶:原大麦不含或很
8、少含原大麦不含或很少含-淀粉酶,经发芽后,在淀粉酶,经发芽后,在糊粉层内形成大量的糊粉层内形成大量的-淀粉酶。在水溶液中淀粉酶。在水溶液中-淀粉淀粉酶能使淀粉分子迅速液化,产生较小分子的糊精,酶能使淀粉分子迅速液化,产生较小分子的糊精,故它又称液化酶或糊精化酶。故它又称液化酶或糊精化酶。-淀粉酶作用于直链淀粉,其最终产物是淀粉酶作用于直链淀粉,其最终产物是8787麦麦芽糖和芽糖和1313葡萄糖。葡萄糖。-淀粉酶作用于支链淀粉,其分解产物为淀粉酶作用于支链淀粉,其分解产物为-界限界限糊精、麦芽糖和葡萄糖。糊精、麦芽糖和葡萄糖。第三节第三节 大麦的发芽大麦的发芽-淀粉酶:淀粉酶:原大麦中存在相当数
9、量的原大麦中存在相当数量的-淀粉酶,它是麦芽淀粉酶,它是麦芽中与中与-淀粉酶并列的两个主要淀粉酶。淀粉酶并列的两个主要淀粉酶。-淀粉酶作用于淀粉分子的非还原性末端,依淀粉酶作用于淀粉分子的非还原性末端,依次水解一分子麦芽糖,故作用速度缓慢。如果没次水解一分子麦芽糖,故作用速度缓慢。如果没有有-淀粉酶的协同作用,快速地产生大量糊精,淀粉酶的协同作用,快速地产生大量糊精,而提供多量非还原性末端基,则而提供多量非还原性末端基,则-淀粉酶就难于淀粉酶就难于实现快速糖化的作用。实现快速糖化的作用。第三节第三节 大麦的发芽大麦的发芽n n发芽过程物质变化 1.物理及表观变化 2.糖类的变化 3.蛋白质的变
10、化 4.半纤维素和麦胶物质的变化 5.胚乳的溶解 6.酸度的变化第三节第三节 大麦的发芽大麦的发芽物理及表观变化:浸麦后麦粒吸水膨胀,体积约增加1/4。浸麦后期,绝大部分麦粒露出根芽白点,至发芽终止,根芽长度约为麦粒长的1.52倍。与此同时,叶芽在谷皮下穿过种皮,向尖端伸长,当叶芽长度为麦粒长度的3/4和与麦粒等长者占麦粒总数的75时,可以认为发芽已经完成。第三节第三节 大麦的发芽大麦的发芽蛋白质的变化:正常发芽的浅色麦芽在发芽过程中蛋白质分解程度的要求如下:(1)可溶性氮量不少于总氮的33。(2)在总氮中蛋白质分解的氮不少于27。(3)氨基酸氮占总氮的920。第三节第三节 大麦的发芽大麦的发
11、芽影响蛋白质分解的主要因素有:(1)大麦蛋白质含量(2)发芽温度(3)浸麦度第三节第三节 大麦的发芽大麦的发芽大麦蛋白质含量:大麦蛋白质含量高时,发芽时蛋白质分解较差,制成麦芽后玻璃质和半玻璃质粒也多;大麦蛋白质含量高,发芽时容易发热,升温剧烈,不利于蛋白质的分解。可采用提高浸麦度,降低发芽温度,延长发芽时间等来促进蛋白质的溶解。第三节第三节 大麦的发芽大麦的发芽发芽温度:发芽温度:发芽温度高,蛋白质分解作用会减弱,一般低发芽温度高,蛋白质分解作用会减弱,一般低温发芽时(温发芽时(15151818),可溶性氮可超过),可溶性氮可超过4040,而超过而超过2020,可溶性氮只有,可溶性氮只有3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酿酒 工艺学 第七 麦芽 制备 课件
限制150内